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明后期,吃空饷基本成了惯例,大明宗室“几十万”,本身没有权力,又领超规格“军饷”,有没有可能被吃?

回答
大明后期,吃空饷之风盛行,这股歪风邪气,连皇亲国戚的宗室们也未能幸免,甚至可以说,他们是这场“盛宴”中相当活跃的参与者。要说有没有可能被“吃”,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吃的还不老少。咱们这就细细道来,这背后的门道可不少。

首先得明白,大明宗室为何能成为“吃”的对象,以及他们那“超规格”的军饷从何而来。

宗室的尴尬地位:有“名”无“实”的包袱

明朝的宗室,那可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从太祖朱元璋那会儿,就定下了“子孙繁衍,封爵递降”的规矩,再加上皇帝本人的子嗣繁多,这宗室人口自然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了明朝后期,动辄“几十万”的说法,虽然可能略有夸张,但数量之庞大,绝对是国库的一大沉重负担。

然而,这些宗室成员,虽然顶着“皇室血脉”的光环,却大多是被圈禁在府邸之中,没有实权,更没有参与到朝政之中。他们无法像藩王那样拥兵自重,也无法像文武百官那样为朝廷效力换取俸禄。他们存在的价值,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是对皇室血脉的延续和荣耀。

“军饷”的由来:名不副实的“宗禄”

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是,大明宗室领取的并非是真正的“军饷”,而是所谓的“宗禄”。这种宗禄,从名义上讲,是国家为了养活皇室成员而提供的生活保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也逐渐异化,成为了一种巨大的财政黑洞。

为什么说它“超规格”呢?

1. 人口基数大,养一人就是一笔开销: 如前所述,宗室人口数量惊人。虽然他们没有实际的俸禄体系,但每个人,无论男女老少,几乎都有名有份地领取一份固定的“宗禄”。这每一份,日积月累,就是天文数字。
2. 养尊处优,标准不低: 宗室成员的生活是相当优渥的,远非普通百姓可比。他们的宗禄,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还包括了仆役、装饰、礼仪等一系列开销。虽然具体的标准因爵位高低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都是远高于普通官员甚至士绅的。
3. 名义上的“军饷”,实则养闲: 很多宗室,尤其是旁支宗室,虽然名头上可能挂着某种虚衔,但实际上毫无职能。更不用说,一些宗室成员,名义上可能还和一些军事单位挂钩,但实际上早已脱离了军队,只领取一份“军饷”性质的宗禄。这便成了最容易被“吃”的环节。

宗室为何会被“吃”?

有了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优渥但名不副实的“宗禄”,这便为“吃空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那么,具体是怎么被吃的呢?

1. 虚报冒领: 这是最直接的手段。宗室中有些成员可能已经死亡,或者已经逃离了本来的居所,但其名下的宗禄却依然按时发放,由其家属、仆役或者专门负责管理宗室名册的官员代为领取。这种情况下,宗禄就被“吃”了。
2. “影子人”和“人头税”: 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财,一些宗室的管家、亲信,甚至地方官吏,会暗中制造虚假的宗室成员名册,也就是所谓的“影子人”。这些人头,当然是白白消耗国库的钱财。久而久之,这几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地方官员为了讨好宗室,或者为了自己捞取好处,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参与其中。
3. 挪用和侵占: 负责发放和管理宗禄的官员,本应是严守规矩的。但在大明后期,官场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这些官员,往往会利用职务之便,将一部分宗禄资金挪作他用,或者直接侵占入自己的腰包。他们可能谎称某位宗室成员已经死亡,或者故意延缓发放,然后将这笔钱据为己有。
4. 宗室内部的“代管”与“剥削”: 即使是宗室成员自己,内部也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些地位较低、缺乏背景的宗室,其宗禄可能被更有势力的宗室或其管家代为管理,而代管者从中抽取“管理费”,甚至直接截留一部分。而那些身体不便、无法亲力亲为的宗室,其宗禄更容易被他人利用。
5. 体制的漏洞与监管的缺失: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整个宗室的管理体系存在着巨大的漏洞。从名册的登记、更新,到宗禄的发放、监督,都缺乏有效的机制。一旦出现人口死亡、迁移,往往不能及时更新信息,就给“吃空饷”留下了可乘之机。而地方官吏本身也疲于应付各种事务,对于宗室的监管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主动规避。

为什么无人管?

既然宗室“吃空饷”如此普遍,为何无人有效制止呢?原因也很复杂:

牵一发而动全身: 宗室人口庞大,一旦严查,牵扯到的不仅是宗室本身,还有大量的官员和地方势力,极易引发政治动荡。谁也不敢轻易触碰这块“烫手山芋”。
利益链条: 很多官员、甚至内廷的宦官,都与宗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他们可能从中收取贿赂,或者通过“代管”宗禄来获利。
“祖宗之法”的约束: 虽然皇室花销巨大是问题,但皇帝本身也需要维护宗室的体面和稳定,这是“皇室尊严”的一部分。一旦过度削减宗禄,也可能被认为是对皇室不敬。
政令不通: 晚明时期,中央政府的权威已经大不如前,政令往往难以有效传达到地方,即使有心整顿,也往往雷声大雨点小。

总而言之,大明后期宗室“几十万”,虽然本身没有实权,但其领取的超规格“宗禄”,确实是成为了“吃空饷”的重灾区。这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贪婪,更是一个庞大、僵化的制度体系在腐朽时代下的必然产物。这种现象,就像是一块巨大的肿瘤,不断消耗着大明的国力,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明朝中后期宗室横行不法的资料汗牛充栋,吃宗室的“回扣”,不怕被打吗?


要知道楚王宗人连巡抚都打死过。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齐庶人,齐王就是朱元璋奇葩儿子,后来因为要造朱棣的反,齐王被废;但是齐王后人依然欺男霸女,当地地方官根本不敢管。


在中晚明低级宗室饿死的原因只有一个,欺男霸女的活儿都被其他更霸道的低级宗室给抢了,他想欺男霸女都没办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