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沙丘》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回答
《沙丘》这部史诗般的科幻小说以其宏大的世界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而闻名。在这些宏大的叙事之下,隐藏着许多细思极恐的细节,它们不仅为故事增添了深度和真实感,也让读者在反复品读后,对这个世界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恐惧。以下是一些《沙丘》中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

1. 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与“人类的超人训练”(Human Amplification Training)的真实目的

表面上的目的: 贝尼·杰瑟里特(Bene Gesserit)声称她们是为了“提升人类的潜能”,她们通过世代相传的基因筛选、严苛的体能与精神训练,以及对人类潜意识的深度影响,培养出拥有超常感知能力、身体控制力、精神韧性和推理能力的女性。她们的“说服术”(Voice)能够直接操控他人的意志,她们能识别谎言,能预知未来(虽然有限且模糊)。
细思极恐之处:
控制人类的基因库: 她们真正的目的是操纵和改良人类的基因库,以诞生一位名为“奎萨兹·哈德拉克”(Kwisatz Haderach)的男性超人,这位男性将能够穿越空间和时间,拥有男性贝尼·杰瑟里特的能力,并最终达到她们无法企及的境界。这本质上是一种基因工程和人口控制,她们自诩为人类的“牧羊人”,决定着人类进化的方向。
“神话”的制造者: 她们通过“圣母传记”(Sisterhood Geneology)和“生命延续”(Amrita)等方式,将历史、宗教和神话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渗透到帝国各个角落,为她们的最终目标铺平道路。她们能够通过“记忆继承”(Other Memory)获得祖先的记忆,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控制工具,让她们能够超越个体生命,成为集体智慧的载体。
对男性的歧视与控制: 尽管她们研究男性的基因,但她们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够超越男性局限的男性。这暗示了她们对普遍存在的男性基因缺陷和行为模式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对男性固有的破坏性和冲动性感到警惕。她们的计划,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驯服”或“超越”男性本能的潜在危险。
潜移默化的控制权力: 她们不直接掌权,而是通过影响皇帝、大贵族、教团以及各方势力的决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幕后操控的权力模式比直接的军事或政治统治更为阴险和持久。她们的存在,让任何一个强大的个体都可能成为她们计划的一部分,或者被她们视为潜在的威胁。

2. 香料“美琅脂”(Melange)的“非我族类”特性与宇宙生态的脆弱性

表面上的重要性: 香料是整个宇宙的命脉。它是导航员进行星际旅行的必需品,没有它,飞船就无法进行空间折叠,星际联邦将不复存在。同时,香料也是一种延缓衰老、增强意识的药物,对贝尼·杰瑟里特、宇航工会(Spacing Guild)等群体至关重要。
细思极恐之处:
极端的单一生殖周期与毁灭的隐患: 香料的生产依赖于沙虫(Sandworm)的幼虫“沙漏虫”(Sandtrout),而沙漏虫的生存又高度依赖于水源。阿拉吉斯(Arrakis)星球上极度稀缺的水资源,使得沙虫的幼虫只能在地下深处,利用极少的水分和星球特有的环境进行生命活动。一旦水源的供应出现任何问题,或者沙虫的生存环境被大规模破坏,整个香料的生产链条将瞬间断裂。这暴露了宇宙文明的极端脆弱性,整个庞大而先进的星际社会,竟然依赖于一个如此狭窄的生态系统和一种单一的资源。
人类的“寄生”与环境的报复: 人类文明对阿拉吉斯星球进行了大规模的采掘,这无疑是对当地生态的巨大干扰。虽然文本中没有明确描写,但可以推测,这种持续的破坏可能会引发沙虫生态的某种“报复”或“反击”。例如,对香料生产的依赖,反而可能使得沙虫更容易被人类控制或利用,但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因为某种未知的环境变化,沙虫的生命周期发生改变,导致香料生产戛然而止。
资源枯竭的必然性: 即使没有直接的生态破坏,任何资源都存在枯竭的可能。如果阿拉吉斯星球上的香料最终被采尽,整个星际文明将面临崩溃。这是一种关于资源依赖的终极恐惧。

