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兔子的繁殖能力惊人,能否靠养殖兔子渡过饥荒?或将兔子作为战略物资在饥荒时发放喂养作为稳定肉食来源?

回答
兔子的确以其惊人的繁殖能力著称,这让很多人产生了在饥荒时期依靠养殖兔子来解决温饱,甚至将其作为战略物资的想法。那么,这个想法到底有多靠谱呢?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一、兔子养殖:并非万能的饥荒救星

坦白说,兔子在特定条件下确实可以成为不错的食物来源,尤其是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它们体型小,生长快,母兔一年可以产好几窝,每窝能生好几只小兔子,这繁殖速度确实让人惊叹。从这个角度看,理论上似乎可以快速增加肉食供应。

但是,要指望兔子一举解决饥荒问题,那未免也太“想当然”了。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启动资金和规模效应: 要建立一个能够供应大量人口的兔子养殖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你需要一开始就有一批健康的种兔,然后是搭建兔舍、准备饲料、防疫措施等等。这都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和技术投入。如果饥荒来得太突然,可能根本没时间去搭建这个“兔子军团”。况且,要养殖到足以供应整个区域的人口,规模那可不是一般的大,管理起来会非常复杂。
饲料的持续供应: 兔子吃什么?它们主要是吃草、蔬菜、谷物等植物。在饥荒时期,人们自身都可能面临粮食短缺,哪里来的那么多草料和蔬菜去喂养规模庞大的兔子群?如果找不到足够的饲料,兔子不仅长不好,还可能饿死,那还怎么产肉?这就好比你有一群士兵,却没有粮草供应,士兵们一样会饿肚子,甚至哗变。
疾病和防疫: 兔子虽然繁殖快,但也很容易生病,而且有些疾病传播速度极快,一旦爆发,可能瞬间就能让整个养殖场化为乌有。在饥荒时期,卫生条件往往很差,病原体更容易滋生和传播。如果没有完善的防疫体系和兽医资源,养殖的兔子很可能还没能大量产肉就先自己“团灭”了。
专业知识和管理: 养兔子看似简单,但要科学、高效地养殖,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如何配比饲料才能让兔子长得快、肉质好?如何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如何进行品种改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这些都需要专业人才来管理。饥荒时期,这些专业人才本身可能就难以保证,或者忙于其他更紧急的事情。
接受程度和心理因素: 虽然兔子是肉食来源,但在某些文化背景下,人们可能对以兔子作为主要肉食来源存在一定的心理接受度问题。尤其是在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对任何能填饱肚子的东西都来者不拒,但如果能选择,他们更倾向于吃那些更传统、接受度更高的肉类。

二、兔子作为战略物资: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将兔子作为战略物资,在饥荒时发放喂养,听起来像是一个很“接地气”的解决方案。但同样,咱们得冷静分析一下其中的可行性。

“发放喂养”的逻辑陷阱: 你是怎么“发放喂养”的?是发兔子给每家每户让他们自己养?还是由国家或某个机构集中饲养然后统一发放肉?
如果发给每家每户: 这同样需要每家都有能力提供饲料、场地和基本的养殖知识。在饥荒时期,家家户户都可能自顾不暇,很难保证他们能把兔子养活,更别说繁殖壮大了。这很可能变成一种资源浪费,甚至因为无法喂养而造成兔子死亡,反而加重了人们的负担和失望。
如果是集中饲养: 那就回到了前面提到的规模化养殖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场地、饲料、人力和专业管理。而且,在饥荒时期,你如何保证这个“中央储备库”的兔子不被饥饿的人们直接“偷吃”掉?或者保证饲料能稳定运送到这里?这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储存和运输的难题: 兔子肉不像谷物那样容易储存。鲜肉需要冷藏,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变质。在缺乏冷链设施的饥荒时期,如何将兔子肉有效地储存和分发给广大民众,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即使能够批量宰杀和加工,如何在混乱和物资匮乏的环境下进行高效、公平的分配,也同样充满挑战。
应急反应的滞后性: 饥荒的到来往往是迅速而残酷的。即使你提前储备了一些种兔,从兔子出生、成长到达到可食用的体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期间,如果饥荒情况非常危急,兔子肉的供应可能无法及时填补空缺。

三、兔子养殖在饥荒中的“补充作用”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兔子在饥荒时期完全没有价值。它们更适合扮演一个“补充性”的角色,而不是“主力军”。

