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宣布禁止所有外国旅客入境,如何看待奥密克戎新冠变种对各国影响?

回答
日本宣布禁止所有外国旅客入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充分体现了各国在面对奥密克戎变种时,在防控策略上的高度警惕和不确定性。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奥密克戎变种对各国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日本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

一、 奥密克戎变种的出现与特性

奥密克戎(Omicron)变种在2021年底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关切的变种”(Variant of Concern, VOC)。其出现引发全球担忧,主要原因在于其以下几个关键特性:

极强的传播性: 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发生了大量突变,特别是与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相关的关键区域。这些突变被认为使其更容易附着在人体细胞上,传播速度远超之前的德尔塔(Delta)变种。
免疫逃逸能力: 奥密克戎的突变也使其能够一定程度上逃避疫苗和先前感染产生的免疫力。这意味着接种过疫苗或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奥密克戎,尽管疫苗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仍有显著效果。
症状的相对轻微(初步观察): 初期数据显示,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症状可能比德尔塔变种更轻,尤其是对于已接种疫苗的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无害,大规模传播仍然可能导致医疗系统不堪重负。
快速在全球扩散: 得益于其高传播性,奥密克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很快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流行毒株。

二、 奥密克戎变种对各国的影响

奥密克戎变种对各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

1. 疫情层面:

感染病例激增: 几乎所有国家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都经历了病例的大幅增长,甚至出现指数级增长。这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
“海啸式”传播: 许多国家将奥密克戎的传播形容为“海啸”,因为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出了许多国家的预期和准备能力。
对医疗系统的压力: 尽管奥密克戎的重症率可能低于德尔塔,但由于感染人数庞大,重症病例的总数仍然可能显著增加,对医院床位、ICU资源、医护人员造成巨大压力。
对疫苗有效性的挑战: 虽然疫苗仍能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但其在预防感染方面的有效性有所下降。这促使各国加速推出加强针(booster shots)接种计划。

2. 经济层面:

劳动力短缺: 大规模的感染导致大量人员居家隔离,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尤其是在医疗、交通、服务等行业。这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消费和出行受限: 尽管许多国家没有实施像早期疫情那样严格的封锁措施,但民众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会减少外出和聚集,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受到明显影响。
供应链中断加剧: 疫情导致劳动力短缺和港口拥堵,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推高了商品价格。
经济复苏放缓: 奥密克戎的冲击给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各国政府在平衡防疫和经济发展之间面临艰难的抉择。

3. 社会层面:

民众心理压力: 持续的疫情和反复的感染风险给民众带来了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教育中断的风险: 学校的聚集性感染风险再次成为担忧,一些地区不得不采取线上教学或调整教学模式。
政策调整的困境: 各国政府在选择“清零”或“与病毒共存”的策略上,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经济成本的考量。奥密克戎的出现让“清零”政策变得更加困难。

4. 疫苗和药物研发:

加强针的重要性凸显: 奥密克戎的免疫逃逸特性使得加强针成为维持疫苗有效性的关键。各国纷纷加快加强针的接种。
针对性疫苗的研发: 制药公司迅速开始研发针对奥密克戎变种的改良疫苗,以期提供更强的保护。
抗病毒药物的需求: 在疫苗接种率仍有差距、且存在突破性感染的情况下,口服抗病毒药物的需求大幅增加,成为治疗重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三、 日本宣布禁止所有外国旅客入境的深层原因与考量

