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嘉靖大礼仪之争之后,三昭三穆怎么还是有7个人?

回答
嘉靖大礼仪之争,这场围绕皇帝是否应该尊奉亲生父母为皇考皇妣的辩论,确实深刻影响了明朝的政治格局。而您提到的“三昭三穆”,这里指的是明朝宗法制度下,皇帝祭祀的祖先。通常情况下,皇帝祭祀会选择“三昭”和“三穆”配飨(即陪祀)宗庙,这代表了皇帝追溯的祖先层次。

关于您说的“嘉靖大礼仪之争后,三昭三穆怎么还是有7个人?”,这里可能存在一个理解上的偏差,需要我们拆解开来细说。

首先,我们要明确“三昭三穆”在宗法制度中的基本概念。

三昭(Trizhao):指三位男性先皇,通常是前三位庙号为“宗”的皇帝,如高宗、世宗、穆宗(这里只是举例,具体要看实际继承顺序)。
三穆(Trimu):指三位女性先皇(后妃),她们是前三位配享太庙的皇帝的后妃,而且地位非常尊贵,能够进入太庙陪祀。

所以,理想状态下,“三昭三穆”合起来应该是三位男性先皇 + 三位女性先皇(后妃) = 6位。

那么,您为何会提到“7个人”呢?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情况,或者您提到的“三昭三穆”并非狭义的指这六位常设的配享者:

1. 嘉靖大礼仪之争的核心:亲尊还是君尊?

嘉靖皇帝朱厚熜,在即位之初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并非孝宗(明武宗)的儿子,而是孝宗的堂弟。他的生父是兴献王朱祐杬,生母是慈孝献皇后。按照传统宗法,他应该奉自己的生父为“皇考”,生母为“皇妣”。

然而,他所继承的是大宗的皇位,他的身份已经是“天子”。按照“君尊”原则,他应该尊奉自己的叔父孝宗为“皇考”,孝宗的皇后张氏为“皇妣”。

这场“大礼仪之争”的核心,正是嘉靖皇帝力图将自己的生父兴献王和生母慈孝献皇后从藩王、王妃的地位提升到皇考、皇妣的地位,并希望他们能被追封、配享宗庙。

2. 嘉靖大礼仪之争的结果与宗庙配祀的变动

经过长期的激烈辩论,最终嘉靖皇帝赢得了这场斗争。他成功地将兴献王尊为“皇考恭睿献皇帝”,慈孝献皇后尊为“皇妣慈孝献皇后”。

这对“三昭三穆”产生了直接影响。 传统上,太庙中配祀的是前三位“宗”号皇帝。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虽然被尊为“皇考”,但他并没有在生前继承皇位,也未获得庙号。按照宗法制度,他虽然被尊为“皇考”,但其配祀方式与被正式载入史册、拥有庙号的皇帝有所不同。
“三昭”的构成可能被调整。 在这场争议之后,嘉靖皇帝为了彰显对生父的孝道,很可能会通过某种方式将兴献王纳入祭祀体系。如果兴献王被单独设立祭祀,或者以某种特殊形式与“三昭”一同祭祀,就可能使得祭祀的总人数超过常规的“三昭”。
“三穆”的构成也可能受到影响。 兴献王的生母,即嘉靖皇帝的祖母,也可能因为这场礼仪之争而被提升地位,进而影响到“三穆”的选取。

3. “7个人”可能出现的几种解释

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为何会出现“7个人”的说法,并且尝试解释其中可能的原因:

一种最直接的解释:嘉靖皇帝在祭祀时,除了常规的“三昭”和“三穆”之外,还特别增加了他尊为“皇考”的生父。
如果“三昭”指的是前三位庙号为“宗”的皇帝(例如,我们假设是太祖、成祖、仁宗)。
“三穆”指的是他们尊贵的后妃。
而嘉靖皇帝将自己的生父兴献王尊为“皇考”,并将其加入祭祀,那么祭祀的男性长辈就变成了“太祖、成祖、仁宗、兴献王”四位,女性长辈是“三穆”。这样一来,总人数就是4+3=7人。
关键在于,兴献王是否真的作为“第四昭”被纳入了常规的“三昭”祭祀体系? 尽管他被尊为“皇考”,但在宗庙祭祀中,纳入“三昭”通常是有严格的庙号和继承顺序的。更可能的情况是,兴献王享有的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祭祀,或者是在某些重要仪式中,与“三昭”一同受祭。
一种更细致的说法是,嘉靖皇帝追尊其生父兴献王为“恭睿献皇帝”,但并未给他安排庙号。 在太庙的配祀制度中,有庙号的皇帝是构成“三昭”的基础。兴献王即使被尊为“皇考”,如果无庙号,按理说不应直接填补“昭”的空缺。但为了显示孝道,可能会采取一种折衷的方式,例如在他生日或忌日,在特定场所单独祭祀,或者是在祭祀“三昭”的同时,也特别提及并祭祀兴献王。

