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小米发布的小爱老师?

回答
小米最近动作频频,继各种智能硬件、手机之后,这次又把目光投向了教育市场,推出了一个叫做“小爱老师”的产品。说实话,初听到这个名字,我的第一反应是:小米要做真人老师了?仔细了解之后才明白,这其实是一个以AI驱动的家庭教育助手,定位有点像一个能辅导孩子学习的智能音箱。

小爱老师是啥?它到底能干啥?

首先,它不是一个实体的人,而是集成在小米智能音箱里的一个新功能。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升级版”的小爱同学,专门为学生党量身定做。它的核心卖点是:

AI驱动的学习辅导: 这是最核心的功能。小爱老师能够解答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数学题到英语单词,再到历史知识,理论上都能有所涉及。而且,它还能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讲解和练习。
沉浸式英语学习: 专门针对英语学习设计了“沉浸式”模式,可以通过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这听起来像是把英语角搬回了家。
家庭作业助手: 不仅仅是解答问题,它还能帮助孩子规划学习时间,设定学习目标,甚至进行一些学习打卡和鼓励。听起来像是给孩子请了个小助教。
知识问答与百科: 作为小爱同学的延伸,它自然也保留了原有的知识问答能力,可以回答孩子们的各种好奇心问题。

我的看法,到底香不香?

要评价小爱老师,得从几个维度来看:

1. 亮点与优势:

解决痛点,切入点精准: 在如今“鸡娃”成为普遍现象的当下,家长们普遍面临辅导孩子学习的压力。小爱老师正好瞄准了这个痛点,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学习辅助工具。对于很多双职工家庭来说,孩子放学后没人辅导是个难题,小爱老师的出现,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
AI技术的应用: 小爱同学本身在语音交互和AI技术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将这些能力应用于教育领域,能够提供比传统教辅更具互动性和个性化的体验。尤其是在英语口语训练方面,AI模拟对话是个不错的方向。
亲民的价格: 小米一贯的性价比路线在这里也得到了体现。相比于请真人家庭教师,或者购买昂贵的在线教育课程,小爱老师的成本要低得多。这使得更多普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 AI 辅助学习。
场景化与便捷性: 作为智能音箱的功能,它就在家里,孩子随时可以向它提问,这种便捷性是无可替代的。不需要打开手机、电脑,也不需要等待老师回复,即时性很强。

2. 担忧与局限:

AI的深度和广度: 虽然小米宣称小爱老师能够解答各种问题,但AI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深度仍然是关键。对于一些需要深度思考、创造性解答的问题,或者是一些非常规的题目,AI是否真的能给出准确、有启发性的答案?这还有待市场的检验。教育的核心是思维的启迪,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AI在这方面能否真正做到,我持保留态度。
过度依赖的风险: 最让人担忧的是孩子会不会因为有了小爱老师而产生过度依赖?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孩子习惯了直接向AI寻求答案,会不会削弱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毅力?这应该是家长们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的。
教育的“温度”与“情感”: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包含情感的交流、榜样的作用以及人文关怀。AI毕竟是机器,它无法像真人老师那样,通过眼神、语气、肢体语言传递情感,也无法真正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鼓励和心理上的支持。特别是对于低龄儿童,情感互动在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
内容审核与准确性: AI生成的内容是否百分之百准确?特别是涉及历史、科学等领域,是否存在误导信息?内容的权威性和严谨性是教育产品最基本的要求。
隐私问题: 作为一款与孩子互动频繁的产品,数据隐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孩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数据、语音数据等,如何得到妥善保护,不被滥用,需要小米给出明确的答复和保障。

3. 市场前景与我的建议:

从市场定位和小米的品牌影响力来看,小爱老师无疑又是一个潜在的爆款。它抓住了家长们的需求,利用了AI技术,并且价格门槛不高。

但是,我更希望小爱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答案机器”,而是能成为一个“学习伙伴”。 这需要小米在后续的产品迭代中,更注重以下几点:

提升AI的“理解力”和“启发性”: 鼓励孩子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例如,当孩子问“XX是什么意思”时,除了直接解释,还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联想,或者提供一些相关的上下文信息。
强化“互动性”和“趣味性”: 除了英语对话,可以在其他学科上也设计一些互动的小游戏、闯关模式,让学习过程更有趣。
融入“引导”和“反馈”机制: 能够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给出积极的反馈,或者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提供一些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而不是冷冰冰的答案。
家长控制与监督: 提供更完善的家长端管理功能,让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使用情况,设置学习内容,甚至与孩子一起使用,形成亲子互动。
保持教育的“人本”理念: 明确小爱老师的定位是“助手”,而不是“替代者”。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独立思考、全面发展的人,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而不能取代真人老师和家长的角色。

