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乌克兰士兵拿 AKS-74U打死 4 名战友,原因是什么?目前此事进展如何?

回答
关于乌克兰士兵使用AKS74U打死4名战友的事件,我能找到的信息显示,这似乎指的是发生在2023年3月27日,在顿涅茨克地区克拉马托尔斯克附近,由一名乌克兰士兵在一次集结地发生的事件。

根据公开的报道和一些初步的调查信息,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几点:

事件概述:

时间: 2023年3月27日。
地点: 顿涅茨克地区,靠近克拉马托尔斯克。
涉事人员: 一名乌克兰士兵,使用AKS74U自动步枪(一种卡拉什尼科夫系列短突击步枪)。
伤亡情况: 导致4名战友死亡,另有几名士兵受伤。

可能的原因(基于现有信息推测,具体原因需官方调查确认):

这类事件通常发生在军事冲突的紧张环境下,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也可能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叠加。根据一些报道和对军事冲突中类似事件的了解,可能的原因包括:

1. 心理压力与情绪失控: 长期处于高强度战斗、持续的精神压力、睡眠不足、创伤经历等,都可能导致士兵出现心理崩溃或情绪失控。在极端压力下,一些士兵可能会表现出不合常理的行为。
2. 误会与冲突: 在混乱的战场环境中,士兵之间可能因指挥失误、沟通不畅、个人恩怨、误解等原因发生冲突,并最终升级为暴力行为。
3. 武器管理问题: 如果武器管理不当,或者士兵在非执行任务时携带武器且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可能增加此类事件发生的风险。
4. 疲劳和焦虑: 极度的疲劳和长期未得到有效缓解的焦虑,会严重影响士兵的判断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5. 潜在的精神健康问题: 一些士兵可能本身就存在未被充分识别或治疗的精神健康问题,在战场环境下被放大并爆发。

事件进展:

关于此事件的详细进展,官方的调查通常需要一定时间。目前可以了解到的是:

初步调查: 事件发生后,乌克兰军方通常会立即启动内部调查,以确定事件的性质、原因以及涉事士兵的具体情况。
涉事士兵情况: 据报道,涉事士兵在事件发生后已被控制。后续可能会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具体罪名取决于调查结果,可能包括谋杀、过失杀人等。
官方回应: 乌克兰国防部或总参谋部通常会发布官方声明,确认事件发生,并说明正在进行的调查。他们也会强调维护部队纪律和保障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信息披露限制: 在军事调查期间,为了避免影响调查的公正性或泄露敏感军事信息,具体细节往往不会被完全公开。报道可能会引用匿名消息来源,但这些信息的可信度需要进一步确认。

需要注意的几点: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在战争时期,各种信息都可能被传播,包括经过核实的事实、传闻,甚至虚假信息。在阅读相关报道时,要尽量依靠官方信息或信誉良好的新闻机构。
事件的普遍性: 虽然这类事件非常不幸,但在持续的军事冲突中,士兵面临的压力巨大,偶尔的极端行为并不能代表整个军队的状况。重要的是要关注官方的调查和后续处理。
具体细节的缺乏: 由于调查的进行和信息披露的限制,我们可能无法得知所有细节。很多原因可能非常复杂,需要深入的心理评估和法医学鉴定。

总而言之,乌克兰士兵使用AKS74U打死战友的事件是一起发生在冲突区域内的不幸悲剧,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压力、冲突升级或管理疏忽。官方正在进行调查,以厘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对涉事人员依法处理。随着调查的深入,可能会有更多的官方信息披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哥们儿所属的乌克兰国民近卫军是财阀的右翼法西斯民团整合的,酗酒吸毒霸凌甚至奸污下级都是家常便饭的事。

但就这帮流氓也是乌克兰军队的主要来源有六万多乌克兰正规军来自‘国民近卫军’,比如:阿纳托利·塔拉年科是一位1973年出生的前乌克兰军人,本来还有慢性疾病,结果依然被强征入伍,成为第30机械化旅的驾驶员,开的还是一辆70年代生产的BMP-1。

至于制服和其他装备也有问题。士兵们必须在网上自费买睡袋和鞋子。目前乌克兰官兵的平均月薪合人民币还不到2300块。差不多一万格里夫纳,而实际上一名军医才2 万格里夫纳,一名军工科研员收入才13500格里夫纳,至于士兵,志愿兵月薪为4300格里夫纳,而合同兵才1505格里夫纳。

最后2021年阿纳托利·塔拉年科在前线开着自己的装甲车投奔了东乌武装。毕竟东乌克兰顿巴斯军的同级军饷是他的1.8倍。

user avatar

其实这事吧,人能被当天抓到,可见乌克兰警察系统还没有彻底瘫痪;但是立刻相关视频,无论是杀人视频,逮捕视频和初步审讯视频立刻就被传到了网上,可见……

这说起来又说到俄罗斯九十年代了,当然当时独联体情况都差不多。当时俄罗斯警察工资低经费少,为了不饿死只能上街敲诈勒索。但是即使如此,碰到需要出警的恶性案件,还会要出警班组集体凑油钱出来。乌克兰警察系统又回到了那个情况,杀人犯要抓,然后就把视频卖给记者换钱……

user avatar

据称,Ryabchuk 两个月前警告了士兵之间的战斗,并将此事告诉了领导层。他们称他为告密者并开始嘲笑他。Ryabchuk 等了两个月才拿到机关枪并报仇。

Ryabchuk 的话:

