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应长度有普朗克长度,有普朗克角度吗?

回答
在物理学的宏伟画卷中,普朗克单位体系犹如一个基石,它将我们引入一个可能由最基本的物理定律支配的尺度。我们都知道普朗克长度,它代表了我们目前所能理解的最小长度尺度,一个长度的“量子”。那么,自然而然地,我们也会好奇:是否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普朗克角度”呢?

答案是:不存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独立存在的“普朗克角度”。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普朗克单位体系的本质,以及角度在物理学中的角色。

普朗克单位体系:宇宙的最小“标尺”

普朗克单位体系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在19世纪末提出的。他从三个基本物理常数——万有引力常数 ($G$)、普朗克常数 ($hbar$) 和光速 ($c$)——出发,通过巧妙的组合,得到了几个具有基本物理意义的单位,包括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等等。这些单位并非随意设定,而是基于自然界最基本的力量和粒子行为所决定的尺度。

普朗克长度 ($l_P$): 约等于 $1.616 imes 10^{35}$ 米。它被认为是量子引力效应变得非常重要的尺度,在这样的尺度下,我们现有的描述引力(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的理论可能会失效,需要一个更根本的理论来描述,例如弦理论或圈量子引力。
普朗克时间 ($t_P$): 约等于 $5.391 imes 10^{44}$ 秒。这是光传播普朗克长度所需的时间。它被认为是时间可能不再是连续而是离散的最小时间间隔。
普朗克质量 ($m_P$): 约等于 $2.177 imes 10^{8}$ 千克。
普朗克温度 ($T_P$): 约等于 $1.417 imes 10^{32}$ 开尔文。

这些单位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通过基本物理常数“组合”出来的,具有量纲(单位)。

角度在物理学中的“独特性”

现在,我们来审视一下“角度”。角度,比如弧度(radian)或度(degree),在物理学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1. 无量纲性: 弧度,作为一种度量角度的方式,本身是无量纲的。一个弧度被定义为当圆的半径等于其弧长时所形成的夹角。换句话说,它是一个长度与长度的比值(弧长/半径),所以其量纲是$[L]/[L]$,最终消掉了长度单位,成为一个纯数字。

2. “方向”的描述: 角度更多地是用来描述方向或旋转,而不是一个具有独立物理意义的“长度”或“时间”的量子。一个粒子在空间中的位置可以用三个长度坐标来描述,但它的“方向”就需要角度来辅助。

为什么“普朗克角度”难以定义?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普朗克角度”。

无量纲性带来的问题: 普朗克单位体系的魅力在于它将基本常数组合成了具有特定物理单位的尺度,这些尺度代表了某些物理现象“变得重要”的阈值。例如,普朗克长度代表了我们对时空结构理解的极限。如果一个“普朗克角度”也存在,那么它应该也有一个量纲,并且能描述某个“方向”上的基本量子。然而,角度本身是无量纲的,我们无法像构建普朗克长度那样,直接从 $G$, $hbar$, $c$ 中“组合”出一个带有角度单位的、具有物理意义的“基础角度”。

角度的本质: 角度本质上描述的是相对位置或相对取向。例如,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我们用一个角度来描述一个点相对于原点和x轴的位置。在三维空间中,我们需要用两个角度(例如球坐标中的方位角和天顶角)来描述一个方向。这些角度值可以从0到$2pi$(或0到360度)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最小”或“基础”角度需要被引入,来构成我们描述空间方向的基本单位。

对“最小角度”的思考: 有些人可能会设想,是否有一个“最小”的、无法再分割的角度?这有点类似于在经典物理学中思考“最小长度”或“最小时间”。然而,在我们的现有框架下,角度可以任意精细地被划分。即使在量子力学中,虽然某些物理量(如角动量)是量子化的,但描述方向的角度本身并没有一个普适的“最小量子”。例如,一个电子的自旋可以用一个量子数来描述其角动量的大小,但它的指向(方向)仍然可以用一个连续的角度来描述。

但是,有没有相关的概念或思考?

尽管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普朗克角度”单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物理学家没有思考过与角度相关的普朗克尺度概念:

1. 普朗克长度在三维空间中的“分辨率”: 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普朗克尺度的区域内,我们对方向的区分能力会受到根本性的限制。如果一个“视角”的大小与普朗克长度相关,那么它可能会受到量子引力的影响。例如,如果我们考虑在一个普朗克尺度(比如一个普朗克体积)内,我们能区分多少个不同的方向,这可能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但它不像一个单一的“普朗克角度”单位那样直接。

2. 量子信息和角度: 在量子信息理论中,量子态的描述通常涉及相位,相位与角度密切相关。但这些仍然是基于现有物理框架的数学描述,而不是普朗克单位体系那样从基本常数导出的“基础尺度”。

3. “不确定性”的引入: 也有一些非主流的猜想或理论尝试将角度的不确定性与普朗克尺度联系起来。例如,在一个普朗克尺度的时空泡沫中,方向的描述可能会变得模糊不清,存在某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大小或许可以与普朗克尺度下的某个角度范围联系起来。但这更多地属于理论物理学的前沿探索,尚未形成像普朗克长度那样被广泛接受的定义。

总结

简而言之,我们没有一个类似于普朗克长度的、被普遍接受的“普朗克角度”单位。这是因为角度的无量纲性和它在物理学中描述方向的本质,使得我们无法直接从基本常数 $G$, $hbar$, $c$ 中“组合”出一个具有角度单位的、独立存在的“基础角度尺度”。普朗克单位体系旨在捕捉物理学基本定律支配的最基本尺度,而角度作为一种度量方向的方式,其“精细化”的程度似乎不依赖于一个固定普朗克常数所定义的“最小角度量子”。

当然,在物理学的探索中,总会有新的想法和理论出现。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我们对时空本质和量子引力的理解更加深入,我们会发现新的视角来理解角度与普朗克尺度的联系,但至少在目前,它不是普朗克单位体系中的一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物理学中,已经存在称为“普朗克角度”的概念。这是对最小可辨别角的假设限制:自由光子的不同世界线之间的最小角度。

在地球上观测“发生位置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天文现象”(例如伽马射线暴)时,仪器接收到的光子可能受此限制[1]。这个概念目前没什么用,也不是对时空的实际限制。

1994 年的论文里就有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下于 2014 年被答非所问,这件事教育我们“你幻想的那个老知乎没有你幻想的那么好”。

参考

  1. ^ https://ui.adsabs.harvard.edu/abs/1994ApJ...424..546M/abstract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