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影《沙丘》中的蜻蜓式飞行器有可能在未来造出来吗,是否符合物理学的定律?

回答
电影《沙丘》里的那些像蜻蜓一样,有着巨大薄翼的飞行器,确实很酷,让人忍不住想:这玩意儿将来能飞吗?它是不是真的符合咱们知道的物理学规律?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这些飞行器拆开来看看。

“蜻蜓”的几个关键特点:

1. 巨大的、薄而柔软的翅膀: 这是最显眼的特征。这些翅膀看起来跟鸟类或昆虫的翅膀差不多,能大幅度扇动。
2. 反重力或类似的升力机制: 电影里并没有明确说明它们是怎么飞起来的,但很明显,它们不像现代飞机那样依赖气流过翼产生升力,它们能轻松地悬停、垂直起降,甚至在狭小的空间内灵活移动,感觉有点像是“飘”在空中。
3. 高效、安静的推进方式: 它们飞行时并没有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不像直升机那样吵闹。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大翅膀”这部分。

在现实世界里,飞行器之所以能飞,最根本的原因是 升力。升力是空气对飞行器产生的向上的力,用来抵消重力。

固定翼飞机(比如客机): 靠的是机翼的形状(翼型)和空气流过时的压力差。当飞机向前运动时,空气流过弯曲的机翼上方,速度比下方快,压力就小。这个压力差就产生了升力。所以,固定翼飞机需要速度才能飞。
旋翼机(比如直升机): 靠的是旋转的桨叶。桨叶就像是飞机的翅膀,在旋转中产生升力。它们可以悬停,因为桨叶一直在转动。
鸟类和昆虫: 它们的翅膀是活动的,会扇动。这种扇动不仅仅是上下运动,还伴随着复杂的扑翼动作,包括角度的调整、扭曲,甚至改变翅膀的形状。通过这些复杂的动作,它们可以在拍打的同时产生向前的推力和向上的升力,而且非常灵活。

现在,我们把《沙丘》里的“蜻蜓”跟这些现实的飞行原理对比一下。

电影里的翅膀: 它们的设计看起来很像鸟类或昆虫的翅膀,会大幅度扇动。如果它们真的能像鸟类那样通过复杂的扑翼动作产生升力和推力,那么 在原理上,这是可能的。毕竟,大自然已经证明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
翅膀的大小和材料: 电影中的翅膀非常巨大,而且看起来非常薄。这对材料科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支撑住如此巨大的面积,并且承受扇动时产生的巨大应力,就需要一种 极其轻巧但又异常坚固 的材料。现在的碳纤维、纳米材料或许能做到一定程度,但要达到电影里那种“轻飘飘”但又足够强的效果,还需要巨大的突破。另外,这种薄而软的翅膀在高速扇动时,如何保持形状的稳定性,避免过度形变,也是一个挑战。
扇动效率: 昆虫和鸟类之所以能有效利用扇动产生升力,是因为它们的肌肉系统和骨骼结构配合得非常巧妙,能够进行高效、精密的控制。要实现电影中那种大范围、有力的扇动,需要 非常强大但又轻便的动力系统,而且要能精确控制翅膀的各个部分的运动。

接下来,我们谈谈升力机制。

电影中的“蜻蜓”最让人感到“科幻”的地方,在于它们展现出的 接近于反重力的悬停和机动能力。

如果是纯粹的空气动力学: 如果我们只考虑依靠空气动力学(像鸟类一样扇动),那么要达到电影里那种完全无声、轻盈的悬停,并且能承载相当大的重量,会非常困难。这意味着翅膀需要以非常高的频率、非常大的幅度扇动,或者翅膀的设计要非常非常高效。想象一下,要让一个巨大的翅膀像麻雀一样频繁扑腾,同时还要保持稳定,这难度相当大。
假设存在“反重力”或“场驱动”: 电影中很多高科技飞行器,常常暗示着某种我们目前尚未掌握的能量或物理原理。如果《沙丘》里的“蜻蜓”不仅仅依靠空气动力学,而是使用了某种 反重力技术、磁场悬浮、或者某种我们不理解的能量场 来抵消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重力,那么它们的飞行方式和效率就能解释得通了。比如,它们可能不是“靠空气飞”,而是“靠某种场让自己不掉下来”,然后通过微小的翅膀扇动来控制方向和前进。

