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胆固醇高要不要紧,如何降低胆固醇?

回答
胆固醇高,到底要不要紧?我们该怎么办?

生活中,你可能经常听到“胆固醇”这个词,尤其是在体检报告上看到“高”字的时候,心里难免会打个鼓。那么,胆固醇高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真的那么可怕吗?别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让你彻底弄明白。

首先,我们得知道,胆固醇本身并不是坏东西,它是我们身体里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和“信使”。我们的肝脏每天都在合成胆固醇,它参与构成细胞膜,制造激素(比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帮助消化脂肪等等。可以说,没有胆固醇,我们的身体就无法正常运转。

问题出在“量”上。就像什么东西吃多了都不好一样,胆固醇一旦在血液里“超标”,尤其是“坏”胆固醇,就会成为健康的一大隐患。

胆固醇的“好”与“坏”

在血液中,胆固醇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的。我们通常关注的主要是两种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坏胆固醇”。它的主要任务是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细胞。但是,如果LDLC太多,它就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狭窄,血流不畅,最终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脑卒中(中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这是我们常说的“好胆固醇”。它的作用是把身体各处多余的胆固醇,尤其是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运送回肝脏进行代谢。所以,HDLC水平越高,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就越强。

除了这两种,还有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也是血液中的一种脂肪,虽然严格来说不是胆固醇,但它和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甘油三酯过高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胆固醇高,到底要不要紧?

答案是:非常要紧,而且危害不容忽视。

长期的高胆固醇,尤其是高LDLC,就像是在身体的血管里偷偷地铺设“堵车”的路段。虽然一开始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斑块会越来越大,血管也会越来越硬,弹性变差。

对心脏的影响: 堵塞心脏冠状动脉的斑块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脏病发作。
对大脑的影响: 堵塞颈动脉或脑动脉的斑块,可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如果斑块脱落形成血栓,或者血管完全堵塞,就会引发脑卒中,造成瘫痪、言语不清,甚至危及生命。
对其他血管的影响: 胆固醇高也可能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比如引起肢体动脉狭窄,导致行走困难(间歇性跛行)。

所以,不要以为“没感觉”就没事。胆固醇高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正在悄悄地损害你的血管健康。

如何科学有效地降低胆固醇?

既然知道胆固醇高是麻烦事,那我们就得积极地去管理它。降低胆固醇,主要有两条途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基础,也是首选。

一、 调整饮食,吃出健康血管

“病从口入”,这句话在管理胆固醇上同样适用。吃对了,就能有效降低胆固醇。

1.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饱和脂肪: 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比如肥肉(猪肉、牛肉、羊肉)、猪油、黄油、全脂牛奶及其制品(奶酪、奶油)、椰子油和棕榈油。尽量选择瘦肉,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反式脂肪: 这是最应该警惕的“隐形杀手”。它主要存在于一些加工食品中,比如氢化植物油制作的糕点、饼干、酥皮点心、炸油条、人造奶油、方便面调料包等。购买加工食品时,要仔细查看配料表,避开含有“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人造黄油”等字样的产品。

2.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可溶性膳食纤维: 这种纤维可以与胆固醇结合,促进其排出体外,是降低LDLC的“利器”。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包括:
燕麦和燕麦麸: 每天吃一碗燕麦粥,是降低胆固醇的好方法。
豆类: 黄豆、黑豆、红豆、绿豆等。
水果: 苹果、梨、柑橘类水果、浆果类(蓝莓、草莓)等。
蔬菜: 胡萝卜、西兰花、茄子、秋葵、魔芋等。
坚果: 核桃、杏仁、开心果等(适量食用,因为热量较高)。
膳食指南建议: 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3. 选择健康的脂肪:
不饱和脂肪: 包括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它们有助于降低LDLC,提高HDLC。
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
植物油: 橄榄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亚麻籽油等(尽量选择初榨或冷榨的)。
鱼类: 特别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沙丁鱼、鲭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非常有益。建议每周吃23次鱼。
坚果和种子: 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亚麻籽、奇亚籽等。

4. 多吃蔬菜水果: 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对整体健康有益,也有助于控制胆固醇。注意选择低糖水果。

5.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豆制品: 豆腐、豆浆等是良好的植物蛋白来源。
鱼类和去皮禽肉: 替代红肉。
限制蛋黄摄入: 虽然有研究表明食物胆固醇对血胆固醇的影响不如饱和脂肪大,但对于胆固醇高的人群,医生通常还是建议限制蛋黄的摄入,每周不超过34个。

6. 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糖: 过多的精制米面和糖分,会影响甘油三酯的水平,间接影响胆固醇代谢。

给您举个例子,如何调整一餐?

