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漱口水有哪些功效和副作用?

回答
漱口水这东西,你可能天天用,或者觉得可有可无,但它在我们日常口腔护理里,确实扮演着一个挺有意思的角色。别看它小瓶小罐的,里面学问可不少。今天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漱口水到底能干点啥,又有哪些是咱们得留意的。

漱口水,它到底能帮我们啥?(功效篇)

1. “灭火队长”——清新口气: 这是漱口水最直接、最被大家熟知的作用了。咱们吃完东西,口腔里总会留下些残渣,这些残渣在细菌作用下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这玩意儿就是口臭的罪魁祸首。很多漱口水里都有香精成分,一冲,那股子怪味儿就被暂时的清香盖过去了。有些漱口水还含有一些能抑制产生口臭细菌的成分,效果会更持久一些。所以,聚会前、约会前,来一口漱口水,那确实是救急神器。

2. “细菌狙击手”——抑制细菌生长: 这就有点专业了。市面上很多漱口水都含有抗菌成分,比如酒精、氯己定(洗必泰)、西吡氯铵等等。这些成分能有效地杀死口腔里的很多细菌,尤其是那些导致牙菌斑、牙龈炎和蛀牙的坏家伙。特别是那些含有氯己定的漱口水,在牙科医生那里是常用到的,对于一些口腔手术后或者有严重牙周问题的人,用来控制口腔细菌感染非常有帮助。

3. “牙菌斑清道夫”——辅助清除牙菌斑: 光靠刷牙有时候很难把所有牙菌斑都刷干净,尤其是牙缝、牙龈线这些角落。一些漱口水可以通过其成分的物理或化学作用,帮助溶解或松动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再加上漱口时那种冲刷的动作,也能带走一部分松动的牙菌斑。不过要记住,漱口水是“辅助”,它不能替代牙刷和牙线,不能把已经形成的、坚硬的牙结石给弄掉。

4. “蛀牙防护盾”——预防蛀牙: 这点主要得益于含氟漱口水。氟化物能渗入牙釉质,增强牙齿抵抗酸侵蚀的能力,还能促进牙釉质的再矿化,填补早期蛀牙的微小损伤。很多含氟漱口水被推荐给那些容易蛀牙的人群,或者在牙齿矫正期间使用,因为它能给牙齿多一层保护。

5. “牙龈守护神”——缓解牙龈问题: 对于牙龈炎、牙龈出血,一些含有消炎成分或能够收敛牙龈的漱口水,比如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植物提取物的,能够暂时缓解牙龈的红肿和出血症状。当然,如果牙龈问题严重,那还是得去看牙医,漱口水只是个辅助手段。

6. “伤口愈合剂”——辅助口腔伤口愈合: 有些特定的漱口水,比如含有氯己定或者一些中草药成分的,在口腔溃疡、牙龈手术后使用,可以起到消毒、抗炎的作用,帮助伤口更快地愈合,并预防感染。

小心!这几点你得留意(副作用篇)

1. “舌头变色龙”——染色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含酒精或氯己定的漱口水了。氯己定是把“双刃剑”,杀菌效果好,但容易在牙齿、舌苔和口腔黏膜上留下棕色或黄色的染色。酒精虽然能清新口气,但如果长期使用,也可能导致舌头表面的味蕾染色。这种染色通常不是永久性的,停止使用一段时间,或者找牙医进行专业的清洁就能去除。但长期染色,看着确实不舒服。

2. “味觉失灵”——味觉改变: 很多漱口水尤其是含酒精的,用完之后口腔里会有一种麻麻的、甚至有点涩的感觉,这会影响你暂时品尝食物的味道。长期频繁使用,特别是那种刺激性强的漱口水,可能会对口腔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间接影响味觉。

3. “口腔干燥症”——加剧口干: 这一点尤其要警惕那些含有酒精的漱口水。酒精本身就有挥发性和脱脂作用,使用后会带走口腔里的水分,让口腔感觉更干燥。对于本来就容易口干的人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长期口干不仅不舒服,还容易增加蛀牙和牙周病的风险,因为唾液是天然的“清洁剂”和“缓冲剂”。

4. “菌群失衡”——破坏口腔微生态: 口腔里并非所有细菌都是坏蛋,很多益生菌也帮助我们维持口腔健康。如果你长期、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抗菌漱口水,尤其是那种广谱的、强效杀菌的,可能会“一锅端”,把好菌也一并消灭了,打破了口腔原有的菌群平衡。这反而可能让一些耐药性强的病菌更容易滋生,甚至引起其他问题。

