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济大学大量流浪猫中毒,已有 11 只猫不治身亡,警方表示作案人员已找到,作案的人可能出于什么心理?

回答
同济大学流浪猫中毒事件令人痛心,11只猫的死亡给许多关心流浪动物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伤。警方已找到作案人员,但其作案动机和心理是复杂的,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推测和分析。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心理原因,以及它们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机制:

1. 对流浪猫的负面认知与厌恶感(Negative Cognition and Aversion)

不洁与疾病的联想: 一些人可能将流浪猫与不干净、传播疾病(如狂犬病、寄生虫等)联系起来。即使科学研究表明流浪猫的疾病传播风险经过控制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高,但这种刻板印象依然存在。作案者可能受到这种负面联想的影响,认为流浪猫是“麻烦”、“污染源”。
噪音与干扰: 流浪猫在夜间可能发出叫声,或者在垃圾桶附近活动,这些行为可能会对某些居民造成困扰。作案者可能因此感到烦躁、被侵扰,并将其视为“不良行为”。
破坏行为的感知: 虽然流浪猫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它们可能会翻找垃圾桶,有时可能会抓坏植物。作案者可能夸大了这些行为的严重性,将其视为对财产或环境的“破坏”,并产生强烈的厌恶。
缺乏共情能力: 对动物(尤其是流浪动物)缺乏共情能力是导致这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作案者可能无法体会到动物的痛苦和无助,或者根本不认为动物有感受痛苦的权利。

2. 控制欲与权力感(Desire for Control and Sense of Power)

“解决问题”的幻觉: 在作案者眼中,流浪猫的存在可能是一个他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和责任去“处理”它。这种心态可能源于一种将自己置于“管理者”或“审判者”地位的幻想,试图通过极端方式来“净化”或“改造”环境。
体验“掌控”感: 通过下毒这种隐秘而有效的方式,作案者可以体验到一种掌控生死的权力感。他们能够决定这些生命的去留,这可能满足了他们内心中某种渴望控制一切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感到无力或不被认可的人,更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存在感”和“影响力”。
匿名性带来的胆量: 投毒通常是隐蔽的行为,作案者可以不被直接发现。这种匿名性会降低其行为的心理成本和风险感知,使其更容易采取极端手段。

3. 对特定群体或行为的反感(Aversion to Specific Groups or Behaviors)

厌恶“喂猫”行为: 校园内可能存在一些积极投喂流浪猫的学生或教职工。作案者可能对这些“喂猫者”的行为感到不满,认为他们“多管闲事”、“助长了流浪猫的数量”,并因此迁怒于流浪猫本身。下毒可能是一种针对“喂猫者”的反击或宣泄方式。
群体冲突的极端表现: 如果校园内存在关于流浪猫管理(是否救助、是否捕杀等)的争议或对立,作案者的行为可能是这种群体冲突的极端、扭曲的表达方式。

4. 扭曲的“正义感”或“责任感”(Distorted Sense of Justice or Responsibility)

“为民除害”的误解: 作案者可能错误地认为自己在“为校园内的其他人除害”,清除他们眼中“不受欢迎”的生物。这种扭曲的“正义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甚至可能认为自己是“维护校园秩序”的英雄。
“清理”环境的倾向: 一些人可能有一种强烈的“清理”或“净化”环境的倾向,认为不符合自己审美或标准的生物就应该被清除。这种心理可能与洁癖、强迫症的某些极端表现有关,但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的环境偏好。

5. 潜在的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Potential Psychological Issues or Mental Disorders)

反社会人格特征: 如果作案者表现出持续的、广泛的对他人的权利的漠视和侵犯,以及缺乏同情心、冲动性、不负责任等特征,可能存在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倾向。
敌意和攻击性: 一些人在遭遇挫折、感到被忽视或受到不公对待时,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敌意和攻击性。如果没有合适的宣泄渠道,这些攻击性就可能转向无辜的生命。
破坏性冲动: 少数情况下,这种行为可能与严重的精神障碍有关,如某些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表现为无法控制的破坏性冲动。