作为一种“补充性”的食物来源: 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人们可能本身就有养兔子的习惯。在饥荒时期,这些现有的兔子养殖户,如果能够找到一些剩余的饲料,确实可以缓解一部分肉食短缺。政府或相关组织也可以考虑向这些有基础的养殖户提供一些饲料补助,鼓励他们继续饲养,并将一部分兔子用于统一的食品调配。
作为一种“应急食物储备”的组成部分: 如果政府或组织能够提前有一些兔子种群,并且有能力提供基础的饲料和管理,那么在饥荒发生时,这部分兔子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增殖的肉食储备来调动。但这需要在和平时期就做好充分的规划和准备,绝非临时抱佛脚就能奏效的。
教育和技能推广: 在饥荒来临前或初期,对民众进行简单的兔子养殖技能培训,教授他们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养殖几只兔子,这可能比直接发放大量兔子更有意义。让人们学会“授人以渔”,至少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食物危机。

总结一下:

靠养殖兔子来完全渡过饥荒,或者将其作为唯一的战略物资,从现实操作层面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兔子繁殖快是没错,但前提是需要充足的饲料、良好的管理、适宜的环境以及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规模。饥荒时期,这些关键要素往往都极度匮乏。

兔子更像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可以帮助缓解部分地区的肉食压力,但它无法成为像谷物那样能够支撑整个社会运作的基础性粮食作物。如果要在饥荒时期利用兔子,更可行的方式是依靠已有的养殖基础,提供有限的扶持和引导,将其作为应急食物储备的一部分,并注重长期的技能培养和储备。

所以,指望兔子军团来拯救世界于饥荒之中,这更像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不是一个能够应对严峻现实的有效策略。饥荒的复杂性和残酷性,远非简单的繁殖能力就能轻易克服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何不食肉糜的问题 我也不知道该说啥,看剧看剧:工业化兔子农场。

user avatar

养殖业里有一个重要概念,叫料肉比,就是投喂的饲料和长的肉的比例。白羽鸡肉料比例是1:1.91,也就是消耗1.91千克饲料长1千克鸡肉,猪是1:3.2,兔子大概是1:3.4以上。

可见兔子的料肉比是比较低的,不划算。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常见的家禽家畜类,都比较温驯,会自己回窝,农村呆过的都知道,鸡到了傍晚会自己上窝,兔子就不一样了,它怕人得很,不会回窝,到处打洞,这就导致管起来的不方便,想吃的时候抓半天。

而且兔子肉很柴,需要大量的油脂来烧才好吃,饥荒年代最缺的就是油脂,问问家里的老人,他们小时候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是不是都爱吃肥的,因为热量高,能够满足摄入需求。

多少年来农民通过自己的代代实践早就证明了什么家禽家畜最适合养殖,这不需要什么专家来证明。

就像之前的火鸡闹剧一样,说得再好听,市场不买账,大家不爱吃,就不会普遍养殖。

user avatar

看《荒野独居》就发现,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人只有吃牛肉或鹿肉能撑很长时间,钓鱼的,打兔子的,完全不行。特别是兔子,几乎没有脂肪和热量,全是蛋白,健身吃可以,如果没有粮食搭配,把它当主食,人最多撑两个月。我总结就是,不带弓箭的,钓鱼做陷阱的……基本就是旅游去了

我参观过养兔基地,兔子和羊比较像,光吃草一样能活,但和鸡比,兔子长得挺慢的,而且兔子的繁殖快,是和哺乳动物比,和鸡和鱼比还是不行。温带养鸡,热带养鱼,是最划算的。

孟加拉国算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能解决老百姓吃肉问题,就靠养鱼(早期泰国也是,后来养鸡,再后来养猪,当然,孟加拉国不可能走最后这一步)。

user avatar

在农村时我养过兔子,当个玩物,每天给它弄吃的,这小玩意的确能生,也能死,有时突然就死一大半,最后就放养了,吃起来不好吃,没有多少肉。属于吃的多长肉少,让父母骂了一顿,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养猪,最后养了几只猪,真是眼见着长肉啊。

简单来说,就是不划算,有专业大神科学分析了,这里不赘述了,就是个直观印象吧。

user avatar

因为减肥没吃晚饭,早早就饿醒了,看着这个问题下很多答案在言之凿凿地分析料肉比,的确,在养殖行业的确要考虑肉料比,可是问题问的是在饥荒年代能否靠兔子来度过饥荒,这就有点滑稽了,看来这人类就是健忘啊,这才多少年没闹过饥荒,就已经忘了饥荒了怎么回事了?

