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intel中国也好intel北美也罢,咱招点资深硬件玩家来当公关,产品经理,市场营销成么?别都招名校毕业连command和windows 徽标键都分不清的傻妹妹(作为EVE玩家肯定知道傻妹妹这个词有多负面)们来负责这些事成吗?
我先罗列一下intel公关、产品经理、市场营销这几年都干了点什么破事
1.低端产品秒全家的枪稿千万别做,做了会引起发烧友公愤
鉴于知友很多不是从中古时期(2000-2009)过来的发烧友,我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容易引起发烧友公粪的枪稿形式:低端产品+特挑条件=秒对面全家。这种枪稿对产品和品牌形象的损害几十个30亿美元都挽回不了。
此枪稿在中古时期最出名的稿件莫过于李大炮林炮狙等人在炮炮网发的:GT240血洗HD5000全家。买枪稿的厂商叫太阳花(早已倒闭勿念)。在测试中,GT240凭借着PhysX的支持直接把HD5970秒了。这件事被广大网友踢爆,并且发烧友还结合松景集团(XFX PINE GROUP)出A卡嗅到了GF100是个大地雷的味道。
第二次是什么时候出现呢?7350K血洗ZEN1全家。这我就不多说了,看看2017年的枪稿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2.保罗欧德宁时期的例行降价策略没什么不好
保罗欧德宁,就是辣个拯救等灯厂的男人,在任上坚持了季度例行降价原则。这个原则有什么不好的吗?没有。快速迭代,哪怕只是例行提频或者例行腰斩,很方便渠道控制库存,也方便合作伙伴(特别是板厂)控制库存。总的来说虽然可能财报不好看,但是不会难看到哪里去。
举个例子,2006年底发布的kentsfield 也就是Q6600/QX6700,上市价7XX美元,6个月之后,也就是07年6月,直接官方腰斩到5XX美元,9个月之后也就是07年9-10月,直接砍脚后跟到300美元。08年11月发布的bloomfiled,也就是I7 920/940/965 stepping C0,上市的时候940 是500美元价格,09年11月频率一样的新步进930 D0上市300美元,直接等于一年腰斩。2010年年底I7 920市场价甚至跌破了250美元,X58库存清的相当快。12年年中左右新的X58一板难求。
那么取消例行降价之后是什么光景呢?
板厂多到爆炸的库存:在2017年左右,全球所有板厂积压的SOCKET H(包括1156/1155/1150三套平台)主板估计要有一千多万片,GZ上甚至有被摊派库存的经销商公开发帖求批发带走。之后1151平台的主板更是库存炸的让不少厂家蛋都碎了。魔改的那些Z170为什么便宜?因为库存实在是太多了,只能成本价清出去。由于没有例行腰斩的处理器协助清库存,这些损失当然只能板卡商自己咽下去。
可板卡商也不是吃素的,你有张良计我自有过桥梯:直接涨产品单价
产品单价暴涨,15年装过机的小伙伴肯定对1150平台板子的价格记忆尤新:99美元的Z87/97芯片组就支持SLI,而且4DIMM还带不错的供电,带4790K和1231绝对够了,典型产品就是华擎Z87 KILLER和微星Z97 G45(一个卖599一个卖699),而B85M ITX之类的板子只要399.随后的Z170价格就起来了,最便宜的支持SLI的Z170板子也要999(比如Z170 EXTREME3),到今天国行少于250美元的Z490主板连SLI都不支持了。一个MSDT的板子能卖4999是带双PLX 顶级HEDT产品的1.1-1.3倍我也是非常佩服。
HEDT平台价格就更夸张了,X38/48时代,ROG EXTREME套皮的普通板子只要2399-,X58时代R2E市场价也就3000多点,R3E涨到接近4000,R4E价格维持不变,R5E开始产品rampage extreme系列单价骤增到今天的6999+?
平台组建成本居高不下,直接把消费者的持续换机欲望搞没了。大家都是老家伙再战一年,看你奈我何?直到Ryzen出现,TCO很合适大家开始AMD YES!。
3.市场策略极为混乱,透露出一股被AMD打傻了的奇怪味道。
ZEN1,ZEN+,ZEN2三代产品都各有各的缺陷,但是intel整个公关、营销、产品的人不知道在干什么,除了搞枪稿就是各种加强MSDT.
