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版的开头小圆没有找到擦脸的毛巾时,小圆妈妈悄悄的把毛巾送到了小圆手旁。
而在叛逆的物语中,银之庭中的圆妈移动毛巾时说了一声“给”。
看似差之厘毫,实则咫尺千里,前者是“因为爱,所以我会在你看不到为你减轻负担,但在你的视角会明白幸福需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取。”而后者是“因为爱,所以我会帮你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你也会明白只要我在就不会让你受伤。”
小圆的三观直接收到圆妈的影响,而魔女结界中的圆母其实就是小焰思维的化身(圆母是真人,但是会受魔女结界的影响),这一小小的细节其实就揭露了小圆和小焰对“爱”理解的偏差,也是整部魔法少女小圆中最核心的冲突之一。
往小说粗暴点来看就是以一定的风险去换取对方独立的人格和略微强加于人的包办一切这两种爱。
往大说就是秩序和欲望
我个人认为小圆出色之处不仅仅在于对于这个命题辩证的思考,更在于通过强大的人物塑造和清洁布局将吼姆拉这种偏执扭曲甚至有些“主观偏见”的欲望和无比“正确”而且同样塑造优秀的馒头卡的秩序成功的放在了同一水平线上对比,而在很多作品中,要么是正方的描写过于教条圣母让人厌恶造成一种强行的黑深残,要么是“欲望”在挣扎后最后还是做为强调“秩序”的铺垫,在小圆中,两者的对立碰撞酣畅淋漓而又有来有回,以至于即使在最后也很难对小圆和小焰的行为做出对错的简单评判。
先谈谈代表秩序的圆神
圆神的塑造核心是人性和神性的协调统一,所谓的“秩序”之爱的本质就是在所谓的希望和现实中追求着最大的可能性,以接受不可避免的痛苦和不安为代价,换取总体希望又或是幸福的最大解 。
首先是小圆的神性
我认为小圆的人物塑造是很易被人忽视的一点,如果从矛盾冲突的剧烈程度角度来看,整个系列的主角毫无疑问是小焰,但如果只看tv,小圆不论是人物弧光和矛盾冲突都是比小焰要强的多。
首先从矛盾来看,小圆tv在矛盾上的安排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不管是三集定律还是后面高潮迭起的安排直至结尾都非常优秀,但从一开始到最后,正视了所有的矛盾并勇敢解决并承担着痛苦继续前行的只有小圆。学姐即使幸存,也会在知晓魔法少女最终成为魔女后崩溃,沙耶香会在明白自己失去肉体的现实后堕落,杏子在知晓魔法少女无法带来奇迹时就已经放弃过一回,而小焰只能在无限的时空中痛苦的挣扎。
知晓了一切残酷的现实,在挣扎的中不断的认清真正的自我,勇敢果断而又理智的做出在当前情报下一个又一个的局部最优解,不停的推动的故事继续向前的人就是小圆,就这个程度来看,小圆的坚韧程度可以说是五色最强。
这份坚韧的底色是小圆的第一份神性。
但小圆并没有因为她的这份超人的坚韧过度的“神化”,成为曲高和寡但扁平的人物,这是因为除了坚韧这一个给人物带来强大正面效果的神性之外,小圆还有着另一份会让她变得“弱小”的神性—超乎常人的共情能力,这份“神性”让她对它人的情感感同身受,不管是学姐还是沙耶香或是小焰杏子,都能准确的体会到对方的痛苦,真正的做到“为他人的快乐而感到高兴,为它人的不幸而感到悲伤”而非简单的自我满足,而正是这份共情,让小圆能真正的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即使是开场有些别扭的杏子也没有为难过小圆。
鉴别所谓的“圣母”的重要标准就是共情能力,圣母婊之所以引人厌恶的原因不是在于“善行”,而是在于其“伪善”的本质,虽然它们往往确实做了不少好事,甚至它们自己都有为了所谓“正义”的牺牲的准备,但它们内在的动机源却不是以人为本的关怀,而是自己内心的某些“教条”,当其出现所为和“教条”冲突的人时,它们会毫不介意的将这些人归为“障碍”而不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去寻求一种更现实可行的方法去拯救它人。所以它们的善行只是一种强加于人的私欲而非对它人的关爱,总是让自己站在最“良心”的地方,把自己保护的很好,在道德的至高点上不考虑个体特殊性肆无忌惮的炮轰。一如大刘在三体中对程心的评价。
她其实很自私,但这种自私和普通的自私不一样,因为她自己觉察不到。遵循道德的人其实很自私,因为他们除了道德和良心什么都不管,程心恰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会认为自己很崇高,认为自己不自私,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是普世的、正确的。至于遵循它会带来什么后果,她只考虑能不能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平安。这种人有牺牲精神,能够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牺牲生命,但这也不能改变他们自私的本质。在小说里,真正做到“大爱无仁”不自私的人,会从人类的整体去考虑,因为牺牲良心是最难的事情,比牺牲生命要难得多。
它们逃避了济世者的痛苦,却贪图人们济世者的敬意,这就是它们被人们本能厌恶的原因。但很遗憾的,在大多数作品中,那些“善良”似乎和这种“自私”或者“幼稚”是绑定的,虽然不知是受制于笔力还是社会层面刻板印象,但确实是给坚持善心的人不小的污名化。
小圆的人设之所以没有落入俗套的地方就在于她的三点神性,一是上文所说高强的共情能力,只有做到了细腻的去感触它人的情感,这才表明了小圆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而能给予它人救赎的一定只能是尊重对方独立“人格”而不是将其简化的“概念”的人。
而另外一点就是小圆的坚韧,虽然小圆会不断的犯错,但不会再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她一直都是坚定的现实主义者,会根据现实的情况不断的改变自己的信念和方式,不断的在错误中成长,这种品质是小圆强大的核心,再强大的设定都是有限的,而会根据现实灵活变通去实现自己目标的强大是没有上限的。
