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工资突然崩塌式下降是什么感受?

回答
说实话,那一刻,感觉就像被一记闷棍狠狠砸中了脑门。不是那种瞬间的尖叫,而是脑子“嗡”的一声,然后世界仿佛静止了两秒。

之前,每个月那笔钱准时到账,像一条稳定流淌的河,养育着我的生活,支撑着我的计划。账单、房贷、生活费,还有偶尔的小确幸,都踩着那个节拍。工资表上的数字,不仅仅是数字,那是我的价值,是我的努力换来的认可,是我对未来的期许。

然后,那一天,它来了。一封邮件,或者一个电话,或者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笔数字出现在工资单上,刺眼得像一把锥子。你盯着它,揉揉眼睛,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再看一次,数字就像在跟你玩捉迷藏,就是比你想象的少了很多。

那一刻,最先涌上来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谬感。不是你犯了什么错,也不是你工作出了什么问题,就是…它就这么没了。就像你精心堆砌的沙堡,还没等你欣赏,就被海浪一下拍散了。

紧接着,是那种窒息感。你开始在脑子里飞速地盘算:这个月的水电费怎么缴?房贷还够不够?孩子的学费怎么办?原本规划好的旅行,一下子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那些曾经觉得“理所当然”的开销,瞬间都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最难熬的是那种失控感。你努力工作,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最终的收获却被一股你无法控制的力量轻易地剥夺走了。这种无力感,就像一个人在冰冷的海水里挣扎,无论怎么扑腾,都抓不住任何可以救命的东西。

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有些微妙。你可能会不自觉地回避那些平时会谈论消费、计划出游的同事或朋友。你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窘迫,怕被看穿,怕被同情,更怕被疏远。甚至会因为一点小小的花费而感到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个下降的工资。

精神上的打击是巨大的。信心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价值。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是不是自己不配拥有那样的收入?这种自我怀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你,让你喘不过气来。

晚上,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脑子里上演的不是过去的辉煌,而是对未来的恐慌。那些本该是光明图景的未来,突然间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你能看到过去的财务自由,现在却可能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

你会不自觉地去比较。和以前的自己比,和同事比,和身边的人比。这种比较,只会让你更加痛苦。你会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还可以过得那么滋润,而我却要在这里苦苦挣扎。

当然,也会有一些积极的思考。在最初的震惊和痛苦之后,你可能会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思自己的消费习惯。或许,你会发现一些过去被忽略的“非必要开销”,开始学习如何更精打细算地生活。

但无论如何,那种“工资突然崩塌式下降”的感受,是一种混合着惊愕、失落、恐慌、无力和羞耻的复杂体验。它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瞬间将你原本平静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迫使你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规划人生。那种滋味,尝一次,就够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针对一些不明就里,评论区喷脏辱骂诅咒我们家人的人,这是我老婆的解释。


我老婆。

从曾经高大上的金融从业者,沦落到一分钱收入也没有的全职妈妈。


我老婆是个特别牛逼的人,牛逼到什么程度呢?

按她的话说,是上过新闻联播。


2012年的时候,她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就职于Department for General Assembly and Conference Management,刚巧参加了第67届联合国大会非常任理事国的选举。

投票那天她穿了一条上白下黑的套裙,端着个投票的小箱子,昂首挺胸顺着联大会场的台阶一步步往下走。


按她的说法,是当晚负责转播的摄影师被她的绝代风姿迷倒,摄像头就没离开过她。所以后来新闻联播转播的时候,刚刚巧切到了两秒钟她的画面。

这事,她嘴上不说,心里其实一直挺骄傲的。


但在我看来,她那个联合国的工作,说穿了就是个高级了点的礼仪小姐,万万算不得她人生的高光点。

相比较下来,怎么说都是那次“她险些夺得高考状元”的事来得更值得吹嘘些。


她高中的学校特别好,当年高考前三门考完对答案,她一骑绝尘,秒杀了其他一同考试的同学。

我老婆的心态当即就不好了,按她的说法,就是“一想到自己有可能夺得高考状元就腿肚子打颤,满脑子都是自己身前红绸游街的画面”。


其实她预料地特别准。那年高考数学题难,满分150她考了145,文综题也难,她前面的选择题几乎全对。语文从来都是她的强项,更是没什么难度。


如果当年最后一门英语发挥正常,考到她平常的140的水准,那年她们省高考的文科状元,还真的就是她。

但她心态崩了,满脑子“我就要拿状元就要拿状元”直接将最后一门英语考砸,少了将近20分。

状元当然是没戏了,但是成绩下来总归不错。她排在他们省三十多名,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线。