再看看推进和动力:

电影里没有展示具体的动力源,但飞行器的安静和高效说明其动力系统很可能不是传统的内燃机或涡轮发动机。

电动力或新型能源: 未来的飞行器很可能依靠 高效的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甚至是某种更先进的能量转换装置。这能解释为什么它们如此安静。
能量需求: 即使是高效的动力系统,要驱动如此巨大的翅膀进行扇动,能量需求也是巨大的。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是关键。

那么,这些“蜻蜓”式飞行器,有没有可能在未来造出来,并符合物理学定律呢?

答案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造出来”以及对“符合物理学定律”的理解。

1. 纯粹的空气动力学复制(鸟类模式): 如果我们是说按照电影里展现的,完全通过仿生学,让巨大的翅膀以类似鸟类或昆虫的方式扇动来飞,并且能达到电影里的那种灵活性和效率,那么 难度极大,甚至在现有认知下,可能是不太现实的。 主要问题在于:
材料科学的极限: 需要超乎想象的轻质高强材料。
能量转换效率: 要驱动如此巨大的翅膀,需要极其高效且轻便的动力和传动系统。
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局限: 即使是最好的仿生学设计,在物理参数(如尺寸、质量、空气密度)和驱动方式上,也可能无法完全复现电影中的效果。小尺寸的昆虫和鸟类,它们的飞行方式和效率,在放大到巨型飞行器时,往往会遇到物理上的瓶颈。例如,越大的翅膀,所需的驱动力和材料强度就越高,空气动力学上的效能比(单位功产生多少升力)也可能下降。

2. 结合未知的物理原理: 如果我们允许引入 未来可能被发现或掌握的物理原理,比如前面提到的某种形式的反重力、场推进技术,或者在能量存储和转换上有颠覆性的突破,那么“蜻蜓”式飞行器的设计 理论上是可能实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里的翅膀可能更多的是一种 “稳定翼”或“姿态控制翼”,它们辅助主要的悬浮或推进系统进行方向和姿态的调整,而不需要像鸟类那样承担主要的升力产生任务。它们依然需要遵守空气动力学,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升力来源。
这类飞行器在未来很有可能出现,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无人机,它们也在不断进化,变得更安静、更灵活、续航更长。未来或许会出现大型的、翅膀造型独特的、但主要依靠其他技术(如电磁悬浮、离子推进)来提供大部分升力的载具,然后用这些“翅膀”来提供方向控制和微调。

总结一下:

电影《沙丘》里的“蜻蜓”式飞行器,如果 严格按照我们目前对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的理解去实现,尤其是要求它们像鸟类那样大幅扇动翅膀就能飞,并且达到电影中的效率和灵活性,那么 在技术和材料上存在巨大的挑战,甚至可能是不现实的。

但是,如果我们将它们视为 融合了未来可能突破的物理学原理(如反重力、新型场驱动)以及先进材料和动力技术 的产物,那么它们的设计 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届时,那些巨大的翅膀可能更多是扮演姿态控制和辅助推进的角色,而主要的升力来源将是更先进的科技。

所以,说它们“符合物理学定律”这句话,得看是符合 “我们现在已知的物理定律” 还是 “未来可能揭示的、更广阔的物理学规律”。就如同科幻电影里总是有一些我们目前无法解释的桥段一样,它们的设计更多是服务于故事和视觉效果,但其核心创意(大型、灵活、安静的空中载具)确实是人类对未来交通工具不断探索的一个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扑翼机在航模这个尺度下,被造出来的很多,而且制作难度并不大。