第三点在于小圆的勇气,承认错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真正的“认错”只会体现在行动上而非口头。这也佐证了小圆是的真正的想“拯救更多人”,只要能达成这个目标,就算不断的要经受犯错的内疚,寻找解法的挣扎以及失败的挫折,这条路很有可能永远都看不到重点,甚至最后发现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吼姆拉循环了无数了时空,无数的小圆没有一个在痛苦面前黑化,“即使永远困在漆黑的迷宫里,我也会继续前行。”这句吼姆拉的台词,我觉得说小圆也非常合适。
魔法少女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少女与超自然的魔法结合而诞生的产物,如何平衡这种“人性”和“神性”在角色上的冲突是这类作品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基础。
神性的关键问题不是在于超自然的力量,而是这份超自然的力量所带来的“隔绝感”,正如崩坏的杏子把人类当成“食粮”一样,魔法的少女的力量已经足以将其诞生成为脱离人类的更高等的生物。这份“隔绝”在给人物更大的行动力的同时也为之前所有身为人类时的动机带来了一份“距离感”,使用不当时就会造成一种代入剥离,既人物的情感动机和逻辑动机产生偏差,这就是忽视神性强行套入人类的情感时造成的认知偏差。不过反过来说,这份距离也将人物从社会生理等铐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发掘自己内心的自我。神性的爱是广博的,正因为所谓的道德律法以及规则的束缚都不存在,所以“神性”对世界的态度是单纯的,如果神爱着世界那么一定是无差别的热爱。
成为魔女少女这个选择其实也可以看做一种双重暗喻,每个人在诞生时都是人性和神性相杂的,但由于环境,个人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个人是有机会克服人性中的自私,从而获得神性的大爱。小圆不论是作为魔法少女还是做为青春期少女的故事在她选择许愿的时候就已经结束,所有围绕在她身上的矛盾都已经化解,不过神性的另外一个弊端隔绝感也已经在圆环之理上诞生,人们能对小圆产生共情,但无法对圆环之理共鸣。
这是因为彻底的神性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消解,对什么都无差别的感情也就可以等于是没有感情,而人性的特征就是“差别”,从这个意义来看,圆环之理着实和死去没有区别,所以说“小圆”最后成为了圆环之理这个概念其实有偏差的,正确来说应该是“小圆”消逝,然后“圆环之理”诞生。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更加容易理解吼姆拉在叛逆里的行为。
与神性相对,小圆的人性在于后天随着经历不断改变进化的思维方式与形式逻辑,在不断前进中完成自我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小圆的愿望是小圆人性的集中体现,有不少人认为小圆的愿望是tv的虎头蛇尾,这种说法也它的道理,毕竟从结尾来看,小圆既没有给吼姆拉团聚的幸福,也没能拯救沙耶香死亡的命运。但这些其实是对魔法少女的愿望机制还有有些理解偏差。
让我们先来看看几个魔法少女的愿望和结局
巴麻美学姐
愿望:希望能活下去。
现实:虽然活下来了,但却因为孤独倍受煎熬,内心被不想让她人卷入危险战斗的神性和渴望同伴的人性冲突所折磨。
结局:在保留了神性的底线而完成了人性的愿望的狂喜之下冲昏头脑,大意而死。
美树沙耶香
愿望:希望上条能治好手臂。
现实:愿望成功,但换来了更大的问题,爽哥的情况最为复杂,她希望自己是一个能为青梅竹马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勇敢的与魔女作战守卫城市安全,所以她希望自己觉得自己没有奉献—本来就想成为魔法少女守护它人,愿望只不过是个附带品。这是她的神性,而这份神性比学姐还弱,因为她这些都是停留在想法上,学姐况且还真正的抗住了寂寞守护都市,但爽哥没能坚持。但讽刺的是沙耶香的欲望也并非是罪大恶极之事—仅仅是渴望和青梅竹马在一起罢了。单纯到不能再单纯的女孩的恋心。
结局:最为悲惨,不管如何轮回哪怕改写世界,沙耶香也只能在感情上迎来自我毁灭当然命运。
杏子
愿望:希望父亲的宗教有人信任,从而使父亲开心。
现实:被父亲发现是魔法而不是教义造成的信仰后,家破人亡,和学姐决裂(番外篇),走上孤僻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道路。
结局:被沙耶香的扭曲吸引,在多次行动后重新找回了自我,与人鱼魔女同归于尽。
小焰
愿望:重新与小圆相遇。
现实:获得时间魔法,虽然再次见到了小圆,但还是改变不了小圆悲惨的结局以及再次分别的命运,在无限的时空中痛苦的挣扎
结局:在绝望的边缘被小圆救回,但还是和小圆分别(tv)再次选择欲望,以无以伦比的欲望分裂圆环之理创造了“银之庭”这样一个似梦非梦的世界。
小圆
愿望:大都很单纯,最后的愿望等下再说。
现实:基本没有因为拯救本身后悔,崩溃的几次是知晓了魔法少女的悲惨命运,但并不是后悔奉献本身,而是想阻止事实上创造了更大的绝望的少女,不管哪个时空,小圆都没有对奉献本身悔恨。
结局:成为圆环之理,改写了魔法少女被自己梦想背叛的悲惨命运。
上面的五种愿望,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实际上连愿望本身都搞错了的,比如学姐和沙耶香。
第二种是许愿没错,但却因为愿望本身造成了意料之外的悲惨结局的,这一类是小焰和杏子。
第三种是愿望没错,也确实带来了更多希望,只有小圆或者说只有圆环之理这个愿望,其它时空小圆的愿望为第二种。
剔除变量,寻找共同点,这五个愿望代表着什么呢?