早餐: 用一杯燕麦粥(加入一些坚果和浆果)代替油条和甜甜圈。
午餐/晚餐: 选择蒸鱼或炖鸡胸肉代替红烧肉或炸排骨;搭配糙米饭或杂粮饭代替白米饭;增加一份清炒蔬菜或凉拌蔬菜。

二、 坚持运动,让血管动起来

规律的体育锻炼是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血管健康的另一大法宝。

运动的好处:
有助于提高HDLC(好胆固醇)水平。
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有助于控制体重,这对降低胆固醇至关重要。
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推荐运动类型: 有氧运动是首选。
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太极拳等。
运动频率和强度: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中等强度: 运动时感觉心跳加快,有点喘,但还能说话。
高强度: 运动时心跳明显加快,说话困难。
可以分散进行: 比如每天快走30分钟,连续5天。
循序渐进: 如果平时不运动,刚开始不要追求高强度,要慢慢来,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受伤。
持之以恒: 运动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显现。

三、 控制体重,减轻身体负担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与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密切相关。

如何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 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BMI = 体重(kg)/ 身高²(m²)。
BMI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
BMI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减肥方法: 主要依靠“管住嘴,迈开腿”,即通过科学饮食和规律运动来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即使是减重5%10%,也能对改善血脂水平产生显著效果。

四、 戒烟限酒,远离血管“敌人”

戒烟: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还会降低HDLC水平。戒烟是保护心血管健康最重要的一步。
限酒: 过量饮酒会升高甘油三酯,并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如果饮酒,要限量。一般建议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五、 管理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长期慢性压力也可能对血脂产生不利影响。学会放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六、 遵医嘱,合理用药

什么时候需要药物治疗?
当生活方式调整一段时间后,血脂水平仍然不达标,尤其是LDLC很高,或者已经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或高危因素的人群。
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开始服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最常用)、贝特类、烟酸衍生物等。
重要的提醒:
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降脂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复查。
配合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结一下:

胆固醇高绝对不是小事,它与心脑血管疾病息息相关,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健康问题。好消息是,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规律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和降低胆固醇,保护我们的血管健康。如果必要,请务必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别让胆固醇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从今天起,行动起来,为你的血管健康加油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太长不愿看版:

第一关于胆固醇高要不要紧?这得重点看“坏”胆固醇(LDL-C)数值,它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第二关于如何降低胆固醇?早睡早起,健康饮食,迈开腿运动是基础。必要时得咨询医生,看看是不是要用药物调节,如:传统药物他汀类,但若他汀达不到降脂目标了、或出现不耐受情况了,可以考虑他汀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治疗。目前还有一种创新性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也会是安全理想的选择,可与他汀、依折麦布合用可进一步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下面来详细讲讲胆固醇和降低胆固醇的方法:

很多人听过三高,知道高血压、高血糖的坏处:高血压严重可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等;糖尿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引起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但还有一高是什么?许多人就不清楚。那就是高血脂,对人的危害也不容小觑。高血脂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等一系列令人堪忧的疾病。

是什么引起的高血脂症呢?血脂是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1],如果胆固醇水平增高了,就有可能引发血脂异常[1]。


但是,胆固醇完全没有好的一面吗?那可不能一棍子打死。

人体内的胆固醇分成两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具体“好”、“坏”在哪儿,看下图就一目了然了。






“好”胆固醇牟足劲儿减少血管堵塞,而“坏”胆固醇不停使坏,堵塞血管。

(图片来自:微医网)



“坏”胆固醇带来的后果就是,血液没法从血管通过了。

(图片来自:搜狐)

怎么区分胆固醇好坏呢?一般化验单都会标明HDL-C(好胆固醇)和LDL-C(坏胆固醇)。如果LDL-C 升高。就需要引起重视,拉响警报。但也不用方哈,定期进行血脂检查,若胆固醇偏高,尽早防治。



(图片来自:BTV《养生堂》节目截图,若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也在这里说一说,具体“坏”胆固醇到了哪个数值,就真的“坏了”,也就是防控标准是什么呢?