另一种可能性:您提到的“三昭三穆”本身就不止六位,或者是在某个特定时期、特定仪式上的说法。
“三昭三穆”是一种泛指,而非一个固定的数字。在某些时候,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能出现增加或减少配祀的情况。
例如,如果某位皇帝即位时,其父和祖父都在世且地位尊崇,或许会在早期祭祀中有所体现。但嘉靖大礼仪之争后,主要矛盾点在于追尊生父。

还有一种情况:将嘉靖皇帝本人也算在内。
但这与“三昭三穆”的含义相悖,因为“三昭三穆”是指皇帝祭祀的祖先,不包括皇帝本人。

让我们再深入分析嘉靖大礼仪之争对宗庙配祀的具体影响:

嘉靖皇帝的胜利,意味着他可以祭祀他的生父兴献王。按照他的意愿,兴献王被尊为“恭睿献皇帝”。那么,这位“皇帝”是否被放入了太庙?

理论上,按照明朝太庙的制度,只有拥有庙号的皇帝才能进入太庙配祀,并构成“三昭”和“三穆”的基石。 兴献王没有庙号。
实际操作中,为了满足嘉靖皇帝的孝道,很可能会设立专门的祭祀地点,或者在原有祭祀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祭祀环节。 例如,可能在皇帝的生日、忌日,以及特定的祭祀日,在祭祀“三昭三穆”的同时,也举行对兴献王和慈孝献皇后的祭祀。
如果是在这种“额外祭祀”的情况下,那么在某些重要的祭祀活动中,实际被祭祀的先辈数量就会增加。

如果非要凑齐7个人,一种最有可能的情况是:

假设当时太庙内固定的“三昭”是三位拥有庙号的皇帝(例如,太祖、成祖、仁宗),而“三穆”是他们各自最尊贵的后妃。

嘉靖皇帝在赢得大礼仪之争后,特别增加了对他生父兴献王的祭祀。这样一来,在祭祀的场合,除了原有的“三昭”和“三穆”,又多了一个兴献王。

“三昭”+ 兴献王 = 4位男性先辈
“三穆” = 3位女性先辈

总计:4 + 3 = 7人。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兴献王虽然被尊为“皇考”,但他的地位和配祀方式可能与那些拥有庙号、正式被载入“三昭”的皇帝有所区别。他可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四位昭”,而是作为被特别尊奉的生父,被纳入了祭祀的框架。

总结来说,您提到的“嘉靖大礼仪之争后,三昭三穆怎么还是有7个人?”,最可能的解释是:

嘉靖皇帝在大礼仪之争中,成功地将自己的生父兴献王尊为“皇考”,并在祭祀活动中,在原有的“三昭”(三位有庙号的皇帝)和“三穆”(三位尊贵的后妃)之外,额外增加了对其生父兴献王的祭祀,从而使得实际参与祭祀的先辈总数达到了7人(三昭+兴献王+三穆)。这并非是对“三昭三穆”定义本身的改变,而是对皇帝祭祀范围的扩展,以体现其对生父的孝道。