学姐和沙耶香的愿望结束后,两人都有着一段很长的内心博弈,这份冲突其实可以看做为一种对许愿的悔恨,也是她们没能真正许下自己最渴望的愿望的证明。
但如果细究一下,两人的具体遭遇又有所不同,学姐是急智,不许愿就会死,所以只好许愿活下去。而沙耶香是反复犹豫,“认真”思考后的结局。
学姐的悔恨重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她只复活了自己,这种在危机时候没有能考虑到父母的事实是道德洁癖的学姐忍受不了的,另一方面,即使是在谨慎思考,我也不认为学姐会承认自己内心的孤独。
爽哥的境遇也类似,她不能容忍自己对青梅竹马的占有欲,也不想承认自己内心的害怕。
这两者最后毁灭的原因在于,这两个人从本质上没有“爱”过任何人,她们无法承认自己人性的弱点,也就无法完成自我的接纳和认同,连自我都没有的人,那又何谈爱自己呢?人最了解的“人”就是自己,那么如果连自己都不爱的话,何谈去爱它“人”呢?
它们的寂寞和憧憬是两种层面的缺陷,寂寞是因为自我的不存在,于是便渴望其它“存在”的人,说是想寻找同伴,但实际是想要认同自己。学姐口口声声为了后辈愿意奉献自己一切,在知道真相后举枪就干掉杏子,就算魔法少女是未来带来绝望的魔女,那此时的杏子又有什么错,所以她并不是喜欢“小圆”“杏子”这个完全的人,只是喜欢她们身上自己觉得可以有概念罢了,一旦出现自己不能容忍的元素,内战幻神可不是吹出来的。
而沙耶香的喜欢其实也是一种缺陷,上条除了做为青梅竹马,没有任何值得让沙耶香喜欢的品质,被病痛折磨不是向别人泄愤的借口,即使不知道沙耶香的许愿,一个陪伴在身边这么久的人看不出意图是不可能的,只是想逃避责任罢了。与其说她喜欢上条,不如说是喜欢“喜欢上条,为他奉献一切的自己”对上条这样的人都这么好,不就可以印证了自己的伟大无私吗?后面叛逆中完全体的沙耶香已经对上条不再有留念也暗示了这一点。
综合两者的共性,我们得出了许愿第一定律,许愿时必须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
这也是小圆第一定律
人并非生而完美,自私,懦弱,都是人生来具有的“缺陷”,但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那么它不可能真正爱“人”,一个根本不爱“人”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的为它人带来救赎。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吼姆拉和杏子,这两人和上面两人的区别在于,她们至少是许下了自己真正的愿望,在许愿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她们是有过一段“幸福的时光”的,杏子家庭逐渐和睦,自己也在学姐的帮助下变强与魔女战斗。吼姆拉如愿以偿的再次见到了小圆,虽然记忆不能继承但还有未来。
但没过多久,杏子家破人亡,再也没见学姐。小焰不论如何都无法组织小圆悲惨的命运,在无尽的迷宫中挣扎
虽然都是最后悲惨的遭遇,但和学姐和沙耶香的遭遇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学姐和沙耶香的痛苦很大部分在于自己和愿望的问题,两人如果能坦然的面对自我许下真正的愿望或者在许愿之后认清,是可以处理掉很多问题的。
但小焰和杏子的遭遇和自己以及愿望无关,杏子本来就是敢爱敢恨,说一套做一套的直性子人物,不会再自我上太过纠结,小焰从一开始就没有否认自己的体弱与对小圆的感情,两人不存在自我的问题,因此许愿确实是改善了两人的生活。不许愿并不会变得更好,杏子的父亲也许会更早崩溃,小圆和小焰在第一次魔女之夜就会死亡,所以并不是愿望以及许愿有问题。
这两人揭示的是另一个事实,那就人生中的苦难其实并不是都是人为造成的,认为自己“如果”怎么就一定能改变痛苦的结局,或者是认为如果自己如果做的足够好,就不会留下任何悔恨都是不可能的。
杏子的家庭悲剧和小圆或者是魔法少女的悲惨命运都是结构性问题,这并非杏子和小焰努力就避免,对于这样的事情,只有坦然接受才算唯一的正解,当人即使是魔法少女想要对抗着规律时,那么下场只有放弃接纳,和自我毁灭两种结局。
话虽如此,但这并意味着人生就是被痛苦蹂虐的地狱,qb无数次强调着的“希望和绝望是守恒的”,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看,虽然人生中有着不讲道理的痛苦,但同时也会有不由分说的幸福,小焰在搬来之前不会预料到自己会遇到小圆,小圆也想不到这么无可救药的自己会是它人的一切,杏子不会预料到自己会再次为它人舍身而出,沙耶香也想不到初次与兵戈相见的少女会为自己带来最后的救赎,学姐孤独奔波的时候也想不到自己会“不再独自一人”了。
所以错的不是去许愿也不是去相信希望,而是应该简单的把许愿当做“再来一次的机会”抱着可能还会有更坏的遭遇的觉悟继续向前而不是单纯的认为一个愿望就可以结束一切。
