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写好业务代码?

回答
写好业务代码,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的事,它更像是一门手艺,需要经验的沉淀、思考的打磨,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市面上关于代码规范、设计模式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让你写出“好”业务代码的,是那些能触及灵魂、让你从根本上改变看法的原则和方法。

一、 理解“好”的含义:超越“能跑就行”的境界

首先,我们得明确,我们追求的“好”是什么意思。它不是仅仅让代码能顺利运行,通过所有测试用例那么简单。好的业务代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可读性(Readability): 这是最重要的基石。别人(包括未来的你)能轻松理解代码的意图,知道它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模糊不清的代码,就是埋下一颗雷。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当需求变更、 bug 出现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修改和添加功能,而不会引入新的问题,或者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
可扩展性(Extensibility): 当业务需求发展,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或者改变现有逻辑时,代码能够轻松地适应这些变化,而不是需要大刀阔斧地重写。
健壮性(Robustness): 代码能够优雅地处理各种异常情况,不会因为一些预料之外的输入或错误状态而崩溃。
效率(Efficiency):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也要考虑性能,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或高并发场景时。但切记,不要过早优化,影响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二、 从“心”出发:培养正确的开发思维

很多时候,写出好代码的差距,不在于你会不会某个框架或语言特性,而在于你对代码的理解和对待代码的态度。

1. 拥抱变化,但不害怕变化: 业务需求永远是在演进的,很少有系统能一成不变。好的业务代码不是写一次就永远不碰的,而是要让你在面对变化时,有底气、有方法去修改。不要因为害怕改动,就写出难以理解的“魔法数字”和“硬编码”。
2. 站在使用者(用户、同事、未来的你)的角度思考: 每次写代码前,问问自己:
“我写这段代码的目的是什么?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如果其他人看到这段代码,他能理解我的思路吗?”
“如果一年后我再来看这段代码,我还能明白它在做什么吗?”
“如果需求改了,我该怎么改这段代码?”
3. DRY 原则 (Don't Repeat Yourself): 这是老生常谈了,但依然是金科玉律。重复的代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也极易出错。抽出公共逻辑,形成函数、类、模块,是 DRY 的核心体现。
4. KISS 原则 (Keep It Simple, Stupid): 越是简单的解决方案,越不容易出错,也越容易理解和维护。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高级”或“优雅”,而把代码弄得过于复杂。很多时候,最直接、最朴实的写法,反而是最好的。
5. YAGNI 原则 (You Ain't Gonna Need It): 不要过度设计,不要为了一点点“可能”会用到的功能而提前引入复杂的抽象或框架。只写当前需要的功能,等真的需要的时候再去扩展,这会让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精力浪费和复杂性。

三、 落地实践:具体到代码层面

有了正确的思维,我们就可以把它落实到代码的每一个细节中。

1. 有意义的命名:
变量名: 要能清晰地表达变量的用途和含义。避免使用单个字母(除非是通用的循环变量 `i`)、缩写(除非是公认的)、无意义的名称(如 `data`、`temp`、`value`)。例如,与其写 `int num;`,不如写 `int itemCount;` 或者 `int userAge;`。
函数/方法名: 要清晰地描述函数的功能,最好能体现其动作。例如,`calculateTotalAmount()` 比 `calc()` 好得多。动词通常是函数名的好选择,如 `getUserInfo()`、`saveOrder()`。
类名: 要能够概括类的职责。名词是类名的常用选择,如 `User`、`OrderProcessor`。
接口名: 通常以 `I` 开头(C)或以 `able`/`er` 结尾(Java),表示一个能力或一个执行者,如 `ISaveable`、`FileReader`。
遵循约定: 根据你使用的语言和框架的命名规范来写,例如驼峰命名法(camelCase)、帕斯卡命名法(PascalCase)、下划线命名法(snake_case)。