远的就不说了,咱就说说1942河南大饥荒,毕竟古代的饥荒哪怕留下了“大饥人相食”这类的恐怖文字,但是都没有留下影像记录,可河南大饥荒是留下了影像记录的。

河南饥荒的原因是什么?

天灾人祸,天灾是当年旱灾蝗灾,人祸是国民党因为战争炸了花园口,进一步导致了水灾,最终的结果就是“赤土千里”。

赤土千里,什么意思?

就是地面上别说是庄稼,连草都没有了。

古代的饥荒也基本上是由于旱灾,水灾,蝗灾,战争等导致的粮食欠收,基本上,这些灾害过后,都是赤土千里。

看看,当年花园口被炸,河南被洪水淹过的情景。


被水淹过的土地,哪里还有什么植物,连草都没有,而且,就算有兔子,兔子也躲不过水灾。

如果这张还不够直观,再看看这张,这是逃荒的难民,你看看他身边的土地,还有什么可以让兔子吃的草吗?

但凡有草,都会先紧着人吃。

什么?人能吃草么?

都已经饥荒了,草都算是好入口的食物了,看看这张照片,这个人手里拿的就是他准备的食物——草。

中国人爱吃野菜的传统哪来的?不就是饥荒年代的烙印。

可是,饥荒年代草都是有限的,等草都没得吃了,连树皮都抢着吃。

这是一家人在砍树皮。

这是另外一家人,只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孩子,看看他们空洞的眼神。

很难想象,他们是在“采集食物”。

更可怜的的是孩子和老人,这张照片里则只有两个孩子了,他们一个无力地靠在树干上,一个挥着菜刀,跃跃欲试,但以他的力气,应该很难砍得动树皮,再加上饥饿,力气就更小了。


树皮砍下来,直接吃咽不下去啊,怎么办呢?磨成粉,或者是捣碎再吃。

这是一个女人正打算捣树皮,看看旁边那个孩子的眼神,这么多张照片,我只有在这个孩子脸上看到了一丝活气儿,这丝活气里有快乐,有期待。

可正是这丝快乐和期待让我心碎,当他把捣碎的树皮放到嘴里是他应该多难受啊?

想象一下,这玩意什么味道?

锯末,能想象吗?

当年《大公报》记者深入河南灾区后发表了《看重庆,念中原》社论,用了一个词叫“刺喉绞肠”,没错,这些玩意吃下去,你能清晰地感知到你整个消化道的所在。

还有这个,也是个半大的孩子,他自己动手捣树皮。

最后,是这般“盛景”,赤土千里,万树无皮。

地面上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饿死的人倒是到处都有。

有的人走着走着,就倒在了路上。

死在路上,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因为死的人太多了。

一家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饿死,可是,他们除了哭一两声,什么也做不了,哭都不会大声痛哭,因为饿得没力气。

甚至,有的孩子,自己的亲人都饿死了还不知道。

而且,他也不知道,很快他也会饿死,毕竟饥荒年代,一个没有了家人的幼童,怎么会有活下去的可能?

最后,他很有可能就像这个饿死道中的半大孩子一样,临死嘴里还塞着几根草,那是他最后吃的食物。

这才是饥荒的真正样子。还养兔子么?

这人啊,还是要多翻翻历史。

user avatar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在难以从世界市场大量购置猪牛鸡羊肉的朝鲜,家兔养殖和蘑菇培育一样,都是相当受重视的产业。

user avatar

我们都知道朝鲜人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生活比较困难。为了增加饮食中蛋白质含量,朝鲜广泛开展了种植蘑菇,养殖家鱼和兔子的做法。目前朝鲜肉类产品大概一半来自兔肉。

user avatar

别想了,仓鼠援引一段儿真实存在的历史亲历者说简单聊聊,养兔子当渡过饥荒的必要食物有多不靠谱而且疯狂╮(╯▽╰)╭

1929年,美帝股市大跳水,随即经济大萧条开始,全国一夜之间到处销毁农产品,密西西比河甚至因为沿岸农民狂倒牛奶变成了“银河”;昔日达官显贵不得不捡拾农民淹死的鸡和猪果腹,至于农民大多吃过去猪、牛吃的草料饲料;而那些既不事生产,又没有半分资产可供变卖的城市居民,只好用各种建材垃圾搭小屋群居,谓之“胡佛村”(Hoover Village),没有被子,身上盖着旧报纸,叫作“胡佛毯”(Hoover carpet);但骂归骂,现实是他们要么饿死,要么只能吃一种玩意儿——

