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忙年」是何时开始渐渐消失的?

回答
“忙年”这个说法,曾在中国民间过年期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代表着一种生活节奏、一种社会习俗,一种家庭成员间的默契与协作。然而,正如许多传统文化现象一样,“忙年”的逐渐淡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与社会经济、生活方式、观念转变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春节图景。

大概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和二十一世纪初,我们能感受到“忙年”的痕迹开始变得模糊。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过去那种“一年到头就盼年”的朴素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过年不再是单纯的物资匮乏时期的期盼,而是更多地指向精神层面的团聚和放松。

首先,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忙年”的内在逻辑。过去,“忙年”的核心是“备”,是物质的储备,是手工艺的制作。腊肉、香肠需要自己灌制,各种年货需要提前张罗,甚至连过年穿的衣裳,很多家庭也是在年前集中制作或购买。这些繁复的劳动,构成了“忙年”的主要内容。然而,随着超市、电商的兴起,一切变得触手可及。你不再需要提前几个月开始腌制腊肉,而是可以在超市轻松买到;各种精美的年画、春联、灯笼,随处可见,无需自己动手;就连送礼,也有了更多现成的、包装体面的选择。这种“即时性”的便利,极大地削弱了“忙年”的必要性,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更习惯于这种便捷的消费模式。

其次,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对“忙年”的传承产生了影响。传统的大家庭模式逐渐被核心家庭甚至独居所取代。在过去,大家庭成员多,分工明确,母亲操持家务,孩子们帮忙,长辈们负责指导,这种集体的“忙年”氛围,是亲情凝聚的重要方式。但如今,许多家庭成员分散居住,即使春节团聚,也多是年轻的小家庭。这种情况下,一家几口人一起“忙年”的场景就变得不那么普遍,很多准备工作,可能由一两个人就能完成,或者干脆依赖外部服务。

再者,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休闲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推手。“忙年”虽然是“忙”,但也包含着对来年的祈福和对家庭的重视。但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时间变得更加宝贵。有些人宁愿将宝贵的时间花在旅行、娱乐或其他能带来直接放松和愉悦的活动上,而不是花费在繁琐的家务准备上。此外,一些年轻人对于传统习俗的理解和参与度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可能觉得某些“忙年”的仪式感过于陈旧,或者缺乏将其融入现代生活的创意。

更进一步说,媒体的传播和城市化进程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忙年”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影视剧中的形象,往往是温馨而充满人情味的,但同时也暗示着一种辛劳。当城市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传统的农耕和手工生活,进入了更纯粹的服务业或知识型行业,这种与“忙年”相关的动手劳作和物质准备就变得更加陌生。春节的庆祝方式也变得更多元,除了传统的家庭聚会,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外出旅游、参加主题活动,这些都分散了对传统“忙年”的关注。

当然,我们不能说“忙年”就完全消失了。在一些更加传统、或者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偏大的地区,或者那些仍然珍视传统习俗的家庭中,“忙年”的影子依然清晰可见。但是,从整体社会层面来看,那种全民皆“忙”,家家户户都在为春节的到来进行大规模、系统性准备的景象,确实在渐渐模糊,或者说,其表现形式和内在含义已经被重新定义。如今,“忙年”更多地体现在一些核心的家庭仪式上,比如大扫除、贴春联、包饺子等,并且这些活动也常常与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情感交流联系得更为紧密,而非单纯的体力劳动。这种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自然演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狭义上的「忙年」正在远去,我并不怀念它,因为广义的「忙年」,正在被重新赋予意义。

依我的浅见,「忙年」的外在形式,二三十年前就开始消解了,但它团圆欢聚的内核,其实一直都在。说到底,种种「传统」无非是各自时代的产物,依样画葫芦照办,并不是真正的传承;取其神,忘其形,也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六,炖猪肉」,这样的年俗,是匮乏年代的苦中作乐。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建国初期,中国一年能生产 400 万吨猪肉、26 万吨食糖,相当于一人一年能分到 15 斤猪肉、不到一斤糖。