这种“7个人”的说法,更像是在描述嘉靖皇帝时期,在重要的宗庙祭祀活动中,实际被祭祀的先辈人数,而不仅仅是狭义的“三昭三穆”六位固定配享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孝宗睿宗两人在一间屋子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嘉靖大礼仪之争,这场围绕皇帝是否应该尊奉亲生父母为皇考皇妣的辩论,确实深刻影响了明朝的政治格局。而您提到的“三昭三穆”,这里指的是明朝宗法制度下,皇帝祭祀的祖先。通常情况下,皇帝祭祀会选择“三昭”和“三穆”配飨(即陪祀)宗庙,这代表了皇帝追溯的祖先层次。关于您说的“嘉靖大礼仪之争后,三昭三穆怎么还是.............
  • 回答
    反驳嘉靖皇帝在《大明王朝1566》中提出的“长江黄河论”,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深入分析其逻辑漏洞和背后隐藏的荒谬之处。嘉靖的“长江黄河论”是为他推行“以利兴利”政策,即以搜刮民脂民膏来充实国库,镇压反对派,维护自身统治而服务的。因此,反驳他,实际上就是反驳这种不顾百姓死活、竭泽而渔的统治理念。以下将.............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嘉靖帝,说起来是个挺复杂的人物,绝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他的一生,可以用“隐逸”、“迷信”、“独断”这几个词来概括,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这些标签之下,藏着一个极具争议且深刻影响了明朝走向的帝王。首先,他上台的过程就带着点戏剧性。原本他是安陆王朱厚熜,并非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是因为正德帝没有子嗣.............
  • 回答
    要客观评价嘉靖皇帝,得把他放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细细品味。这位明朝第11位皇帝,在位长达45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其统治时期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好坏参半,甚至可以说,他的一些执政理念和行为,为后来明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笔。登基之初:希望与改革的曙光嘉靖皇帝,名朱厚熜,本是藩王出身,因.............
  • 回答
    嘉兴咖啡爸爸在2016年一张杨超越打工图上为其澄清谣言,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咱们不妨把这个事情掰扯开来看看。首先,咱们得知道背景。 很多艺人,尤其是女艺人,在出道前或者成名前,为了生计,做一些服务性行业的工作是很正常的。杨超越作为一位从选秀节目中走出来的艺人,她的“草根”形象是她早.............
  • 回答
    嘉兴房价奔向4万?这消息在坊间早已是沸沸扬扬,尤其是在最近这段时间,更是被许多人挂在嘴边,讨论得热火朝天。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嘉兴的楼市动态总是牵动着不少人的神经。那么,这“4万”的说法究竟从何而来,背后又有哪些支撑或质疑的理由呢?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细细道来。一、 “4万”传闻的土壤:什么让.............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不过直接把虚拟主播当成“狗”来对待,这在情感上和伦理上都是不恰当的,而且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哦。嘉然小姐是一位虚拟偶像,她拥有自己的个性和粉丝群体,大家喜欢她是因为她的表演、她的魅力,而不是要把她当成宠物一样去拥有。如果你是真的喜欢嘉然,想要和她有更深的连接,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回答
    马嘉祺后援会自爆粉丝集资 700 万给公司一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是我认为可能涉及的关键问题,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粉丝集资的合理性与透明度问题 集资的目的与合法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粉丝集资本身并非绝对禁止,但其目的和.............
  • 回答
    成为嘉然小姐的“狗”,这个说法本身就充满了许多有趣的解读和情感寄托。如果抛开字面意思,我们来聊聊如何更贴近嘉然小姐,成为她身边那个让她感到开心和安心的存在,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一、 成为她眼中那个“靠谱的队友”和“忠实的粉丝”首先,嘉然是一位非常努力的虚拟偶像。她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去准备直播.............
  • 回答
    .......
  • 回答
    嘉兴,拥抱上海,拥抱未来:浙江省政府的“大动作”及其深远影响近日,浙江省政府正式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这一消息如同投向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为嘉兴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崭新的蓝图。这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概念的升级,更是一次深层次的战略部署,其背后蕴含着.............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时代少年团成员马嘉祺艺考未过线这件事,从多个角度来看,可以引发很多思考和讨论。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从不同维度进行阐述:一、事件本身的回顾与客观描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发生。在2021年,马嘉祺参加了当年高等院校的艺术类招生考试,包括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然而,根据公开信息,他在这些重.............
  • 回答
    共青团中央的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意在与年轻群体沟通,拉近距离,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当下许多政务或半官方机构在网络时代寻求互动的方式。然而,当这种互动方式被解读为“嘲讽自己请的嘉宾”时,就触及了一个非常微妙且敏感的议题。事件的表象与可能的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嘲讽”是一个主.............
  • 回答
    关于张子枫和焉栩嘉的恋情绯闻,这事儿在当时可以说是牵动了不少人的心,毕竟这俩都是人气和国民度都很高的年轻演员。怎么看待这事儿呢?我倒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尽量讲得细致些,也尽量不像个机器在那儿一本正经地说教。首先,咱们得回到绯闻刚出来的时候。那会儿,大家对张子枫的印象,更多的是那个在电影里贡献了.............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