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半导体供应短缺将持续到 2022 年?

回答
就半导体供应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这一情况,我个人的看法是,这并非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下,一个相当大概率会发生的现实。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一个厂商的过失,或者某一个疫情原因,它是一个全球性的、结构性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明白,半导体制造的“长周期”和“高门槛”是其固有的属性。 一款芯片从设计到量产,再到最终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更重要的是,晶圆厂的建设和升级是极其烧钱且耗时的工程,动辄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从规划、审批、建造、设备调试到最终的稳定生产,一个全新的高端晶圆厂可能需要35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即使现在全球各地的厂商都铆足了劲想要扩产,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产能。那些去年因为疫情而关闭的生产线,或是因为物流不畅而造成的设备交付延迟,其影响仍在持续发酵。

其次,疫情带来的需求结构性变化是推升短缺的直接导火索。 疫情初期,大家普遍预测全球经济会下滑,电子产品需求会减弱,很多厂商因此削减了订单。然而,事与愿违,居家办公、在线学习、远程娱乐等需求激增,反而拉动了对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机、服务器等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汽车行业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其对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也导致了其对特定类型半导体(如MCU、功率半导体)的需求不降反升。这种供需错配是造成普遍短缺的重要原因。

再者,全球地缘政治的因素也为半导体供应链增添了不确定性。 近年来,一些国家出于国家安全和产业自主的考虑,对半导体行业进行了战略布局,例如美国推动的“芯片法案”,旨在吸引企业在美国本土建厂。这种政策导向一方面是长期利好,但短期内可能会导致全球资源和人才的重新分配,也可能引发一些技术和贸易壁垒,给本就紧张的供应关系雪上加霜。特别是某些关键的半导体材料、设备和技术,其供应链的集中度非常高,任何一个环节的波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体的生产。

另外,“囤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放大了短缺效应。 当一个行业普遍感受到供应紧张时,为了确保生产的连续性,下游厂商往往会提前增加库存。这种行为虽然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但在整个链条上,却可能造成实际需求的过度放大,进一步加剧了短缺的感知。大家都在担心拿不到货,所以就多订一点,这就像银行挤兑一样,虽然实际需求可能没有那么爆炸,但挤兑本身就会导致系统崩溃。