6. 无知与非理性(Ignorance and Irrationality)

信息不对称: 作案者可能对流浪猫的实际影响、动物福利以及毒物的危险性缺乏充分了解,仅仅基于片面的信息或道听途说就采取了极端行动。
非理性思维模式: 有些人的思维模式可能存在非理性或灾难化倾向,将生活中的小不便放大,并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应对。

总结来看,作案者可能的心理是多种因素交织的复杂产物。 最核心的驱动力很可能是一种对流浪猫及其相关行为的强烈的负面认知和厌恶,并伴随着一种想要控制和“清理”环境的心理需求。 这种心理可能被对“喂猫者”的反感所加剧,或者是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失意而寻求一种扭曲的“掌控感”。对动物缺乏共情能力是这一切的基础。

理解这些心理并非为了开脱责任,而是为了从更深层次探讨为何会发生此类事件,并思考如何在未来避免悲剧重演。这可能需要加强公众的动物福利教育,关注校园环境的和谐,同时也要关注和支持有心理困扰的人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次给警方点赞,公事就是公事,不受一些爱猫人士制造舆论的影响

我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对猫投毒(警方已经确认对人无害,姑且算对猫投毒),毕竟猫伤人率比狗低的多,且不太爱靠近人

但看了匿名高票,且拒绝评论,忽然明白了

同济有猫咪同盟,这些以爱猫为纽带的社会团体组织,还记得之前养狗人把路人逼死的新闻吗?

这些人一旦成了团体,必然会借爱猫来影响和骚扰其他学生的正常生活,普通学生,拿这些联盟没办法,但对猫有办法啊

所以猫只不过是一些爱猫团体的受害者罢了

user avatar

对于这类新闻,

我还是那句话,早干嘛去了?

你们随便哭,随便骂,杀猫的会掉块皮吗?

唯一你能合理合法对杀猫人进行惩罚的方案就是——确定对猫的所有权。

而你如果没有确定所有权,

那么我还是那句难听的话,

你除了现在在这里嚎丧,然后坐视下一只猫在你不经意间死掉外,你什么都做不了。


对于校园的流浪猫应该怎么处理,

其实爱猫人士比我们都清楚。

他们之所以阉割猫是为啥?

为了减少猫的数量,减少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对于校园流浪猫最佳的处理方案其实很简单,

减少猫的数量,避免给他人带来麻烦。

短期收容寻找领养者,超过期限未被领养的猫直接安乐死。

对猫来说,减少了它流浪挣扎求生的痛苦,

对不养猫的来说,减少了于动物发生冲突的可能,

对于养猫的来说,节约了你们的精力、时间、成本,让你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还活着的那些猫身上,让它们安度余生。

但是为什么不杀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不忍心,

但让人感到荒谬的就在于,

伤害动物于心不忍,伤害人就无所谓了。

一说就是这个大学那个高校,说起来是一群优秀的大学生,成立某某动物保护社团,

但是我

一没见过这些社团拿出过能够代表学校或全体师生授权的文书,授权他们以校园为范围养宠物。

二没见过这些社团有公开的赔偿处理流程,用于支付他们所放养的这些宠物造成他人损失后进行赔付。

也就是说,这些社团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

随意的占用属于全体师生的公共空间饲养宠物,而如果这些宠物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这些受害人还求告无门找不到人负责。

