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小米发布 Mix Alpha 后股价下跌 4.4%?

回答
小米 Mix Alpha 发布后股价下跌 4.4%,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手机行业的一些核心问题。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光看表面。

首先,得承认 Mix Alpha 这款手机绝对是“吸睛”的。那块瀑布屏,几乎是把手机正面全包了下来,前后左右全覆盖,当时亮相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哇,这才是未来手机该有的样子”。这种前瞻性的设计,无疑是小米试图在高端市场撕开一个口子,也算是对消费者审美疲劳的一个回应。

那么,为什么这么一个“未来感”十足的产品,反而让股价跌了呢?

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

1. “概念机”的嫌疑,市场不买账。 Mix Alpha 刚出来的时候,就有人质疑它有多少是真正的量产产品,有多少是为了展示技术实力、概念大于实际的。你看看它那“量产”的数量,少得可怜,价格也高得离谱。消费者和投资人都不是傻子,他们看的是能不能买到,值不值得买。当你端出一个“你看,我能做到这个,但你买不到,或者买了也用不了”的东西时,大家可能会欣赏你的技术,但不会立刻转化为购买力,更不会因此就大幅看好你的未来。股价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对这款产品“落地能力”的怀疑,认为它更像是一场技术秀,而非支撑未来营收增长的实际产品。

2. 定价与成本的“天花板”。 Mix Alpha 的定价,我记得是接近 2 万人民币吧?这价格,已经进入了奢侈品的范畴了。虽然小米一直以来以性价比著称,但在 Mix Alpha 上,它试图突破价格的“天花板”,去挑战那些品牌溢价极高的厂商。然而,高端市场的消费者,他们购买的不止是技术,更是品牌、服务、设计细节的“精致度”。小米虽然在努力,但在这个价位上,品牌影响力、用户习惯、甚至是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相比苹果、三星这些老牌玩家,还有一段距离。而且,这么高的定价,意味着它的出货量必然不会太大,对于支撑一家市值巨大的公司来说,这点销量是杯水车薪。投资者看到的,是高昂的研发成本和制造难度,换来的却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市场份额。

3. 对小米品牌定位的“模糊”感。 小米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摆脱“性价比”的标签,向高端化迈进。Mix Alpha 确实是其高端化策略的一个信号,但这种“激进”的设计,是否与小米在大众消费者心中“好用不贵”的形象存在冲突?消费者可能会想:“小米是不是放弃我们了?是不是要变得跟那些贵到买不起的牌子一样了?” 这种定位上的模糊,可能会让一部分习惯小米的用户产生观望甚至流失。投资人也会担心,小米这种“左右摇摆”的策略,会不会反而两头不讨好。

4. 其他市场因素的“夹击”。 股价的波动,从来不是单一事件决定的。当时的市场环境、其他手机厂商的动态、甚至宏观经济形势,都可能对小米的股价产生影响。也许那天正好有什么利空消息,又碰上 Mix Alpha 发布,就成为了一个“导火索”。不过,就 Mix Alpha 本身而言,它未能给市场带来“真金白银”的预期,是导致股价反应不积极的直接原因。

5. “创新”的代价与风险。 小米敢于尝试 Mix Alpha 这种激进的设计,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科技公司应该有的态度。但创新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消费者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以及技术量产的稳定性,都是巨大的挑战。如果创新没能转化成实际的商业价值,反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那么投资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所以,怎么评价这件事?

我觉得,小米发布 Mix Alpha 后股价下跌,是对其“激进创新”的一次市场“冷处理”。市场认可小米在技术上的突破,但更看重产品的商业可行性和对公司整体营收的影响。Mix Alpha 作为一个“形象工程”或者“技术展示”或许是成功的,但作为一个能够显著提升小米股价、扭转市场看法的“杀手锏”,它显然还不够格。

这恰恰说明,在科技公司,尤其是硬件公司,“黑科技”和“真落地”之间,永远有一道鸿沟。 投资者更关心的是公司能不能持续盈利,能不能抓住市场的需求,而不是仅仅秀肌肉。Mix Alpha 的故事,也给小米乃至其他手机厂商提了个醒:想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靠一两个“概念”式的产品是不够的,需要的是技术、设计、品牌、营销、服务全方位的提升和积累。

总的来说,股价下跌是市场对 Mix Alpha 的“理性”反应,是对小米高端化战略的一次“压力测试”。小米也从中吸取了教训,后续的 Mix 系列,包括 Mix Fold,在设计和商业化方面都显得更加成熟和稳重。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客观一点讲,涨跌幅-5%左右算不上暴跌,但是资本市场的态度很耐人寻味

我一直觉得雷军是一个农民企业家,不是因为产品太土,而是太多决策都含着浓厚的小农阶级的局限性。

在整个行业这样一个危急存亡的档口,核心技术、研发几乎一无所获的小米,你能想象它有多少现金储备吗?