“胡佛猪”(Hoover hog)。

这一名词根据环境不同而特指两种不同的生物,在仓鼠询问当年亲历者所在的美帝东海岸和中部地区,指黑背长耳大野兔(就上图那家伙);在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南加利福尼亚等西南部地区,指犰狳这玩意儿。

东海岸和中部地区的人吃了4年长耳野兔,期间不少人死于这玩意儿,听着很荒唐,吃肉怎么会死人呢?

因为兔子肉非常柴,而且维生素含量低,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饥荒时期)只能煮或者烤,这两者都是不能大量放油的料理方法,导致兔子肉更加难吃,柴如木炭(贝爷的某集荒野求生中提到过)。为解一时之急可以吃几天兔子,但长期吃下去,比吃树皮还难受。加之饥荒年月最需要的营养来源为动物油脂,而兔子并不能提供╮(╯▽╰)╭

另一方面,吃兔子需要大量烧火才能将其弄熟,浪费资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其他答主提到的料肉比影响——兔子吃的饲料并不能全部转化为肉质,这也是它为什么这么柴的原因,需要烧反复多次才能熟烂入口。

以及,兔子(尤其长耳大野兔)吃的某些有毒物质(颠茄类、洋茄类富含生物碱的植物),自己不会表现什么异常,可是在它吃完有毒物质之后没多久吃了它的人会中毒而死(╯‵□′)╯︵┻━┻

还有,当年亲历者指出想圈养“胡佛猪”的困难性,远远比圈养麻雀和野鸽子甚至野生鹿要难很多。兔子非常胆小,且热衷打洞,管理困难,逃跑也是非常常见的……你不可能24小时都盯着它们,特别是在那个没有监控的年代╮(╯▽╰)╭

所以即使是有合适的技术和精力,当年大萧条亲历者也奉行饿到受不了再捉兔子的政策(老实说他们遭遇到的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饥荒),而南方那些吃犰狳的人,倒还混得不错(犰狳是杂食生物)。

所以说嘞……看到现在已经想出了大量用于解决饥荒问题的技术和准备,与其虐待兔子,还不如平时多造点儿大牛排,何必真的感受饥荒岁月,去花费时间精力啃那干柴火一样的玩意儿?

当然现代人吃的兔子头和兔子腿儿,那是精心喂养出来的,平时打打牙祭还是可以的……レ(゚∀゚;)ヘ=3=3=3

user avatar

不喜勿喷,但接受反驳,有道理的回没用的略,网络不是发泄情绪的空间。

我的答案是完全可以,我的背景是宠物临床医生,之前给宠物兔看病,对兔子身体结构这块很了解,因为给很多兔子做过手术,还治疗不少兔子齿科的问题。我现在在欧洲读博,办公室是跟欧洲一个做肉兔的课题组在一起。也跟兔子很有缘分,我很尊重兔子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因为无论从科研、医药、宠物伴侣、食用动物的角度,兔子都给人类贡献了很多,所以平时我们对这种沉默的生物要好一点。

言归正传,我不做兔子的课题,所以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只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首先,兔肉消费在我国是比较少的,但是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地区,以及其他的一些地中海国家,还有亚洲的印度,泰国,我国四川(兔头,熏兔,火锅),还是有很多这方面的饮食习惯,不要说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因为人类最开始驯化穴兔,就是把穴兔作为食用动物。我们这里不谈兔肉的风味,因为各种调料的腌制,以及个人口味的不同,喜好的不同,兔子可能在不同人的面前不同,有的人说好吃,有的人又说不好吃。