3. “哈拉赫的誓言”(Oath of Khalaq)与对自由意志的质疑

表面上的意义: 这是弗雷曼人(Fremen)发誓效忠于他们的领袖,特别是对于像保罗·厄崔迪(Paul Atreides)这样的新领袖,他们会以最庄重的方式宣誓效忠。
细思极恐之处:
“先知”的压力与心理陷阱: 保罗在成为弗雷曼人的领袖后,背负着弗雷曼人对“天命”的期待。他们认为他是预言中的“弥赛亚”,并对他寄予厚望。这种期待,以及他从贝尼·杰瑟里特处继承的对未来的模糊感知能力,给保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被“预言”所束缚,即使他知道某个选择可能导致灾难,但如果这个选择是“注定”的,他是否还有勇气去违背?
控制与被控制的界限模糊: 贝尼·杰瑟里特精心设计的“先知”神话,现在反过来开始控制保罗自己。他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恐怖景象(圣战),被迫做出一些他自己并不情愿的决定。他试图寻找一条不通向“毁灭之路”的道路,但他的力量和他的角色,却似乎将他推向了那条他最害怕的路径。这让我们思考,当一个人拥有预知能力时,他还能真正拥有自由意志吗? 还是他只是在扮演一个被写好的剧本?

4. 沙虫“沙漏虫”的共生与宇宙的生物演化

表面上的描述: 沙虫是一种巨大的、穴居的生物,以沙地上的生命为食,其生命周期与香料的生产密切相关。它们的幼虫“沙漏虫”是香料的核心成分之一。
细思极恐之处:
“共生”的真正含义: 沙虫与沙漏虫之间的关系,以及沙漏虫与香料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极度特殊且脆弱的共生。沙虫将沙漏虫埋在地下深处,利用沙漏虫的幼虫形态产生的生理活动来生产香料。然而,这种共生并非完美的和谐,它充满了竞争与生存的压力。当沙虫在地下释放小量的水时,沙漏虫会被吸引并聚集在那里,进行它们产生香料的活动。
沙虫作为“上帝”的力量: 沙虫在弗雷曼人眼中是神圣的,它们是阿拉吉斯星球的真正主人。它们的粪便经过处理后是生产香料的重要原料,它们的身体(例如背部的甲壳)可以被制成武器或工具。这种对一种生物的极端依赖和崇拜,揭示了生命演化中可能出现的奇特组合,也让我们思考,如果这种“神”突然消失或改变,整个文明将如何应对。
沙漏虫的“集体意识”: 虽然文本中没有明确写出,但可以推测,作为一种具有繁殖和生存本能的生物,沙漏虫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集体意识”或“趋利避害”的本能。它们对水的感知,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都可能是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群体性反应。

5. 阿塔伊德斯家族的“厄运”与“宿命论”的阴影

表面上的背景: 阿塔伊德斯家族是一个备受尊敬的贵族家族,以其公正、高尚和优秀的品质而闻名。他们曾是卡拉丹(Caladan)的统治者。
细思极恐之处:
诅咒般的家族命运: 尽管阿塔伊德斯家族一直以来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但他们的命运似乎总是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厄运”笼罩。每一次被赋予重要的任务或权力,都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和牺牲。从被指派去管理阿拉吉斯,到保罗最终领导弗雷曼人发动圣战,每一次都是在走向一个充满血腥和变革的未来。这让人不禁思考,他们是运气不好,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命运”在操纵他们?
“预知”与“逃避”的悖论: 保罗继承了家族的血脉,也继承了贝尼·杰瑟里特对未来的模糊感知能力。他看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恐怖景象,包括他自己的死亡和宇宙范围内的圣战。然而,他发现自己似乎无法完全逃避这些预言,他越是试图阻止,似乎越是将自己推向了那个方向。这是一种关于选择与宿命的深刻拷问。他是否只是在扮演一个被写好的“悲剧英雄”角色?

