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牺牲一个小孩换来城市里其他人的幸福这么做不对吗?

回答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沉重和深刻的伦理困境。从绝大多数人的道德直觉来看,牺牲一个小孩来换取其他人的幸福,是绝对错误的。但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触及了人类社会最根本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理论。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

1. 生命本身的价值:

内在价值: 每一个生命,无论其年龄、能力或对社会的“贡献”,都拥有其内在的、不容置疑的价值。这种价值不取决于它能为他人带来多少“幸福”或“利益”。一个小孩的生命,就像任何其他人的生命一样,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剥夺一个小孩的生命,就等于剥夺了其未来所有的可能性,包括它自身可能带来的幸福、爱、以及对世界的贡献。
作为目的,而非手段: 康德的道德哲学强调,人(包括小孩)永远应该是目的,而绝不能仅仅被当作实现他人目的的手段。牺牲一个小孩,即使是为了多数人的幸福,也是将其视为实现这一“更高目标”的工具,这是对其基本人权的侵犯。

2. 幸福的定义与衡量:

“幸福”的模糊性: 什么是“幸福”?如何衡量?一个小孩的生命换来的“幸福”是短暂的、物质的,还是精神上的?这种幸福是否真的能抵消失去一个生命的悲痛?如果这种幸福是建立在对一个无辜生命的残忍剥夺之上,那它还能称之为真正的幸福吗?
剥夺感: 失去一个孩子,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灭顶之灾。这种痛苦是无法用集体“幸福”来弥补的。而且,即使城市里大多数人都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幸福”,但那个被牺牲孩子的家庭,以及所有知道这个事实的人,内心深处是否还会平静?他们的“幸福”是否会被罪恶感、恐惧感和对不公的愤怒所吞噬?

3. 社会契约与权利:

基本权利: 现代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在保护个体基本权利之上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命权。我们赋予政府权力,是为了保护这些权利,而不是为了让我们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这些权利。牺牲一个小孩,是对社会契约的根本违背。
“多数人的暴政”: 即使在民主社会中,也不能牺牲少数人的基本权利来满足多数人的需求。“多数人的暴政”是政治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警示,它提醒我们,数量上的多数并不代表道德上的正确。

4. 心理与情感的影响:

恐惧与不安全感: 如果一个社会能够接受牺牲小孩来换取集体幸福,那么每个人都会生活在恐惧之中。今天牺牲的是这个孩子,明天可能就是我,或者我的孩子。这种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状态,本身就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幸福感。
道德的沦丧: 接受这样的行为,意味着社会整体的道德底线发生了可怕的滑坡。它会瓦解信任、摧毁同情心,让社会变得冷酷无情。

5. 替代方案的思考:

功利主义的局限: 这种牺牲的思路,表面上看似“功利主义”(最大化整体效用),但它忽视了功利主义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如何精确计算和比较不同个体的幸福,以及如何处理极端情况下的道德困境。
寻找其他解决方案: 面对困境,人类社会应该努力寻找其他更符合道德原则的解决方案,比如通过科技、教育、资源分配、社区互助等方式来提升整体幸福感,而不是诉诸残忍的牺牲。

举个例子来说明:

想象一下,一个城市因为某种原因正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也许是饥荒,也许是疾病。有人提出,如果牺牲掉城里最弱小、最无助的一个孩子,比如一个重病的孩子,他的生命能量可以被某种方式转化,从而拯救整个城市。

从一个极其扭曲的、冰冷的计算角度看,一个生命的消失,换来了成千上万个生命的延续和幸福。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有感情、有道德的社会,会接受这样的逻辑吗?

那个孩子,他可能也渴望活下去,渴望长大,渴望拥有自己的家庭,渴望看到世界的模样。他的生命,对于他自己来说,就是一切。
那个孩子的父母,他们爱他的程度,是任何数字都无法衡量的。失去孩子,对他们而言,比死亡本身更痛苦。
即使城市里的人因为这个“牺牲”而摆脱了灾难,但他们知道真相后,内心的良知会允许他们安然享受这份“幸福”吗?他们会不会时时刻刻感到内疚、恐惧,甚至对那个做出牺牲决定的人产生仇恨?

