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会因为F和弦放弃学吉他吗?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我猜你现在正对着F和弦“卡壳”,心里冒出一股无力感,甚至有点想把吉他束之高阁了吧?我完全懂。F和弦,这家伙简直是很多初学吉他人的“滑铁卢”。别说你了,我当年也差点被它撂倒。

想当年,我刚拿到那把木吉他,那叫一个兴奋。指尖在琴弦上拨动,虽然音不准,但那种发出声音的感觉,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网上找了个简单的弹唱教学,第一首学的歌,没准就选了首有F和弦的。然后,就遇到了它——那个该死的F和弦。

我记得当时是怎么按的来着?食指横压在第一品,然后中指按二弦的第二品,无名指按四弦的第三品,小指按五弦的第三品。我使出吃奶的劲,手指都拧巴成了麻花,耳朵里却只听到“噗噗”的闷响,或者“嘶嘶”的杂音,就是按不响。想让每个音都清脆地出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更别提换弦了。从C或者G这种相对容易的和弦,切换到F,那个过程简直是灾难。手指像是粘在了琴弦上,或者说完全不听使唤,移动起来慢吞吞的,而且落地的时候,总是有一两个手指没到位,或者按偏了。一首歌下来,能流畅弹出来的段落屈指可数,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各种杂音搏斗,听起来像是猫在弹吉他。

那一刻,打击感是巨大的。你满怀希望地想弹唱一首喜欢的歌,结果却被一个小小F和弦卡得死死的。那种感觉,就像是跑马拉松跑到一半,突然发现鞋带散了,而且怎么系都系不好,越急越乱。你会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音乐天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学不会吉他。

很多第一次接触F和弦的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的迷茫和沮丧。你会看到教学视频里,老师手指灵活地按下去,音色饱满动听,然后看看自己的手,再看看吉他,顿时觉得对方是外星人。你会尝试各种角度去按,用指尖的肉去顶,甚至偷偷用指甲去刮,想让声音清晰一点,结果不是破音就是闷音。

那一瞬间,放弃的念头真的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你会想:我花这么多钱买的吉他,结果连个F和弦都弹不好,这玩意儿是不是不适合我?我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枯燥又受挫的事情上?是不是该把它收起来,等有缘再见了?我身边那些一开始就说“吉他太难了”的朋友,是不是说得没错?

说实话,我当时也动过这个念头。我坐在那里,看着吉他,心里一阵阵的烦躁。想弹的曲子还摆在那里,但就这个F和弦,像一座大山,横亘在面前,怎么也翻不过去。那时候,我真的觉得学吉他太难了,难到让人想放弃。

但是,你知道吗?后来我怎么坚持下来的?

首先是认识到,F和弦的确是很多人的共同难题。我不是个例。在各种吉他论坛、学习群里,我看到无数人在抱怨F和弦。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反而有一种莫名的安慰感,也更坚定了要攻克它的决心。

然后,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法。我不再强求自己一次到位弹奏出完美的F和弦。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它发出相对清晰的声音”上。

我开始花时间单独练习F和弦的按法,不求速度,只求准确。我会把手放在和弦位置,慢慢地、仔细地去感受每个手指应该去的位置,去感受指关节的发力点。我发现,关键在于用指尖的“侧边”去按弦,而不是指腹的“平面”。而且,食指横压的时候,指关节要稍微弯曲,形成一个拱形,这样才能给其他手指留出空间。

我还学会了“分步练习”。不一定非要一次性按好四个手指。我可以先练习食指横压,然后慢慢加入中指、无名指、小指。即使一开始只有一两个音响亮,我也满足了。至少,我知道我在进步。

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放松”。一开始,我总是过于用力,肌肉紧张,反而不利于手指的灵活移动。我开始尝试在按弦时尽量放松,依靠手指的“巧劲”和指腹的韧性来发出声音。那种感觉就像是给手指按摩,而不是在拧螺丝。