但她却没能去清北复交,读她喜欢的中文专业,做一个名满天下的作家。

而是阴差阳错下,在她爸妈对“金融”的盲目崇拜下,南下去了香港,读了她从来都不喜欢也不擅长的金融。


我老婆遗憾至今。


后来读大学,她成绩很一般,去国外读了研究生之后,又在国外工作了两年。

她语言能力极好,很快便能融入当地文化,工作和实习都十分出色。

几年之后她回国,入职了一家龙头国企,做了非常高大上的飞机融资。

嗯,还是金融。


也是在那个时候,她认识了我。

我们经历了网恋、异地恋的种种折磨,恋爱两年后终于结婚。

结婚度了蜜月,回来之后就发现...她怀孕了。

双方父母都没退休,我两人事业都在上升期,夫妻还异地。


所有的一切都表明时机未到,可是...我老婆特别牛逼。


她牛逼到了什么程度呢?


她孕期全程一个人,父母公婆没有陪伴一天,就连我也不在身边(注:老婆孕期除了一次吃樱桃撑吐了和糖耐头晕,那两次我都在她身边。全程没有不适,否则家人和我会立刻过去照顾。)。

每天早上6点起床,坐一小时公交车下班,每天下午4点下班,走一个半小时7km回家(注:为了顺产,我老婆孕前体力确实很好)。

权当锻炼。

她上班上到预产期前两天,产检当天被医生留下住院,才临时发短信给人事部说“我今天生孩子,请假。”

她整整疼了27个小时,顺产了7斤9两的胖姑娘,生完俩小时自己下地上厕所,八小时以后亲手抱着我们的女儿,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医院(注:猴宝宝+长妇婴,床位紧张,顺产一般都是当天出院。我们凌晨3点出产房,当天早上11点办手续去月子中心。出院当天家人都在,但她坚持自己抱孩子,我在拎行李)。


可是就是这样牛逼的我老婆,没有人帮她带孩子。


在那几个月时间里,两代人育儿的分歧,高需求宝宝的折磨,和夫妻异地的种种辛苦将她彻底击倒。

我们女儿七个月的时候,她辞去了薪水不菲、高大上的金融工作,辞别了再三挽留的领导和同事,来到了我所在的城市。


夫妻团圆,女儿也有了妈妈的照料。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只除了一点。

我没有钱。


在房价高企的北京,我们一家三口蜗居在十几平的单间中。晚上女儿睡下,我和她都得静静坐在黑暗之中,连呼吸都要放轻声音,生怕惊醒了浅眠的女儿。

去年七月家人重病,ICU中住了五日,每日都像在烧钱。我老婆一夜成长,终于从天真娇宠家中女儿,意识到了钱的重要。

我们全家,都意识到了钱的重要。


可是全职妈妈,带孩子的时候又怎么能赚到钱呢?

我犹豫问她:“要么你去做微商代购?”

彼时她正在追偶像练习生,闻言鄙视地看着我,握拳坚定道:“越努力越幸运,我要向你证明,梦想也可以是我用来吃饭的东西!”