6. 萨多·胡瓦里家族的“残暴”与“权力游戏的残酷性”

表面上的对比: 萨多·胡瓦里家族(House Harkonnen)与阿塔伊德斯家族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以残暴、腐败和阴险著称,是帝国的反面教材。
细思极恐之处:
对“邪恶”的必要性: 尽管萨多·胡瓦里家族是反派,但他们的存在对于整个帝国体制的运作至关重要。他们控制着香料的采掘权,扮演着“搅局者”和“压迫者”的角色。这种对“邪恶”力量的依赖,恰恰暴露了帝国权力结构的扭曲和不健康。没有压迫者,就没有被压迫者,也就没有所谓的“英雄”和“解放者”。
对“人性”的彻底否定: 萨多·胡瓦里家族对生命的漠视,对权力无止境的追求,以及对“享乐主义”的极端推崇,近乎将人性中的“黑暗面”发挥到了极致。例如,格洛苏·雷宾(Glossu Rabban)的残酷统治,对弗雷曼人的野蛮镇压,以及菲德·罗萨·胡瓦里(FeydRautha Harkonnen)的残忍嗜好,都让人不寒而栗。他们代表着一种对文明和道德的彻底颠覆。

总结来说,《沙丘》中细思极恐的细节在于:

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深刻揭示: 无论是贝尼·杰瑟里特试图控制人类进化的傲慢,还是人类对稀有资源的过度依赖,都表明了人类文明本身的脆弱性和局限性。
权力结构与个体命运的纠缠: 权力游戏、阴谋诡计、基因操纵以及预言的束缚,将个体命运与宏大的权力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人思考自由意志在强大的外力面前的渺小。
生态系统的脆弱与人类文明的依赖: 对香料的极端依赖,以及香料生产背后单一而脆弱的生态系统,揭示了文明的生存可能建立在多么不稳定的基础上。
“预言”与“现实”的悖论: 预知能力并非万能的解决方案,反而可能成为一种枷锁,将个体推向他最害怕的未来。

这些细节让《沙丘》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太空冒险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性、权力、宗教、生态以及人类命运的深刻寓言。每一次阅读,都可能发现新的令人不安的维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看过原著,仅就电影谈三处细节:

服饰的颜色

雷托公爵曾经对儿子说过,厄崔迪家庭的力量来自天空和海洋,所以,厄家的服饰全都采用了各种蓝色系。

厄崔迪家族来到阿拉斯基星,入城式上,面对沙漠中的弗里曼人,杰西卡的裙子和面纱换成了明亮的黄色,暗示她与这片沙漠之地有着渊源。

她是先知之母,未来还将在这个星球上展开故事。

但在宫殿里的,她的裙子又恢复成了蓝配白。

影片中,凡是与厄崔迪家族母星有关的场景,应该都是加了蓝色的滤镜。

服饰的颜色,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还可以参照另一个案例:

1984年,由孙道临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雷雨》

片中,顾永菲扮演的繁漪一角,衣服的颜色从刚出场时的白色,变成粉色,再变成紫色,最后变成了暗紫色。

服装颜色的层层加深,暗示着人物的性格一步步变得疯狂。

两场大雨

整部电影中,有两场下着倾盆大雨的戏。

一处是圣母海伦率领贝妮·杰瑟里特姐妹会一行人,深夜降临,来对保罗做测试。

杰西卡在雨中跪着恭迎她们的到来。

但当儿子保罗通过测试后,她是站着目送她们离去,姿态上明显变得强硬了。

另一处是萨督卡军团出征前的誓师大会。

雨”是一种隐喻。

圣母海伦来过之后,保罗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被暗中设计,心情变得烦躁;萨督卡军团则直接参与了哈克南家族和厄崔迪家族的仇杀。

“雨”的出现,对厄家而言,都是不详之兆。

他们将要统治的是沙漠,裹挟着大雨而来的人都是他们的对头。

补充:

看片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萨督卡军誓师时,往士兵额头上抹的红色颜料其实是鲜血,而且是现杀现取的。

通过这张剧照才发现,原来有无数的俘虏(奴隶?)被固定在石槽里杀害,鲜血汇集到了台阶下方的血槽里。

能设计出这样的取血装置,也是真有想像力。

独特语言在叙事中的表达

《沙丘》中,身为贝妮·杰瑟里特姐妹会的一员,杰西卡掌握了两种非常奇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手语和音控力。

不知道“手语”这个设定是不是原著中就有的,但它的出现让故事拥有了很强的戏剧性。

手语参与叙事有两处桥段。

一是杰西卡在遴选管家时,看出有人带了匕首。

此时,侍卫站在她身后,而她不能转身,因为刺客就在面前,于是,就用手语向侍卫发出行动的通知。

这种场面,通常的处理方式是让主角大喝一声,用语言发出指令。

但改用“手语”之后,就变得有意思多了。

二是杰西卡和保罗母子被哈克南人劫持,在折翼机上,杰西卡两次用手语和保罗沟通。

在敌人面前,被捆绑着,无法直接用语言交流,通常的编剧手法,是安排眼神、表情或面部动作(如轻轻摇头、点头、努嘴等等)来传递信息。

但这种方式太普通,有被敌人看破的风险,除非把对手设定得比较蠢。

用“手语”就隐蔽多了,而且对方无法猜出,显得更加巧妙,就是在主角被堵住了嘴巴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