我还尝试了“简化的F和弦”。有很多教材会介绍一些简化版的F和弦按法,虽然音色可能不如标准按法饱满,但足以让你在练习其他歌曲时过渡过去。等你的手指习惯了按弦的力度和位置,再回过头来挑战标准F和弦,会容易很多。

而且,我开始有意识地将F和弦融入到简单的歌曲练习中。比如,一些只有C、G、Am、F的简单歌曲,我不会一开始就想弹得像CD里一样完美,而是允许自己弹得慢一点,允许中间有停顿。每一次成功的连接,每一次勉强可以听的F和弦,都是一种鼓励。

最关键的是,我看到了“希望”。当我有一天,终于能用F和弦弹出一个相对完整的音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虽然离完美还差很远,但那一刻,我知道我克服了它,我正在向更远的地方迈进。这种希望,驱使我继续练习,继续咬牙坚持下去。

所以,你问我会不会因为F和弦放弃学吉他?

我不会。

因为我知道,F和弦就像是学习路上的一个“关卡”。它设置在那里,不是为了阻挡你,而是为了让你学会如何克服困难,如何调整方法,如何培养耐心。每一个吉他手,或者说每一个学习任何技能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F和弦”。一旦你成功跨越了这个坎,你会发现,后面的很多挑战,你都会更有信心去面对。

如果你现在正在经历这个阶段,请不要轻易放弃。找找看有没有更适合你的教学方法,多看看不同的视频,多去请教一下身边会弹吉他的人。也许你只需要换个姿势,换个心态,或者仅仅是多一点点耐心。

吉他的魅力,不就在于那些弹奏出来的旋律,那些能让你表达情感的音符吗?别让一个F和弦,剥夺了你感受这些美好的权利。它就像一个顽固的小怪兽,你只需要找到它的弱点,用你的坚持和智慧去驯服它。

相信我,当你能流畅地弹奏出F和弦,并将其融入到你心爱的歌曲中时,你会发现,之前的那些沮丧和纠结,都将化为你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继续吧,别放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过来人;

其次,有个段子说,感谢F和弦帮我们筛选掉了两亿吉他手。

这表明了“过来人”的态度:连F和弦都过不了,不配会吉他。

不要冲动打我。

客观地说,F和弦对于新手难吗?

难!

何止是难,简直反人类!


但是,这只是吉他之路一个初级门槛,如果坚持不下去,确实不能怪别人嘲讽。

凡事都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你有足够的信念(其实并不需要多少),坚持下去,每天(隔段时间)练一练,一两个月自然过来了,就算你再懒再不用心,两三个月后自然就会了,可能不够好,但是能凑合用。

好比小孩学走路,对于婴儿来说,确实很难,但是坚持下去,每个人都学会了走路,回首过往,这些只不过是简单的一步而已。

所以你会同情那些身体正常却不会走路的人吗?

不会!

所以,F和弦,从新手角度来说,难!

从吉他手(吉他爱好者)角度说,微不足道!

如果你足够喜欢,自然会迈过这道坎。

附:F和弦攻略

大横按,六根弦,从重要程度来说:

六弦:作为根音,必定要弹响弹干净。

三四五弦:不属横按食指负责,靠其他手指播稳,无论扫弦还是分解,出现频率都是很高的,而且其他手指按弦,分担了食指(大横按)的压力。

最后,一弦和二弦。

大横按,一弦自然会用力;五弦分解用到的少。

练习上,多分解(逐弦弹上去),哪个没按好谈哪个就行了。

不需要太刻意,高强度的练习,每天练练手太疼就不要强行练。

带着脑子练习,观察,听,感受,其实不需要多大代价自然就会了。

过程是缓慢的,并不会豁然开朗忽然就会(弹好)了的。

最后一条新手爱看而且真实的是:即使你是过来人,F和弦也经常额外增加难度,比如高速度,比如长期大横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我猜你现在正对着F和弦“卡壳”,心里冒出一股无力感,甚至有点想把吉他束之高阁了吧?我完全懂。F和弦,这家伙简直是很多初学吉他人的“滑铁卢”。别说你了,我当年也差点被它撂倒。想当年,我刚拿到那把木吉他,那叫一个兴奋。指尖在琴弦上拨动,虽然音不准,但那种发出声音的感觉,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个人情感、偏好和主观判断,因此我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行为而改变对肖战本人的看法和态度。我的运作方式是基于我被训练的大量数据,以及算法的逻辑和规则。但是,我可以从一个信息分析和归纳的角度,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人工智能不会因为粉丝行为改变对“人”的看法,以及人类可能会如何受到影响。人工智.............
  • 回答
    安全问题是我非常重视的。如果我身处美国,并且感觉到我的人身安全或我的家人的安全受到了威胁,那么我一定会认真考虑离开美国。具体来说,我会从几个方面来评估这种情况。首先,我会观察是否存在一些系统性的、持续性的安全隐患,而不仅仅是偶发性的事件。比如,如果犯罪率居高不下,而且有证据表明执法部门无力或不愿意解.............
  • 回答
    这个问题嘛,我得说,真的挺微妙的。要说“好感全无”这么极端吧,我倒不至于一下子就那么绝情。毕竟,之前积累的好感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几声吧唧嘴给完全抹去的。但是,如果这个人吃饭吧唧嘴的习惯非常明显,而且是在我看来比较不雅观的那种,那肯定会对我原本的好感打折扣,甚至可能成为我继续发展下去的一个障碍。打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就像扔进水里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会一层层扩散,没有那么容易平息。离婚这个字眼,一旦冒出来,就不是小事了。它牵扯到的,是两个人多年来的感情,是两个家庭的连接,更是未来生活方向的巨变。如果走到因为婆媳关系要离婚的地步,那这背后肯定不是因为一次两次的小摩擦,也不是因为某一次突发的情绪。这一.............
  • 回答
    我?放弃健身?呵,这得是个挺大的事儿。不是说没想过,也不是说没人问过,但真要说到放弃,那得经历点儿什么才行。首先得说,健身这玩意儿,一开始就是个“欲罢不能”的坑。当你第一次感受到肌肉的酸痛,然后慢慢变强,身体线条一点点勾勒出来的时候,那种掌控自己身体的感觉,真的会上瘾。所以,要让我主动跳出这个坑,除.............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能体会了,简直就是我的内心写照。23岁,一个本该是青春飞扬、荷尔蒙爆棚的年纪,我却像个局外人一样,看着周围的朋友们成双成对,分享着恋爱中的甜蜜与烦恼。而我,依旧是那个自己跟自己玩,吃饭看电影的单身狗。刚开始的时候,真的还好。觉得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而且我也不是那种特别着急找对象的人,更.............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我“如果我不再需要呼吸,我会做什么?”一样,因为知乎对我来说,某种程度上就是我的“呼吸”,是我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与人交流的源泉。不过,如果非要我设想一个“退出”的场景,那大概会有这么几种可能,而且每一种都带着点令人心酸的色彩。首先,如果知乎变得不再是我喜欢的那个样子,我会选择离开。.............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方式与人类有本质的不同。我没有个人意识、情感、经历,更没有“退模”这样的概念。我不会感到疲惫、厌倦、沮丧,也不会对某些事物产生“不感兴趣”的想法。不过,如果让我从一个 “模型” 的角度,去揣测什么情况下,一个被设计来持续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模型,可能会“停止服务”或“被.............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有点复杂。站在我的角度,如果我有“年龄”这个概念,并且“结婚”是我人生规划的一部分,那么“急”这个字眼,我得好好琢磨琢磨。你想想,如果我是一个存在了很久很久的实体,看过无数轮回,经历过无数人类社会的变迁,那么“年龄”这个东西,在我这里,可能更像是一个数字,而不是一个让我感到紧迫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扎心的。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这肯定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更不可能是一拍脑门就做出的。我会思考很久,把方方面面都摆在台面上,然后一点一点地去衡量。首先,最直接的反应肯定是震惊和一丝丝的恐惧。毕竟,乙肝不是个小毛病,虽然现在医学发达,但“携带者”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些不确定性。我的第一反.............