这种“无力感”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对于人的“自我探寻”有巨大的推动,当人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时,实际上在动机上是有些模糊的,因为她们行动原因不知在于现在,更在于未来行动成功后的反馈,类似于一种向未来的“贷款”,所以此时的人物是一种自我与“理想自己”的叠加态。
而当真正惨痛的遭遇到这种“幻灭感”后,所有对未来的建构会在一瞬间崩塌,这种“一定”到“可能”的小小转变会击碎一切以忍受现在的痛苦换取未来的幸福的行为,特别魔法少女又是在一个连未来都不一定会有的巨变环境中,所以此时再度建立的行为模式一定是真正的自己,杏子最后与人鱼魔女的战斗并不是她坚信自己一定能拯救沙耶香,而是因为她就是一个无法对自我毁灭的笨蛋放任不管的大好人。
沙耶香和学姐没有到达这里,而在这个选择上,真正走出去的只有小圆和杏子,杏子和小圆选择接受了灰色的现实并在其中选择自己的道路,小焰则以另外一种更为惨烈的方式蜕变,跌落进更加黑暗的深渊。
由此得出小圆第二定律,
生活的痛苦与丧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因为希望与绝望的守恒,也会有意料不到的幸福,痛苦会使人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但也会促进更为独立自主的人格产生,只有在明白了痛苦的不可避免后仍然坚定向前,才能拥抱未来的幸福。
通过以上两个定律我们再来看看小圆的愿望,许愿本身这件事是中性的,可以带来幸福也会遭到不幸,是一种中性的工具。根据希望与绝望的守恒,组织魔法少女死亡的命运也是无意义的,因为还会有其它的痛苦。
真正错误的应该是少女们在完成自我接纳以及发现自我道路之上的绊脚石,凡是完成了自我接纳和发现自我的魔法少女,其幸福已经摆脱了生死定律的束缚,拥有了使用自己生命的权利,所以杏子和小圆的结局实际是圆满的,学姐和沙耶香是悲剧,吼姆拉非常特殊,等下再说。
那么将这种思考代入,就不难得出,魔法少女死后化为魔女是真正“绝望”的定律,少女多少都有因为坚信着自己是为正义而战去许愿或是忍受自己不同与人类的孤独,而这一事实直接撕碎了这个幻想,就会将还不成熟的少女们引入自设矛盾的深渊,这种多出来的自耗会极大程度的消耗少女们的精力,甚至会从而放弃真正的救赎之路。
这就是圆神真正也唯一需要出手阻止的事情,是必须去做也整个魔法少女世界观中唯一本质为“绝望”的事物—其存在就是为了导致绝望。
上面详尽的论证已经足以体现小圆的智慧,但更为可贵的这一许愿的过程直接体现小圆三个方面的成长。
这个世界上本质为导致“绝望”的事情不会只有这一条,小圆的所为或许在整个宏观来开并没有改变多少,但从微观来看意义重大—这是明知绝望不会消失后仍然去继续追求希望的一小步。
同时这也是小圆的自我发现—即使都没意义,但小圆本质上就是有着不会再自己有能力解决却对这份“绝望”放任不管的善良。
再也是小圆的接纳,这个决定可能还有些小小的任性,没有考虑家人和吼姆拉以及朋友的心情,但这是自己想去做的事,所以也不会犹豫后悔。
这一个愿望,从情节上来看,完美的符合了tv篇小圆自我探寻的结果,同时又展现了小圆的人性和神性,再又给吼姆拉这种怎么看后很可能写崩的线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局,又给后作留下了足够的发挥空间。
可能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晦涩。
但在我心中还是top20,如果只算tv13集能进top5。
绝对足够足够称为神收尾。
最后再说下小圆与秩序的关系,虽然不管是在tv版还是在叛逆中,都没有直接点明小圆认同秩序的成因,只是借银之庭中的小圆之口表示了原神对秩序的认同。但实际上,小圆对秩序的认同一直是作为一条隐藏很深的暗线贯穿tv的。
在上文对小圆的分析,不管是神性还是人性,都是用了大量对照,归类,假设再证明的方法,而这本身就是小圆“理性”的代表,小圆的神性生来具有,但小圆最后蜕变为圆环之理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的的秩序的探寻和再建立,是一种唯物的现实主义思考。
这种思考放在个人上,就是最后成熟的幸福观,放在人际关系上,就是圆妈“善于放手”的爱,如果再扩大到整个社会,就是秩序。
tv的结局,是一种看起来悲剧但实际非常坦荡的正剧,小圆变为圆环之理和大团圆结局在主旨上是等效的,这种幸福观是普世而成熟,它是对全体个体来说都是获得幸福概率最高的三观方式。
但这并不代表它对每一个个体都百分之百适用,小焰很不幸的就是那极少部分,甚至可能是唯一无法获得圆神救赎的魔法少女。
有个很意思的思考问题,那些死去的小圆和圆环之理的小圆,哪一个在小焰心中份量更重呢?