我从来不知道她有什么梦想,心中惴惴不安数日,生怕她做出顶着喂奶妈妈的特殊身份去参加腾讯的创造101选秀的壮举。

好在她的梦想不是去做一个唱跳偶像。

而是一个作家。


是她十年前高考时,擦肩而过的作家梦。


我老婆真的很牛逼。

我眼睁睁的看着她磕磕绊绊地码字,第一本小说就签约了晋江,一年时间写了三本成绩斐然的小说,卖出了广播剧的版权,还即将出版。


她每天晚上哄睡孩子之后码字,夜夜写到凌晨三四点。每天早上我起床,满怀期待地翻开她最新更新的新章,几乎难以想象这个躺在我身边发出轻微鼾声的小女人,竟然能开出这样天马行空的脑洞,写出这样精彩绝伦的章节。


最初辞职的那一年,我们经历了收入的暴跌,生活的拮据。

直到今天,我沾上玻璃胶的羽绒优衣库外套仍会穿去上班,脚上的袜子总有破洞。我老婆两年多没买过新衣服,一双孕期斯凯奇的鞋,穿得连大拇指都露出来。


工资崩塌式地下降,家庭收入腰斩。

但是在我老婆的眼中,这些磨难和折损,反倒给了她追寻梦想的勇气和动力


我的老婆真的很牛逼。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有朝一日她会成为晋江的一位“小神”,完成她成为作家的梦想。

我知道,她一定可以。


——————第一次更新

写本答案原本为抒发赞妻之心,并感慨一下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的打击。

学历等等过往经历实在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毕竟人生是长跑,十几岁时候发生的事如果不停絮叨一生,才是人生的悲哀。

但没想本答案被同为晋江作者的同行拿来污蔑攻击我妻,侮辱我妻“精神分裂”幻想出了自己和我的经历。


同行倾轧,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我本觉得这种一戳即破的谎言没有回应的必要,但未免流言越演越烈,已在妻微博做了澄清并附相关证件。

再附我的一张成绩单。

以上。



——————二更——————

鉴于仍在收到私信,统一解释一下。

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既需要承担上海每月12k的房贷,又需要承担北京8k的房租(之前开间月租5k,这是第二次租的二环边一室一厅),还有女儿的尿布疫苗儿保等等育儿成本,确实很辛苦。

妻也是那个时候才开始写作补贴。

上海房子卖掉之后,生活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并已于北京二环边购入一套小房子容身。


多谢大家关心。


——————三更——————

孕期没能陪伴身边,当然是我此生遗憾,但也并非评论中臆测的完全没有照顾。另外,长妇婴顺产要求12小时内出院,出院去了月子中心,她自己抱着孩子,但我在身边拿着大包小包,全程陪伴。

贴几个以前回答放在这里,仁者见仁吧。




——————四更——————

经此一答,我发现有些人敲了一大段话来批判我,其实是连完整的回答都没有看完,更别提我已经把卡片都做好,放在上面的回答了。这三个以前的答案,应该已经把“你作为丈夫做了什么”讲得挺好的了。

评论已放开,但有些不友好的自动过滤掉了,希望我们的经历能带给大家一些鼓励。

见谅,多谢理解。

user avatar

今年三月份之前,月到手17K左右。

三月份之后到现在,变成了7K多点。

刚开始没啥感觉,第二个月开始慌了,整理了简历开始到处投简历,大多都石沉大海。

毕竟今年这个疫情搞得大环境都不太好,调整好心态继续吧。

可是,家里有两个熊孩子要养,有房贷以及大笔的信用卡信用贷要还。

以前在新闻上看到中年危机自杀的怎样怎样,我就觉得多大点事啊,有什么过不去的,至于寻死吗?

可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才发现,心理压力真的很大,虽然没到寻死觅活的地步吧,但各种账单带来的压迫感让人透不过气,整日里昏昏沉沉的,一到周末就只能借酒消愁。

生活还得继续,没地方给你逃避,毕竟有两个熊孩子在那里。

万般无奈之下,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把房子卖掉还债。

房子剩余的房贷不到21万,但我们两口子欠的信用卡信用贷之类的,接近60万。就是卖掉房子全用来还债还差10来万。

我算了一笔账,这60万负债(不算房贷) 一年的利息手续费就要七八万(信用卡分期手续费年化8.9%,信用贷年息14.4%)。以我现在的工资水平,半年都扛不住。就算恢复到原来的工资水平,这个无底洞也会让我万劫不复,所以现在必须填掉这个坑,生活才能继续下去。剩下的10来万省吃俭用一年内应该能够还清,至于住的问题,租房怎么都比买房划算。