“音控力”是个更奇妙的设定。

杰西卡大喝一声,哈克南士兵就释放了她,俨然将“声音”变成了一种克敌制胜的武器。

这是自《三国演义》中张飞一声大喝,吓得夏侯杰肝胆碎裂之后,“声音”最有杀伤力的表现了。

在《沙丘》中,“音控力”这种技能也是有段位的,杰西卡还不是最强,保罗就更弱了。

最高级别,是圣母海伦。

她在与哈克南男爵密会时,男爵家的宠物,貌似是一个巨型蜘蛛,正在旁边进食。

男爵的手下刚说了一句:“它听不懂你的话。”结果这个老巫婆大吼一声,蜘蛛乖乖地就离开了。

圣母海伦的“音控力”之强,已经超越了人类,到达能够操控生物的地步。

不知道在下一部中,她与杰西卡母子之间是否会有“音控力”方面的对决。


小结

电影是视听的艺术,不是只有情节才能“叙事”,场景、服装、化妆、音乐,包括光线,都可以“叙事”,都是在讲故事、在推动剧情。

维伦纽瓦导演有一套独特的叙事风格, 《沙丘》的视听叙事能力相当高超。

最后放一张图:

保罗站在沙虫的浮雕前。他的位置是虫的头部,而不是中间。

沙虫固然强大,但保罗仍然可以居于主脑的地位。

他将是真正的“沙漠之王”。


2021.11.13

user avatar

前言:

我对《沙丘》的评价是:对标2020年诺兰《信条》的大师风格化电影,在好莱坞日益马戏团化的时代,重现了《教父》《星战》《指环王》的歌剧遗风。


不过,《沙丘》在豆瓣上评分目前只有7.9分,著名导演维伦纽瓦、配乐大师汉斯季默、科幻元老IP《沙丘》小说、耗资11亿人民币所产出的电影,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基本一个分数,我直接黑人问号脸,是维伦纽瓦和汉斯季默失足了,还是现在的观众们过于高冷?


一些网友居然吐槽《沙丘》:未来一万年以后的社会居然是君主封建制的,而且还拿冷兵器打斗?这种吐槽就属于无意义的杠精思维:看到一个作品,第一想到的不是汲取其精华,而是去装聪明人。《沙丘》是一个元老级的架空世界,1965年就问世了,其世界架构启发了《权力的游戏》《风之谷》《星球大战》等很多后来著名作品。作品只要在架空世界内部自洽就行,并不需要和杠精的思想认知进行无缝对接。


正文:


  1. 开篇构图,不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沙漠比例很大,天空比例很小,原因是在母星Dune,沙漠是主角。


  1. 哈克南家族自己的香料开采机是甲壳虫一样的足式机器,具有导弹攻击能力,而后面留给厄崔迪家族的却是履带式机器人,很弱而且容易损坏。说明哈克南家族撤离Dune时把好东西都带走了,存心是想要厄崔迪家族在Dune栽跟头。


  1. 《沙丘》里的飞船相比于《星战》里的大飞船,具有“巨大、沉默而神秘”的特点,看上去没有发动机、炮塔或观察窗。一个小飞船从黑色圆洞里飞出来,这个黑色圆洞就极具神秘色彩。


  1. 这个老头翻白眼不是秀演技,他是人形计算机“门泰特”。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巴特兰圣战后,人类就不再开发人工智能技术,而是转向开发人自身的心智。


  1. 皇帝信使带着宇航工会和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的人驾临的桥段,仪式感非常强。(吐槽部分杠精:何必在乎电影未来设定是封建制贵族血统论还是无产大团结?感受这种庄严的仪式感就完了,又不是让真你去Dune上班)
    这些白衣黄头盔的人,手里拿着类似于星象罗盘的人,应该是宇航工会的领航员,他们也属于人形计算机,是飞船导航的关键人物。
    如果说电影背景有大英帝国殖民的影子,那么宇航工会和姐妹会就分别有着远东航海公司和基督教教会的影子。