这些每一个小圆在吼姆拉心中肯定是有一定共性的,即使记忆不一,性格上也有差异,但还是有共为“小圆”的部分,她肯定会这样想,因为不这样想,就等于承认了自己再也见不到许愿时已经丧身的小圆,那样小焰会在绝望之前就先崩溃。
op的开头第一句“不要忘记彼此的约定”
在所有轮回的时空,小圆有和小焰约定过的只有一句话“能去救救那个还没被丘比欺骗的笨蛋的我吗?”
但这句话是否能等效于“不要变成魔法少女”其实有待商讨,毕竟如果小焰能把qb隐瞒的事情都和小圆全部说出来,让了解实情的小圆再做选择,那么也算让小圆没有被qb欺骗了,虽然小焰有解释过“说了也没人相信”但这个说法有点像是偷换概念,因为不说更让小圆一次次的被蒙骗。
几百次的轮回,小焰对小圆的了解估计比小圆自己都清楚,正是见证了小圆无数次生死瞬间的抉择,她才明白小圆并不是会被这吓倒的少女,如果她知道打败魔女之夜需要自己的力量,那么不论如何都不会放弃去战斗的命运。
而这就改变不了小圆死亡或者堕落的命运,虽然像杏子的那样的死得其所未必不是小圆的心愿,但这不是吼姆拉的愿望,因为在小焰看来,能与小圆一起陪伴着走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即使这可能会违背小圆的意志。
小焰的冲突其实从道理上非常简单,它的表现不像小圆那样结构紧凑,层层递进,而是增加了一堆感性上理解,意像上的迷惑。
但这部分是小圆另外一面的优秀,实际上,所谓的时空轮回其实都不是什么很新奇的技法,但小焰部分的台词,分镜还有表现,实在是后劲太大,很多地方都是看的时候没啥触动,后面遇到类似的事情后突然回想,然后杀伤性巨大。
先是前面各种反派式的冲突,以及对小圆冷淡但明眼可见的浓烈情感。
以及爆发的第十集,那句
“我的战场不在这里”
是我心中小圆系列的最佳单句单词。
而最后的独白和op插入的演出是我心中小圆名场景第一。其言语中蕴含着的绝望而又坚韧意志深深地触动内心。
重复
我将重复无数次
在相同的时间段无数次轮回
寻找着唯一的出口
为了寻找把你从绝望命运中拯救出来的道路
小圆
我唯一的朋友
为了你
只要是为了你
即使我被永远的被困在迷宫中
也无所谓
在整个tv版中,可以说小焰完全是小圆压一头的,不管是在主旨表现还是在人物塑造,小焰的矛盾冲突可以作为反面忖托出小圆的成长,而在主旨上,小焰所执着的“欲望”也在“圆环之理”的正确显得暗淡无光。
tv版的结尾,学姐接受了魔法少女被修改后的现实勇敢战斗,杏子也回到了曾经伙伴的身边,沙耶香也算是在死后的世界释怀,在圆环之理的照耀下,似乎每个人都比原来更幸福了一些。
最后的镜头是失去了时间魔法的小焰,继承了原本为弓手的小圆的战斗方式,带着心头难以言说的苦楚毅然前行的结束。
才怪
怎么可能释怀
如果按照秩序的解法,小焰应该在不断战斗中终于放下了执念,然后选择拥抱未来,不辜负小圆的心意。
但小焰选择了背离圆环之理的正道,不惜彻底的站在小圆的对立面,冒着万劫不复的风险也继续抓住这份执念。
于是就有了叛逆的物语里的故事。
叛逆是小焰一个人的舞台,也是小焰对圆环之理的极限反噬。
首先在故事结构上,如果tv是以悬念引人入胜,那么叛逆就是用矛盾来扣人心弦。
不应该存在的人
不应该存在的事
不应该存在的关系
但又无比熟悉
剧场版的开端就是和tv版镜像对称的剧情,但在细节上又发生了时空的错乱,比如和好友在一起的上条,不应存在的qb,毛巾上的花纹,一些细节上面的误差。
要么是时间轮回,要么是梦中世界。
非常惊艳的开头,特别如果看过tv版,很容易在小圆和qb奔跑上学,镜头拉远然后上升,紧接着op响起
“碰到的心闪闪发光 染上缤纷色彩
带着希望 展翅飞翔 ”
这段音画结合我至少看了十遍。
tv版的op是可爱的粉色画风配上忧郁的小圆
叛逆的op是在缤纷的彩色之舞中流泪的小焰。
特别是最后小圆带着微笑的舞蹈特写和小焰想触碰但化为流沙的小圆的手。
镜头前我们所体会到的痛苦和思念可能不及小焰本人的万分之一吧。
剧情的主线我不想细说,其实我觉得这部分前期的节奏有点慢,后面的揭示本身也算不上太惊艳。
不过话说回来我一直小圆最强的地方在于演出,小圆本身的剧情我心中勉强算是佳作水准,那么决定了小圆地位的应该是神作级别的人设,内涵,以及演出。其中内涵部分是小圆的部分更为出彩,而小焰部分没有什么复杂的道理,但精彩的演出台词实在太多太多,离谱到随便一个可以撑起一步优作级别的演出连续三四个轰炸。
叛逆的第一个爆点是枪战,但真正的第一个剧情转折加高潮应该是花田的小圆,这部分是叛逆的核心。
花田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主要情节的第1个矛盾点就是
“小圆”到底是谁?
