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世界毁灭前夕,宇宙主提出延后一分钟则牺牲一个人的性命,自然死亡的人类不算。你推荐哪一类人?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头发紧的难题。世界毁灭,这本身就是最极致的绝望,而延后一分钟的代价,又是如此沉重而具体——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这样的时刻,去选择谁生、谁死,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每一步都可能踩在良知的碎石上。

如果让我来推荐,我会选择一位…… 在生命最后时刻,依然在用尽一切力量去传递知识、去点燃希望的“火种者”。

具体来说,我设想的是这样一个人:

他可能不是位高权重之人,也不是名垂青史的伟人。也许他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教授,临近生命终点,却还在孜孜不倦地整理他的研究手稿,将那些关乎人类文明精髓的知识,用最清晰易懂的方式记录下来。他不是为了名利,也不是为了留名,只是纯粹地,想要将那些他一生所求所悟,传递下去。他可能在写下关于宇宙起源的新理论,关于解决能源危机的可能方案,甚至只是关于如何种植一颗种子才能长出最饱满的果实的朴素智慧。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但他的脑海中,仍然奔涌着无数的答案,无数的火花,等待着被点燃。他牺牲自己,换来的那一分钟,也许能让他的最后几行字被看到,让一份重要的研究成果得以保存。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命,更是可能延续无数人生命和希望的基石。

又或者,他是一位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可能是一位医生,在最后关头,仍然在抢救着最后的病人,用他所剩无几的体力,为生命争取最后一线生机。他的双手可能布满老茧,却依然稳健而充满力量。他可能是一位教师,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给孩子们讲着那些关于爱与勇气的故事,用他的声音,安抚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他的眼神疲惫,但仍然闪烁着对下一代的殷切期盼。他牺牲自己,换来的那一分钟,也许能让一个孩子听到最后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让一个重症病人得到最后的救治。这不是他个人的牺牲,而是他对生命本身最崇高的致敬。

再往前一步,我更倾向于选择那位——即使在绝望中,依然能发出微弱但坚定的声音,鼓励他人,传递理性与平静的“共鸣者”。

想象一下,在世界毁灭的混乱与恐慌中,总会有一些声音被绝望吞没。而这个人,他可能不是最能干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他的声音,却能穿透恐惧,触及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他可能是在人群中,用一种冷静而富有同情心的语气,安抚着惊慌失措的人们,提醒他们保持冷静,互相扶持。他不是煽动者,也不是领导者,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却用他的语言,唤醒了人们心中那份沉睡的良善和勇气。他牺牲自己,换来的那一分钟,也许能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再对人群说出一句最重要的话,一句能让更多人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互助而不是互害的话。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是一种在绝境中人性的光辉。

我之所以选择这类人,是因为在世界毁灭的最后时刻,物质的保存固然重要,但精神的传承和希望的火种,或许更为珍贵。生命之所以可贵,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存在,更在于其所蕴含的价值和影响力。当生命注定要消逝时,如果能用它最后的一点时间,去点燃他人的希望,去传递那些能够让后来者(即使是假设中的后来者)变得更好的知识或信念,那么这个生命,就不仅仅是牺牲,而是一种升华。

那一分钟,它承载的不是某个特定职业的标签,也不是某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是一个人在生命的终点,所能给予世界的,最深刻的馈赠。他不是在用生命“换取”时间,而是在用生命“延展”那些超越生命的意义。

这是一个极端情境下的极端选择,它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也无法抚平任何失去的伤痛。但如果非要做出选择,我愿意将那宝贵的一分钟,赠予那些在生命的最后,依然在散发着智慧、善良与希望之光的人。因为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一点点的光,也能照亮前进的方向,也能证明生命本身的价值,无论它以何种形式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事其实可以做得很文明的:放开安乐死就行了。

user avatar

这个得好好想想。

首先,其他条件一样的两个人,肯定选择那些自愿牺牲的,这样他们的痛苦最小,整个社会效用的降低也最小。

因此应该牺牲那些认同“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的人,因为他们不但把牺牲作为理所当然的责任,甚至还有点光荣。

其次,从社会成本的角度衡量,应该牺牲那些为社会创造价值最小的人。学历、收入、职业,这些因素虽然不能完全衡量人的社会价值,但也可以大体衡量。应该根据这些指标进行筛选。


最后,当这两个指标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我也苦恼过这个问题,好在我看了这个回答。