普通人(ASCVD一级预防人群)而言,参考下图: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止指南2016修订版[1])


但是针对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史(包括冠心病、卒中、外周血管疾病等)的,控制胆固醇的目标就又不一样了: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止指南2016修订版[1])

医学界越来越多人认为“LDL-C低一些更好一些”,比如2015年IMPROVE-IT研究发现,LDL-C从1.8mmol/L (69.5mg/dl) 降到1.39mmol/L (53.7mg/dl),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还能进一步降低[2]。


对于题主的第二个问题,如何降低胆固醇?个人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下手:

一、饮食疗法和改变生活方式。

饮食会不会影响胆固醇呢?这是肯定的。饮食模式变化、动物食品摄入增多,是胆固醇升高的不争事实。

但目前研究证明,血液胆固醇和膳食胆固醇的关系并不密切,因此,美国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不再单纯限制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而是强调膳食平衡,营养均衡,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3]-[4]。


威利特健康膳食金字塔

(图片来自:Tom.com 若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二.他汀药物治疗。

他汀类的降脂药物,对心血管病的一级、二级预防有非常好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他汀对于一些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稍显不足[5],对不耐受的人群,会引起肝脏、肌肉等相关不良反应。还有个“他汀疗效6%效应”或 “他汀6原则”,讲的是,他汀药物的剂量倍增,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6%[1]。


[6]-[7]


三.他汀药物无法让胆固醇水平达标怎么办?

可以尝试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应用,有良好的调脂效果。研究表明,这种方式能在他汀治疗的基础上,再降血脂18%左右[1]。然而在已接受降脂治疗的病患中,相当部分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8]。

现在有个创新的、安全性高的生物单抗药面市了,可以解决传统降胆固醇药的瓶颈问题,它就是PCSK9抑制剂。它可以在他汀治疗的基础上,能再降低LDL-C水平50%-60%[9]。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就又要介绍血液中一个“好家伙”: 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LDLR)。“好家伙”LDLR能清除 “坏”胆固醇[10]。但一旦PCSK9和LDLR结合,“坏”胆固醇就很难被消灭了。所以,PCSK9抑制剂是派来抑制PCSK9和LDLR结合,控制”坏”胆固醇总体水平的[10]。



这个保护“好家伙”,清除“坏”胆固醇的PCSK9抑制剂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并能改善其他血脂指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11]。有个叫FOURIER的研究表明,如果他汀加上PCSK9一起治疗, LDL-C水平能降至极低,心血管事件进一步下降,且安全性良好[12]。

值得补充一点的是,今年ACC(美国心脏病学会)亚太大会上,Anthony Keech教授公布,与其他人群相比,PCSK9抑制剂在降低亚洲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同样有效且安全性数据相当 [13]。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向医生咨询。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 10 ): 833-853. DOI: 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6.10.005.

[2] 《门诊》杂志. 血脂新视野|彭道泉:“LDL-C低一些更好一些”观点剖析及实践策略探讨. 门诊新视野, 2017.

[3]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nd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8th Edition. December 2015.

[4]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等.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 2016: 3.

[5] Aggarwal J, et al. Abstract from AMCP Managed Care & Specialty Pharmacy Annual Meeting 2016, April 19-22 2016; San Francisco, CA.

[6] Knopp RH.N Engl J Med. 1999;341 (7):498-511.

[7] Stein E. Am J Cardiol 2002;89(5A): 50C-57C.

[8] Zhao S, Wang Y, et al., Prevalence of dyslipidaemia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pid-lowering agents in China:results of the DYSlipidemia International Study (DYSIS), Atherosclerosis (2014), doi: 10.1016/j.atherosclerosis.2014.05.916

.[9] Sabatine MS, Giugliano RP, Keech AC et al. Evolocumab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10] 沈莉, 赵水平. 降脂新药PCSK9抑制剂研究现状[J]. 中华内科杂志, 2013, 52(7):27-28.

[11] PCSK9抑制剂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效果及安全性的Me ta分析.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6.46.014.

[12] 《门诊》杂志. 彭道泉:LDL-C水平越低,ASCVD风险越低,尚未发现失效阈值. 门诊新视野, 2018.

[13] FOURIER研究亚洲人群分析公布!. 心血管远程平台, 2018.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