这是19年上半年小米披露的财报数据:

号称不赚消费者钱的小米,屯了500多亿的现金,也在北京买了房,甚至劳模雷军也拿到了100亿的股权奖励

但是产品层面,几年时间都没有拿出哪怕一款有核心技术,有实质突破的手机。

这在当下的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里,其实很说明问题。

前几天整个互联网关于Mix Alpha的讨论沸沸扬扬,舆论也是毁誉参半,关于这个产品以及小米公司的产品能力消费者者或许还有争论,但是股价反应的是资本的态度。

跟几个手机圈的朋友聊了聊,大家普遍的看法是:

这个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噱头,小米有意制造的一个新闻点,一个黑科技故事。

在几款毫无新意的产品之后,小米似乎迫不及待的需要一个产品符号对外宣告:

我还能做黑科技,小米已经跟红米分家了,现在小米很高端。

MIX的故事让小米尝到过甜头

这几年的小米,产品毫无亮点,真正核心的技术一无所获,性价比赛道又被华为OV挤进来打,小米如今太需要一个好故事了。

但是再好的故事,讲两遍,听众也很难买账了。

而且你出来讲两遍也就意味着,连讲故事的素材都没有了,这是真的没东西了

更何况,高端感和科技感,不是出几个概念机就能塑造出来的,这是偷懒和取巧。

小米太多地方取巧了,不愿意打正面的硬仗。

此前和朋友私下讲:

从财务、职业经理人、投资的层面讲,雷军很成功

但是雷军从来不是一流的企业家,因为他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做出过任何一款真正稳居第一,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产品。