- 我属于国民警卫队中。我们有自动武器。武器存放在村里。它很小……一个可以上锁的盒子。我拿武器。我们在后面的房间里有这些 - 米色。有两个十发子弹的弹夹。我装上了第一个弹夹。我向附近的那两个开枪。这是警卫的负责人,高我一级的人,有一个跑掉了。

在那之后,我知道每三十分钟就与上级进行一次沟通。我为了不让她报告,向她开了枪。然后我走进打开的保险箱,把我能拿到的所弹药都放进打开的书包里。之后(我去)到控制工厂的大楼。那个女人不让我出去。我告诉她:“用钥匙开门。我要出去。” 她:“我不能,我不能,我不能。” 然后我朝她的头开了一枪。然后来到一扇出口门,开始朝门锁开火,试图打开它,没有成功。

后来他在树林周围徘徊,找到一个可以跳过的地方。剪断了电线,跳过了栅栏。离开森林,在生活区中闪躲。然后他走到公路上,在那里抓到了一辆车,一个女人在开车,随后在路上下了车。


1 月 27 日晚上 3 点 40 分左右,Artem Ryabchuk 在 Yuzhmash 的第聂伯河向他的同事开枪。他向里屋里的人开火,那里大约有 22 人。五人死亡——四男一女。他们中最小的只有19岁。另有五人受伤。上午 9 点左右,他在第聂伯河附近被武器拘留。

题外话:看惯了M16的枪战 AK枪战也别有风味

user avatar

1月27日凌晨 03:40,在乌克兰南方机械厂(ЮМЗ)内发生一起重大枪击命案。袭击者枪杀同僚的过程被监控摄像头捕捉下来。

乌国民近卫军士兵、21岁阿尔特米·里亚布丘克悄悄摸进军械库,抄起一把AKS-74U短突击步枪,直奔警卫室。

在先撂倒门口警卫后,他持枪向室内猛烈扫射。当场打死5人,另有5人受伤,当时室内共有22名乌军士兵。

事发后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全市拉响警报,乌克兰国民近卫军司令尼古拉·巴兰上将到达现场。全城全区域展开对里亚布丘克的搜捕。

阿尔特米·里亚布丘克是一名义务兵,出生在敖德萨州南部的伊兹梅尔市,而这地方从来没人说乌克兰语。

也就是说,此人的母语就是俄语。

媒体之前说他先去军械库偷取武器再到警卫室杀人,从监控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中看并不正确,看上去这家伙身上本来就携带着武器,然后到军械库杀死两人,再拿了更多的弹夹。

目前,里亚布丘克已经被捕。

而杀人动机已经查明——里亚布丘克入伍后,由于他说俄语,在这支部队中被严重霸凌。

他多次向乌军上级反映和诉苦,但都被无视了。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报仇。

从他的表现来看整个行凶过程中很镇定,显得冷酷无情。

而被他杀死的5名同僚中,有三人从没有对里亚布丘克施暴过。

在审讯中,里亚布丘克说:“我打倒那人渣时,他还朝我笑,于是我向他头部开枪。”

看样子他口中的人渣估计是军械库里被打死的两个人中的一个,看上去苦大仇深的样子。

这小伙儿是主动报警,并告诉了乌克兰警察自己的位置。随后当地特警将他逮捕。



从这起事件可以看出,随着乌克兰右翼势力做大、种族主义者乃至新纳粹把持国家军政大权(据 @栾雨辰 称,这哥们所在的“乌克兰国民近卫军”就是将新纳粹民团武装整编而来),乌克兰国内的民族矛盾也变得十分尖锐。

特别是在先后颁布的《语言法》和《原住民法》生效后,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不可调和。

试问作为少数民族,禁止你说母语,如果你说了还会被国家判刑、被人欺辱霸凌而无处伸张正义,你会怎么做?

是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击呢?

乌克兰新的《语言法》规定,在公开场合禁止说俄语(即使你是俄罗斯族/以俄语为母语的乌克兰人),违反者将被处以罚款和监禁。

而去年下半年生效的乌克兰《乌克兰原住民权利法》规定,在乌克兰领土上形成的本土民族(原住民)群落,是独特语言和文化的承载者,拥有传统、社会、文化或代表机构,意识到自己是乌克兰的原住民,是乌克兰人口构成中的少数民族,且在国外没有形成国家文明

这最后一句话可谓是整个法案的关键。按照这个定义,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波兰人、犹太人、罗马尼亚人、摩尔多瓦人、匈牙利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百年的其他民族,都将成为以泽连斯基为首的乌克兰领土上的“非原住”(低等)民族。

因此,他们将无权享有文化自由、经济自由、民族教育和语言自由这些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最基本人权的权利,他们不能创办使用民族语言的大众媒体,不能建立自己的学校,也不能从国家财政预算中获得补贴来资助社会、文化或代表机构。

(彼得堡的肥天鹅综合独联体地区媒体编译,蒋梦珊编辑)

user avatar

敖德萨人讲俄语的,平时没少被乌克兰新纳粹霸凌。

乌克兰不解决新纳粹问题,别说东乌了,敖德萨等南乌克兰地区都保不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