日本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并非仅仅是针对奥密克戎变种本身,而是基于对以下几方面的深层考量: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风险规避策略: 日本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边境管控,尤其是在疫情早期,其“清零”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面对奥密克戎这一未知且传播性极强的变种,日本政府采取了最保守和最激进的策略,旨在将病毒拒之国门之外,争取时间了解奥密克戎的真实传播力和危害性,并为国内加强疫苗接种和准备医疗资源赢得时间。
对国内医疗系统脆弱性的担忧: 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医疗资源相对紧张,一旦奥密克戎大规模爆发,其医疗系统可能难以承受。关闭边境是避免国内感染激增,保护医疗系统不被压垮的直接手段。
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和免疫逃逸的未知数: 在奥密克戎最初出现时,关于其传播速度、重症率以及对现有疫苗和治疗药物有效性的信息并不完全明确。日本政府选择采取最严格的预防措施,以应对最坏的情况。
政治考量与民意压力: 在奥运会期间的疫情管理中,日本国内就曾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对于新的变种,如果政府被指责应对不力导致疫情失控,将会面临严重的政治后果。关闭边境是向国民展现政府采取强力措施的姿态。
与国际社会协调的复杂性: 尽管国际社会呼吁开放,但各国在疫情应对上的策略存在差异。日本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自主采取最严格的边境管控,也是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一种独立决策。
为奥运会后的特殊时期做准备: 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日本在2021年末面临着新的挑战。关闭边境也为国内疫情的平稳过渡提供了一个缓冲期。

四、 对未来展望的启示

奥密克戎变种的出现和日本的极端应对措施,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疫苗仍是关键,但不是唯一解: 疫苗在降低重症和死亡率方面作用显著,但并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传播。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疫苗的更新换代和接种策略的优化。
公共卫生体系的韧性至关重要: 各国需要投资加强其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提高检测、追踪、隔离和医疗救治能力,以应对未来的疫情挑战。
科学研究和信息透明是关键: 快速准确地了解病毒的变异情况、传播特性和危害性,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需要加强合作,及时分享信息。
国际合作与协调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各国会有各自的国情和策略,但在应对全球性疫情时,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平衡防疫与社会经济发展是长期挑战: 未来各国将长期面临如何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的挑战。

总而言之,奥密克戎变种以其惊人的传播速度和免疫逃逸能力,对全球疫情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了感染病例的激增,对各国经济、社会和医疗系统带来了严峻考验。日本宣布禁止所有外国旅客入境,是其在极端不确定性下采取的“风险规避”策略,反映了其对国内疫情管控的深切忧虑以及在复杂国际局势下的自主决策。这既是应对奥密克戎威胁的短期举措,也为全球未来如何应对新型病毒的挑战提供了深刻的警示和反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单纯的奥密克戎新冠变种到底有何危害与影响,还要医学的进一步观察。

但是这轮各国的封国举措,实际上再度证实了“共存比动态清零更有利经济”说法的破产。

在新冠病毒世界各国尤其是疫苗普及率很低的南亚、非洲和南美国家中产生奥密克戎类似变种(能够突破群体免疫屏障)的可能性就一直存在。出现变种后又要大规模的封禁,这样严重的不确定性,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远大于动态清零。

user avatar

没有任何一种传染病,是能单靠疫苗就能有效压制传播的。

假如现在的流行程度是100%,那疫苗的职责在于将流行趋势从20%降到5%。

如果在100%流行程度,并且其他防控措施没跟上的时候直接上疫苗,可以将流行趋势从100%暂时压到20%。

但这20%的免疫失效群体,由于样本量非常大,已经足够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变异株,那疾病流行会在短时间内又卷土重来,同时还大概率是免疫逃逸株。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身上有个脓肿,怕疼不切开引流,而是只用抗生素。确实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全身症状,但是持续用药+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很有可能就筛选出了耐药菌,后果更加严重。

疫苗的成功案例,比如天花、乙肝,成功控制流行不仅仅是依靠疫苗,而同样也是疫苗伴随着强力的防控措施。

当年对乙肝患者/携带者矫枉过正的歧视性措施,可是一直到现在都是负面教材。虽然不能学习。但是依然说明了,乙肝从排第一名的肝癌致癌因素,到现在90后难得一见,不仅仅靠的是疫苗。

更何况新冠还是RNA病毒...

其实说真的,老说海外躺任锤,最开始我是不太信的,还以为是媒体又在瞎胡说。结果问了问在外面的朋友,好像真的挺躺的...

也不知道某些国家的政客到底是真的心大、还是智库真的没提过这事、还是只求下次竞选前压住疫情,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user avatar

“以后,世界各国都通过疫苗等手段压低重症率和死亡率,那就是个大号流感。到时候,其他国家都开放了,只有中国还闭关锁国,岂不是落后于全球”?