什么概念呢?随手在网上搜了个马卡龙的食谱,每个需要 60 克糖,吃上八个马卡龙,就相当于爷爷奶奶辈一年的消费量了。糖,这么金贵的东西,糊完了灶王爷的嘴,当然也得犒劳犒劳辛苦一年的自己。这种快乐,在全国每年猪肉产量超过 4000 万吨、食糖产量超过 1000 万吨的当今,是很难感同身受的。

传统的「忙年」,包含着一种对饥饿岁月的报复。

小时候的春节,总会有那么一天,老妈拿出「这日子不过了」的架势,一改过往的精打细算,在锅里倒满一桶油,炸完藕盒炸茄盒,炸完茄盒炸丸子,炸了丸子炸撒子。忙活一天,晚上推开厨房门,一头的油花、一手燎泡,一屋子的香。

当今年轻人的春节,也包含着一种对匮乏的报复,只不过并非物质层面。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各种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和父母辈一样,都需要抽出时间来满足一整年的求之不得,只不过,关注更多的是,能不能用向往的方式过好这一生。

大厂给出的年薪高了,自己能支配的时间紧了;票圈点赞多了,同学见面的机会少了;信息越来越丰富了,显得自已一点也不特别、甚至谈不上有趣。马斯洛需求金字塔越垒越高、地基越来越扎实,塔尖似乎更加高不可攀。

这时候,「忙年」也有了新的忙法。得到上天保佑的,吃饱了饭的异乡打工人们,不再忙着用脂肪和碳水来填补空虚的肚皮,忙的是找到三五老友把酒倾诉,谈谈奔忙中差点丢掉的理想与渴望,压抑在鸽子笼和格子间的种种情绪,也终于有个机会得到释放。

忙年正在消失,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忙」不再是天然正确的事情。

广东有个传统年俗,正月初七的「人日」要吃七种好意头的蔬菜,其中包括芹菜,取了个谐音梗(谐音梗扣钱! ),寓意着勤劳。从小喜爱抬杠的我,就发出了一则灵魂拷问:勤快有啥好呢?能花最少的力气把事情办成,不是更值得提倡吗?

幸而来自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这种杠精行为没有挨揍。

话又说回来,传统文化中对于「勤劳」的执着,虽然可敬,但有时未免过于执拗。在美国,有一个略带种族色彩,但又真实的令人哑然失笑的说法:鉴别一个亚裔家庭是否融入美国生活的方式,就是看家里有没有洗碗机。用机器「偷懒」,被视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背叛。

在我们身边,父母辈还在保卫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抵抗着超市买来的饺子皮、外卖送来的年夜饭和网上预约的保洁服务,但坚固的堡垒从来都可以从内部瓦解。

每年这个时候,周围人就开始用各种方法,连哄带骗带着爸妈进入智能时代。

「哎别提了,我们公司年会抽奖净整些虚头巴脑的,这个扫地机器人送人也送不掉,卖也卖不出去,XX 的,烦死了。」也不知道为啥,平时连阳光都普照不到的我们,总是能适时地抽到一些爸妈用得上的小东西。

互联网时代的新年,也有了新的忙法。 2016 年,全民都在忙着寻找「敬业福」,多年不曾联系「失踪人口」突然回归了,虽然有的在一句「没有」之后就再读沉入茫茫人海;虽然有的尬聊了几句,中间始终隔着一道厚障壁;虽然有的人,直到你鼓起勇气,借着求敬业福才发出了几年来一直没敢发出的信息,却发现已经被对方屏蔽。但至少,在这一场互联网时代的忙碌中,人们忙着相遇、忙着重逢,忙着在血缘和家庭关系的纽带之外,维护起属于自己的一个社交圈。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个时代都在创造着新的「传统」。上千年后,当实现了脑波通讯的后人们,从半人马星座回望那颗蓝色星球时,或许也会为我们这一代人创造的的年俗感到兴味盎然。