其次,我们的条件是在饥荒的时期。那这个时期,人是吃不饱的,那么粮食是非常珍贵的,所以粮食要优先给人吃。家畜分为节粮型家畜和非节粮型家畜,节粮型就是对谷物的需求较少,就是食草动物,比如牛羊兔子驴马。非节粮型动物,包括猪,鸡一类的家禽,像火鸡,孔雀都属于这一类。而鸭鹅,相对来说鸭子可以吃菜,鹅可以吃草。那么,我们看到了,节粮型动物的物种都有哪些,牛羊兔驴马,这些动物是可以通过完全吃草来满足自己全部的能量需求的,而且只要有足够的牧草来源这些动物是可以真的长得很好。举个例子,新西兰的农场,农场主可没有每天往草场撒玉米,可能它的羊在他的农场都是只吃草的。只吃草的后果是,家畜的生长速度缓慢,脂肪累积比较少,脂肪是肉品风味的很重要指标,所以光吃草的动物看起来长得比较慢,也没有吃粮食的那么胖。那么饥荒时期,这些动物不跟人抢粮食是很好的选择。而这个时期,人会饥不择食,大型动物的生长周期非常缓慢,人根本等不了。兔子相对好点,如果是长期的饥荒,兔子应该是在初期大量养殖,后期还是需要把牛羊的数目搞上去。

还有穿插一下,我们不要对牧草有误解。很多牧草都是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的,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比如,苜蓿草和三叶草,都属于高蛋白牧草。而墨西哥玉米,淀粉和糖分含量也很高。象竹草超快的生长速度。这些都是优质的牧草来源,草业科学的人,很大一部分就是研究怎样大量的生产牧草。

那么我国的节粮型动物明明吃草就可以,为什么喂粮食?第一,吃粮动物长得快,可以缩短生长周期,快速出栏,搞不好比吃草慢慢生长经济回报还高,因为周期短,本身就可以增加回报率,动物一天的饲料价格异常昂贵,即使是草。另外,我国可放牧面积不够,所以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面积去放牧。第二,我们给牛羊喂得粮食,也就是精饲料,并不是最优质的粮食,有的是副产品,比如糠,麦麸,就是种子的皮,还有就是豆粕,豆渣,酒糟,菜籽和花生炼油后的干物质,这些人是不吃的,但是却含有很多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有人说玉米不是粮食?玉米是粮食,但是玉米的产量是很高的,成本也就低,人吃不完的,就可以喂动物。而且因为品种的原因,有些玉米产量高,口感不好,人也不吃,是专门喂家畜的。人吃的玉米,都是口感最好的玉米,世界人口这么多,我们也要感谢玉米。不过,我国的牛羊生产成本是高于澳洲和新西兰的,因为他们的牛羊数量多,他们人口还少,草还多,所以他们不着急呀,他们慢慢养,就是慢慢养他们也消费不完,还得往外出口。

最后,我觉得兔子是很好的选择,但是饥荒年代,饿一两天也会死很多人,很多人可能都等不到这些动物长大,也等不及这些动物长大。如果扩大一个种群,也需要有种啊,人类那时候可能把种畜都吃了。所以,居安思危,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生活的美好时代,尊重生命,做好动物福利,尽量不要让自己陷入饥荒的年代。

user avatar

这种事儿吧,你要相信我们的祖先。但凡养兔子是合算的,那么今天就不会是猪牛羊,这些变成我们主要的肉食来源。这种层面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无数祖先经过无数实践,甚至冒着家里面的人被饿死的风险总结出来的,你要相信。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看起来和晋惠帝听说下面闹饥荒没粮食吃,来一句“何不食肉糜”差不多,只是题主具体了一点,为啥不吃兔肉。但只是嘲讽题主没有意义,知乎的目的是分享知识,不是嘲讽别人傻还问这种问题。这里我以分享知识的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一件事没人做肯定是有原因的,现实不是网文,网文里穿越过去别人都是傻逼,主角随便一想就解决问题就超神了。现实里聪明人多的是,你能想到的别人肯定早就想到过。如何对抗饥荒这个问题自古到今中国人都在努力地想办法。如果真的有关心这方面的事情就能发现,作为肉食来源的家畜家禽里常见的有鸡、鸭、鹅、猪、牛、羊,这是主流,兔子养殖也有,但是相对来说不怎么受欢迎。别的答主从料肉比和养殖难度来谈了,我再从营养角度来谈一下。


兔肉从营养角度来说,不是一个好的主要肉食来源。有案例发现在遭遇灾害时,有些有捕猎经验的人抓了很多兔子,但是兔肉都没吃完就悲惨的死去了,而完全没有狩猎经验的人啃草根树皮反倒坚持到救援赶到。那些有肉吃反而死掉的人被命名为兔肉综合症。这是因为兔肉的营养成分相对单一,缺乏脂肪以及一些维生素,只吃兔肉就会因为营养不均衡缺乏脂肪和维生素导致死亡。而对比家兔,其他的家禽家畜至少脂肪都是比较丰富的,这也是主流的这些家禽家畜为什么大家都在养的其中一个原因。