还记得这番话吧?

当初我写答案反驳过。

我说“如果国门只能开不能关,我们就该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门出了问题。如果只有开放才能搞经济,一防控就搞不了经济,那我们就得反思是不是经济模式出了问题”。

我那个答案几千赞,然后就被夹了。

不不不,我不是来平反的。我是来自首的。

当初我写那个答案时才说过要加强防控,紧守国门,现在日本就收紧外国旅客入境。

可见,我跟太君遥相呼应,一唱一和,这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好吧,我不装了,我摊牌了,我承认,我拿了外务省的日元(狗头)。

求大家饶我狗命(再次狗头)。

user avatar

做做样子。

禁外国旅客可以,美军你怎么禁?

user avatar

(本文只有第一节和之前回答相同)

西方国家封闭边境基本是迫不得已的,但输入后Omicron清零难度极大,扩散基本成定局

一,Omicron突变株传播速度快,大概率可以突破自然感染和疫苗的免疫屏障

1.南非本轮疫情特点

2021年8月消息,Discovery Health的精算师Emile Stipp表示,他估计的70%至80%的南非人口已经感染,感染率在全球范围内很高,可能使南非接近所谓的群体免疫。[1]

他的判断和南非疫情趋势符合:

Delta导致的疫情波峰后,由于多数居民在接种疫苗或感染后,都产生了抗体,Delta疫情已经很难继续传播。2021年11月,当地疫情已经平稳。

然而,11月以来Omicron(B.1.1.529)在南非增长迅猛,已经引发新一轮波峰。11月1日~11月25日,病例翻了上百倍[2]

Omicron(B.1.1.529)爆发迅速,如入无人之境,基本无视之前抗体的影响。

Kai Kupferschmidt提出,虽然突变株对疫苗影响不确定,但由于毒株有关键突变,制药企业应当做好紧急修改疫苗的准备。


2.奥地利专家Ulrich Elling认为,Omicron在欧洲扩散后很难控制,封边境是唯一办法

备注:由于血清分型的关系,视频中传播速度估计偏高。

疫情情况瞬息万变,防疫措施的窗口期很短,以色列和日本的封国措施是果断的。

二、西方国家防控Omicron的难度比我国Delta清零大

1.西方国家也采取了控制航班、边境筛查、强制隔离、追踪密接的方式找Omicron的感染者

(1)断航、封国

美国宣布禁止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纳米尼亚、莱索托、埃斯瓦蒂尼、莫桑比克、马拉维的航班入境;

澳大利亚、日本、印度、伊朗、巴西、加拿大、泰国等多国也宣布,暂定这些国家的航班。

加拿大还禁止过去 14 天内去过这些国家的外国人入境。

以色列已表示,将禁止所有外国人进入该国。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当地时间11月29日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受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影响,从30日零时起暂停所有国家和地区外国人新的入境。


(2)强制隔离入境人员和密接

周六,澳大利亚表示,曾去过9个南部非洲国家的非澳大利亚公民将禁止入境,并将对从那里返回的澳大利亚公民进行14天的监督隔离。

约翰逊还指出,如果有人检测出Omicron变异毒株,那么他们的密切接触者将必须自我隔离10天,无论他们是否接种了疫苗——目前,完全接种疫苗的密切接触者是不受检疫规则限制的。


(3)利用技术手段追踪

以色列病例入境后被要求居家隔离,但病例在隔离期间逃跑,Omicron以色列已重新引入反恐电话跟踪技术,用于追踪那些病毒携带者。


(4)居民强制口罩

约翰逊表示,在商店里和公共交通中,每个人都需要戴口罩。


2.我国要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具体措施如图:

西方国家的目标是,对“Omicron”进行清零,西方防控Omicron的目标和手段都与我国Delta清零类似。



三、与我国清零相比,西方清零“Omicron”的难度更大

1.防疫阶段上看西方难度更大

11月11日,Omicron在南非国家博茨瓦纳首次被检测出来(但首发可能在其他国家,暂时无法溯源)。从了解到有病毒到开始坚决断航大概18天时间。

病例可能从起源国家直接入境,或者通过南非等国入境。还可能通过安哥拉等国入境。

比利时27日证实,一名11日从埃及飞抵布鲁塞尔、在22日出现症状、未曾接种的乘客对Omicron检测呈阳性。该病例在比利时自由活动超过11天。

另外非洲南部到欧洲还有航班,如29日早晨在葡萄牙里斯本机场落地的DT650,飞机来自罗安达。

而我国建立了重点人员监测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国都能在几天内发现输入病例。


2.西方测序的工作量更大

我国病例很少,可以用大规模混检(10:1)的方式筛查,仅需要PCR技术就可以批量化筛查人群。截至2021年2月1日,中国单管核酸检测能力已经提高到每天1600万份,比去年3月的每天126万份提高了11倍多。[3]

而西方国家新冠社区传播普遍,也没有决心隔离所有新冠病例,只能将“Omicron”感染者“挑出来”。

技术路线:

1.要精确的将“Omicron”挑出来,最好的办法是测序。

但测序花费时间长,无法大批量做。

2.如果病例很多,也可以用多种PCR试剂同时检测某病例的方式分析(“Omicron”的部分序列改变,以这些序列为靶点的特定试剂会检测阴性),用某种试剂阳性,某种试剂阴性的方式可以挑出病例。

而多次PCR的方式一方面可靠性缺乏实际验证,另一方面工作量会比我国更大。


而测序的时间消耗比PCR更长,且价格更高,大规模测序的经费开支也超过PCR。


3.民众配合程度不同

当地时间19日和20日,荷兰鹿特丹反防疫游行发生骚乱,导致多人受伤。示威者焚烧警车,并朝警方投掷石块和烟花弹。警方用高压水枪和警告枪驱散人群,并逮捕了至少50人,其中一半为未成年人。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20日也爆发了新冠疫情以来最大的一次示威活动,共有3.8万人参与,导致市中心交通瘫痪数小时。奥地利右翼极端示威者与警方多次撕打在一起,一名抗议者还试图抢夺警员配枪;另有人向警方投掷瓶子和烟花弹,被胡椒喷雾回击,共有5人被捕。[4]


4.西方国家的社会组织能力不如我国,存在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很难坚持足不出户的封锁

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强,人力更充沛的武汉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配送企业只能将蔬菜和肉类打包成10元、50或100元一包。

每家向社区说明要哪一种,企业将食品用公交车统一配送到小区后分发。[5]

其他城市在封城期间,一般允许每户一人隔天外出买菜,能够网上自主选购的盒马、叮咚买菜单量暴涨,每天开放选购后需要以秒杀的速度下单,不然就没有配送员送菜。即使能成功下单,货物可能要第二天下午或者晚上才能送到。

如果居民限制外出,本来由市民自己完成的点单(点菜)、拣货、配送工作都要由工作人员完成。配送工作量一下翻了几倍,但在岗工人数量不足,必然造成供应困难。

例如,越南胡志明市在封城期间工人只能以方便面度日。

越南政府解除胡志明与周围地区的防疫封城措施,工人由于缺乏信心,开始逃离新冠疫情严重的南部工业区,返回乡下。[6]

所以西方国家的封城会更加缓和,效果也更差。


5.西方国家缺乏防疫的经验

(1)在各方面资源不太够的情况下,只能力求少犯错误才能做好防控

但西方国家“边境管理”、“隔离点管理”、“传染病医院院感防控”、“查找密集和次密接”、“高风险岗位闭环管理”、“保障社会基础设施运转”的经验都不如我国。

疫情从医疗机构泄漏到社区的概率比我国大。

(2)西方国家没有隔离的经验,对病例仅仅是居家隔离

英国确诊的两宗Omicron个案,患者分别在埃塞克斯和诺丁汉,互相有关联,都与曾经前往非洲南部有关。据悉,两人正与家人一起自我隔离[7]

