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评价,不是沙丘书迷,不是太感冒。
我就是对后面的续作好奇,他儿子,3000年雷帝,半人半虫,应该怎么演。
看电影能不能不要为了喷而喷,自己不喜欢就一巴掌扇死人家的劳动成果,又要强迫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本来就是当年的影片来选最佳,又不是历史最佳,真的服了。
维伦纽瓦的上一部作品是《银翼杀手2049》,同样是和汉斯季默合作。
再上一部是《降临》
这是今年的《沙丘》
奥斯卡颁奖,绝不会仅仅是什么特效的巅峰,什么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巅峰,不然复仇者联盟不会一直只是提名但是从未获奖。
相比于剧本和演技,技术奖项的主观性更少一些。电影不仅仅是剧本和演员,还有摄影音乐服装等等。维伦纽瓦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汉斯季默的音乐风格更鲜明,以至于我听到了很多配乐,都能猜出来是他配的。
维基百科搜索 Academy Award for Best Cinematography,你会看到这些年都是什么电影获得了最佳摄影,并且它们击败了哪些影片:
Year | Film |
---|---|
2021 | Dune |
2020 | Mank |
2019 | 1917 |
2018 | Roma |
2017 | Blade Runner 2049 |
2016 | La La Land |
2015 | The Revenant |
2014 | Birdman or (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 |
你以为仅仅是特效好看才会获奖吗?前几年的电影有多少是特效华丽的呢?罗马?爱乐之城?
再来看看最佳剪辑:
Year | Film |
---|---|
2021 | Dune |
2020 | Sound of Metal |
2019 | Ford v Ferrari |
2018 | Bohemian Rhapsody |
2017 | Dunkirk |
2016 | Hacksaw Ridge |
2015 | Mad Max: Fury Road |
2014 | Whiplash |
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的评价都太主观化,这样是无法说服他人的,无法讲道理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事实,但是你不能仅仅因为你个人的审美去否定一部作品,你得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去谈,从批判的角度去说,这种美学风格源自哪里balabala,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缺点呢?或者说放到时代的语境下去看。获奖是有原因的,不获奖也是有原因的,能不能听人家讲清楚这个原因?又或者你自己能不能理解一下这些原因?
就像是玩游戏,你总不能说因为我晕3D,所以我觉得半条命2就是垃圾?这就纯粹是个人情绪的发泄了。
补充:
第41届奥斯卡获奖名单节选:
最佳影片《雾都孤儿 / 奥利弗》
最佳导演 卡罗尔·里德《雾都孤儿 / 奥利弗》
最佳摄影 《罗密欧与朱丽叶 / 殉情记》
最佳艺术指导/道具布景《雾都孤儿 / 奥利弗》
最佳服装设计《罗密欧与朱丽叶 / 殉情记》
最佳音效《雾都孤儿 / 奥利弗》
最佳电影剪辑《警网铁金刚》
最佳特技效果《2001:太空漫游》
第82届奥斯卡获奖名单节选:
最佳影片 《拆弹部队》
最佳导演 凯瑟琳·毕格罗《拆弹部队》
最佳剪辑《拆弹部队》
最佳摄影《阿凡达》
最佳艺术指导《阿凡达》
最佳化妆 《星际迷航》
最佳音响效果《拆弹部队》
最佳音效剪辑《拆弹部队》
最佳视觉效果《阿凡达》
最佳服装设计《年轻的维多利亚》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虽然它拿的这些奖,只是什么摄影、视觉效果、原创配乐、音效、剪辑、艺术指导之类的技术类奖项,但是一部电影,连拿六个奥斯卡,这在过去,还是相当惊人的,要知道就连《2001太空漫游》也不过只得了一个奥斯卡视觉效果奖,IMAX划时代奇观巨作《阿凡达》也只得了摄影、视觉效果、艺术指导三项奥斯卡而已,最惨的是《银翼杀手》,只得到视觉效果和艺术指导两项提名,最后颗粒无收。
《沙丘》的视效难道比《银翼杀手》强,剪辑难道能胜过《阿凡达》,艺术造诣难道能碾压《2001太空漫游》吗?它的画面,说实话并没有多强的想象力,还不如当年《异形》时代的那些科幻题材原画和布景,不过话说回来,这个IP本来也是老故事了,却能达成那么多经典科幻都没有达成的成就,一片扫荡六个奥斯卡,又怎么能让人认同?
更别提,这个主题,这个故事,这个价值观,简直幼稚陈旧到令人无语,血统论,殖民地剥削,种族灭绝,冷兵器对砍,让人仿佛梦回一百年前。
简直是社会思潮的倒退,是审美品味的倒退。
真选不出来,哪怕空缺呢,也不能这样敷衍了事,他们这难不成,是在稀释奥斯卡的含金量么。
之前写这个,是一时激动表述不清,这里再简单解释一下。
其实说它获奖有问题,并不严谨,它确实是这年在这些方面表现最好的一部作品,它在这个横向范畴是所向披靡,无人可与之匹敌,也是因此才能扫荡六个奖。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暴露出了好莱坞的衰落——因为纵向对比,它实在乏善可陈。
在不远的过去,评选奥斯卡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牛逼的作品层出不穷,评委们是眼花缭乱,经常出现经典作品颗粒无收的情况,因为总有比它还经典的拔得头筹,一些黑马作品也可能只能得到两三个奖项,那也已经足够吹嘘一辈子。
万一出现一个得奖超过五个的作品,那说明它的质量一定是远胜诸子,将无数强敌斩于马下,才能得此殊荣。
但是《沙丘》,是这样吗?
不是的,它就像一个钦定的唯一种子,矬子里拔出来的将军,在这一年确实没有对手,但别说是和过去的几冠王对比,哪怕比较曾经的入围作品,都无法完胜。
山中无虎,猴子称王,其实错的不是猴子,我真正失望的,或许只是没有看到老虎而已。
为证明我真的知道《沙丘》的来历和内容,也下功夫分析过,这里贴一下相关影评:
这六个奖项还是实至名归的,至少以我个人的观影经验,去年并没有哪部电影在这几项上做的比《沙丘》更好,如果说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可能还有竞争对手的话,《沙丘》的音乐音效绝对是一骑绝尘。
但最大的问题是,《沙丘》整体而言也就是一部中等偏上水平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都可以在奥斯卡上大丰收,充分说明了全球电影的整体水平的确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