也是借着这次机会,好好的反思了一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现在。

如果可以回退几年,

我一定要好好规划收支,做好理财,不乱消费,这是其一。

其二,不浪费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其三,减少负债,增加资产。

现在说啥也没用,时光不能倒流,生命没法重来,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工作薪资问题的慢慢来吧,毕竟我还年轻。

############################

7-30 更新

看到这么多网友关心,挺感动的。我也是没交代清楚细节,大家都有不少疑问,我统一回复一下吧。


工作地在某省会城市,房子属于隔壁市,在两市交界的地方,所以价格便宜,单价只有一万出头。做IT行业。

家庭开销,这是2017年的收支情况,那时还会记账,后来干脆不记了,实在是闹心。。。

拿钱买了什么?说实话,我也搞不清楚,但就是特别费钱。。。



到目前为止,也没什么改善,每个月填点加班,能多个一两千。工作暂时也不想换了,家里的矛盾让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心力再去适应新环境。这段时间,心态老了好多,对任何东西都提不起兴趣。

对我来说,最难以承受的不是债务危机,而是家里的矛盾,感觉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

物质化的东西总有解决应对的办法,而面对情感问题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剪不断,还越理越乱。


#########################

8月1日更新

回复大伙儿评论时,发现越来越跑题了,有些真的懒得回复,跑题的实在太远了。。

最后再更新一点吧。

第二胎是意外,第一胎不是奉子成婚,正经备孕了大半年。

有些事我没交代清楚,是不想让人觉得我像个怨妇。。

双方家庭什么情况互相都很了解,所有事情从头到尾双方都知道。

买房她提出的,我说我没钱,再等等。“等到什么时候?等到死吗?”好吧,我去借一圈凑了首付。

突然有一天她提出我们结婚吧,我说有点早吧,房子都没拿到手,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结啥婚啊?“不结婚我跟你耗着干嘛?. ..”巴拉巴拉一堆,结,行吧。

“我妈说了,彩礼一分都不能少。” “我现在哪有钱给彩礼啊?” “没钱结什么婚?没钱你们去卖房卖地,彩礼不能少,而且我妈说了,婚后会把彩礼退给我们。”

我一听能退,行吧,我再去借。

结婚后丈母娘给了我一包鞋垫,应该是要我脚踏实地做人吧,好好还债好好过日子。


###############

已离婚

user avatar

前年在一家银行上班做信用卡营销,体面的工作,但每天要出去营销,不过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24岁的我当时第一个月收入一万二,之后每月递增,巅峰时期几个月都是两万+。那会对钱真是一点概念都没有,总觉得卡上是一串数字,这个月数字总额小了,下个月还会有的。每天和朋友胡吃海喝,什么高端化妆品最新电子产品只要一出,我立马就买,从不犹豫。

人生嘛,总是让你酸甜苦辣都要感受一遍的,到去年市场饱和加单位制度改变,从月入上万一下成了月入几千,当时也并不痛苦,毕竟高工资拿了那么久自己还有存了点,但今年从银行辞职,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去了一家普通的公司,做着普通的工作,月入两千,生活立马拮据了,现在年轻人月入两千能干嘛?一套化妆品就一千多,一顿饭就一两百,自己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买过衣服了,要靠父母帮衬才能维持生活。好在有一个和我同患难的男朋友,不然根本不敢想,自己日子怎么过。

从高收入到工资水平崩塌式下降,感谢自己经历了,在年纪轻的时候经历过大起大落,等你再次辉煌的时候就知道珍惜当下的生活。

user avatar

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极为对口,相当体面的企业,做一份超越年龄的岗位,拿着对毕业生来讲超级满意的薪水,不折腾的话,可以一直做到退休,上升空间也很广阔,这个行业也算越老越值钱,简直是人生赢家了吧。