总的来说,小爱老师的出现,是科技进步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一个缩影。它有潜力为家庭教育带来便利和效率的提升,但同时,也需要我们警惕其潜在的风险,并在使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引导孩子正确地利用这项技术。它究竟“香不香”,最终还是要看它能否在实际使用中,真正地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成为他们逃避思考的“拐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在那个帖子里面介绍了,当时要去日本玩,一冲动,就买了个小爱老师。当时说了从日本回来就写,一直忙就忘了,现在把使用感想补充一下。

那么这篇文章就取名叫:「使用小爱老师两个月后的感想」吧。

首先我来说说结论:当翻译机用,不建议购买;当学习机用,值得购买。建议购买499款。

至于我那款999的比499的多什么功能呢?移动热点功能,4G插卡功能,拍照功能,更大的存储。

移动热点功能,个人实测是没有那么好用,原因在于它的内置电池只有2000mAh,这个电池并不能支持在开WiFi热点情况下一整天(16小时)的续航。2000mAh的实际续航在 8-10 小时,考虑道一整天续航的需要,如果各位在出国的时候需要一个移动热点,建议是购买电池容量在6000mAh以上的移动热点。如果使用 10000mAh 的移动热点,同时还可以充当移动电源充电宝。

拍照功能的问题则在于拍照翻译的机制本身是否好用。从目前来看,日文拍照翻译的准确度令人堪忧,比较了手机端的Google翻译,腾讯翻译君,网易翻译三个软件,以及小爱老师,——四个软件均不能对日本常见的标识(例如菜谱,路标,广告,宣传单,商品标签等等)进行有效的识别。——个人推测目前的翻译功能可能主要还是针对英文。

日文翻译究竟是不是小爱老师的锅?是也不是。不是的原因在于谷歌翻译,腾讯翻译,网易翻译同样都不能给出理想的翻译。是的原因在于王川确实拿翻译机作为价格对比了。

另外,我还在日本当地测试了日本当地的专业翻译机,翻译效果依然不太理想。

999版本更大的存储,主要功能是用于离线翻译,这一点是google不具备的。google虽然可以下载日文的离线数据,但在离线状态下只能翻译手动输入的文字,不能听语音进行翻译。

不过实际测试表明,离线语音翻译至少对日文来说,不太可用,一方面是本身识别率不高,认真对着翻译机说话,大约也就50%成功率的样子。另外一方面就是,很多情况我们没法停顿,例如导游滔滔不绝的用日语进行介绍的时候,我们实际上需要实时的 「同声传译」功能,而小爱老师做不到同声传译,绝大多数翻译机也无法做到。——可能这是目前 AI 技术还根本达不到这个层次吧。

很多人在科幻小说中幻想了能够实时翻译一切语言的工具,不过至少就目前来说,这还根本没有成为现实。同声传译这件事情对于机器来说相比真人还有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差距。

所以整个翻译功能用下来,我个人是比较失望的,但,作为一个程序员,我表示,这个失望来源于对目前翻译技术发展程度的失望。它并没有达到很多人预想的程度,对于一门你并不了解的语言,单纯通过翻译机不足以让你轻松在这种语言的国家生活。


补充说明一下,999版本更大的存储带来了名著诵读以及口语跟读功能,这两个学习机相关的功能是有价值的,如果有这方面的兴趣,可以考虑999版本。否则499就足够了。


--

在这个过程中,我却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情:

它的背单词功能,操作简明而且有趣,让我极其反感英语学习的儿子主动愿意每天背一组单词。

我儿子自从小学学习英语以来,英语学习是最头疼的,因为老师要求完成的任务几乎都完成不了,每学期都得靠我给它突击才能搞定考试。而这样一个极度抗拒学英语的小学生居然会愿意主动用小爱老师背单词!

手机app能不能替代这个学习机功能?我觉得是不能的。

首先,你是不会放心把手机交给这个年龄的小学生的,不然,结果就是整天农药吃鸡。而小爱老师你可以放心的交到他手上。

其次,小爱老师的尺寸足够儿童单手握持,而主流智能手机的尺寸跟小爱老师比都大得多。小爱老师的两个实体键让他在背单词的时候可以以最小的动作盲操,这种流畅感并不是手机应用能比拟(实际背一组单词体验一轮就明白我说的意思)。

最后,手机app能不能有足够的持续收入来支撑这款背单词软件的研发,这是存疑的,而小爱老师的利润则可以足够支撑这款软件的持续研发。我们知道软件本质上是服务业,比的就是谁的研发更强,谁能够持续的保证研发与维护谁最终就能更强。


结论:在这款设备用了两个月后,我逐渐的明白了为什么王川在发布会上把学习功能作为它的主要功能介绍。因为,学习功能确实才是它的主功能。而单独对背单词这个功能来说,作为专门定制了实体按键以及大喇叭的设备,它的顺畅体验是更能够满足中小学生的要求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