但是换到实用化的载人航空器的尺度上,又是另一个事情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电影《沙丘》里的那些像蜻蜓一样,有着巨大薄翼的飞行器,确实很酷,让人忍不住想:这玩意儿将来能飞吗?它是不是真的符合咱们知道的物理学规律?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这些飞行器拆开来看看。“蜻蜓”的几个关键特点:1. 巨大的、薄而柔软的翅膀: 这是最显眼的特征。这些翅膀看起来跟鸟类或昆虫的翅膀差不多,能.............
  • 回答
    在《沙丘》系列电影中,哈克南男爵那令人印象深刻的超长双腿,与其说是单纯的体型特征,不如说是角色设计者精心雕琢出的视觉符号,旨在传达角色的核心特质。想要理解这“长腿”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这是对哈克南家族“畸形”与“非人”特质的具象化表达。 弗兰克·赫伯特的原著小说中,对于哈克南.............
  • 回答
    《沙丘》电影中,保罗和杰西卡母子二人穿越沙尘暴的那一段,真的是紧张又充满力量,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他们之间的对话,简单却饱含深情,而且翻译得确实很有韵味。在那场史诗级的沙尘暴来临之际,周围的环境瞬间变得面目全非,滚滚的沙龙卷如同巨兽般咆哮着席卷而来。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黄褐色,能见度几乎为零。杰西卡作.............
  • 回答
    在印度电影中,我们看到的那些充满活力的歌舞场面,确实是许多观众津津乐道的部分。关于歌唱的部分,这背后其实有一套成熟且分工明确的制作流程,并非所有演员都会亲自献声。大部分情况是,电影中的歌曲是由专业的“playback singers”(playback singer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背唱歌手”.............
  • 回答
    《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各自的角色定位和战斗表现,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原著与影视改编中尤为明显。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原著中的角色定位与战斗分工1. 孙悟空的"核心战力"地位 在原著中,孙悟空是取经团队的核心战斗力,其能力被明确赋予"大闹天宫"的背景,拥.............
  • 回答
    说起《沙丘》,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绝对不是什么史诗般的星际帝国,也不是那个令人生畏的弗雷曼人,而是……那个堪称巨型漏洞的神奇“香料”提炼过程。你仔细想想,他们花那么大力气,动用那么先进的科技,就为了从巨大的沙虫肚子里搞出那一点点香料。我不是说香料不重要,它可是宇宙的命脉,能让人延年益寿、增强精神.............
  • 回答
    在2021版的电影《沙丘》中,岳医生的作用远不止是一个“黑中国人”这么简单的标签。他是一位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的存在和行动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首先,从医学专业角度来说,岳医生是公爵及其家族唯一的医疗保障。在阿拉吉斯这样极端危险且充满未知疾病的环境中,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是保证领导者健康.............
  • 回答
    听到《泰晤士报》这么说,我当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毕竟,《沙丘》在我观影的感受中,虽然主角团以白人为主,但确实有不少重要的配角和群演是来自不同族裔的,其中也包括黑人演员。而且,电影宣传海报通常是比较视觉化、概括性的,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和电影氛围,不可能把所有演员都放进去。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简单.............
  • 回答
    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沙丘》,在我看来,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充满野心的尝试,它成功地将弗兰克·赫伯特这部经典科幻巨著的宏大叙事和复杂主题搬上了大银幕。当然,就像任何改编作品一样,它并非完美无缺,但其优点之多,足以掩盖那些些许的不足。首先,最直观的感受便是那股压倒性的视觉冲击力。维伦纽瓦在营造电影.............
  • 回答
    《沙丘》三部曲,即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沙丘之救世主》、《沙丘之神帝》,在我看来,是科幻文学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太空歌剧的故事,更是一次深刻的哲学、宗教、政治和生态学的探索,其宏大与深邃至今令人惊叹。关于《沙丘》三部曲的评价:首先,世界观的构建简直是鬼斧神工。赫伯特没有选.............