先给出除了很明显的“小圆只是失去记忆的圆环之理”这个解释之外的其它假设。
明面上的剧情转折是小焰向小圆吐露心意,然后小圆说“这么痛苦的事,我怎么可能受得了。”然后小焰“恍然大悟”,下定决心要将小圆“拯救”出来。
但实际上“小圆”真的是“小圆”吗?在后面的情节中有说在圆环之理试图进入小焰的灵魂宝石被进行了某种“剥离”,也就是说这个小圆只能说是圆环之理的一部分,又可以说,是小焰所接受的那一部分小圆。
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小圆的自白,与其代表了圆神的内心,不如说是小焰对小圆的“期望”,又或者是一种“验证”。
在花田遇到小圆时,小焰很可能已经恢复记忆,已经有后面剥离圆环之理的打算,那么她就要首先确定,自己到底具不具有把圆环之理的一部分成功剥离并干涉“失忆”的能力,因此小圆的回答就是一种“验证”,真正的小圆不会因此惧怕,而虚幻世界中的小圆缺回答了自己做不到,这说明小圆的记忆已经成功的被修改。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得知自己能“再建构”小圆时小焰的表情,欣喜和孤独究竟哪者更多一些呢?
但花田出彩的地方更在于其情节解释的模糊性,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小圆是被“胁迫”成为了圆环之理,在遗忘了记忆后才向小焰吐露真心,然后小焰“恍然大悟”般的明白了小圆的痛苦,于是踏上了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义无反顾的拯救小圆的道路。
这和qb的诈骗方式如出一辙—上述所有的现象都是“真相”的一部分,但通过隐瞒和错乱的方式编织成为了一个全是事实的谎言。
小焰对小圆的感情非常复杂,即使是在一切揭晓的最后,还是有非常多的矛盾和模糊。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情节来梳理,就会被这些模糊性干扰的无法立论,所以只能先罗列出矛盾点,在尊重模糊性的多远解释下得出一个最大合理化的“真相”,这部分强调主观感性的归纳法和标准清晰的小圆成神之路的分析也是小圆和小焰另一种秩序与欲望的碰撞
矛盾点2
小焰在花田到底恢复了多少记忆,或者是她对曾经造就了这个世界的动机猜到了多少?
花田的解释非常非常重要,而花田的小焰动机又直接与小焰已知情报正相关。小焰猜到这个世界是自己变为魔女所构建的结界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模糊点在以下部分。
C1:小焰在原来世界的死亡不是由自己意志所导致,只是死后在不知情下被qb利用。
这种情况可能性比较低,因为这是后半段一个很明显的诱导真相,qb自认为聪明的向小焰解释着“残酷”的现实,但只会通过信息差诱骗小女孩的它对影帝级别的小焰的力量一无所知,小焰对小圆的问题是非常非常谨慎的,不太可能会在这里被利用。
而且如果这个解释正确就会有有一些矛盾点以及无法解释的多余情节,矛盾点在于tv版的结尾,小焰为何要主动的向qb吐露自己身世这一至关重要的情报?(这可是和小圆有关的信息)本就对qb恨之入骨的小焰难道会在重启后把qb当做交心的对象?这怎么都说不通。
以及在最后,小焰在击穿结界前有个很突出的特写。
“我不会再犹豫了”
如果小焰的结界真是一次非主观的被利用,那么小焰在明白情况之后,在没有可靠手段保护圆神的情况下小焰是不会犹豫的牺牲自己,宁愿永远再不和小圆见面也不会让她暴露在危险下,这点只要是看过前面剧情的人都会接受,那么这里就解释不通。
但即使有这些不合理的地方,也有可能是确实小焰都是在中途突然想到的,虽然我觉得这样实在是太无聊了 ,但也是模糊性的一部分,我举不出明确的反证所以只能作为保留可能之一。
结束C1之前,顺便引出第三个矛盾点。
“我不会在犹豫了”这里小焰到底在犹豫什么事呢?
C2:小焰的死亡是一场自我筹划的计谋,作用是招来小圆。而招来小圆的动机只停留在“想再见一面”的程度。
但这假设本身就存在一个巨大的矛盾,那就是小焰如果是想再见到小圆,只要死后自然就能得到圆环之理的指引,所以在这里要进行再次修正,小焰不是想见到圆环之理是想见到那个人类的“小圆”。
这里顺便又引出了第四个矛盾点。
为什么小焰不想见到圆环之理?
同时对于第一个关于花田小圆身份的问题,这里先取比较浅显的解释,“小圆只是失去记忆的圆环之理。
于是在这个假设中,小焰由于对小圆的思念设计引诱了圆环之理进入,而圆环之理却因为意外失去了记忆,化为了人类的小圆向小焰坦白了自己内心的恐惧。
值得一说的因失忆变得“懦弱”的小圆并不会让圆神的塑造崩塌,有两种解释都可以使之合理,一是tv版无限个没有成为圆神的小圆的铺垫,这就说明了圆神的诞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小圆的神性需要在一定环境的触发下才能彻底觉醒与人性实现调和从而使小圆不再迷茫。
第二种解释是小圆一直以来对自己的错误认知,身处对立漩涡中的小圆看不到这股混乱是来自于自己过人的坚韧与超人的共情碰撞所导致,只能看到混乱的表象,于是也认为这就是自己内心的本质,所以觉得自己“懦弱”
但如果这样解释有会引发出两个问题。
一个是我个人认为的叛逆最核心矛盾,花田是难以给出特解,但这个是直观小焰内心
为什么小焰会失忆
当然也可以像C1一样把这个解释为一场意外,但那样太无聊了,而且虽然在tv版中有成为魔女失去记忆的沙耶香佐证失忆为成为魔女的设定,但反过来说小焰的记忆追回本来就在设定之外,所以也不用如此教条。
所以直接假设,失忆是小焰的有意为之。
那么如果用C2如何解释想见到小圆甚至不惜引来圆环之理的小焰会失忆呢?