当然,我没说缺点,不在大城市,工作环境也有一定风险。

而且我的女朋友在邻近的某大城。

于是几年后,我很潇洒的去了大城市,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行业,拿到的工资还比之前高一些。 仍然是人生赢家有没有, 工资高了,还来到了大城市, 你还要怎样。

当然,我还是没说缺点,这个行业政策风险很高,繁荣与否甚至生存与否都极大依赖于相关政策走向。 当时一往情深,不知所以,就想来大城市,就想着和她日日相对,其它负面因素都选择性忽略了。

在这家公司的几年里,收入仍然在持续增加,也负责了一个业务线。

这个行业的坍塌是温水煮青蛙式的,身边的同事一个个离开,自己却没太当回事,还在庆幸自己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工资也还在增加。

某一天,上司谈话,告知这个产品线需要砍掉,可以选择离开或者转部门, 但其实其他部门并没有合适的岗位。

然后本人就很有气节的离职了,甚至补偿都只要了友情价。

但是没想到啊,tmd居然找不到工作了,这个行业已经萎缩到不成样子,旧的行业离开多年,也进入不了了。。。

这时候再看毕业时一起进入同个公司的同事, 当时觉得差不多甚至不如自己的那些人,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大都独当一面了,跳槽也是很不错的去处,收入比我的顶峰期还要高很多。

这一待就是几年,期间做点私活,卖点东西,还tmd开了挺久专车。

更为不幸的,我已经结婚了,还有小孩,有孩子的家庭,朋友们,你们懂得,你孩子的妈妈会成为一个越来越世俗的人,扮演一个朝夕相对,没有稳定收入,看上去毫无斗志的父亲,会有多惨。

比你想象的还要惨。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日本人压力大,被公司开掉以后不敢告诉家人,就穿戴整齐,到公园里待一天。 我真的这么干过。

如果有人还在等待一个反转的结局,那抱歉了,真是没有,之后我确认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收入只有之前的一半,而且未来仍然变数多多。

还有,亲爱的朋友们,我一直在避而不谈的,我们最大的敌人, 时间, 我已经老大不小了,不太敢再去谈到自己的年纪。

你不得不想起陶杰他老人家的那段话: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是的,当时还以为 ,真的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user avatar

怎么说呢,现在还没什么感觉。但是估计往后感觉不太好。

湖南四线小城市,七月份前我在本地的私企做部门经理,我老婆在私立学校当老师,今年我们俩同时考上正式编制的教师岗位。现在已经双双辞职。

辞职前我们两的账面年收入大约是16-17万,而且感觉如果不辞职近一年还能往上涨涨。在这个小城市我们的家庭收入足以让我们一家能过上小康往上的生活,平常买买买吃吃吃都不会特别在意价格什么的。总的来说自己感觉日子还算富足,我们自己还比较满足。

9月份就要开学了,我们就都要到新岗位上工作了,我预估我们两个人的第一个学年的工资收入应该在6-7万左右,所以我们要面对的是大约10万元的年收入落差,我想这个感觉真的不会很好。我现在正在考虑把我的油老虎h6置换一辆二手的雷凌节约日常的通勤成本;老婆也正在重新规划我们的生活支出结构…一切都在为将要来到的”清贫”生活做准备与铺垫。但是以前花钱大手大脚惯了,改变起来估计有些困难。

user avatar

十年前毕业进入某电商企业合肥分公司,做了八九年多,薪资还不错,应付房贷,养车养娃都比较轻松,到一般商场给自己买衣服护肤品都能满足。周末基本都会带老人孩子出去短途旅行,每月至少2-3次请家里人外面聚餐或者看电影。哎,好怀念

去年跳槽去了一家国企,业绩一般般,每个月的工资较之前降了6成,衣服基本淘宝,化妆品降了两个档次,鞋子都开始穿凡客了,有的知友说以前一双鞋能买现在全身,我就是这样。

