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会。
肖战粉又没有做错什么,只不过是一如既往地常规操作罢了。
去年《陈情令》播出的时候,我看了两眼就直接关了。当时在说《陈情令》的时候,直接就说这个剧的主要演员根本就没什么演技,这就是一部纯卖肉的电视剧。但在当时无论是打开知乎还是微博,动不动都是“博君一肖”。
我针对鲜肉流量演员们的一贯态度是不必喜欢他们、也不必可怜他们。之所以说不必可怜他们,是因为这种要演技没演技、要作品没作品的人能火起来,靠的就是脑残粉的支持。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脑残粉捧起人来快,但搞事也不含糊。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鲜肉演员本身也无法同粉丝割裂,既因其利必承其弊,福祸相依并非虚言。
当然,我说的还比较客气点。作为圈内毒舌,编剧汪海林说得更直接:“‘小鲜肉’原本是以前香港富婆来内地找鸭时用的词,就是为了叫着好听”、“我原来以为只有某种女性用品是以‘流量’来论好坏的,现在演员也开始这么搞了”?这也算是直接道出了小鲜肉作为“女性用品”的本质。
把这个事往大一点说,评价一个娱乐圈内的艺人水平究竟如何,其实只要看他粉丝的性别构成就行了。真正凭作品说话的艺人,根本无需向特定性别粉丝展开营销。比如说周杰伦,男粉女粉的比例应该是差不多的。包括去年《庆余年》播出的时候,张若昀、郭麒麟以及田雨(王启年)这些人大家的评价都非常好(无论男女)。唯独是肖战出场的时候,弹幕直接就变成了“哥哥加油”之类的内容,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弹幕在说“这是什么破演技,直接拉低了整个剧的水平”、“一张面瘫脸,有什么好吹的”之类。当时,甚至还有不少影评人吐槽说“公允地说张若昀在剧中的演技并未能很好地贴合范闲的性格设定,很多场景的表演也不够舒展,但当肖战出场以后,我觉得张若昀直接就是表演艺术家了”。
在某种意义上说,肖战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只不过是资本按需制造出的一个“女性用品”罢了。而这个“女性用品”的主要消费者就是那些不看作品、不看演技、审美能力差、分不清人设与现实的脑残粉(一个能把《陈情令》和肖战吹上天的人,你跟我说她审美能力好我是绝对不信的)。
当然,脑残粉也有消费的自由,正如富婆可以找鸭一样。但如果富婆们仗着自己有钱,就给鸭投资拍剧、出专辑,那就别怪普通人骂这种水货在搅乱市场。至少在我这里,作为资本符号的肖战从前是个卖肉的,现在也还是个卖肉的;他的粉丝以前是脑残粉,现在还是脑残粉。我的态度当然不会有什么改变了。
至于说肖战糊不糊,根本不重要——或者说,只要有脑残粉大量存在,糊是必然会糊的。这也是大多数流量艺人最后的宿命。
打个比方就是,张三养了一条疯狗,这狗的战斗力比普通的狗强十几倍。某一天,张三跟我夸耀说“我们家的狗可猛了,昨天咬伤了好几个小偷”。但我知道的是,既然你养的是一条疯狗,那么这狗早晚有一天会咬到你自己身上,或者给你惹祸。只有XX才会觉得疯狗会听话。
如果有一天你跟我说“张三家的疯狗把一个路边散步的老大爷给咬死了,法院判张三赔300万。张三把房子都卖了,老婆也跟他离婚了。他好可怜啊”。
我只会说“哈哈哈哈哈哈哈”。
PS:
以上所说的“肖战”是作为“资本符号的肖战”,而不是肖战这个实存的自然人。
相信稍微有点理解能力的人都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不理解的,人家说你是脑残粉真的一点都不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