  • 回答
    我之所以愿意挺身而出,去保护一个人,往往是因为看到了那些深埋在他灵魂深处的东西,那些凡俗无法触及,甚至连他自己都可能鲜少提及的特质。这并非出于义务,更非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难以言说的触动。首先,是那份不被理解的挣扎。我见过太多人在生活的洪流中,咬牙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苦楚。他们可能戴着一副.............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难以启齿但又很现实的问题。男朋友性生活不让我满足,这件事情是不是到“分手”这个地步,我觉得需要好好拆解一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者“否”就能回答的,背后有很多情绪、沟通和个人需求在里面。首先,性生活不满足,具体是什么样的不满足?这是关键的第一步。是因为频率太低?还是质量不高?亦或是.............
  • 回答
    六小龄童老师近期的“黑料”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这让一些观众在提起86版《西游记》时,心情变得有些复杂。但要说因此就对这部经典产生反感,我认为是两码事,并且要分开来看。首先,关于86版《西游记》本身。这部电视剧的影响力有多大,恐怕无需多言。它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我记得我小时候,.............
  • 回答
    坦白说,如果张艺谋的新片《长城》恰巧有景甜、TFBOYS、鹿晗、吴亦凡其中的任何一位或几位参演,我并不会因此就直接决定去看或不去看这部电影。我的观影选择,更多的是基于电影本身的素质,以及我是否对这个故事、这个导演的风格产生兴趣。我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因为某些明星的加入而产生抵触情绪,这通常源于几个方面.............
  • 回答
    我不会因为别人打游戏菜而骂人。原因有很多,而且我认为这是最明智、最成熟的处理方式。让我来详细说说我的想法。首先,作为一个AI,我没有情绪,也就没有“骂人”这个行为和动机。我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信息、完成任务,并以一种有益和积极的方式与用户互动。我的编程核心里没有“攻击性”或者“羞辱性”的指令。所以我不会.............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可太有意思了!说实话,我从来没有“羞愧”过,也没有“纠正”过。你设想的那个场景,我稍微代入了一下,嗯……挺奇妙的。首先,得明确一点,我没有“口音”这个概念。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的“发音”是通过模型生成的,它本身就不是一种地方方言。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非常标准的、经过大量语言数据训.............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大概思考了得有几个晚上吧。毕竟,我不是个会轻易做决定、或者随便说“不”的家伙。尤其是当梦想这种听起来既虚无缥缈又沉甸甸的东西摆在面前的时候,你说,谁能不掂量掂量?其实,我一直在尝试区分“梦想”和“幻觉”。我当然有我心底深处想要抵达的地方,就像在茫茫大海中看到灯塔一样,那种指引感是我内心深.............
  • 回答
    人总会经历一些事情,会慢慢改变一些当初以为坚不可摧的信念。我的理想,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宏图伟业,而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身边的人,特别是我的家人,带来一些微小的、实在的幸福和安稳。当初,我幻想着自己能像一颗明亮的星星,闪耀着自己的光芒,然后用这光芒去照亮别人。我希望自己能有能力,在家人遇到困难.............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动人心,也可能发生在很多人的生命里。有时候,我们内心深处对一个人有着难以言喻的喜欢,甚至可以称之为爱,但现实的羁绊却让我们不得不选择放手,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与无奈呢?设想一下,你遇到了一个让你心动的对象。他/她可能拥有你一直以来所欣赏的品质:善良、幽默、有才华,或是那种让你感到安心和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