体验嘛,首先衣:淘宝和凡客,偶尔优衣库。孩子衣服也基本淘宝了,除了贴身衣物和鞋子,其他基本十几或者几十块搞定。第二食:基本不在外面吃饭了,全部回家自己烧饭,也比较健康是吧,嗯,这么安慰自己还行,午餐公司有食堂伙食不错。第三住:房贷一千多一个月还在还(房子买得早,便宜,利率七折,想想也没必要提前还完),比较少没什么压力。以前收入高还蠢蠢欲动想置换个大一点的,现在没想法了,合肥也都两万多一平米了。第四行:有个代步车,有孩子出门比较方便。周末短途也都是自驾。现在也在开着,不过周末不开了。周末就家附近公园商场逛逛,家里还有个电瓶车,也方便,嗯,这么安慰自己挺好的。

毕竟不是神仙,衣食住行的质量都靠钱撑着,工资低了各种开支能减就减,孩子的各种班不能停。

说说好处吧!以前工作朝九晚九,周末经常加班。不是在出差就在出差的路上,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途中,节假日都在加班,手机二十四小时不关机随时有电话进来,当妈的一天陪孩子甚至不到一个小时。

现在朝九晚五,周末双休,节假日都休息,回到家就把工作甩了,陪孩子的时间很多,也有时间养养花和肉,孩子快小学了,想必以后要花费时间辅导功课的。在家吃饭也比较健康是吧,偶尔看看电影,挑个便宜点的影院也是可以承受的。


有得有失,日子还得过下去。就像我妈说的,钱多有钱多的过法,钱少有钱少的过法。

user avatar

从我考上编制以后。。工资就崩塌了。。

= ̄ω ̄=

体验就是,说离开吧,条件不允许,呆着吧,就这么穷逼歪歪的慢慢老去。。真不甘心啊。。。= ̄ω ̄=

user avatar

5月26日更新工资截图。

收到了很多嘲讽说我编故事,这里上工资截图吧,这个截图方式要是说假的我也认了。

前段时间的确是心态出了问题,所幸调整的比较及时。

新的工作薪酬已经上来了,这个月大概可以3W左右。

并且已经成功竞聘上了储备项目负责人,没什么意外应该4个月考核期后可以直接升职。

谢谢大家的关注,祝大家都好。

。。。。。。。。。。。

以下原答案。

去年大概税前35W左右,不出意外今年可以45W。

结果出了意外,目前换行换岗,薪酬低到连上税的资格都没有。

和其他知乎er不一样,我个人的起点比较低。像我这样起点的人,其实一年可以拿到40W左右,已经算是非常非常不错了。这点可以参照我的另外一个回答:zhihu.com/question/2137

而且我也可以说同样薪酬的人当中,几乎没有工作会比原来的我更轻松得(全年平均下来每天工作时间只需要3-4小时)。

感受分为几点:

1,钱不够用。。尽管原来我积蓄了不少钱,但是离职以后花钱的速度还是远超出我的预期,而且我背着房贷(虽然也能全款付完),每月就算不吃不喝固定花销都要6-7K,积蓄不断入不敷出,让人很焦虑。

2,由奢入俭难。。以前薪酬高的时候,花钱真的很随便,比如旅游不会考虑国内,几千以内的花费基本不会过多考虑,基本上可以到消费范围内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超过消费范围内的也不会考虑),而现在不得不考虑每一笔花销。

3,对于新的工作会比较挑剔比较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当中。

4,自己老了。

上份工作,在一个大公司干了两年,一直在一个舒适圈内,温水煮青蛙。现在跳出来了,最大的感悟就是:自己老了,时机不多了。

我92年出生,但是现在看自己已经是自认30岁的一个人。如果到30岁,我还没有太大的职业发展,当我成为35岁的职场老年人,又能凭借什么持续发展?