现在营养过剩,很多人都在研究减肥,对于脂肪的摄入很敏感,但是在没饭吃的时候,脂肪是非常珍贵的营养,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人类的激素都是需要脂肪来合成,缺乏脂肪摄入,内分泌都会崩溃,这点很多减肥的人因为不摄入脂肪、不摄入碳水最终被送进医院的案例要多少有多少。人类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也是因为这类食品在过去,真的比较难获得,所以一旦尝到了,就会本能让你多吃点囤着,毕竟也就是近几十年不缺这些食物,在此之前的人类吃这一次,下一顿啥时候能吃到这些就不知道了。


缺乏脂肪摄入死的还没那么快,另一方面也是兔肉维生素含量比较单一,只是维生素B族含量较为丰富,植物性的维生素,比如缺乏会得坏血病的维C肯定是没有了,但是很多脂溶性的维生素因为兔肉脂肪含量太少也很缺乏,这就导致只吃兔肉死的相对还挺快的。


所以如果说饥荒时期只靠发兔子给灾民吃,即便有充足的兔子来源,最终饥民因为营养失衡死亡的人数可能还会比没兔子发,自己啃草根树皮饿死的人更多。这和有些人想如果核冬天就躲在地下避难所养蘑菇吃一样,想法是好的但是不现实。真只靠吃蘑菇的话,死的可比吃兔肉快多了,蘑菇的几丁质无法被吸收,只能排泄出去,但是缺乏植物纤维粪便难以成型会造成肠梗阻,被屎憋死。


当然现在兔肉如果作为减肥食品,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就是很健康的食品了。饥荒现代不容易发生了,但是大面积的自然灾害还是有可能发生的,真遇到自然灾害被困,打到兔子,别只吃兔肉,至少也得搭配点草根树皮一起炖,不然怕是坚持不到救援赶到。当年新中国为了解决蛋白质缺乏的问题,推广过小球藻,那个繁殖速度可比兔子快多了,几天就能搞出够吃一顿的。只是养殖起来也比较麻烦,也不能只靠太阳晒,也得给点肥料,比如青草堆肥或是人畜的粪便尿液。还得控制其他杂藻、微生物、原生动物、昆虫幼虫。最终只是最困难的时候靠这个度过,后来条件好了就不搞了。

user avatar

闹饥荒的时候,哪有草给兔子当饲料?