由于普通人缺乏防疫专业技能,居家隔离很容易产生社区传播,家庭传播,完全不适用于病例和其他高风险人群。

(3)荷兰并没有妥善管理密接

荷兰当地时间上周五(26日),从南非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的两架航班上的600多名乘客中,有61人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而据荷兰官员表示,其中至少有13名乘客确诊感染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毒株。

然后,检测阴性的密接都放走了,一个旅客回了加拿大也要求隔离。


(4)西方国家缺乏流行病学调查经验,很可能找不齐密接

首先,判定密接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如:

防控指南中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原文见批注。[8]



6.多数国家缺乏独立自主的产业链,无法长期封国

西方国家产业链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上下游经常不在同一个国家。例如欧洲大多数国家没有氯碱工业,不能自产消毒液;没有完整石化产业链的国家无法独立生产防护服。

在部分国家间断性停工、国际航运不畅会将产业链切成互不相连的几段,工业生产将由于缺乏配套,难以进行。能继续进行的,效率也将大打折扣,长期下去部分工厂会倒闭。


7.欧盟内部能否互相封国尚不确定

不封国就无法解决互相输入病例的问题。


由于断航不够快、缺乏大规模可靠检测手段、社会组织能力不足、缺乏经验、产业链不完整不能维持工业生产等困难,大部分西方国家很难将“Omicron”清零,社区广泛传播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

  1.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HO743EN0519QIKK.html
  2. ^ https://www.ft.com/content/d42bcd3d-e70d-4e97-818b-40b92d89d7ff
  3.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759741688350565&wfr=spider&for=pc
  4. ^ https://news.ifeng.com/c/8BLYQVfngFf
  5. ^ https://m.sohu.com/a/380074271_267106?strategyid=00014
  6. ^ https://36kr.com/p/1438659242786438
  7. ^ https://atvnewsonline.com/world/47482/
  8. ^ http://www.gov.cn/xinwen/2021-05/14/content_5606469.htm
user avatar

看到新闻后,很多朋友问我日本怎么样是否安全。

首先说,日本现在很安全,昨天只确诊了70多人,当然这个数字在国内的话是个大数了,但日本看来无所谓了,大家都正常工作生活,不但没有什么恐慌情绪,反倒为最近疫情下降如此之快找原因。

不过日本也确实是经不第六波高峰了,这样及时控制边境也好,而且为期一个月也不是很长,但确实对前一段时间,已经买了机票的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希望一个月后情况真的有所好转,留学生能尽快入境吧。

至于新病毒影响是否严重,日本是不是过激了,谁都没法说清楚,阴谋论更没必要,过好日子就行了,操心那天下大事干啥呢。

真心疫情尽早结束,朋友能来日本玩,我也能正常回国探亲。

user avatar

最好还是能对入境的本国人、持长期在留资格再入国的外国人用自卫队方面造的临时设施,自卫队武装监督下强制集中隔离21天。只禁首次入国、短期签证的外国人是不够的,只用民间的酒店来集中隔离也是不够的,都有发生泄露的可能;某些国家一直都有报道核酸检测报告造假的产业链,中国这边对在那些国家的入境者要求出具两家甚至三家不同机构的阴性报告是有原因的。在入境时拿假阳率不低、假阴率也没有保证的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测一下的方法,之前几波爆发,这个方法起到的作用都很有限。

20年加藤胜信的时候作业不是也抄了一点来么?现在日本接种率上来了、据信有效的药物有了、“战胜”了一波delta大爆发,就又开始不学习了吗。

user avatar

本月8号宣布可以入境,然后就是政府部门各种甩锅,让我们做材料去所属官厅申请查证许可证明。我们拼死拼活做好了交上去,然后今天说11月30日开始再次封锁入境。

难怪我入管局的同学总感觉是很消极,总和我说别着急,再等等,没有任何消息。现在看,他们是真没想能入境。

不过,以往我向来是今年入境悲观论,我这次倒不是太悲观。因为这次的奥密克戎只是感染性强和疫苗可能无用,到底是不是毒性更强,致死率更强还不好说。理论上感染性强的应该毒性更弱才对。我个人建议也不要太慌张,等两周看看,要是毒性很弱,那传染性强问题也不大。反而流行起来对现在的德尔塔有抑制作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