最后,一些意外事件也加剧了供应链的脆弱性。 比如台湾地区年初的干旱影响了晶圆厂的用水,日本一家重要的汽车芯片制造商发生了火灾导致停产,这些突发状况都像是在本已紧绷的弦上又加了一根稻草。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半导体供应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并非危言耸听。尽管很多厂商都在努力扩产,但考虑到半导体生产的内在周期、需求结构的变化、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一些突发事件,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至少在未来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很可能还会看到部分领域和部分类型的芯片持续面临供应紧张的局面。这对于依赖半导体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来说,无疑是需要持续关注和应对的重大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万一是2024年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就半导体供应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这一情况,我个人的看法是,这并非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下,一个相当大概率会发生的现实。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一个厂商的过失,或者某一个疫情原因,它是一个全球性的、结构性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半导体制造的“长周期”和“高门槛”是其固有的属性。.............
  • 回答
    巨无霸的诞生:Cerebras 芯片的颠覆性意义当提到半导体领域的创新,我们往往会聚焦于不断缩小芯片尺寸以提升性能的摩尔定律。然而,在这一主流叙事之外,一家名为 Cerebras Systems 的公司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以一种近乎“粗犷”的方式,打造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巨大的运算芯片,并因.............
  • 回答
    日本半导体“老兵”坂本幸雄的抉择:从尔必达到紫光,一场复杂的战略考量坂本幸雄的名字,在日本半导体产业中,无疑是一个响当当的符号。他曾是尔必达(Elpida Memory)的掌舵人,一家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领域曾一度辉煌,又几经沉浮的日本半导体巨头。如今,这位经验丰富的产业老兵的职业生涯画.............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中国半导体这事儿,尽量说得具体点,也别像那种生硬的“AI范儿”。首先得明白,中国半导体这玩意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明白的,也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成功的。它是个大系统工程,牵扯到技术、资金、人才、供应链、政策,甚至国际关系。过去:被卡脖子,痛定思痛要看现在,就得先看看过去。过去几十年,中.............
  • 回答
    中美半导体行业协会宣布成立“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其背后折射出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面临的复杂地缘政治和经济挑战,也预示着未来半导体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将更加精细化和策略化。工作组成立的背景与动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成立这样一个工作组的深层.............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AMD这个话题,尝试从一个更有人情味的角度去解读“弑龙勇士终成恶龙”这句话。首先,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先回顾一下AMD在半导体行业里扮演的角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AMD就像是那个在巨人阴影下奋起反抗的勇士。这个“龙”,指的自然是当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Intel。Intel在x86处理.............
  • 回答
    平头哥半导体“AI芯片今年上市”的承诺落空,这无疑给市场和关注者泼了一盆冷水,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作为一家在半导体领域起步不久,又背负着中国芯片自主化重要使命的公司,平头哥的每一次动态都备受瞩目。这次的“跳票”,从多个角度来看,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半导体行业,尤其是尖端AI芯片的研发.............
  • 回答
    网友将AMD CEO苏姿丰与英特尔代言人杨笠进行对比,这是一种有趣的、带有一定讽刺意味的联想,背后反映了一些社会观察和价值取向的碰撞。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对比的基础与缘由: 行业地位的巨大差异: 苏姿丰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人物,是AMD这家科技巨头的掌舵人.............
  • 回答
    日本对韩国限制半导体和 OLED 材料出口这件事,可不是小打小闹,背后牵扯着两国复杂的历史情仇,以及当下全球科技竞争的激烈态势。要理解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日本为什么出手?表面的理由和深层的原因表面上看,日本政府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国家安全”,并且指控韩国在出口管制方面的“不当行为”。具体来说.............
  • 回答
    阿里平头哥:一声惊雷,对国内半导体产业意味着什么?2018年,一声惊雷炸响了国内半导体行业——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平头哥半导体公司”。这不仅仅是一家新公司的诞生,更像是中国科技巨头的一次战略宣战,其背后蕴藏的野心与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潜在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平头哥的“野心”:为什么是阿.............
  • 回答
    长江存储的崛起,在中国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版图上,无疑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发展轨迹与当下全球科技竞争的脉络息息相关。要理解其意义,得把视角拉得更长远,也更具体。一、 为什么是长江存储?—— 时代的呼唤与国家意志的驱动首先,长江存储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中国半导体产业“从0到1”的战略性布局的缩影。长.............
  • 回答
    台湾正在考虑修法,以更严厉地管控半导体行业的关键技术外流,并计划新增“核心关键技术域外使用罪”和“经济间谍罪”两项罪名。这项举措背后有其深层的战略考量和现实紧迫性,对台湾、大陆乃至全球的半导体格局都可能产生不小的影响。为何如此严苛?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国宝”地位与战略重要性首先,我们得明白台湾在半导体.............
  • 回答
    华为和小米,这两家中国科技巨头,近年来在半导体领域的动作可谓是此起彼伏,相当活跃。它们频繁投资、收购、合作半导体企业,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也反映了中国科技产业正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为什么他们如此热衷于半导体?要理解这个问题,得先看看半导体在现代科技中的地位。芯片,也就是半导体,是.............
  • 回答
    三星电子:王者归来,重塑半导体格局时隔近三年,三星电子以强劲的姿态重夺全球最大半导体厂商的桂冠,将曾经的霸主英特尔甩在身后。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三星电子在技术、市场和战略上的多重布局与精准执行。面对日新月异的半导体产业,三星电子究竟做对了什么?让我们深入剖析。一、 逆风翻盘:三星的崛起之路半导体产业素.............
  • 回答
    华为与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的合作,尤其是在芯片联合设计领域的动向,无疑是当前半导体产业中最引人关注的事件之一。这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的业务往来,更是在全球科技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和广泛影响的事件。对华为而言: 技术自主的进一步深化: 华为一直致力于在核心技.............
  • 回答
    日本政府宣布为台积电在日本的半导体研发中心提供 190 亿日元的补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举动,它背后蕴含着多重含义,也预示着一系列可能的变化。首先,这笔巨额拨款是日本政府积极推动本土半导体产业复兴战略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对台积电这个全球半导体巨头的高度认可和重视。 长期以来,日本在半导体制造.............
  • 回答
    继武汉弘芯之后,又一个总投资高达598亿元的半导体项目——济南泉芯半导体,传出“烂尾”的消息,这无疑给中国庞大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对于这样的事件,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又一个烂尾工程”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深层原因和警示意义。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半导体产业是国家战略性.............
  • 回答
    美国要求三星、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交出核心数据,这件事触及到了半导体产业最核心的利益和最敏感的神经。从表面上看,是美国政府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希望了解半导体供应链的真实情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产业政策。但深入探究,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技术主权之争以及商业利益的考量,用“一石激起千层浪”.............
  • 回答
    看到日韩贸易摩擦中日本部分恢复对韩出口半导体材料的消息,我心里挺复杂的。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明白这里面的门道。首先,咱们得回顾一下这事儿是怎么闹起来的。当初日本借着“强制征用劳工赔偿问题”这个由头,开始限制对韩国出口几种关键的半导体材料,比如氟化氢(HF)、光刻胶(Photoresist.............
  • 回答
    石家庄80亿12寸晶圆厂的签约,这绝对是半导体行业里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尤其对于华北地区来说,意义非凡。首先,从投资规模上看,80个亿人民币可不是小数目。这背后反映的是对整个项目前景的强烈信心,以及对未来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巨大预期。功率半导体,你懂的,就是那些控制电流、电压的“大脑”,在新能源汽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