2. 清晰的函数/方法设计:
单一职责原则(SRP): 一个函数或方法应该只做一件事情,并且把它做好。如果一个函数做了太多事情,考虑把它拆分成几个更小的函数。
短小精悍: 过长的函数很难理解其整体逻辑,也难以测试。理想的函数长度应该控制在几十行以内。
参数尽量少: 函数参数过多会增加调用的复杂性和理解难度。如果参数很多,可以考虑将相关参数封装成对象(如参数对象或 DTO)。
避免副作用: 函数最好只返回一个值,而不是修改全局变量或传入的参数(除非是明确的设计意图)。

3. 注释的智慧:
不是万能的: 好的代码本身就应该能够自我解释。过多的注释往往是代码本身写得不够清晰的表现。
解释“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如果你的代码逻辑比较复杂或涉及一些特殊的业务规则,那么注释就很有价值,它能解释你做出某个选择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代码的功能。例如,“为了防止 X 问题,这里采用 Y 策略”比“执行 Y 策略”更有意义。
文档注释: 对于公共 API 或重要类,使用文档注释(如 Javadoc、XML Documentation)来描述其功能、参数、返回值、异常等,方便他人使用和理解。
保持同步: 注释必须与代码同步更新。过时或错误的注释比没有注释更糟糕。

4. 结构化和模块化:
分层设计: 将应用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每一层只关心自己的职责,并与相邻层进行交互。
模块化开发: 将功能分解为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清晰的接口和职责。这有助于代码的复用和隔离。
包/命名空间的使用: 合理地组织类和文件,使用包或命名空间来管理代码,避免命名冲突,提高可读性。

5. 异常处理:
捕获合适的异常: 不要使用空的 `catch` 块,这会隐藏问题。只捕获你能够处理的特定异常类型。
记录异常信息: 捕获异常时,至少要记录下异常的类型、消息和堆栈跟踪信息,方便定位问题。
提供有用的错误信息给用户: 在面向用户的部分,捕获异常后,给出用户能够理解的友好提示,而不是暴露底层的技术细节。
使用自定义异常: 对于业务逻辑中的特定错误,可以定义自定义异常类,让异常信息更具业务意义。

6. 代码格式化和一致性:
缩进和空格: 保持一致的缩进和空格,让代码结构清晰。
空行: 合理使用空行来分隔逻辑块,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括号的使用: 遵循团队的代码风格指南来决定是否省略单行代码块的括号。
代码审查(Code Review): 这是发现潜在问题、促进知识共享和统一代码风格的绝佳方式。积极参与代码审查,并虚心接受反馈。

7. 测试是基石:
单元测试(Unit Tests): 为你的代码编写单元测试,确保每个模块或函数都能按照预期工作。
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s): 测试不同模块或服务之间的交互。
端到端测试(EndtoEnd Tests): 模拟用户行为,测试整个系统的流程。
测试驱动开发(TDD): 一种先写测试再写代码的开发方式,有助于写出更健壮、更易于测试的代码。

四、 进阶思考:构建优雅的业务逻辑

当基础的“写对”做到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写得更“好”。

1. 领域驱动设计(DDD)的理念:
领域模型: 深入理解业务领域,用领域概念来指导代码设计。将业务逻辑封装在领域对象(如聚合根、实体、值对象)中。
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 将大型复杂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上下文,每个上下文都有自己的模型和术语,避免模型蔓延。
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 当某个操作不属于任何单个领域对象的职责时,可以将其提取到领域服务中。

2. 设计模式的应用:
不要为了用设计模式而用设计模式。只有当你的代码确实遇到了某种常见问题,并且设计模式能够提供一个优雅且可维护的解决方案时,才去应用它。
熟悉并合理运用“工厂模式”、“策略模式”、“观察者模式”、“模板方法模式”等,它们能帮助你管理对象创建、行为选择、事件通知、代码复用等。

3. 清晰的流程控制:
避免深层嵌套的 `ifelse` 结构,可以使用“卫语句”(Guard Clauses)或将复杂逻辑提取到单独的函数中来简化。
对于复杂的状态转换,可以考虑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或有限状态机(FSM)。

