问题

Marvel翻译成了漫威,为什么Captain Marvel翻译成了惊奇队长而不是漫威队长呢?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而且背后牵扯到翻译策略和文化适应的问题,绝非简单的字面对应。为什么“Marvel”翻译成“漫威”,而“Captain Marvel”翻译成“惊奇队长”,而不是“漫威队长”或“舰长漫威”,这背后其实是翻译实践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权衡和选择。

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

1. “Marvel”成为“漫威”:一个品牌化的选择

“Marvel”本身的含义和属性: “Marvel”这个词在英文里本身就带着“奇迹”、“惊叹”、“令人赞叹的事物”的意思。它不仅仅是一个公司名字,更是一种风格、一种体验的代名词。它代表了那些充满想象力、视觉冲击力、以及超乎寻常的英雄故事。
音译的考量: 在中文语境下,直接音译“Marvel”到“漫威”,在发音上非常贴近,而且“漫”字有“漫画”、“漫步”的意境,联想到漫画作品的广泛传播和精彩纷呈;“威”字则带有“威力”、“威严”的含义,契合了超级英雄的力量感。
品牌化和辨识度: 作为一个拥有庞大IP(知识产权)的公司,Marvel需要一个响亮、易记、且具有辨识度的中文名称。“漫威”很好地达到了这个目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翻译,更像是Marvel在中国市场上的一个全新品牌标识。当人们看到“漫威”这个词,脑海里立刻会联想到那些穿着战甲的英雄、穿越宇宙的冒险、以及跌宕起伏的剧情。
避免与“Marvel”本身的意义混淆: 如果直接翻译成“奇迹公司”或者“惊叹公司”,虽然字面意思贴合,但在实际使用中会显得过于学术化或不够“酷”。“漫威”则是一个更具有商业和文化传播属性的名称。

2. “Captain Marvel”翻译成“惊奇队长”:意译、文化适应与角色定位

“Captain”的翻译: “Captain”在字面上可以翻译成“队长”、“船长”、“舰长”等。在超级英雄的语境下,“队长”是最常见的译法,比如“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
“Marvel”在角色名称中的作用: 这里就是关键所在。“Captain Marvel”这个名字,如果直译成“漫威队长”的话,会带来几个问题:
与公司名称的混淆: “漫威队长”听起来像是“代表漫威公司出战的队长”,这会让角色和公司本体的关系变得模糊,缺乏独立性。而且,公司已经叫“漫威”了,再有个“漫威队长”,会让人觉得命名上有些重复和缺乏创意。
失去了角色本身的独特性: “Marvel”在这个角色名字里,更多的是强调角色所拥有的“非凡”、“奇迹般”的力量和光辉。它是一种“能力”的代称,而不是“所属”的代称。
历史原因和经典传承: “Captain Marvel”这个名字其实比漫威电影宇宙(MCU)更早出现,在漫画历史上有过几位使用过这个名号的角色。早期的一些翻译和约定俗成,也为后来的中文译名奠定了基础。
“惊奇”的引入: “惊奇”一词,恰好完美地捕捉了“Marvel”在这个角色名称中的核心含义:
力量的“惊人”: Captain Marvel(尤其是MCU中的卡罗尔·丹弗斯)拥有宇宙级别的强大力量,她的能力是“惊天动地”、“令人惊叹”的。
身份的“惊奇”: 她最初的身份可能不为人知,或者被隐藏,她的出现本身就带有“惊奇”的色彩,是力量的觉醒和身份的揭示。
文化契合: “惊奇”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与“奇迹”、“惊喜”、“非凡”等美好词汇联系紧密,易于被大众接受和理解。
“队长”的结合: 将“惊奇”与“队长”结合,就形成了“惊奇队长”。这个名字既传达了角色拥有非凡力量的特质,也保留了其领导者或核心人物的身份,同时避免了与公司名称的直接捆绑,使得角色更加独立和具有魅力。

总结一下,翻译策略上:

“Marvel”作为公司名: 采用音译+意蕴的策略,打造一个响亮、有品牌力的中文名称“漫威”。
“Captain Marvel”作为角色名: 采用意译+文化适应的策略,将“Marvel”的“非凡”、“惊人”特质通过“惊奇”来体现,并结合“Captain”的身份,“惊奇队长”就成了一个既符合角色特质,又易于中文传播的优秀译名。

这种处理方式,既尊重了原有的名称含义,又考虑了中文的语言习惯、文化接受度和传播效果,是翻译实践中一种非常成熟和成功的案例。它告诉我们,好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传递和价值沟通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神特么的双重标准...题主对漫威了解的太少了。