就像守江必守淮一样,要守住MSDT的前提是得守住HEDT,HEDT都守不住意味着服务器和工作站市场很快也完蛋了。为什么?因为服务器产品向下精简出HEDT,HEDT可以再精简出MSDT,光MSDT被打爆总还是有后路的。ZEN1一开始只打爆了MSDT,ZEN2才彻底打爆HEDT。这么大的时间差intel居然根本没有动作,天天想着给MSDT加核。
那你intel每年给MSDT加核,HEDT装死是什么操作?X299从2017年发布最高就是18C/4c-2DPC/48PCIE。由于HEDT是服务器和工作站市场阉割下来的,架构不更新工艺不更新核心不增加IO不增加一旦HEDT被打爆了服务器工作站市场都要受到波及。
事实呢?1950X确实被7980XE打爆了,但是1950X+X399的TCO也就不到一颗7980XE。2950X已经可以和18C的9980XE掰掰手腕了,2990WX捶死9980XE问题不大,但是要捶死2990WX就要把intel的底裤拿出来了-这才有3175X。可问题是AMD后面还有64核的ZEN2呢?难道你intel打算把5903针的9000系列胶水和AMD硬碰硬吗?于是3970x一拳头就把3175X脑浆打出来力,intel索性连3175X也不更新了。
这么暴力的性能还需要宣传吗?联想直接和AMD签了协议,直接把64C/8通道/128PCIE的TR PRO搬上工作站市场了(P620系列)。之前御三家出AMD新品工作站什么时候?2010年!AMD出thuban/istanbul的时候,那时候唯一推出AMD新品工作站的惠普甚至是这么应付AMD的:2010年的新品XW9400实际上是2006年XW9300换BIOS来的,还在用DDR2内存。
除了核战AMD还有IO战呢。ZEN1和ZEN+的die设计初始就是32PCIE设计,只不过AM4接口先知到24PCIE而已,ZEN2和ZEN3的cIOD一样默认是32PCIE。AMD就是要核战IO战两个拳头打人:哪个还不了手都要挨打。
在这个市场,有一个2-2-2周期:MSDT被打爆之后的2年,可以靠HEDT救场,HEDT被打爆之后的两年,服务器工作站可以救场。如果服务器工作站被打爆2年之后还没招,对不起,市占就无了。
AMD上一轮就是这么市占被干成个位数的。
intel正常的市场策略应该是什么?
intel的办法只能是,一边加核一边继续下放HEDT。正常操作应该是这样:
首先,MSDT本来就不应该扩到399$以上的档位。MSDT的CPU,价格上限就必须是349$(如87K,99K,109K),第二档产品必须是299$, 第三档产品可以在199$~249$之间浮动。
多了的话板子必须便宜而且有产品力,不然根本卖不动。
AMD出货最多的MSDT主要集中在299$及以下这个位置上AMD的1700X,2700X,3700X。299及以下的IU能和这些东西整体性能持平就算胜利。
349$以上的AMD产品可以直接用HEDT轰成渣。intel的问题在于,X299主板产品价格压不下来、9800X、10900X、10980XE的价格定的不对,供货也全是问题。9800X定349$打2700X+470X/3700X+X570确实毫无问题,也肯定能打得过,但是如果一个349的U需要一个349的板子那绝对打不过。
搭配349$ HEDT处理器的主板产品,范围最多是199$-249$之间。X58、X79和X99都有一批199$的主板可以选择。
搭配549$ HEDT处理器的主板产品,范围最多是199$-349$之间。
搭配999$ HEDT处理器的主板产品,549$封顶。
而MSDT,支持X8+X8拆分的主流产品应当是199$美元封顶。
AMD的市场策略有问题吗?