  1. 不得不说主演甜茶的身材比例,非常符合漫画标准。



  1. 巴伦·弗拉基米尔·哈克南这个形象应该可以入选十大反派排行榜了,不仅又暴戾狡猾,而且肥胖到只能借助悬浮装置,不是蒸桑拿就是吃大餐,要不就是药浴SPA,非常小资。
    查了一下,弗拉基米尔这个名字是东欧特有的,例如,地表最强男人弗拉基米尔·普京。莫非哈克南家族有俄国的影子?很有可能,哈克南军队的人体型都和毛子一样魁梧。


  1. 姐妹会的人再次光临。简洁,艺术感很足。


  1. 甜茶在“痛苦耐受力测试”过程中坚定地看向姐妹会圣母时,眼神很好,有点《教父》里阿尔帕西诺的感觉。


  1. 巨大的宇航工会的飞船,向Dune散播出渺小的厄崔迪家族的飞船(看大图)


  1. 看似武夫的哥尼实际上也是一个吟游诗人,在这个镜头里他念了一句诗:“我的肺吸入空气般的时间,呼出飘落沙粒般的过去。”
    好诗!


  1. 这个将军莫名的像《教父》里维托柯里昂的干将克莱门萨,胖胖的,没有架子,忠臣干将,时不时用手绢擦汗。《沙丘》和《教父》都有家族恩怨、王子复仇这种经典的西方莎士比亚戏剧元素。


  1. 蚊形“猎杀镖”,不是人工智能的,是人操纵的。猎杀镖依靠霍茨曼悬浮场来移动,上面有摄像头,但是悬浮场对视野造成了扭曲失真,所以保罗躲在全息影像后,猎杀镖一直找不到他,直到女仆进来才刺向女仆。


  1. 据说宫崎骏的《风之谷》中的王虫是受《沙丘》小说启发,那《千与千寻》中的蜘蛛爷爷也是受《沙丘》里的“蜘蛛宠物”启发?
    事实上,这个蜘蛛是岳医生的妻子瓦娜,被变态哈克南给改造成了蜘蛛。


  1. 巴伦·哈克南和姐妹会圣母的密谈信息量很大:
    第一,皇帝会让萨督卡皇家军团帮助哈克南;
    第二,Dune母星没有通讯卫星,月亮“上帝之手”会阻挡通讯,所以哈克南发动袭击时,厄崔迪家族在Dune母星上会孤立无援。


  1. 生态学家列特·凯恩斯博士在原著中是一个白人男性,但是在电影中为了种族和女权的政治正确,改成了黑人女性。


  1. 沙虫掀起的沙漠巨浪,在IMAX巨幕上看会非常震撼。


  1. 萨督卡出征前,祭祀在高处念的经文是参考了佛教的《涅槃经》,仔细听的话,会听到“般若波罗蜜”。


  1. 在哈克南袭击前,雷托伯爵向外面张望,有灯光在闪烁,是岳医生给哈克南发送的信号。


  1. 萨督卡的战士从天而降,压迫感很强。
    萨督卡战士成长于环境恶劣的星球,是皇帝的精锐军团,所以战力比厄崔迪军队强很多,瞬间就杀光了厄崔迪战士。而哈克南军队和厄崔迪军队战力差不多,刚开始还能对峙了几分钟。


  1. 哥尼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冲杀向敌人,但是电影后面却不再出现了。原因是他幸存了下来,仍然是一个重要角色。


  1. 哈克南飞船最后投掷的炸弹,我愿称之为毁灭的艺术。如果在IMAX巨幕上看,会极为震撼。


  1. 保罗和杰西卡母子在流放的飞机上,杰西卡看到这个棱形标志,是岳医生的提示,标记旁是岳医生给他们准备的救生包。


  1. 雷托之死,这色调,我愿称之为中世纪油画。
    雷托说:“我来了,必将永世留存!”,然后咬碎牙齿,释放毒气,试图与巴伦哈克南同归于尽,这应该是这部电影最震撼的片段。
    最后雷托留下的泪水充满绝望,他不知道自己的女人和孩子都还活着,只能绝望地死去,令人想起《无间道2》中阿孝之死,绝望,永坠无间地狱。