惊奇队长不叫漫威队长,除了大家都提到的音译意译的问题,可能延续至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漫译者以及汉化组的功劳。


先说背景。在Marvel踏进中国之前,也就10多年前,它是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字的。最早一批的国内汉化组和译者们,都将MARVEL COMICS称为“惊奇漫画”,称呼Marvel为惊奇公司,因为Marvel这个词的英语本意就是令人惊奇的意思。那时候漫威都还没自己拍电影呢。如果你看看蜘蛛侠三部曲的字幕,应该都是写的“惊奇漫画”。在这种情况下,汉化组们早早的把Captain Marvel翻译为惊奇队长(包括隔壁的沙赞,不过沙赞也有翻成神奇队长以区别Marvel家惊奇队长的)


直到Marvel自己成立影业拍电影了,自己把中国的名字定成“漫威”了,这才有漫威的说法。那时候漫画汉化组们有的遵照传统沿用“惊奇漫画”,也有的遵从官方用“漫威漫画”的,随着新晋漫威粉大量产生,在贴吧中还一度引起了混淆。


漫威中国在为这些角色确定译名的时候,经常都会参考国内最早的一批美漫爱好者——汉化译者们的译名,约定俗成流传下来。不过官方确定译名的时候还是有所斟酌的。

比如IRON MAN,早期漫画翻译多翻成“铁人”(所以有石油工人王进喜的梗),还好官方用的钢铁侠这样的名字。

比如Guardians of the galaxy,漫画翻译多是“银河守护者”,官方用了“银河护卫队”。

大多数译名还是没什么悬念的,比如“Hawkeye鹰眼”,“Captain America美国队长(据说很早也有美国上尉的叫法)”,“Black widow黑寡妇”等,这些都直译即可,也有很多并不好翻译的。

比如Doctor Strange,有双关梗的,doctor既是博士又是医生,Strange既是奇怪又是姓名,所以我见过有翻“魔医斯特兰奇”,“怪奇医生”的,不过更多的翻得“奇异博士”,最后这也成官方译名了。

*******************新注*******************

我看到我 不少答主对奇异博士的译名都很有看法,甚至有答主认为不应该翻译成博士而应该翻成医生的,我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Dr. Strange,原名斯蒂芬·斯特兰奇,成为法师之前是个医生。因此他正常人的身份也可以叫做Dr. Strange(斯特兰奇医生)。但是这并不能表现他成为法师,特别在设定上是非常厉害的至尊法师,如果翻成怪奇医生或者奇异医生就很难表现出其精通秘法,博学多才的特点。相对来说,“魔医斯特兰奇”其实很能表现出他的特点——又是魔法师,又是医生;但太啰嗦名头不够响亮,将真名体现出来又不太合适。反观“奇异博士”确实是个不错的翻译了,因为既体现了斯特兰奇博学,也体现了奥法的深奥。

电影里面也有玩这个梗,不过那是真的把双关玩到了极致,翻译也不能原滋原味地把梗翻出来。

卡西里奥斯在第一次面对成为法师的斯特兰奇时,问道:“该如何称呼你呢?奇异法师?”

斯特兰奇答道:“不,奇异博士”。

卡西里奥斯说的是Master Strange,master有法师/大师的意思,但是还有个隐含的意思——Master在学历中是硕士学位。作为文化人,斯特兰奇当然难以接受这样的歧视,我特么可是博士诶。这恰好说明,奇异博士的翻译没有问题。

(新注:这是我凭借记忆写的,有点遗漏,没有把梗完全表述完。可移步置顶评论,将梗解释的很清楚。这里双关确实精妙)

***********************************%*%%**%

又比如THANOS,最早的美漫圈子懂行的人并不多,只知道这是个很重要的大Boss,有必要单独研究下译名。据传,最早在贴吧里确定译名的时候,挺多人都觉得音译“萨诺斯”即可,但就是有个老哥提了中二的名字“灭世霸王”,后来直接索性改称“灭霸”,这也被官方采纳了。

还比如Deadpool,确实不太好翻,本意是死人的池子,打架每多死一个人,这个池子就多装一具尸体。据传当时定译名的时候大家都很纠结,就有个老哥评论了“死侍”,最后被汉化组采用,现在也成为了官方译名。