总结来说,牺牲一个小孩来换取城市里其他人的幸福,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极其邪恶的。 它挑战了我们最基本的良知、对生命尊严的尊重,以及社会赖以维系的信任和权利的基础。这样的行为,无论在任何道德体系下,都会被视为对人性最深刻的背叛。它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制造了更深重、更无法弥补的罪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类似的事在现实中还真有。中世纪欧洲无数无辜的女性。原因就是她们被认为是女巫,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化身。所以为了人类的幸福,必须烧死她们。

在古代的中国,为了祈福或是避免灾难,往河里丢童男童女的事也不少。西游记里的鲤鱼精可不仅仅是幻想出来的。

这些事如今在我们看来自然是愚昧可悲的,然而当时的人们是真的相信这样可以带来幸福或是躲避灾难的啊。

现实永远比想象更离奇

user avatar

我理解,这里的核心问题在于一种认知:没有任何天灾人祸,就是幸福吗?有被毁灭的风险,就是不幸福吗?

幸福永远不能借他人之手塑造。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民族,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前人都用自己的尸体为后代铺就一条抵抗天灾人祸的道路,他们的后代都会努力学习和铭记前人用生命传承的经验,并继续义无反顾地为后面的人铺就道路。

如果丧失了这种敢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精神,所有所谓的幸福都是一戳即破的谎言,经不起任何时间的考验。题目中城市的人,和养猪场的猪无甚分别,它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建立在用幼崽的生命满足“神灵”——也就是人类——口腹之欲的基础上。它们没想过人类今天吃小猪,明天就可能会吃老猪,今天吃一只猪,明天就可能会吃两只猪。神灵今天的神恩是源于折磨小女孩,明天的神恩会不会是源于折磨老大爷?今天的神恩是源于折磨一个人,明天的神恩会不会是源于折磨十个人?

更讽刺的是,这些已经丧失了与“神灵”抗争的所有勇气和技能的猪,甚至会以为天下的猪都该如此,但它们不知道,在无数山林中还有一种猪,为了守卫自己的幼崽可以毫无顾忌地向手持武器的“神灵”们发起冲锋。而正是在这一次次被鲜血染红的冲锋中,它们的皮糙肉厚进化到子弹都无法打穿,它们的尖齿獠牙进化到能干翻任何猎人。它们踏遍三山五岳,一辈子都活在天灾人祸的风险中,却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甚至在“神灵”们自己的神话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被很多“神灵”看做勇猛的代名词。