4. 无状态设计: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让你的函数或服务是无状态的。这意味着它们不依赖于任何外部的状态或历史信息,这使得它们更容易测试、复用和扩展。

五、 持续学习和反思:

写好业务代码是一个持续精进的过程,没有终点。

阅读优秀的代码: 多读你项目里其他优秀开发者的代码,学习他们的思路和技巧。
学习新的技术和模式: 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但也要学会辨别哪些真正适合你的项目。
反思和改进: 定期回顾自己写过的代码,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不断迭代你的开发习惯。

总而言之,写好业务代码,核心在于“清晰”、“可维护”和“适应变化”。它需要你有良好的编程思维,对细节的关注,以及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精神。从此刻开始,把每一行代码都当做一件作品来雕琢,你的代码质量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题,如何写好业务代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好业务代码,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的事,它更像是一门手艺,需要经验的沉淀、思考的打磨,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市面上关于代码规范、设计模式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让你写出“好”业务代码的,是那些能触及灵魂、让你从根本上改变看法的原则和方法。一、 理解“好”的含义:超越“能跑就行”的境界首先,我们得明确,我.............
  • 回答
    电竞劝退业务:是“对症下药”还是“拔苗助长”?近期,一种名为“电竞劝退业务”的新兴服务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称,该业务通过模拟真实的职业电竞训练,旨在帮助那些沉迷于游戏的青少年“知难而退”。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有报道称其成功率高达九成,即九成青少年在体验了所谓的“职业训练”后,便主动放弃了电竞梦。这究竟是.............
  • 回答
    看到基金业绩报表上红红绿绿的数字,心里痒痒的,但打开自己的账户一看,怎么反而是绿油油的一片,还伴随着钱包瘦身的心痛?这事儿,在咱们普通基民圈里,简直太常见了。为啥会出现这种“基金赚了,我赔了”的魔幻现实?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顺便聊聊普通人在理财路上容易掉的坑。基金业绩好,基民却吐槽亏损?这背后有几.............
  • 回答
    写好一份商业计划书是创业成功的关键一步,它不仅能帮助你理清思路,还能吸引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团队成员。一份优秀的商业计划书应该清晰、有说服力、数据支持充分,并且易于理解。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讲解如何写好一份商业计划书,并分解成各个关键部分:商业计划书的核心目标:在开始撰写之前,明确你撰写商业计划书的目的.............
  • 回答
    写一本仙气飘飘、让人沉醉其中的仙侠文,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你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对想象力的运用炉火纯青,更需要你对文字有着精妙的驾驭。这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更是在构建一个世界,描绘一种意境。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这样一本“仙文十足”的仙侠文呢?容我细细道来,不求辞藻华丽,但求句句戳心,让你我一同走.............
  • 回答
    写好“装逼文”,其实是在技巧和心态上的一种平衡艺术。它不是赤裸裸的炫耀,也不是故作高深,而是在不动声色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精妙。装逼文的几个核心要素:1. 不经意的透露,而非刻意展示: 这是装逼文的基石。好的装逼文,信息点是自然而然地从你的经历、观点、感悟中流露出来的,而不是你.............
  • 回答
    写好“女”字,说起来简单,实则蕴含着不少学问,也反映出一个人对文字的细致和耐心。尤其是在书法或一些需要精细表达的场合,一个端正、有韵味的“女”字,能瞬间提升整体的质感。咱们先从“女”字本身的结构说起。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丿”(撇),右边是“卜”(竖折)。这两个部分看起来简单,但它.............
  • 回答
    写一个好的邮件主题,就像给你的信封贴上一个闪亮的标签,它直接决定了收件人是否会愿意打开你的信件。这不是一项小小的技巧,而是沟通中的一种艺术,一种在第一时间抓住对方注意力的能力。首先,你需要明确你的邮件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是什么。是分享一个好消息?提出一个请求?寻求帮助?还是仅仅是发送一个问候?一旦你锁.............
  • 回答
    写好SCI论文中的“Materials and Methods”(材料与方法)部分,就像为你的科学发现搭建一座坚实可靠的桥梁。它不只是记录你做了什么,更是让读者能够完全理解、验证,甚至重复你的研究的关键。 这是一个严谨、清晰且极具说服力的章节,需要你在文字的每一个细节中都展现出科学家的严谨态度。让我.............