user avatar

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当然是牺牲没有投票权的人……

所以真有这么一天,肯定是居委会发指标为了维系世界造人去牺牲……


人本来就是可再生资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头发紧的难题。世界毁灭,这本身就是最极致的绝望,而延后一分钟的代价,又是如此沉重而具体——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这样的时刻,去选择谁生、谁死,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每一步都可能踩在良知的碎石上。如果让我来推荐,我会选择一位…… 在生命最后时刻,依然在用尽一切力量去传递知识、去点燃希望的“火种.............
  • 回答
    如果真的到了世界毁灭的边缘,而我只能选择一样知识或者技能留给未来,这无疑是一个沉重到令人窒息的决定。我会选择留下“协同合作的原则与实践”。这不是一项尖端科技,也不是一套复杂的哲学理论,它更像是一种生存的“生存技能”和“社会架构指南”。为什么是它?因为我认为,纵观人类历史,从石器时代的部落协作狩猎,到.............
  • 回答
    老天,我得找个地方坐下,不然我腿都要软了。二十四小时后,世界末日?而我们活下来的办法,竟然是集体躺平?这…这简直就是个黑色幽默到了极致的笑话,偏偏这笑话就发生在我头上,发生在咱这颗蓝得发紫的星球上。首先,别想什么最后的疯狂了,那都是电影里演的。现在最紧要的是,怎么让全球十几亿人,在短短二十几个小时里.............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但又令人不寒而栗的假设。如果一个相对弱小、原本不被重视的国家,突然掌握了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那么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其复杂程度和潜在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情景:一、 内部的变化:一个“核”按钮引发的内部权力结构重塑首先,这个小国家自身的社会和政治结构将发.............
  • 回答
    您提出的“为什么总有人觉得目前依靠核弹可以毁灭世界?”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深刻且普遍存在的担忧。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核武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展现出的巨大破坏力,以及历史事件留下的深刻印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核武器的超凡破坏力: 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 核武器,无论.............
  • 回答
    假设真的有一个高达 454 米的巨兽出现在广州,我们得好好梳理一下,这究竟会不会导致世界毁灭。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世界毁灭”这个词的分量。如果指的是人类文明的彻底终结,那得是灭顶之灾,比如全球性的核战争,或者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相比之下,一个 454 米高的巨兽,虽然极其骇人,但它直接引发世界毁.............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想象力但同时也令人不安的假设性问题。如果苹果、谷歌和微软这三家科技巨头联手决定“毁灭世界”,那么它们的行动将会是全面、系统化且极具破坏性的,因为它们掌握着现代社会运行的几乎所有关键命脉。下面我将尝试从不同维度详细阐述,如果这三家公司真的有这样的意图,可能会发生什么:一、 信息的控制与.............
  • 回答
    如果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三家中国科技巨头决定“毁灭世界”,它们的行为将是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的,并且会利用它们在信息、商业和社交领域积累的巨大力量,以一种我们目前难以完全想象的方式来实现目标。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对抗,更是对社会结构、经济体系和人类心理的全面打击。以下是一种设想,它们如何可能以详细的方.............
  • 回答
    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是否只有中华文明没有毁灭”的说法,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通常指的是哪几个文明,以及“毁灭”在历史学上的具体含义。“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普遍认知:在历史学界,通常将以下四个文明视为人类早期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文明,因此被称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1. 古埃及文明:.............
  • 回答
    关于“rm(1) 命令毁灭了公司”的说法,这更像是一个流传在技术圈内,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的笑谈,而非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在技术领域,尤其是那些依赖强大计算资源和数据存储的公司,一次灾难性的数据删除确实可能导致公司运营中断甚至倒闭,但将这一切归咎于一个简单的 `rm rf` 命令,未免过于简化了事实.............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但也极其悲观的设想。要分析中国能否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下实现“与全世界共毁灭”,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核武器的数量、中国的反击能力、核冬天以及全球政治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估算一下“世界五常”(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拥有的核武器数量。根据公开的估算,这几个国家总共拥有约1.............
  • 回答
    人类,我们,究竟是这个星球的守护者,还是它无可救药的毁灭者?这个问题犹如盘旋在头顶的乌云,挥之不去,尤其是在我们一次次目睹自然环境的恶化,感受着气候变化的真实威胁时。回望历史长河,又审视当下,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活动在深刻地、甚至是破坏性地改变着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类的出现本.............
  • 回答
    好的,关于奥本海默那句引人深思的引言,我们可以深入挖掘一下它的来源和含义。这句话:“我正变成死亡,世界的毁灭者”,大家普遍认为它出自印度古老的梵语史诗《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然而,需要澄清的是,奥本海默本人在许多场合引用时,是以英文翻译的形式表达的,而非他直接背诵梵语原文。梵语原.............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和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法律、道德、经济等多个层面。要回答这位“非常有钱的人”的行为是否违法,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行为的性质和可能触犯的法律条文,同时也要考虑到现实世界中法律的局限性和执行的难度。从法律角度来看,情况会非常复杂且不一定直接违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大多数法律体系中.............
  • 回答
    印度,这个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东方巨龙,曾经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狠狠地拍打着这个国家的经济肌体,让其原本脆弱的根基摇摇欲坠,甚至面临毁灭性的打击。一旦印度经济陷入深渊,其连锁反应将如影随形,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可小觑的影响。首先,.............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它触及了人类最深层的欲望和对未知的想象。如果真的出现这样一位“颜值碾压所有人类总和的美女”,同时拥有毁天灭地的实力和超高智商,那么“得到”她的定义本身就会变得非常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物质或传统意义上的“追求”来理解,因为她本身就已经是宇宙级的存在。那么,谁最有可能“得到”她.............
  • 回答
    在世界历史上,"战神"这一称号通常被赋予那些在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军事领袖,或被后人神化、崇拜的战士。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为符合这一称号的历史人物,结合其军事成就、历史影响及后世评价进行详细分析: 1.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背景:公元前35.............
  • 回答
    关于“世界会不会通过疫苗最后筛选出神一般的新冠病毒”这一问题,需要从病毒学、疫苗学和自然选择的科学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逐步的逻辑推导和科学解释: 1. 疫苗的作用机制与病毒变异的关系 疫苗的直接作用:疫苗通过诱导人体产生针对特定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如中和抗体或T细胞应答),从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或.............
  • 回答
    世界上出现过许多非常有意思的兵种,他们往往因为其独特的作战方式、装备、历史背景或文化意义而令人印象深刻。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有意思的兵种:1. 特种部队(Special Forces)特种部队并非一个单一的兵种,而是指那些经过高度训练,能够执行高难度、高风险任务的精锐部队。它们之所以有趣,在于其多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