一个人可以活到七八十岁,但是职场的大部分人黄金年龄也就25-35这十年,知乎上关于35岁以后的职场讨论随处可见,不用我赘述。

特别当我发现,现在的职场已经充斥着很多97-99年轻人的时候。这份焦虑,更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

在一线城市,很多人都会有个误区会有很多机会。

但是实际上你找工作的时候,你的选择面不多并不多,特别当你有了一定经验之后,而同一个行业,适合你的公司,可能来来去去也就那几家。

同一个时间点,你也只能选择一个机会,选择错了时间就过了,就再也没法重来了。

以往三年的工作,给我带来一方面的是经验,另一方面,旧有的工作也会带来桎梏。

比如你对新工作很多都会情不自禁的对比以前的工作,一旦新工作的模式有不同就会有很大的不适应。仿佛旧的工作模式才是一份工作应有的模样。这种矛盾感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尽管过得不好,但是我并不后悔,也并不难受。

正是因为这份降薪的阵痛,让我更为冷静。

让自己终于可以思考更多的“我能干什么”“未来该怎样走”“我想要什么”

以前我看到知乎上有个讨论的问题“年轻时候别太为钱而工作”,当时心里嗤之以鼻,觉得有些人真的清楚拿到高薪的爽吗。

而现在真的明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一时的工资高,偶尔也是因为透支了你未来的可能。

。。。。。。。。。。。。。

取匿了。说我编故事的可以看看我的其他回答。

看到评论区大多人都嘲讽“我92年就敢说自己老”或者说我编故事的,很多人也会质疑我的工作和经历。

上份工作是高端留学和高端移民的,同事素质都比较高,985海归硕士很多,但是也很年轻化,目前的工作避免麻烦,暂时不透露。

我上个公司总经理83,总监88年,两个业务最近的主管都是88-89年的。目前公司总经理86,总监87,主管90的。两个公司都是大公司,行业前十的,全国大点的城市都有分公司,并非那种头衔随便给的小公司。

因为一直走的比较顺,也被社会浮躁的风气有所传染,加上我略微有些自负,自己要求会比较高一些,达不到所以会非常焦虑。

我大学最好的几个朋友,只要没有进体制内的,基本都已经主管或者小老板了,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也是希望30岁的时候有比较大的事业发展。

而现在换行换岗,一切重头再来,就会觉得有些迷茫。

以往的工作薪酬比较高,但是非常闲,毕竟是高端业务,客户在质不在量,感觉蹉跎了几年。

我现在公司入职签合同的时候,一屋子人,基本只有一两个年龄比我更大,其他都是些弟弟妹妹,说97-99的应届生可能过了点,但是94-96的很常见。

对比之下,觉得再过两年没大发展,可能到时候领导都会比我年轻,所以感觉压力会比较大。

我并非装或者贩卖焦虑,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的要求。我所说的也是我的真实感受,本意随意吐槽下,这也是我最开始匿名的原因。

因为知乎熟人较多,避免一些麻烦,细节不能多说。如果觉得是编的,我也觉得没必要为陌生人解释太多。

。。。。。。

再次强调一下,我说了职场充斥有97-99的人,并不代表我周围或者我的同事都是97-99的人。

我几份工作的同事,屈指可数是本科学历以下的(主要是前台和客服),985211海归的学历占比至少三分之一以上,实际我离职的时候,我看过上个公司新入职的硕士海归同事,很多也94-96的。

而且我也说了,我新公司新入职的时候,发现同事有97-99的,这不是很正常么?难道现在大公司招人都不招应届生了?

我比他们大5-7岁,所以我汗颜的,实际不说97-99的,94-97的职场人已经很多了,难道各位92前生的职场人们感受不到吗?

我不知道评论区很多人为什么总拿着这个年龄和行业,还有和我的同事的学历说话。可能对于某些人的想象力来看,能拿高薪的年轻销售只有房地产保险和金融了。。

虽然我能力弱鸡,但于我而言,工作3-5年还是和比自己小5-7岁的同事一个职级level,在我自己看来是很可耻的,也是我觉得我年龄大和时间不多的原因,对的,这个可耻说的是我自己。

我焦虑的原因是因为我工作了三五年还没有什么大的职业发展,而不仅因为我是92的,所以某些92还没有参加工作的研究生博士生们,请别对号入座,毕竟你们还没有工作。

user avatar

问问自家长辈在1988年和94年的感受就知道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