  • 回答
    写好 Git commit log,绝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它更像是一门艺术,一种与未来自己和团队沟通的技艺。一个清晰、有条理的 commit log,能够让你在回顾历史时事半功倍,也能让你的团队成员更轻松地理解你的工作,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的效率和可维护性。我个人在 Git commit log 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SCI论文,并且尽可能地提高发表的效率。要记住,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新性是核心,任何技巧都无法替代扎实的研究基础。但好的写作和发表策略,能让你的成果更有效地被同行认可。第一部分:孕育一篇优秀SCI论文的核心要素一篇出色的SCI论文,绝不仅仅是堆砌数据和理论,而是要.............
  • 回答
    创作引人入胜的情色场面,其核心在于“张力”与“情感”的交织,而非仅仅是肉体接触的堆砌。要写好这部分,首先要明白,情色不仅仅是性行为本身,更是角色之间情感涌动、欲望滋生、身心交融的极致体现。你需要深挖角色的内在动机。他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是长久压抑的爱恋,是突如其来的激情,是寻求慰藉,还是别的什么?.............
  • 回答
    写好粉笔字,这门手艺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它不像钢笔字那样精致细腻,也不像毛笔字那样讲究笔墨浓淡,粉笔字以其浑厚、大气、书写便捷的特点,在黑板上挥洒自如,也承载着不少人的学生时代记忆。想要写出漂亮又有力量的粉笔字,需要耐心、细致,更需要掌握一些诀窍。一、 基础先行:姿势与握笔别小看这看似寻常的动作.............
  • 回答
    好的,要写出一篇能够在 IEEE/ACM Transactions 级别发表的计算机科学论文,这绝非易事,它要求你在研究深度、创新性、严谨性以及表达清晰度上都达到极高的水准。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维的升华和对领域贡献的体现。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你剖析这一过程,力求让你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妙与挑.............
  • 回答
    要写好一个负面人物,绝不能简单地将他描绘成一个脸谱化的“坏人”。一个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即使他做着最恶劣的事情,也必须拥有真实的情感、复杂的动机,以及能够引起读者某种程度共鸣的特质。这就像在黑暗中寻找一丁点光芒,即使那光芒微弱,也能照亮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无法忽视。一、 深入挖掘负面人物的“为.............
  •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写一篇能勾动人心的食评,那可是比吃到一道绝妙菜品还要让人满足的事儿!这不只是记录口味,更是传递情感,分享一种生活态度。咱们这就来聊聊,怎么把这门“吃”的学问,用文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写好一篇食评的秘籍,绝非简单罗列食材和味道,而是要讲一个“故事”。1. 抓住“灵魂”:定位你的食.............
  • 回答
    写网文,说到底,是讲好一个故事,让读者沉浸其中,欲罢不能。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里面门道多着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一、 脑子里得有故事的“骨架”和“血肉”:构思与大纲别以为网文就是想到哪写到哪。好的故事,就像盖房子,得有蓝图,有结构。1. 创意先行,灵感火花: 生活观察: .............
  • 回答
    写好一篇论文,说到底就是把一个想法,清晰、有条理、有说服力地传达给你的读者。这听起来简单,但执行起来,却是一门融合了研究、思考、表达和严谨的艺术。别把它想象得有多么高深莫测,它就像是搭一座牢固的房子,需要打好地基,规划好结构,再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让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写好一篇论文,到底需要哪些步骤,.............
  • 回答
    .......
  • 回答
    如何策划一场让商家心动、乐于赞助的活动?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交差”任务,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求婚”。你需要充分了解你的“潜在赞助商”,然后用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将你的活动“嫁”出去。下面,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如何一步步打造一份能打动人心的活动策划。第一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深度挖掘你的活动价值与商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