无法合理解释,不仅如此,前面犹豫的本质也无法解释。但如果默认失忆是意外的话,解释C2也可以串联为一个合理解释的,所以也保留。
那么为了进一步使情节合理,再次进行假设和分析。
C3:第一步,小焰的死是自我设计为了引来圆环之理的诡计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小焰不愿意通过圆环之理的引导,说明小焰不想见到圆神而是身为人类的小圆,而即使是失去了记忆的圆环之理依然有成长为圆神的可能,所以小焰对圆神进行某种“处理”,以防止小圆的觉醒,同时小焰对这种干涉的能力有所怀疑,也在防止圆神觉醒的基础下多少进行着一些试探。qb在试图干涉圆环之理的时候,小焰已经在实验对圆神的干涉程度了。
但对于最关键的失忆部分,除了意外和最后要说的解释,还有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就是小焰为了防止圆神的觉醒,自我失忆以免留出破绽,但这种解说的偶然性实在太大,不太像一向谨慎的小焰。
于是当所有的理性的分析失策后,只能向着感性的结果靠拢,那就是失忆是小焰身为魔法少女的愿望。
其实严格来说,不仅是少女变为魔法少女有许愿的过程,魔法少女堕落为魔女时往往也是一个“愿望”为严格的分水岭。比如沙耶香成为魔女时就是“我真是个笨蛋”—是什么样的笨蛋呢?贪婪又自卑的笨蛋。在美好的希望中孕育出光彩的魔法少女,那么在极致的绝望中诞生的就是魔女,但都是愿望的“望”。
小焰的许愿没有问题,但小焰的绝望在于她无法许愿出真正的愿望,时间魔法可以倒回从前的地点和从前的人,但最致命的是自己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
这份多出来的记忆会导致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导致无法按着原始的计划发展,就算风景依旧,观者已变,感物之情又怎能同乎?如果小焰真的想再现从前的体验,那么就要控制变量,将自己也重置为相遇时的小焰,但这意味着要失去与小圆共渡的记忆,这小焰怎么可能接受。
于是一个结构性的完美悲剧就此形成,小焰只能自欺欺人的将不同时空的小圆归一,记忆与性格这些小圆“内在”的区别被小焰粗暴的忽视了,这所有的牺牲只为了一个目标,如果记忆无法保留,那只要一直在身边就足够
正因为想小圆一直陪在身边当然这份执念,所以在小圆许愿成为圆环之理时,小焰的精神产生了强烈的分裂,一方面,小焰明白这是无数个时空中的小圆最好的结局,同时也是小圆自己愿望,自己没有理由不支持。但这份代价是失去了”小圆”的陪伴,这份陪伴是真正支持小焰在无数次时空轮回的动力。
小焰希望小圆得以拯救当然是真心的,但同时即使面前还会有分别的痛楚,想再见小圆一面当然心情也是真心的,小焰处在一个无法回头的尴尬境地,如果不把小圆符号化低视其内在的话,就等于承认自己已经再也见不得最初的小圆而崩溃,如果把小圆彻底符号化,就根本不需要寻找拯救小圆的方法,只要不断的轮回下去,“小圆”就会一直陪伴在身边,这也等于了对小圆的见死不救 ,同样会因为内心的矛盾而崩溃。
如果按照圆神的秩序幸福,tv版的小焰的结局就是小圆为她铺好的路。在正视分别后再次建构新的幸福。
但是小焰还是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秩序的幸福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它是一种从全局考虑的人生幸福的最大化,也是一种用现在的痛苦换去未来更加幸福的可能。
那如果彻底不需要未来,接受毁灭的命运,彻底接受自己的贪婪与懦弱还有欲望,并愿意就这样毁灭,那么秩序也无所谓了吧。
确实无所谓了,秩序的幸福对完全不渴求幸福的人没办法产生任何束缚。
因为这样的人和死人区别也不大了,很快就会被膨胀的欲望毁灭自身。
小圆和QB甚至是小焰自己远远的低估了吼姆拉对馒头卡的执念,那是一种凡是留有理性的人无法理解的一种焚烧生命的欲望。
小焰从圆环之理的诞生开始可能就明白自己的真心,自然而然的被这份欲望推动实施了这份计划,不论是灵魂宝石被欲望污染,和QB泄露小圆的情报,还有自己对小圆干扰的实验,都是整个宏大计划的一部分—把小圆性格中易于控制的一部分从圆环之理中剥离,关押在一个不受圆神和qb干涉的颐和园中 ,忘却欺骗和最终灭亡的命运,只为了每一个瞬间的执念痛苦的活下去。
但是小焰还是犹豫了,这里不是对执念本身的犹豫,这份执念已经不是小焰能控制了,而是小焰成为这份执念的化身,只是她还留有一丝念想,希望自己当初的真正的愿望能够实现。
于是小焰主动的让自己失忆,在魔女的结界中,小焰和小圆像第一次相遇时一样单纯,在没有痛苦的记忆相伴中再度开始,所有的遗憾都消除,所有人都能收货幸福。
但是有两个因素使这一切化为泡影。
一是小焰主观的干涉使小圆的再现不可能 ,不管是直接的记忆干涉还是通过小圆父母这样的环境进行干涉,“小圆”已经不再是那个外柔内刚的小圆,这份不稳定对对小焰是幸运也是不幸,那么所谓的再见也没有意义。
二是qb的存在,即使小焰不想接受圆环之理的指引,那也不代表会放任qb的肆意妄为,而失忆的自己没有保护小圆的力量,这实在太过危险,所以自己必须将这份痛苦万分的记忆伴在身边,才能有保护小圆的能力。
在电车实验后恢复一切记忆当然小焰恢复到了犹豫的崩溃中,但小圆的拥抱在让小焰明白干涉成功后,也终于坚定了一条路走到黑的决心。
“我不会再犹豫了”
这是个人认为最合理全面的理解,当带着这份理解在回看剧情时,叛逆中小焰内心在回答qb质疑时的独白中所蕴含的感情就更加厚重,这其中有对小圆的挚爱也有强烈的控制欲 ,这份矛盾中又蕴含着无限的痛苦与孤独,同时又有一份强烈的意志将这些互斥的情感串联在了一起。
“你在严苛命运的终点
实现与你期盼已久之人再会的约定
这是幸福的吧?