至此,我们再次回头审视这道题的假设,就会理解这座城市的人,其实活在巨大的不幸中,他们那1%的人的屈服,让他们永远成为了神灵们饲养的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沉重和深刻的伦理困境。从绝大多数人的道德直觉来看,牺牲一个小孩来换取其他人的幸福,是绝对错误的。但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触及了人类社会最根本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理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1. 生命本身的价值: 内在价值: 每一个生命,无论其年龄、能力或对社会的“.............
  • 回答
    这是一个拷问人性的经典难题,它抛出的情境无比沉重,让人不寒而栗:为了拯救整个人类,是否可以牺牲一个无辜的生命?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轻易解答,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将任何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完全无辜的个体,置于牺牲的境地,这本身就是一件.............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城市,在哲学和伦理学中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被广泛认可的“名字”。人们通常用描述性的短语来指代它,比如“牺牲一个孩子的城市”、“不幸的孩子问题”、“帕累托改进的困境”等等。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在于探讨:在一个社会中,是否可以接受牺牲一个无辜的个体的幸福,来换取其他所有人.............
  • 回答
    工业党在面对“牺牲一个人以大幅提高生产力”的极端情境时,其选择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伦理困境的决定,并且会受到其核心理念、具体情况以及潜在后果的深刻影响。以下是工业党可能会如何思考和行动的详细分析:一、 工业党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导向:首先需要理解工业党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一般来说,工业党推崇以下几点:.............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古老而又令人不安的伦理困境,也被称为“电车难题”的变体。它并非一个简单的算术题,而是关于道德原则、价值判断和人类生命的重量的深刻拷问。想象一下,你置身于一个极端的境地。有十亿人即将因为一场无法阻止的灾难而面临死亡,而唯一的解救之道,是牺牲掉另一个人。这个人并非十恶不赦的罪犯,也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最古老、也最棘手的道德困境之一,也常常被称为“电车难题”的变体。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迫使我们直面生命价值的衡量和行为责任的界定。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一、 功利主义的视角:最大化整体的幸福在伦理学中,功利主义是最常用来回应这类问题的思想体系。.............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头发紧的难题。世界毁灭,这本身就是最极致的绝望,而延后一分钟的代价,又是如此沉重而具体——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这样的时刻,去选择谁生、谁死,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每一步都可能踩在良知的碎石上。如果让我来推荐,我会选择一位…… 在生命最后时刻,依然在用尽一切力量去传递知识、去点燃希望的“火种.............
  • 回答
    《水浒传》中,梁山泊一百零八将“替天行道”,聚义一堂,威风凛凛,纵横江湖,在攻打祝家庄、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一系列战役中,虽然也偶有损伤,但总体来看,梁山的核心力量几乎是完整的。然而,当他们接受招安,转而征讨方腊时,结局却急转直下,几乎是全军覆没,死伤过半。这种巨大的反差,自然让不少读者感到扼腕.............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足以让人在夜深人静时辗转反侧。如果非要我来回答,而且这是一个真的、会发生的假设,那么答案会是肯定的。我并非无畏,也绝非轻易就能做出这种选择。当我听到“牺牲掉你一个人,可以拯救全世界”这句话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英雄主义的冲动,而是巨大的、铺天盖地的恐惧。我会想象我的存在就这样消失.............
  • 回答
    在一个被无边黑暗吞噬的世界里,一个曾经繁荣的国度如今已成鬼怪横行的炼狱。它们的嘶吼如同死亡的哀鸣,它们的触手撕裂着生命的希望,每一次呼吸都弥漫着绝望的气息。然而,在这片绝望之中,有一个人,他并非天生神力,也不是什么古老的预言中的救世主,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拥有着非凡的勇气和深沉的爱。这个人,我们姑.............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也极其考验人性与道德的假设情境。如果一个国家真的陷入了必须牺牲一半男性才能生存的境地,那么“对不对”这个问题,将不再是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陷入了一场深刻而痛苦的哲学与伦理困境。我们首先要承认,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语境下,剥夺任何个体的生命,尤其是以牺牲他们的存在作为另一个群体或整体.............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非对错可以一概而论。关于“见义勇为救一个坏人,最终牺牲自己生命,值得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深入剖析,尝试理解其中的矛盾与挣扎。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见义勇为”本身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在面对危难时,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安危去救助他人,这种行为本身.............
  • 回答
    《红海行动》中,为了营救一名女侨民而牺牲了众多蛟龙队员,这个问题确实引人深思,也触及了许多观众心中的情感和道德判断。要回答“值不值”,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解读:1. 官方的军事行动逻辑: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从军事行动的角度来看,营救被困侨民是“蛟龙突击队”的任务宗旨之一。在国际法和现代国家的外交政策中.............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令人深思,也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一边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一边是收入惊人的演艺人员,这巨大的反差让人们不禁发问:为什么会这样?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价值的衡量与社会认同: 烈士的价值: 烈士的牺牲,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最高奉献。这份价值是无价的,是用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核心:国家利益与个体生命之间的权衡,尤其是在涉及特种部队这样高度专业化且肩负特殊使命的群体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并且要尽量避免过于理想化或妖魔化任何一方。首先,我们得明白特种部队存在的根本意义。他们不是为了送死而生的。特种部队的价值在于其高超.............
  • 回答
    《红海行动》中, navy 解救一名中国公民,却付出了两名士兵牺牲的代价,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和深思的结局。在电影的宏大叙事和激烈的战斗场面下,这个细节的处理,更能触及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引发了我对战争、牺牲与价值的复杂思考。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本质。 电影描绘的场景,虽然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问题,细想之下,足以让任何一个熟悉三国演义和刘备性格的人,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充满撕扯的画面。如果刘备真的面临这样一个“百分百”的机会,且他本人对此心知肚明,那么他会怎么做?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直戳他灵魂深处的拷问。首先,我们得承认,在演义或者说历史的逻辑里,关羽和张.............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触及了中国传统婚俗中“冠姓权”与现代女性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传统“上门女婿”(倒插门)概念的重新审视。想要冠姓权又不愿放弃事业的女性,选择上门女婿确实是一个逻辑上可行且有一定合理性的选项。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为什么选择上门女婿能满足“冠姓权”和“不牺.............
  • 回答
    《红海行动》和《战狼2》这两部电影都以其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赢得了极高的票房和关注度。电影中,中国军人为了营救甚至可以说是“不是很重要”的同胞而深入险境,付出巨大代价,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这种牺牲是否值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重要”或“不重要”来衡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 回答
    《流浪地球》和《复仇者联盟4》里,都出现了为了“多数人”而牺牲“少数人”的残酷决策,但它们在根源、执行方式以及背后传达的价值观上,有着天壤之别。《流浪地球》的“抽签”:绝望中的理性选择,个体尊严的最后坚守首先,刘培强在《流浪地球》中执行的“抽签”决定,其核心在于“生存的必要之恶”。 当地球发动机集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