  1. 雷托低声呢喃引诱巴伦靠近,巴伦打开了防护罩,然后才靠近雷托,这个细节很好说明了巴伦是个老谋深算、谨小慎微的老江湖。


  1. 最后巴伦·哈克南居然是用悬浮装置,升到天花板,从而躲过一劫。真的是出人意料,令人大受震撼!这种超强的应急反应能力,更说明了巴伦是个老江湖。
    原著中雷托释放毒气后,巴伦哈克南是躲进了密室,但电影改编为浮到天花板上,上方的毒气更加稀薄,这种设计更加令人拍掌叫绝。
    能把巴伦哈克南逼到这份上的,正是男神张震饰演的岳医生,虽然在电影里看起来很弱,为了自己妻子出卖了厄崔迪家族,但他并不只是出卖,他知道妻子瓦娜没有活着的希望了,所以借此机会对哈克南复仇,不惜搭上雷托的性命,也是个狠人,张震演他不亏。


  1. 保罗对母亲咆哮,因为他看到了未来的他变成了圣战领袖。因为保罗的先知能力越来越强,看到的未来越来越多,他看到未来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于是迁怒于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
    事实上,保罗是一个悲剧人物,虽然有预见未来的能力,但是预见到未来是悲剧,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事实发生,接受宿命论的悲剧。
    《权力的游戏》中的很多设定参考了科幻元老《沙丘》,先知三眼乌鸦就是受保罗所启发。


  1. 在地堡中,保罗和列特博士的对话很长,似乎有点拖沓。这个桥段应该是为了表现保罗的性格特点,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一直在寻找方法,他提了两个方案,一是告诉其它家族厄崔迪家族的悲剧,让所有家族一起反抗皇帝,二是自己去娶皇帝的女儿,以后自己成为皇帝,重建Dune母星。但是都被否决了,方案一会引起混战,方案二皇帝不可能会看得上一个破落贵族的后代。


  1. 列特博士在离开时使用了沙锤引来沙虫,然后拿出两个钩子,叫沙虫钩,这是为了驾驶沙虫,没错,弗里曼人是可以驾驭沙虫的,甚至成为“沙虫骑士”。


  1. 列特被捅了一刀后,先喷出来的是身上存储的水资源。


  1. 保罗与“低配黑豹”的决斗,应该是致敬了日本上世纪的剑戟片,非常凌厉,最后低配黑豹做了个假动作,把匕首从左手绕背后换到右手,右路偷袭,结果被保罗闪过去来了个刺肾,低配黑豹直接挂掉。
    保罗是受过厄崔迪家族哥尼和邓肯两员大将亲自训练的,甚至和哥尼打过一次平手,而低配黑豹只是弗里曼人中的喽啰,所以类似于《七武士》中久藏VS农民的决斗,农民也是哇哇大吼,被久藏一刀毙命。


  1. 最后的彩蛋:沙虫骑士,肯定会在下一集出现。



结语:


以戏剧高潮“雷托之死”为分界,《沙丘》的后半部分节奏比前半部分慢了很多,结尾也没有第二次高潮,缺少戏剧冲突,只是给续集做了铺垫,所以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续集《沙丘2》计划在2023年上映,这将是漫长的等待。

【欢迎关注童叟无欺老少皆宜的公众号“修罗笔记”】

user avatar

只有我觉得男主跟他妈妈之间的气氛怪怪的吗?

而且是越往后越怪,到了换沙漠衣服那段达到顶峰,搞得我以为自己是漏看剧情了,其实他妈不是亲妈是后妈,男主跟后妈有一腿或者即将有一腿。后来又看了下好像的确是亲妈,那我就不知道导演这么拍是几个意思了,是女主没出场,所以拿男主妈充女主的戏份来凑数吗?男女共处狭小帐篷,飞机沙暴冒险,躲沙虫这些剧情明显是给男女主角铺垫感情准备的,用在了母子身上,感觉实在闹不懂了。

而且细想的话,除了下船的那个仪式以外,似乎整个电影都没有其他男主跟爸妈一家三口都在场的场景,基本就是男主跟爸,男主跟妈,至于男主爸妈之间,就没有过笑脸,都是一脸苦大仇深的表情,好像他俩之前做过什么亏心事一样。

总而言之,导演这么拍,如果没有暗示母子恋的话,那我只能说看不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