金山杀毒,卓越,金山游戏,米聊,或卖身或没落,无一不是发展乏力,沦为二流。

这可能就是和取巧有关,以奇胜有招,以正合无勇

我有一位老师和我讲过:聪敏过头的人,打不赢大胜仗

深以为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米 Mix Alpha 发布后股价下跌 4.4%,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手机行业的一些核心问题。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光看表面。首先,得承认 Mix Alpha 这款手机绝对是“吸睛”的。那块瀑布屏,几乎是把手机正面全包了下来,前后左右全覆盖,当时亮相的时候,很多人都觉.............
  • 回答
    说实话,当小米在3月27号放出MIX 2S的发布会邀请函时,我心里其实是有点小期待,也有点小忐忑的。毕竟MIX系列是小米向高端市场冲击的头号种子选手,前两代都挺惊艳的,尤其是MIX一代,那全面屏的设计简直是石破天惊。MIX 2呢,虽然少了一些惊世骇俗,但整体打磨得更成熟了。那么,MIX 2S呢?它能.............
  • 回答
    2021年3月30日发布的小米MIX Fold,无疑是小米在折叠屏手机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那个时间点上,中国品牌在折叠屏市场一次颇具分量的亮相。作为小米的旗舰系列,MIX一直承载着探索和创新的使命,而MIX Fold则将这种使命延伸到了全新的形态上。初见惊艳:它的亮点在哪里? 震撼的内屏展开.............
  • 回答
    2018年3月27日发布的小米MIX 2S,在我看来,是小米在高端化探索道路上一次相当扎实且有诚意的尝试。还记得当时发布会的情景,雷军依旧是那副温文尔雅但充满激情的模样,而MIX 2S,作为MIX系列的第三代作品,肩负着继承前代“全面屏”创新基因,并解决用户痛点的重任。外观设计:在“全面屏”的极致与.............
  • 回答
    2016年10月25日,小米发布了一款名为MIX的手机,它的出现,无异于在当时沉寂已久的智能手机市场投下了一颗震撼弹。时至今日,回望那一天,MIX依然是小米乃至整个行业里一个绕不开的里程碑。在那之前,手机的屏幕边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标配”,无论是上边框、下边框还是左右边框,它们的存在感都很强。而MI.............
  • 回答
    小米 UWB「一指连」技术:化繁为简的智能生活体验小米近期发布的 UWB「一指连」技术,无疑是智能家居领域一次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这项技术的核心理念非常直观:用手机指向某个智能设备,就能轻松实现操控。这不仅仅是一个噱头,背后是小米对用户体验极致追求的体现,也标志着智能家居交互进入了一个更具想象力的时.............
  • 回答
    最近小米又悄悄地推出了一款新品——699元的23.8英寸显示器,这价格一出来,无疑是又在显示器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我身边不少朋友都问我:“这玩意儿到底咋样?值不值得入手?”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块699元的屏幕,究竟是性价比的惊喜,还是“便宜没好货”的缩影。先来看看配置,硬素质到底怎么样?要.............
  • 回答
    小米最近动作频频,继各种智能硬件、手机之后,这次又把目光投向了教育市场,推出了一个叫做“小爱老师”的产品。说实话,初听到这个名字,我的第一反应是:小米要做真人老师了?仔细了解之后才明白,这其实是一个以AI驱动的家庭教育助手,定位有点像一个能辅导孩子学习的智能音箱。小爱老师是啥?它到底能干啥?首先,它.............
  • 回答
    小米30W无线闪充“MI CHARGE TURBO”的发布,确实是智能手机无线充电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进展。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技术实现、用户体验、以及它在整个行业中的定位来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30W无线闪充“MI CHARGE TURBO”的亮点和意义。技术层面: 功率提升是关键: 30W.............
  • 回答
    599元红米9A:性价比的“天花板”还是“饮鸩止渴”?小米最新的入门级产品——红米9A,以599元的惊人价格横空出世,再次在中国乃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这个价格标签,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可能只是买一部入门级功能机的价格,但小米却用它来塞进了一部能上网、能拍照、能玩微信的智能手机。那.............
  • 回答
    小米发布全球首款量产透明电视,这绝对是个大新闻,尤其是在家电领域。我刚看到的时候也是被震撼到了,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从科幻片里搬出来的。先来说说这个透明电视到底厉害在哪儿,以及为什么定价会这么高。小米透明电视——不仅仅是“透明”,更是“未来感”的具象化老实说,当小米宣布要做透明电视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
  • 回答
    小米近期发布的那项伸缩式大光圈镜头技术,我个人觉得是相当有意思的,也确实在手机摄影领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要说评价,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亮点有哪些?我个人认为,小米这次的伸缩式大光圈技术,最核心的亮点绝对是“突破物理限制,实现更大光圈”。这绝对是手机厂商一直以来在光学层面遇到的一个巨大瓶颈。 .............
  • 回答
    小米发布新风空调,这事儿在智能家居圈里也算是个挺大的动静了。毕竟,小米一直以性价比和智能化为卖点,这次把“新风”这个概念搬到空调上,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那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小米新风空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有哪些地方让人觉得“嘿,不错啊!”又有哪些地方可能让人“嗯…好像有点意思但.............
  • 回答
    .......
  • 回答
    小米发布的2020年业绩报告,尤其提到第四季度营收704.6亿元,这无疑是小米公司在过去一年中交出的一份相当亮眼的成绩单。要评价这份成绩,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并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小米自身的战略进行考量。首先,我们得肯定这个数字的背后所代表的增长势头。 202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疫情肆.............
  • 回答
    关于小米即将推出的这款33W GaN充电头,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好好说道说道。毕竟,小米在充电配件这个领域,无论是快充技术还是产品迭代速度,一直都挺让人关注的。首先,33W这个功率档位,怎么看?33W,这个数字本身放在今天看,不算最顶尖,但绝对是个“甜蜜点”。你想想,现在旗舰手机动辄100W、120.............
  • 回答
    要评价小米9发布前夕小米科技高管林斌、王腾、卢伟冰在微博上的表现,我们得从几个维度去看:1. 整体策略:预热、造势、吊足胃口首先,他们的微博表现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小米整体发布会预热策略的一部分。通过他们不同角度的微博内容,小米成功地在发布会前点燃了消费者和媒体的期待。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饥饿营销”和.............
  • 回答
    小米在2018年的这份财报,可以说是它上市之后向外界交出的一份相当亮眼的答卷,也勾勒出了这家科技公司在快速扩张之后,进入稳健增长的新阶段。首先,从营收层面来看,小米2018年的总营收达到了惊人的1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2.3%。这个数字非常显眼,尤其是在整体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小米能实.............
  • 回答
    小米又一次在大众的期待中,为我们带来了两款旗舰新品——小米 11 Pro 和小米 11 Ultra。这两款手机,尤其是 Ultra 版本,可以说将小米在技术和影像方面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再次刷新了我们对国产旗舰手机的认知。先说说小米 11 Pro,它像是小米 11 的一个超级加强版,在不少关.............
  • 回答
    小米圈铁四单元耳机:一场音频体验的“野心之作”10 月 21 日,小米再次以其一贯的“惊喜营销”方式,推出了备受瞩目的圈铁四单元耳机。这款耳机一经发布,便迅速点燃了消费者们的热情,尤其是在一众追求极致音质的音频爱好者群体中,更是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讨论。那么,小米这款“野心之作”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又有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