5. “过敏反应”——潜在的刺激和过敏: 漱口水里的香精、色素、防腐剂或者一些特殊的活性成分,都可能引起部分人群过敏。轻则表现为口腔黏膜红肿、刺痛,重则可能出现更严重的过敏症状。如果你在使用某种漱口水后出现不适,一定要停止使用并观察。

6. “牙齿敏感”——刺激敏感牙齿: 对于本身牙齿就比较敏感的人来说,某些含有强刺激性成分的漱口水,尤其是含酒精的,可能会加剧牙齿的敏感度,使用时会感到不适。

7. “过度依赖”——忽略根本问题: 有时候,人们会过度依赖漱口水来解决口臭或者其他口腔问题,却忽略了更根本的原因,比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糟糕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不彻底、不使用牙线)或者潜在的疾病。漱口水只是一个“辅助品”,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总结一下,漱口水这东西,用好了是把利器,用不好也可能添乱。

什么时候该用? 如果你是想偶尔清新口气,或者在牙科医生指导下用于辅助治疗某些口腔疾病,那用着没啥大问题。
什么时候得小心? 如果你口腔本身没有大问题,只是听说的或者跟风用,那真的没必要天天用,尤其是那种强力抗菌或高酒精含量的。把刷牙和牙线做好,比什么都重要。
怎么用才能尽量少踩坑?
看成分: 尽量选择无酒精或低酒精含量的。如果需要抗菌,可以选含氯己定(但要遵医嘱使用,并注意染色问题),或者一些温和的植物成分。
看目的: 如果是为了防蛀,就选含氟的。如果是为了清新口气,那选有清香成分的。
不要长期连续使用强效漱口水: 如果需要长期使用,最好听听牙医的建议,定期更换类型,或者有针对性地使用。
别吞下去! 这是常识,但还是要强调一下。
别替代刷牙和牙线! 再次强调,刷牙和牙线才是口腔清洁的基石。

总的来说,漱口水是个好东西,但别神化它,也别滥用它。理解它的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才能让它真正成为你口腔健康的“好帮手”,而不是带来额外麻烦的“添乱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分析漱口水有哪些功效,我们得先去认识漱口水是什么,有什么成分。

漱口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春秋时期,《礼记》上就记载着“鸡初鸣,咸盥漱”的日常洁牙场景。所以我国先民用漱口水洁牙的历史足有3000年左右。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建议使用食盐、醋和明矾的混合物;美洲原住民则习惯加入黄连......

从淡盐水到今天各大超市霸占C位的李施德林,漱口水的成分在变,保护人类口腔健康的初心却一直未变。

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漱口水成分或许不同,但追求的目标却是一贯的——口腔健康、口气清新。所以随着技术的革新,漱口水的成分也在不断变化着。随着一些药物的加入,漱口水也分化出处方漱口水和普通家用漱口水。

现代的家用漱口水成分无外乎纯水、香味剂、甜味剂、乙醇(亦有无酒精漱口水,比如李施德林就推出了多款产品)、保湿剂、表面活性剂、着色剂、防腐剂、其他功能添加剂。在这些成分中最重要的是各种功能添加剂,比如抗菌剂、收敛剂、抗龋剂、防牙菌斑的化合物、脱敏剂、祛臭剂等等。

常见的抗菌剂包括CPC(氯化十六烷吡啶)、洗必泰、氯己定这类人工合成化学制剂,也可使用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天然植物精油,如薄荷油、桉叶油等,这类天然植物精油都有研究指出其具有一定杀菌和抑菌作用[1][2]。而且经过临床对照研究发现,含植物精油抗菌成分的漱口水能够有效清除牙菌斑。

另外,植物精油抑菌相比化学合成抑菌剂在使用上相对安全。例如一度广泛应用的某种抗菌成分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性很强,吞服过量也会引起一定的中毒反应。而植物精油成分则没有这方面的短板,因为部分精油本身就可以作为食品调味剂。