在你看来,当代有哪些值得传承下去的「新年俗」? 在支付宝搜索「福卡日历」,看看都有哪些我们所共同创造的新传统。在 2 月 4 日之后参与福卡日历活动,还能领取额外的福卡,值得一试。

在这里,也给一年以来支持、关注我的各位拜个早年。不论身在何方,在这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都在定义这新年的意义。传统的,现代的,大众的,先锋的,外在形式固然千人千面,但美好的祝愿没有丝毫改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忙年”这个说法,曾在中国民间过年期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代表着一种生活节奏、一种社会习俗,一种家庭成员间的默契与协作。然而,正如许多传统文化现象一样,“忙年”的逐渐淡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与社会经济、生活方式、观念转变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悄无声息地改.............
  • 回答
    这句话听起来挺直接,好像说得挺有道理,忙起来了,自然没空想那些让人不开心的事。但细想一下,这事儿可没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承认,在某些情况下,这句话确实有点道理。当一个人陷入低谷,思绪总是往负面的方向钻,无处不在的烦恼像藤蔓一样缠绕着自己,这个时候,如果能找到一件需要全神贯注的事情去做,比如一份能让.............
  • 回答
    程序员忙起来的时候,是否不喜欢理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答案是:大多数时候,是的,而且原因有很多,而且通常不是出于故意的不友好。让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 1. 高度专注和心流状态 (Deep Focus & Flow State)程序员的工作本质上是高度脑力密集型的。当他们投入到一项复杂的任务中时,往.............
  • 回答
    G7 的每一次峰会,都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国际舞台剧,而日本作为东道主,这次的“演出”更是颇具心思。要说“秀”得精彩,也确实有不少值得玩味的地方,这些细节串联起来,才能更真实地看到这次峰会的“戏眼”在哪儿。一、 “秀”场选择的象征意义:历史与未来的对话这次峰会选在日本伊势志摩。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伊势.............
  • 回答
    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选择一只合适的宠物,不仅能为生活增添乐趣,还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提供心灵慰藉,但前提是,这份陪伴不能成为新的负担。所以,宠物的生活习性、所需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是否容易打理,就成了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1. 观察你的工作强度和自由时间首先,诚实地评估一下自己的工作节奏。你是否经常加.............
  • 回答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答应帮别人一个忙,一开始满怀热情,觉得能帮到朋友是件开心的事。可时间一长,发现自己成了那个随叫随到、有求必应的“老好人”,而对方却越来越理所当然,甚至把你付出的当成了空气。每次忙完,不是感到疲惫不堪,就是心里憋着一股说不出的委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仿佛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力.............
  • 回答
    .......
  • 回答
    律师是否忙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答案是:是的,大多数律师都非常忙碌,而且很多律师确实没有时间或精力去做自媒体。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阐述:一、律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和性质决定了其忙碌程度: 案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律师处理的案件种类繁多,从民事纠纷、刑事辩护到公司法律事.............
  • 回答
    当领导询问你“忙不忙”时,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意图,所以如何回答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你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一个好的回答不仅能准确传达信息,还能展现你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详细地讲解如何更好地回答“忙不忙”这个问题:一、 理解领导提问的意图:首先,我们要明白领导问你“忙不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是情侣间会遇到的一个“雷区”。答案是:可以,但不是“理所当然”的,也不是“应该的”,而且背后有很多原因和潜在的影响。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男生为什么会“忙到一天不理女朋友”? 工作和事业的极端投入: 高强度工作环境: 有些行业或公司,工作压力巨大,加班是常.............