当然有,一直到2021年之前AMD的市场策略都有大量的不妥之处。为什么这么说?Chagall出来之前AMD的产品线一直不甚稳固,很容易被intel左右上下四面埋伏。
1900X价格高性能次,作为HEDT入门先天残疾是个垃圾(上市如果2599RMB的话价格是个好价格)
1800X价格高而且本质是个MSDT,迅速销声匿迹
2950x、2920X、1920X供货很是问题,2970WX和2990WX性能过于残疾
3900X、3950x、3960X之间价格差过大,HEDT TCO过高,MSDT性能没有绝对优势IO更是绝对劣势。
X470性能过于拉胯,X570主板价格高而且还有风扇,X399长期没有249美元以下的板子。trx40板子随便349$起步更是漏洞百出……
但是AMD还是能一路稳扎稳打到2020年底,到chagall出现之前都没有什么可慌的,而且策略调整很从容……
比如双十一的时候华硕 PRIME X570 PRO直接杀到199美元(京东1399 6期免息带增票)……
比如有100+PCIE通道的的泰安S8030(货真价实的新品,EPYC ROME发布之后才有的)淘宝只要2000多点……
比如已经慢慢零售的3945WX和即将发布的WRX80,以及明年马上要发布的低核心数量的ZEN3 TR(即Chagall)……
说明什么?雇点正常人拿30亿吧,别雇拿ES和零售比价格的……
如果当初intel把3175X 定位为I9 PRO,不套XEON的牌子,定1599$(早点把9980XE定999而不是1789),开放供货而且开放制造C621-X,起码不至于HEDT在路线图上装死这么伤士气的事情发生。
我再来解释一下为什么intel的消费级产品接下来的路会很难走
zen1时就有人跟我bb当年AMD是多么的无恶不作,等真翻身了必然要成恶龙——这波是恶龙贷款先告状三年多,终于熬出了性价比,等来了接班龙。
如何看待?
可喜可贺呗,反正只要intel没有从此一泻千里,消费者总有便宜好用的U买,当品牌粉是没有前途的。
你姓A的不是个好东西,十几年前劣迹斑斑直到现在都还有人拿着小本本翻旧账;他I某人也不是小白兔,4C8T14nmSkylake的时代才过去几年呐,14nm这茬都还没过完呢。
信不信等明年火箭湖出来,AMD一降价,恶龙马上又换回来了(笑
从一龙独大变成两龙轮换,对咱们是好事啊,你说是不是。
还有ES版这种东西就别拿出来了,便宜大碗10850K不香吗?不够你吹咋的?咱体面一点行不行。
最后,求你排下版,谢谢。
挺同情题主的,根据繁体字,目测大概率是河对岸的经销商,之前靠8~9代iu小赚了一笔,最近被10代破发&zen3背刺,估计现在在寻找某个高楼大厦的天台。。。
很正常,竞争就是最好的机制,之前万年4c8t让不少人不急着升级,之后8~9代理财让不少人继续选择iU,结果zen3一出来直接高呼AMD不讲武德。
K7、K8的年代,AMD就卖得很贵。
我2003年配第一台电脑时,性价比产品是AMD K7核心的巴顿2500+配英伟达nForce2 芯片组的主板。然而,这套板U我是买不起,选择了赛扬4 2.4GHz配矽统SiS651芯片组主板。
K8时代,Athlon64可是卖到7、8千的产品,直到被英特尔酷睿揍趴下。
酷睿出场后,AMD一直没有性价比,虽然价格低,但性能低英特尔太多。当时AMD的优势是主板集显和后来的APU,780G主板配Athlon XP 7750我买来组HTPC,2014年又买过A6的APU给父亲装炒股机。
那时候玩游戏只有英特尔可以选。都说英特尔挤牙膏,我认为不客观。Haswell架构的4代i5、i7到今天依然不过时,配个RTX显卡就可以大杀四方。
在这十几年中,个人认为英伟达是比较过分的。曾经1000元是旗舰显卡的标准,现在已经需要1万2千元了。2009年,我在电脑城700元买了张蓝宝石HD4850 512MB版本,就是当时的中端偏上的显卡了;后来英伟达在具有绝对优势时,在90系、10系、20系发售时,三次大幅抬高了显卡价格,现在中段偏上要5000。
英特尔一直是i7-2000元,i5-1200元,i3-800元,个人认为是良心商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