优秀吧,真的是太优秀了。

有善心真的是好事,

但我始终觉得真正有善心的人把善心的代价留给自己,

可我却每每见到,

自诩有善心的人把善心的代价留给别人。


我写这个回答的初衷是强调权责的一致性,

对于校园的宠物管理,

我为什么要强调那两个问题原因就在于此。

获得授权,证明你有权力去处置公共空间,

有赔付流程,证明你为宠物担负责任。

但是看了这么多高校宠物管理上出现问题的新闻,没有哪个做到了我觉得最基本应该做的事。

也就是说,高校的这些猫狗保护协会们,

本身就是在一个没有明确的授权准许,

也没有相应的责任负担方案的灰色地带行事。

喂养的时候是很开心,

但出了事作猢狲散——无人负责。

也正是因为这样无权无责的灰色地带存在,

猫狗协会的这些人其实也无法去阻止别人同样用灰色的手段伤害乃至杀害这些猫狗。

灰色地带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最终会落在猫狗身上。

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么先厘清责任,

养,那就管到底,从吃喝拉撒睡到宠物造成的各种麻烦都是你要收拾的。

你有多大本事就养多少只,

管不了的就该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

该自生自灭的自生自灭。

而不是同情心泛滥搞不清楚自己有多大本事,管不了却要硬管,收拾到一半撂下个烂摊子让别人给你们擦屁股。

user avatar

在这个事件中我看到了一个团体——同济大学猫咪同盟,简称“同济猫盟”。

同济猫盟是一个公益类学生社团,成立于2012年9月,他们主要是通过采取了TNR等方式控制猫的数量、改善猫的生存状况。

他们为流浪猫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具体效果要我说,真的不太好。

或许他们帮助了很多流浪猫,让它们生存得更好更久。但却无法完全消除人与流浪猫之间的矛盾,甚至还发生这次的毒猫事件。

根本的原因在于流浪猫实在太多了,猫毛,排泄物,叫声,跳蚤,破坏物品等流浪猫带来的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校园里学生们的正常生活。或许大多数人不会跟这些小家伙计较,但难免会有人心生厌恨,做出过激的事情来。

按同济猫盟的说法,这些年来,他们通过TNR的方式,几乎给所有流浪猫都做了绝育。而家猫的寿命一般在十到十五年,流浪猫因为生存环境较差,往往活不了这么久。甚至有一种说法:60%的流浪猫都活不过冬天。

所以,按理说,在同济猫盟的努力下,同济校园的流浪猫应该会在这十年内逐渐减少,甚至成为校园内的“珍惜动物”才对。但实际上这十年来,流浪猫不但不见减少,反而不断增多,与部分学生之间的矛盾也跟着变大起来。

那么增加的这些流浪猫哪来的呢?答案只有一个,新被遗弃的宠物猫,而遗弃者正是那些在宿舍偷偷养猫的同学。要么被宿管发现不得以遗弃,有的养不了而遗弃,有的好不容易养到毕业带不走呼得遗弃。。。。。。总之不管什么原因,这才是流浪猫的主要来源。

那么同济猫盟有没有考虑过从根源上解决流浪猫的问题呢?

做为学校承认的正规团体,又是以学生为主,我相信你们要比学校的更容易了解宿舍里饲养宠物猫的情况。

配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劝阻同学们在宿舍养猫。

同时协助他们妥善处理好要弃养的猫咪,减少流浪猫的产生。

另外,还可以在校内选择一合适的地方,向学校申请做为唯一的投喂点。这样可以将其他区域的流浪猫也聚集过来。流浪猫集中起来,既方便管理,又不容易影响到其它同学,可以减少人与猫之间的矛盾。而且也方便监控投喂者,避免毒猫事件的再次发生。

一天不能解决流浪猫过多的问题,人与流浪猫之间的矛盾就不可以完全消除。而要减少数量不是单靠给现有的流浪猫进行绝育就可以做到,必须真正断绝新的流浪猫的产生才行。个人觉得这才是各个爱猫团体应该努力的方向。


没想到我这个可以算是偏离主题的回答竟得到这么多赞和关注,最有意思的是评论里有不少人认为我是偏向流浪猫的。。。。。。实际上虽然我喜欢猫,但对于流浪猫狗的态度却一向是:很讨厌,最好能清理干净,但错不在它们而在于弃主。