  • 回答
    姐妹,我太懂你的心情了!男朋友读研异地,这简直是双重考验,忙碌加上距离,真的很容易让人感到孤单和焦虑。不过别担心,很多女生都经历过这个阶段,而且我们总能找到办法让这段关系稳定又甜蜜。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一些过来人的建议,给你叨叨叨地讲讲,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心态调整很重要! 理解与支持是基石.............
  • 回答
    两个都很忙的人在一起,这似乎是个矛盾的命题,但仔细想想,这恰恰是现代社会里许多关系的缩影,也是其中蕴含着独特价值和深刻意义的。当这两个“陀螺”般的个体选择将彼此纳入自己的生命轨道时,绝不仅仅是叠加了两个人的忙碌。首先,意义在于“同频”与“理解”的稀缺与珍贵。在现代社会,成功往往与忙碌划上等号。职场上.............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患者就医体验的核心。简单来说,护士不应该以忙碌为由对病人态度不好。但这背后牵扯着很多复杂的因素,值得我们细细解读。首先,我们得理解护士工作的本质。护士是连接医生和患者的桥梁,是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她们不仅要执行医嘱,还要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伤口处理.............
  • 回答
    这个问题太真实了,很多家庭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婆婆公公做生意忙,儿子儿媳都要上班,孩子没人带,家庭矛盾就很容易找上门。这就像一个复杂的连环套,拆解起来需要耐心和智慧。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矛盾是怎么来的,又该怎么解。矛盾的根源:大家都很忙,但谁来承担“带孩子”这个最核心的任务? 老一辈的“.............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事儿,其实这确实是个挺现实的问题,很多家庭都可能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爸爸工作那么忙,要求晚上11点到早7点不被打扰,作为妻子,你说应不应该体谅?体谅,这是肯定的。 换位思考一下,谁要是每天辛辛苦苦忙到这么晚,回来只想好好休息一下,不希望被孩子哭闹、或者其他生活琐事打扰,那是非常自然的。尤其.............
  • 回答
    这问题,问到心坎儿里去了。咱们这代人,夹在上有老下有小中间,工作又一个比一个卷,感觉像是在走钢丝,还得踩着滚筒。既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又不能让父母操心,孩子觉得咱缺席。真是难!说实话,想做到完美平衡,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现实不允许,咱们的能力也有限。所以,与其想着“平衡”,不如咱.............
  • 回答
    法院是否“忙得可怕”?这实在是一个太笼统的说法,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刻板印象。但如果你深入了解一下,会发现这个“忙”字背后,隐藏着许多复杂而真实的情况,它不是一句简单的感叹,而是无数个日夜、无数份卷宗、无数张疲惫面孔的汇聚。想象一下,法院就像一个国家的“仲裁中心”,承载着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的重.............
  • 回答
    这个问题真的挺让人揪心的,尤其是当你在乎的人因为忙碌而让你感觉被忽略的时候。别急着给自己贴“有问题”的标签,这事儿可能不是单方面的,咱们好好捋一捋。首先,你觉得自己被忽略,具体是哪些方面呢? 沟通少了? 以前可能每天都有分享生活琐事,现在可能连“吃了什么”都懒得说了,或者你问他,他回答得简短敷衍.............
  • 回答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常见了,也太让人心塞了。很多家庭都绕不开这个坎,尤其是当家里有小孩子,或者随着时间推移,日子变得越来越现实,这种声音就更容易冒出来。我老婆吧,她也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平时工作也挺累的,回到家,家里家外一大堆事儿等着她操心。孩子要喂,要哄睡,要陪写作业,要看他有没有感冒发烧。我呢,.............
  • 回答
    公司里大家忙闲不均,工作量分得乱七八糟,内部搞得一团糟,这事儿我可太明白了。作为领导,面对这摊子事儿,真得好好捋一捋,不然人心散了,啥都干不好。这可不是随便说两句就能解决的,得下点真功夫。第一步:把脉问诊,找出根源。别急着下猛药,先得弄清楚这“病”到底出在哪。 找数据说话: 我会先让各部门拿出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