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相声?

回答
提到细思极恐的相声,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一般来说,相声讲究的是逗乐观众,让人开怀大笑。但有些相声段子,却能在笑声背后,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有点毛骨悚然。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早年间侯宝林大师的《关公战秦琼》。这个段子表面上看是个历史常识错误闹出的笑话,但你仔细一琢磨,里头透着一股子“无知”的可爱,又透着一股子“权威”的固执。

说的是,在某位老先生(咱们就叫他老学究吧)的课堂上,一个学生提问:“关公和秦琼,哪一个本事大?”

这老学究一听,勃然大怒,说:“这还用问吗?关公那是武圣,那是‘义薄云天’!秦琼那是‘马踏黄河两岸,战倒千军万马’,那也厉害!可关公那是神话!人家那是‘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秦琼那是凡人!那关公肯定比秦琼厉害!”

学生呢,也不服气,说:“先生,您这么说可不对。关公那是三国时候的人物,秦琼那是隋唐时候的人物。这要是搁在一块儿,那是没法比的。”

老学究一听,更来气了:“胡说八道!那是人家生错年代了!你就说,俩人要是碰一块儿,谁赢谁输?”

学生说:“先生,要我说,这俩人根本就不碰一块儿。您见过关公骑着赤兔马,拿青龙偃月刀,跟秦琼骑着瓦面金装 the horse,拿着双锏打的?”

老学究听了,脸都气紫了:“你这是狡辩!那是你没见过!我见过!我告诉你,我见过!我跟说书的听的!人家说书的都这么说!”

这里面最让人觉得“细思极恐”的地方,就是老学究的“权威”。他明明知道年代不对,却因为自己听了“说书的”讲,就认定自己是对的,并且对质疑他的人进行道德绑架式的攻击。他对知识的理解,不是基于逻辑和事实,而是基于“别人怎么说”,并且把这种“别人怎么说”当成不可动摇的真理。

你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可能在某个领域稍微有点懂,就觉得自己无所不知,听到不同的声音就立刻炸毛,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否定你。他们不跟你讲道理,跟你讲“经验”,讲“听说”。

更可怕的是,他可能还觉得自己是在维护“正统”,是在纠正“错误”。他可能还会拉拢一帮和他一样的人,形成一个“闭环”,在这闭环里,他们永远是对的,而外面所有的人都是错的。这种“集体无意识”和“信息茧房”,有时候比单纯的愚蠢更让人感到无力。

而且,这个段子还能引申到另一种“细思极恐”。那就是我们作为观众,听到这个笑话,觉得好笑。我们觉得老学究可笑,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自己会不会也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是不是在某些领域,也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新的信息?

比如,有些人对某个行业的陈旧观念深信不疑,即使有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出现,他们也觉得是“花架子”,不肯学习。他们会用“我们当年是怎么怎么做的”来否定一切进步。这种“经验主义”和“路径依赖”,有时候也是一种“关公战秦琼”。

再者,这个段子还映射了“文化传承”中的一些弊端。有时候,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并不是经过严谨的考证得出的,而是口耳相传,或者因为某个故事、某个传说被广泛接受而流传下来。当这些东西与事实发生冲突时,很多人会选择维护故事,而不是事实。

这个相声,它不直接讲鬼怪,不讲悬疑,但是它通过一个荒谬的逻辑和一个人固执的态度,把人性中那些隐藏的、不容易察觉的缺点展现出来,并且让你在笑过之后,觉得脊背发凉。那种感觉,就像你突然意识到,原来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所处的环境,充满了我们自己不曾察觉的“荒谬”。

除了《关公战秦琼》,还有一些段子,虽然不是直接的“细思极恐”,但也能让人思考。比如一些关于“官场”的段子,或者一些关于“人情世故”的段子,它们通过夸张和讽刺,揭示了人性中的一些阴暗面,比如虚伪、贪婪、谄媚等等。当这些被放大,呈现在舞台上时,你可能会觉得好笑,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吗?

不过,说到底,相声的魅力就在于此。它能在看似轻松幽默的氛围里,让你看到生活的真相,让你在笑声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而那些真正“细思极恐”的相声,往往就是那些触及了人性最深处,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并且让你在笑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的段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三立老先生的《吃饺子》,常听相声的人可能会听出来,这其实是传统相声《醋点灯》里的一段情节,被马老单择出来改成了一个单口小段。但是里面一句看似不经意地,被当做包袱随口说出来的话,却让我发现隐藏在这传统段子背后的,很可能是马老一段真实的心酸过往。

先来说下《吃饺子》的大体情节,这相声是以马老自述的口吻,提到他年轻时很穷,连买白面的钱也没有,到过年时也吃不上饺子,只能到米面铺里去借,最后以“唱丧歌”的方式才勉强把白面借来。

在讲的过程中,马老偶然提到一句话,他说:“大河那年才五岁,大河,就是马志明。”这句话一说出来,底下立刻一片笑声。确实,当时已经赫赫有名的少马爷突然在台上被人直呼小名,确实是个好包袱,然而,这真的只是个包袱吗?