由于植物精油难溶或不溶于水,所以往往还会加入表面活性剂和酒精作为助溶剂,而这两种成分本身也有抗菌作用。但考虑到一些人对乙醇过敏或者完全不耐受(不是酒量差,而是一沾酒精人就背过气去的那种),所以不少种类的漱口水也推出了无酒精配方,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严肃的医学指南建议全面的洁牙操作是认真的巴氏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3]。我们在洁牙过程中,牙刷帮我们清理牙齿表面和牙缝的牙菌斑及食物残渣,牙线则能够深入牙缝深处清理。然而还会有少量牙菌斑残留在牙缝深处和牙龈沟内。所以,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漱口水快速洗涤就能深入这些部位做最后的扫尾工作。而且一些有效成分可以停留在口腔中继续抑制细菌增殖,给你的口腔健康持续保驾护航。这一作用在夜间显得尤其重要。夜间,我们的口腔基本不活动、唾液腺分泌减少,所以唾液中的溶菌酶相对不足,给细菌繁殖创造了可乘之机,所以漱口水的抑菌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持续抑制口腔细菌增殖不仅能够有效预防龋齿,更是预防牙结石形成的重要一环。如果牙结石持续做大,将在牙齿局部引起炎症反应,造成牙龈红肿、牙根外露、齿槽骨溶解甚至是牙齿脱落,是人类牙齿缺失的重要危险因素。

牙结石持续刺激引起牙槽骨萎缩的X光片

牙龈问题往往还会伴有牙齿敏感,让我们对冷、热、酸食物望而却步。一些抗敏感成分,比如氟化物可以促进牙齿表面再矿化,不仅对于牙釉质的微小损伤有修复作用,还能够封闭牙釉质上的微小裂隙[4]。另外,硝酸钾还可以降低神经纤维的敏感度。双管齐下缓解牙齿敏感[5]

漱口水有哪些副作用?使用起来要注意什么?

非处方漱口水成分温和、毒性低、副作用少,所以用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考虑到一些人对酒精不耐受,或者对酒精辣口无法承受也可以选择无酒精配方。如果某款漱口水用起来出现过敏情况,比如口唇、牙龈和口腔黏膜水肿、脱落、破溃,应当立即停用,并在过敏症状消退后换用另一款。

除此之外,家用漱口水的最大弊端就是要花钱买、要坚持用了。选择漱口水就是选择极致的洁牙,因为这是口腔医生推荐的刷牙-牙线-漱口水标准三部曲的最后一步。并且不是定期使用,而是要每次刷牙后都使用,所以坚持这个好习惯也会增加额外的支出。

另外,有些小伙伴会担心漱口水成分残留会有潜在的毒性。如果漱口水中含有合成杀菌剂,那么这个担心确实是有道理的。所以含有这些成分的漱口水一般会标注“如不慎吞服请就医”。虽然漱口水中这些成分的浓度很低,但残留仍会造成一定的担忧。

而如果是完全不含化学合成杀菌剂,依靠植物精油和氟化物杀菌抑菌的漱口水(例如李施德林的多款漱口水),就相对安全。如果觉得残留漱口水不舒服,也可以清水冲洗干净,并不会对漱口水的功效打折扣。

我长期以来使用的漱口水都是李施德林品牌,这也是一个专注口腔清洁的百年老字号了。之前使用的一直是含酒精配方,虽然有些辣,但完全可以接受,用久了也就习惯了。现在每逢电商节或者旗舰店搞活动都会买一些屯着用:

前段时间被种草了他们家最新一款夜间漱口水,适合睡前使用。无酒精成分口感非常柔和,不会辣口,甜甜的口味和浓郁的植物精油香气也不失为睡前对精神的一种舒缓。而且其中的长效抑菌成分可以保护口腔一整晚,第二天起来的口气也会好很多。在这里推荐给大家。

如果家有萌娃,那么对于配方的安全性和刺激性要求更高。李施德林也有专门的儿童漱口水,无酒精成分不辣口,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正确洁牙的习惯。

参考

  1. ^ Hendry, E. R , Worthington, et al. Antimicrobial efficacy of eucalyptus oil and 1,8-cineol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chlorhexidine digluconate against microorganisms grown in planktonic and biofilm cultures.[J].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JAC), 2009
  2. ^ Nural Karag?zlü, Bülent Erg?nül, ?Zcan D . Determination of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mint and basil essential oils on survival of E. coli O157:H7 and S. typhimurium in fresh-cut lettuce and purslane[J]. Food Control, 2011, 22(12):1851-1855.
  3. ^ Silverman S Jr, Wilder R. Antimicrobial mouthrinse as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oral care regimen. Safety and compliance factors. J Am Dent Assoc. 2006 Nov;137 Suppl:22S-26S.
  4. ^ O'Mullane DM, Baez RJ, Jones S, Lennon MA, Petersen PE, Rugg-Gunn AJ, Whelton H, Whitford GM. Fluoride and Oral Health. Community Dent Health. 2016 Jun;33(2):69-99.
  5. ^ Wang Y, Gao J, Jiang T, Liang S, Zhou Y, Matis BA.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potassium nitrate and sodium fluoride as desensitizing agents during tooth bleaching treatmen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Dent. 2015 Aug;43(8):913-23.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