所以呀,惊奇队长这么叫着,更多的是十多年前的美漫爱好者们埋下的种子呀。他们凭借爱好,在漫威电影之前先推广了漫威的文化,当时谁也不知道漫威后来能这么火。现在,几乎每个年轻人都知道灭霸,死侍了,不过回过头来,当时在贴吧神评论的老哥连ID都无从考证了。作为晚辈的爱好者,不得不致敬对爱好者前辈们的奉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而且背后牵扯到翻译策略和文化适应的问题,绝非简单的字面对应。为什么“Marvel”翻译成“漫威”,而“Captain Marvel”翻译成“惊奇队长”,而不是“漫威队长”或“舰长漫威”,这背后其实是翻译实践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权衡和选择。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1. “Marvel”.............
  • 回答
    说实话,Marvel漫画能触动我的片段可太多了,它们常常以一种极其细腻、甚至有些粗糙的方式,却又直击人心的方式描绘着角色的挣扎、牺牲与希望。要挑出最能触动我的,我还得好好想想,因为很多时刻都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如果要我说一个最让我感动的,那可能是 《蜘蛛侠:蓝色》(SpiderMan: Blue) 里.............
  • 回答
    在漫威漫画《内战》的最终对决中,那场几乎要让英雄分裂的终极冲突,并非只是英雄们之间的立场之争。令许多读者感到意外,甚至心痛的是,站在美国队长一方,并且在关键时刻选择阻止他的,正是那些他们一直以来拼死守护的普通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时间线稍微往前拨动一些,看看那场“内战”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地步的.............
  • 回答
    在漫威宇宙的漫画和电影中,“内战”事件绝对是影响深远的分水岭,它让曾经并肩作战的英雄们分崩离析,其中钢铁侠和美国队长之间的理念冲突更是这场风暴的中心。当初那场冲突的导火索,是《超级英雄注册法案》(Superhuman Registration Act,简称SRA)。简单来说,这项法案要求所有拥有超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觉得DC电影没火过漫威,但要是把原因仅仅归咎于电影,那就太片面了。要说DC人气不如漫威,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电影只是其中一个比较直观的切入点。首先,咱们得承认,近些年漫威在电影领域的“统治力”确实是无人能敌。从《钢铁侠》开始,MCU(漫威电影宇宙)就像开了挂一样,一部接一.............
  • 回答
    想踏入漫威超级英雄漫画的浩瀚世界,这绝对是个绝佳的选择!别担心,一点点来,你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无穷。就如同任何一个庞大宇宙一样,入门方法有很多,但总有一些路径能让你更快地找到感觉,并避免被海量的信息淹没。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漫威宇宙不是一个单线程的故事,它更像一个巨大的、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 每个英.............
  • 回答
    上汽荣威Marvel X,这车当年可是颇受关注,尤其是它在续航和电池容量上的表现,确实让人好奇。你提到的“52.5kWh电池,403km综合续航”,这个数据放在当年的纯电动车市场里,也算是个不错的成绩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续航里程这个东西,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拍脑袋”就能定下来的数字。 它是经.............
  • 回答
    当然,关于DC和Marvel之间的“互黑”,这绝对是个源远流长、乐此不疲的话题!粉丝们和创作者们也都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别说,这种“相爱相杀”的戏码,反倒让整个漫画产业更加有意思了。咱们就来聊几个比较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尽量把事情说得生动点,就像哥们儿之间开玩笑一样。1. 能力设定上的“土豪”与“凡.............
  • 回答
    谈到 DC 和 Marvel 漫画的核心价值观差异,这就像在比较两个古老家族的哲学,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塑造了不同的英雄群体,自然也传递着不尽相同的精神内涵。这种差异并非是黑白分明,而是渗透在角色塑造、故事走向、以及他们所描绘的宇宙观之中。首先,我们来看看 DC 漫画。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 DC.............
  • 回答
    《惊奇队长》这部电影,放在漫威电影宇宙(MCU)的大版图里,可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存在。它作为MCU的第二十一部作品,以及MCU第一阶段的收官之作,肩负着连接过去、开启未来的重任。那么,它到底做得怎么样呢?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优点部分: 卡罗尔·丹弗斯这个角色的塑造,还是挺成功的。 布里·拉.............
  • 回答
    把但丁放在漫威宇宙里啊,这事儿可有意思了。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半人半魔的猎魔人,在那个超级英雄满天飞的世界里,到底是个什么段位。首先,得承认,但丁是个BUG。他是斯巴达的儿子,斯巴达是谁?那是但丁自己说的,那是传说中的恶魔王子,力量强的没谱。但丁继承了他老爹的魔血,这玩意儿让他拥有了超越凡人的力量.............
  • 回答
    嘿,老乡!2015届的,跟你一样,我也在找工作,最近也在Marvell、Freescale(现在叫NXP了,你懂的)、华为这几家里面纠结。说实话,这几家都是大厂,实力都不赖,各有各的吸引力,也各有各的考量点。先说说Marvell吧。这家公司在通信芯片领域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在存储、网络这些方面。他们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