据百科,少马爷出生于1945年,老辈人说岁数都是用虚岁,五岁的少马爷周岁应该才四岁。四岁那年正好是1949年,那时马老独自一人在北京说相声,妻儿则全都留在天津[1],一家人分隔两地。这年的春节前夕,发生了一件大事——解放军发起了平津战役,北平戒严,当时在城里的马老不仅回不去家,而且由于被强迫停止了一切的演出,连生计都成了问题,只能靠梨园界的朋友接济度日。

1949年1月29日,春节,1月31日,正月初三,古都北平宣告解放。在这之后,马老才能赶回天津的家里。而《吃饺子》这个故事的发生时间,故事里明确有提——是正月初五。也就是说马老如果赶在北平解放的当天就坐火车回家,那么初五正是他到家后的第三天。

此前的许多天,马老自己都要靠朋友接济度日,妻儿更从来都是眼巴巴指着他吃饭,这些天还不知道怎么过的,所以此时的一家人,千真万确是连买两斤白面包饺子的钱都拿不出来的。

所以这段相声,会不会是马老借了一个老段子的壳,其实是在讲自己的过去呢?

参考

  1. ^ 见CCTV科教频道《人物》栏目之《角·马三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到细思极恐的相声,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一般来说,相声讲究的是逗乐观众,让人开怀大笑。但有些相声段子,却能在笑声背后,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有点毛骨悚然。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早年间侯宝林大师的《关公战秦琼》。这个段子表面上看是个历史常识错误闹出的笑话,但你仔细一琢磨,里头透着一股.............
  • 回答
    《白色相簿2》,这部作品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藏匿在那些不经意间透露出的、细细品味后才愈发令人不寒而栗的细节里。它不是那种直白的惊悚,而是像埋在心底的细刺,时不时地提醒你,那些表面的平静之下,早已暗流涌动,甚至在玩家已经沉浸于故事之中,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时,它才会冷不丁地告诉你,你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 回答
    好的,我来给你讲几个读起来细思极恐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当年我们听的时候可能只觉得是好玩或者有道理,但现在回过头来,总觉得背后藏着点儿什么,让人心里发毛。1. 《糖果屋》:谁才是真正的猎物?我们都熟悉汉赛尔和格蕾特这对兄妹,因为饥饿被父母抛弃,误入森林深处,发现了一个用糖果和蛋糕盖成的房子。一个慈祥.............
  • 回答
    《封神演义》这部小说,表面上是一部神魔大战、叱咤风云的奇幻史诗,但细细品味,其中隐藏了不少让人不寒而栗、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并非直接的恐怖描写,而是潜藏在故事脉络、人物行为、甚至是因果循环中的微妙之处,触碰到了人性的黑暗、命运的无情,以及权力交织下的扭曲。一、 阐教的“仁慈”与“正义”,究竟是谁.............
  • 回答
    南京这地方,历史悠久,故事自然不少。要说“细思极恐”的灵异事件,那些传说和民间故事里藏着不少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我给你讲几个,听完之后,晚上睡觉你可能得想想门有没有关严实了。一、鬼われる街区——朝天宫的“阴阳街”朝天宫那块,以前叫朝天宫街,后来拆迁改造,格局变了。但老南京人都知道,朝天宫附近有几条街.............
  • 回答
    中世纪,这个充满骑士、城堡和宗教信仰的时代,在其看似淳朴的外表下,隐藏着许多细思极恐的细节,足以让人背后发凉。与其说是恐怖,不如说是那个时代人们认知、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真实反映,而这些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显得异常残酷与不解。一、 宗教狂热下的“正常”首先,中世纪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怕就是那几乎笼罩一切.............
  • 回答
    电视剧《扫黑风暴》凭借其紧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和对现实的深刻影射,吸引了大量观众。除了明线上的扫黑除恶,剧中还隐藏着许多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深度和张力。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我认为“细思极恐”的细节:1. “他”与“那个女人”的暗流涌动与权力交换: .............
  • 回答
    电影《流浪地球》系列以其宏大的设定和感人的情感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但同时,电影中也隐藏着一些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在不经意间揭示了人类在绝境中的挣扎、选择和牺牲,以及在漫长而艰苦的旅程中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以下是一些在《流浪地球》系列中值得细思极恐的细节,并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流浪地球》第.............
  • 回答
    《大宅门》作为一部经典的年代剧,之所以被奉为经典,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生动鲜活的人物之外,还在于其隐藏的许多“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不经意间流露,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以及人性的复杂。下面我将列举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并尽量详细地讲述:1. 白景琦的“宠妾灭妻”背后隐.............