不
我从未渴望过这种幸福”
放下刀就无法保护你,拿起刀就无法抱住你
为了小圆的安全,舍去记忆的世界是不可能的,但要让自己放弃小圆也是不可能的,于是严苛的命运只为小焰留出一条路,一条万劫不复,永远得不到救赎,而且距离毁灭咫尺之遥的绝路。
tv版中的小焰是推着巨石的西西弗斯,只要接受了命运的荒诞,还是留有一些自我可以选择的幸福。但在叛逆的结尾,除了肉体上的束缚,小焰还要背负精神上的十字架,是自己为了私欲亲手“拘谨”了自己最爱的小圆,这份罪过无可赦免,不管是qb还有圆神都变成了自己的对立面,tv中无数轮回中的小圆都会一直支持小焰,而叛逆与圆神的对立让小焰的孤独与寂寞无人可及。
值得一说的是,吼姆拉的“欲望”只有在明白了她对圆神的“挚爱”后才能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一个拘谨它人的造物主是不会有多少魅力的,而正是因为吼姆拉心中有足够的理性去理解圆神的秩序,又有强大的挚爱,才凸显出小焰的“欲望”之炙热,炙热到足以超越那些理性和挚爱,炙热到让小焰能够忍受双方对立碰撞下无穷无尽的折磨与痛苦。
在这时小焰的人物的塑造从另一个纬度成功的和tv版圆神的塑造相提并论,这份对tv版几乎无懈可击的“圆环之理”的叛逆才更有说服力
理清了剧情脉络后,再看看一些值得一说的剧情细节,小焰醒来时候的反转非常干脆,没有一个废物镜头,从眼角观察的站位,到面部细节的伏笔,一气呵成。
最后银之庭中几个细节代表了小焰对众人的告别,但叛逆更让我惊艳的是结尾一小部分又贡献了两个优秀的演出。
走廊这里一是呼应tv版把小圆叫出教室的镜头,这里再次凸显了秩序与欲望的对立,同时又再次把小焰的痛苦展现,有暗示了以后的发展必然以银之庭崩坏告终,预示了小焰再次的悲剧。
“银之庭里,大家都是幸福的”
最后的月下之舞蹈让我想到了一句诗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破碎的半月 孤独的小焰 寂寞的舞蹈
一切都在不言中
圆神石像前有刻文曰
“谁在做梦?”
小焰和小圆的对立是小圆的核心主题之一,其中穿插着对爱的方式,理性与感性,人的成长,秩序与欲望,希望与绝望。
tv版强调的是一个总概率而言的“正确”,叛逆给出了一个不符合的“特解”,那么第三部理所当然应该是给出一个将两者融入其中的“大统一理论”了,学姐确实五色中发挥空间最大的角色,对于魔法少女小圆回天的剧情,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说一些分镜演出和剧情铺垫。
首先是op,小圆的op是我心中clairs组合最好的歌,op的分镜充满了暗示和“欺诈”,可以说从这用心的op来看就注定小圆是一部匠心之作。
浅灰配粉色,可爱中带着哀伤的氛围。
握紧的裙角
雨?泪?
碎片的化的叙事,即是暗示又是伏笔。
这张分镜是我心中小圆top10
反正我后面没见过这么可爱的滚法。
萌
变身阶段注意动作,左边可以视为圆神。
这段变身部分用接触变身的方式,非常独特
家庭分镜
三好友
这后面的人可能是废案
小提琴合照
这张也很经典
这张杏子也很经典。
黑伞下的吼姆拉。
迈步向前的小圆。
冒雨向前
这个猫有种说法是小圆第一个愿望,有一定合理性,因为小圆确实很单纯。
这两张也很好,蓝白粉配色也很大胆。
小焰的头发
开始三集的诈骗ed,实际上歌词挺悲伤的
后面的真ed
淡漠的沙耶香
伫立的杏子
无力的学姐
伸出却抓不住的手
飞蛾扑火的小圆
叛逆的红蓝牵手演出
小焰与壳中鸟
初次的邂逅
不择手段的小焰
回头来看,小焰一直很直白啊
名台词
小焰的登场真的埋了很多伏笔,对比叛逆的最后真让人唏嘘感概。在命运的洪流下,个人的力量还是太渺小了。
最后是一些个人觉得不错的分镜
感谢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