  • 回答
    科幻巨作《沙丘》:一场视觉盛宴与深度探索的成功改编电影《沙丘》,尤其是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最新版本,绝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科幻片。它是一次野心勃勃的尝试,旨在将弗兰克·赫伯特那部复杂而宏大的同名小说搬上银幕。而从观众和评论界的普遍反响来看,这次改编无疑是相当成功的,它不仅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内核,更以其.............
  • 回答
    《沙丘》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它可不是那种你窝在沙发里,一边刷手机一边就能看完的电影。它是一部非常、非常宏大的作品,带着一股子粗粝又野性的生命力,让你一旦进入,就很难抽身。首先得说这故事背景。想象一下,一个遥远的未来,人类已经遍布宇宙,但他们却失去了电脑,只能依靠一种叫做“宇航员”(Mentat)的人.............
  • 回答
    确实,细想之下,《沙丘》的核心设定与冲突,拿到一个中世纪魔幻的框架里,也完全能说得通,甚至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不信?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抛开那些飞船、激光枪、星球什么的,看看《沙丘》最根本的东西:权力、资源、宿命、信仰的冲突,以及一个年轻继承人的成长与觉醒。把阿拉吉斯换成一个被严酷环境塑造的魔法.............
  • 回答
    《沙丘》能够揽下六项奥斯卡奖,这本身就说明了它在电影工业领域的杰出成就,尤其是在技术层面的表现。这是一部野心勃勃、视听盛宴般的史诗级科幻作品,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在影片中展现了他对宏大叙事和营造沉浸式观影体验的独特掌控力。首先,影片在视觉效果和美术设计上堪称一绝。从浩瀚无垠的阿拉吉斯沙漠,到恢弘壮丽.............
  • 回答
    《沙丘》口碑炸裂,大银幕观影体验不容错过!相信不少影迷最近都在朋友圈被《沙丘》刷屏了,这部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史诗级科幻巨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收获了如潮的好评。那么,《沙丘》究竟好在哪儿?它值不值得你特意跑一趟电影院呢?咱们这就来好好聊聊。口碑炸裂,但并非“人人叫好”的纯粹爆米花先说说口.............
  • 回答
    在《沙丘》的世界里,你会发现那些在广袤无垠的阿拉吉斯沙漠上空翱翔的飞行器,它们不叫飞机,而是“扑翼机”。这背后可不是什么为了酷炫而设计的造型,而是对这个极端环境最精妙的适应。首先,我们要明白阿拉吉斯沙漠的严酷。那里不是我们熟悉的、偶尔会有微风拂过的戈壁。阿拉吉斯以其极其剧烈的风暴著称,那些风沙裹挟着.............
  • 回答
    看完《沙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撼”。但这种震撼并非那种爆炸场面带来的单纯视觉刺激,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由宏大世界观、复杂人物关系以及充沛的情感所构建出的沉浸式体验。先说这世界观。丹尼斯·维伦纽瓦对《沙丘》这个IP的改编,实在是太到位了。那种荒凉、神秘又充满未知的阿拉吉斯星球,每一粒沙子仿佛都带着.............
  • 回答
    《沙丘》电影中,那些为了生存而战的弗雷曼人,在严酷的阿拉吉斯星球上,他们的近身格斗展现出一种野性与技巧的结合。我有点好奇,如果他们的战斗方式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那么未来的人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下,又会发展出怎样的战斗模式呢?我想象中的未来近战,不会再是纯粹的肢体对抗,更像是一种集成了科技、心理与环.............
  • 回答
    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沙丘》系列电影,无疑是近年来科幻电影领域的一座里程碑。改编弗兰克·赫伯特这部史诗级科幻巨著,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维伦纽瓦凭借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对原著精神的深刻理解,成功地在银幕上复现了那个宏大而危险的宇宙。当然,从一本厚重繁复的小说到一部时长有限的电影,必然会有取舍和改.............
  • 回答
    作为一个《沙丘》的原著粉,我对电影版《沙丘》(特指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2021年和2024年上映的两部电影)的评价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可以说是既有极高的赞誉,也有一些个人的遗憾和期待。总体而言,我认为维伦纽瓦的改编是极其成功且令人振奋的,他成功地捕捉到了原著的核心精髓,并将其转化为震撼人心的视觉和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