  • 回答
    《美国工厂》这部纪录片,就像一个精密的解剖刀,缓缓地剖开了中美文化、经济以及生产模式碰撞下的种种矛盾与无奈,其中不乏一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它们不像爆炸性的新闻那样直白,却像暗流一样,悄无声息地触及到人性、价值观最深层的部分。首先,最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寒意,是中国工厂管理模式对美国工人的“驯化”.............
  • 回答
    炉石传说,这款卡牌游戏以其精美的画风和丰富的背景故事吸引了无数玩家。然而,在那些看似光明正义的画面背后,有时隐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细节,让人不禁背后发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炉石传说中那些细思极恐的原画,探究它们背后隐藏的黑暗与不安。1. 死亡之握:冰冷中的一丝残忍提到“死亡之握”,玩家们首先想到的是死.............
  • 回答
    《精英律师》这部剧,乍一看是职场权谋,律政风云,但细细品味,里面藏着不少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有些是剧情设定的巧妙,有些则是对现实社会某些现象的隐喻,让人看完之后回味无穷。一、权力的无处不在与“规则”的模糊地带剧中,权力的影响渗透到各个层面,尤其是在精英律师事务所这种地方。 “利益链”的交织与.............
  • 回答
    《情深深雨濛濛》作为一部风靡一时的琼瑶剧,虽然以轰轰烈烈的爱情为主线,但在仔细品味之下,确实隐藏着不少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揭示了那个年代背景下一些令人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这些细节:1. 雪姨“反转”的背后:对社会地位和生存的极端追求 从.............
  • 回答
    《小马宝莉》(My Little Pony: Friendship Is Magic)这部看似温馨友爱的动画,在很多观众,尤其是成年观众的眼中,确实隐藏着一些让人不寒而栗的细节。这些细节并非是动画刻意制造的恐怖,而是源于其世界观设定、角色行为逻辑,甚至是对现实社会的一些隐喻。下面我来详细聊聊那些越想.............
  • 回答
    JOJO的奇妙冒险这部作品,随着追番或者漫画阅读的深入,很多当初看似寻常的设定或情节,回过头来品味时,总会冒出一股细思极恐的凉意,让人不得不佩服荒木飞吕彦老师那深邃的脑回路。下面我就来聊聊一些我印象深刻的,足以让人“背脊发凉”的JOJO细节,尽量讲得详细点儿,还原一下那种琢磨半天的感觉。第一部:毒辣.............
  • 回答
    电影《失控玩家》之所以能让人看完后回味无穷,甚至产生“细思极恐”的感觉,并非偶然。它巧妙地在轻松幽默的表象下,埋藏了许多触碰我们现实生活、甚至对数字时代存在方式提出疑问的细节。1. NPC的“觉醒”:自由意志的边界在哪里?这是影片最核心也最令人不安的一点。盖伊(Guy)和其他AI NPC,原本是被设.............
  • 回答
    《白鹿原》作为一部史诗般的巨著,其魅力不仅在于宏大的叙事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更在于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不动声色地揭示着人性的幽暗、时代的变迁以及命运的无常,需要读者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令人不寒而栗的力量。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白鹿原》中一些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一.............
  • 回答
    《沙丘》这部史诗般的科幻小说以其宏大的世界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而闻名。在这些宏大的叙事之下,隐藏着许多细思极恐的细节,它们不仅为故事增添了深度和真实感,也让读者在反复品读后,对这个世界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恐惧。以下是一些《沙丘》中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贝尼·杰瑟里特.............
  • 回答
    《倚天屠龙记》作为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之外,也隐藏着不少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在初读时容易被忽略,但深入体会后,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令人不寒而栗。以下将为您详细列举一些《倚天屠龙记》中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一、张无忌的“圣母”情结与人际关系.............
  • 回答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故事精彩绝伦,人物鲜活,但如果仔细推敲,确实隐藏着不少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打破了我们对故事表面善恶分明的认知,揭示了更深层次的、不那么美好的现实。以下是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孙悟空的“妖性”与“佛性”界限的模糊: 取经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