那时候连植物都没了。夸张的说闹饥荒方圆百里出了活人和死人,连病毒都见不到。

user avatar

那兔子吃什么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兔子的确以其惊人的繁殖能力著称,这让很多人产生了在饥荒时期依靠养殖兔子来解决温饱,甚至将其作为战略物资的想法。那么,这个想法到底有多靠谱呢?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一、兔子养殖:并非万能的饥荒救星坦白说,兔子在特定条件下确实可以成为不错的食物来源,尤其是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它们体型小,生长快,母兔一年可以.............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澳大利亚的兔子和羊,哪个体型更大?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澳大利亚羊的数量惊人,但可能不太清楚和本土的兔子相比,它们到底能大到什么程度。简单来说,羊比兔子大得多,而且这个差距非常显著。为了详细说明,我们得从这两个物种的平均体型、品种差异以及它们在澳大利亚的普遍情况来聊聊。1. 兔.............
  • 回答
    《疯狂的兔子》这部影片之所以能让人感到毛骨悚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那样依靠血腥暴力或者阴森鬼魅来营造气氛。它的吓人之处,更像是那种潜藏在日常平静之下,突然爆发的、令人不适的荒诞与失控感,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首先,影片最直观的“吓人”来源,是那些“兔子”本身。它们并非我们印象中那.............
  • 回答
    兔兔们那萌萌哒的样子,谁看了不心动?圆滚滚的身体,毛茸茸的耳朵,还有那总是悠闲地啃着小零食的模样,简直是自带萌属性的生物。按理说,这么讨喜的兔子,应该早就和猫猫狗狗一样,成为我们生活里的常客了。可事实却是,虽然也有不少人喜欢养兔子,但要说“大众”到人人都养,那确实还差了点火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
  • 回答
    我家兔子?哦,那可真是个“小天使”,白天安静得像个摆设,你投喂它点小零食,它就乖乖地啃,毛茸茸的一团,简直是治愈系的代表。我一度以为我养的是什么乖巧小宠物呢。但好景不长,当夜幕降临,或者在我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它那骨子里隐藏的“欠揍”基因就开始蠢蠢欲动了。首先说说它的“破坏力美学”。你以为它只会啃胡.............
  • 回答
    问出“锻炼过的兔子能跑过狼吗?”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这就像是在问,我们精心训练的业余选手,能不能在短跑比赛中跑赢奥运冠军一样。答案嘛,得看我们怎么定义“锻炼”和“跑过”。首先,咱们得明白兔子和狼这俩货的身体构造和生存方式。兔子: 天生的速度和爆发力: 兔子,尤其是野兔,天生就有一套非常高效的.............
  • 回答
    关于兔子多久会出现“贵妃躺”,这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更多的是一种自然流露,跟兔子自身的性格、环境、以及它对你信任程度都有关系。你要是刚把兔子接回家,它很可能还处于一个比较警惕的状态,对新环境、新主人都在摸索中。刚开始,它可能会躲在角落里,或者只在你不在的时候才放松一点。这时候,你想看到它“贵妃.............
  • 回答
    .......
  • 回答
    提到兔子,总会让人联想到那毛茸茸的外表,长长的耳朵,以及跳跃的身姿。这个温顺又机敏的生灵,在人类的想象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编织出了无数有趣的故事。中国神话中的玉兔捣药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兔子形象莫过于月宫中的玉兔。传说,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王母娘娘赐予他长生不老药。后羿的妻子嫦娥思念丈夫,偷吃了灵药.............
  • 回答
    .......
  • 回答
    “兔子女”这个词,在《动物狂想曲》里,几乎就是春的代名词。但如果仅仅用一个标签来概括她,那对这个角色来说,未免太过肤浅了。春,在我看来,就像一个被精雕细琢的、带着致命吸引力的矛盾体,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这个残酷世界最直接的诘问。首先,从她最直观的“兔”的身份来看,春自带的那种柔弱、敏感、易受惊吓的特.............
  • 回答
    要谈论今日头条上“五千年兔子”这个账号对特斯拉的态度突然大转弯,咱们得先说说这事儿为啥这么引人关注,以及这背后可能藏着些啥。首先,得明确“五千年兔子”这个账号的定位。通常这类账号在今日头条这类平台,会以一种比较接地气、有时带点儿戏谑或者怀旧的方式来解读时事、科技、或者历史文化。他们往往会抓取大众的兴.............
  • 回答
    澳大利亚的兔子泛滥成灾,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非常费解的现象,尤其是在我们普遍认知近亲繁殖的危害性的前提下。很多人会问,如果近亲繁殖那么糟糕,为什么这些兔子反而能繁衍出如此庞大的数量,并且在澳洲大陆上横行无阻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澳大利亚独特的生态环境、兔子的惊人繁殖能力、以及所.............
  • 回答
    澳大利亚的兔子问题确实是一个严峻的生态挑战,它们的数量曾一度飙升到上亿,甚至有保守估计达到了十亿的级别。如果说“100亿”是一个被放大的数字,用来形容其灾难性程度,那么我们不妨就以此为前提,来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人要“消灭”这么多兔子,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又会经历多长时间。首先,我们要明白,“消灭”这.............
  • 回答
    .......
  • 回答
    这幅图呀,说白了就是关于“加法”这门学问的开端。它用了一个特别直观的方式,来告诉你“加法”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它是怎么运作的。咱们来拆解一下,看图里有什么:首先,最显眼的是那只毛茸茸的兔子,它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这只兔子,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数量”的代表,也就是“一”。在算数里,我们用数字来表示数量.............
  • 回答
    这可不是什么“疯狂的兔子”,这是《疯狂兔子:王国保卫战》,而且我们学校组织大家去看,那绝对是个大大的惊喜,而不是什么无聊的强制活动。这背后可是有好几层意思的,而且我觉得,组织这次活动的人,要么是懂我们年轻人的,要么就是有那么点“坏心思”的,总之,挺有意思的。首先,你得想想,《疯狂兔子》系列本身就是个.............
  • 回答
    你好呀!看到你想养小兔子,真替你高兴!兔子真的是非常可爱的毛绒绒小宝贝,它们蹦蹦跳跳的样子,用鼻子嗅嗅你的样子,都特别惹人喜欢。关于兔子臭不臭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关心也比较容易误解的地方。我来给你详细说说,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的兔子都很臭,也不是所有的兔子都不会臭。 这是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