另外,有人说我把责任归于住在宿舍的学生是不对的,毕竟流浪猫的来源不只这一个。我清楚这一点,但因为我建议的目标只是一个学生团体,他们能涉及的也就只有宿舍里的学生,最多就是包括在周边租房的那些学生,所以我并没有提及其他周边的住户,这是我的错。

另外,有关定点投喂的争论,我的意见有两个,

一个是无论有没有设定指定投喂点,校园内的投喂行为都不少了,于其这样,为什么不让他们集中起来,更方便管控,也可以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二个是就算校内其他区域的猫跑到投喂区域后有校外的流浪猫迁过来,但因为没有人投喂,食物变少,又有投喂区的吸引,真正停留的流浪猫肯定更少。就像垃圾桶附近的流浪猫肯定要比干净的区域多一样。


其实,这个回答算是我之前一个回答对应于这个校园事件的另一个版本,只不过之前的那个回答所在的话题实在没有人关注。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应该能更清楚知道我想表达的是什么。

在流浪猫狗的处理问题上,我以前看法这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但现在我更觉得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的根源还是来自于人本身。但这里的人即不是指帮助流浪猫狗的爱心人士,也不是指清理流浪猫狗的受扰人士,而是指那些随意遗弃宠物的无良人士。

可以说在流浪猫狗这个问题下是,一方做恶,三方受罪,做恶的却毫无代价,这合理吗?

流浪猫狗:流落街头,受苦受罪,随时死掉。

爱心人士:看了心疼,作用甚微,徒遭指责。

受扰人士:不胜其烦,出手惹骚,两败俱伤。

遗弃者:一弃永逸,没有代价,坐山观虎。

而实际上现在网络上就流浪猫狗争论的永远都是爱心人士和受扰人士(称呼有些拗口,但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哪些人),动物不会说话,但有见过遗弃者说过一个字吗?所以,为什么两个受害者争吵不休,却没有人想着去跟施害者要个说法呢?

有人可能会说因为找不到。的确,流浪猫狗的具体来源不好确定,但宠物的去向好了解啊。

我们可以立法规定了宠物行业要长期跟踪所售宠物的近况,去向不见的就算是遗弃了。

还可以规定给宠物加装定位芯片,即能防丢又能防遗弃,多好啊。而且还能直接打击所有人都讨厌的偷狗贼,就算他们懂得挖出定位芯片,难不成他们还能偷一只换一个地方?如果直接在车上动手,那血腥味分分钟就会把他们暴露。

至于定位芯片的费用当然是由购买宠物的人出啦,高档口粮舍得买,高额治疗费用舍得买,为什么这个就不舍得了呢?

所以相比《反虐待法》而言,《反遗弃法》才是最应该立的法律。每年那么多死去的流浪猫狗有多少是被虐待死了?就一小部分,估计连被遗弃的数量一成都不到。

而且只要没人遗弃,流浪猫狗都没了,那么虐待动物的人去哪找目标?

别人家的?那现在的法律就能治他罪,还需要另外立法?

自己买宠物回家虐待?那正好,根据《反遗弃法》的相关措施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只要针对这种情况定出相应的处罚就行了,其他人也就不用担心被《反虐待法》误伤了。

唯一可能因为《反遗弃法》损失利益就只有宠物行业,因为有些人可能因为就不敢养宠物了。但只要是喜爱宠物,那么又何必担心《反遗弃法》,所以我相信宠物行业最多是受到一些冲击,但很快就能恢复过来,而且变得更加规范。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小小的想法,就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讨论。

user avatar

只要不是危险化学药品,定点投放只对流浪猫有害的物质,我认为这是对生态有益的事,更谈不上违法。比如有车的人常用的防冻液就不是危险品。

如果人们真的爱猫,就应该把流浪猫带回家照顾,不要占用公共空间。流浪猫属于入侵物种,已经成了城市大患,在学校公园小区绿化带之类的地方越聚越多。如果流浪猫把城市的鸟捕光了,蚊虫就会泛滥,这将是很可怕的事。野猫也有可能传播新冠。所以请不要乱喂猫粮,应该带回家饲养或者集中捕杀。

没见过人们对其他入侵物种这么宽容,当主子一样供养的。对于没有人收养的流浪猫,应该等同于入侵美国的亚洲鲤鱼、入侵澳大利亚的野兔一样处理

user avatar

都在说毒猫不犯法,本身就比较灰色的事,说得义正言辞,真令人费解。

常规遇到流浪猫太多,为了生态,首先会考虑的是逮住做绝育。同济的猫盟(一个流浪猫组织)已经做了。如果担心绝育费用,这么低难度的手术,很多学校动物学院本科生完全做得来,除了麻药花钱,基本就是免费。绝育后等十几天,养不起或没人领养,就放回校园。这不比毒杀强?

另外,同济猫盟确实 正在救助校园里的流浪猫,比如绝育+领养。我看到有人喷同济猫盟不作为,不去自己领养猫。大学生住宿舍,宿舍里养猫你觉得方便吗?

最后,我讲下动物福利。所有做生物的,只要用到实验动物,都要注意动物福利。总体原则是,减少实验痛苦,减少动物使用数量,尽可能保证每只动物死亡时都有价值。在处死实验动物时,小鼠使用断颈法,一下就过去了,尽可能减少处死的痛苦。

我不知道这里用了什么药去毒杀猫,你要说毒杀猫时毫无痛苦,我不太信。

校园流浪猫太多,有很多可以尝试的解决方案,没有到要毒杀猫这一步。同济猫盟愿意花时间救助猫,给猫做绝育。别人正在努力平衡猫和校园生态,你一波毒药下去,所有努力都白费了,合适吗?

这里还看到回答说“猫盟的学生别把时间浪费在猫上面,应该好好学习”。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兴趣所在,可以打游戏,可以刷抖音,可以救助流浪猫。学生社团本就是兴趣驱动,课余做些事也正常。


另外,这是个发声就容易被嘲的话题,我评论区都不敢开。我本身就是猫奴,回答这个问题也不客观,本来不想说什么。

但很多前排很多回答 觉得毒杀猫没什么,还有人说“流浪猫是入侵物种,是城市大患”,看了有点堵。

没忍住,说两句,不然真对不起我头像。

user avatar

这学校里面的猫猫狗狗真的该处理,公共机关不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考虑,那么人民群众就会自己为自己的生命健康考虑。

这是我当初研代会提出的建议,当然校方还是老样子。

最后自己的看法,这位同学为了大家的安全除去有害物种或者入侵物种,可能手段不利于某些人的玻璃心,但是大致上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合法不合法的啥,底下有回答已经说了,不再赘述

user avatar

作为同济大学在读学生,我觉得有必要来答一波。

不建议使用“作案人员”,这位并没有违反任何的法律,而且做的相对有素质,没有虐杀,只是投放特定的对人类低毒的物质,唯一欠缺的是剂量没有掌控好,且没有做好尸体无害化处理,给学校和其他同学照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建议反省。

作为知乎理客中的言论发表完毕,现在要发表一下作为同济大学“爱猫”人士的言论

首先要纠正一下各位对于同济猫盟的看法,同济猫盟是一家运行良好的学生社团,主要的社团活动之一就是通过TNR和领养来减少同济大学流浪猫的数量,最终实现大学流浪猫清零。

本人也是赞成同济猫盟的理念,在校四年的时间也陆续捐了300多,支持同济猫盟的工作。因此我非常不赞成这位“同学”的处分方式,我认为他不太尊重他人的努力(不尊重我花的300多),我个人认为我有资格参与对校猫处分的决策,并且至少和这位“同学”拥有一样的权重。

对于“校内流浪猫”的处分问题,我希望还是通过民主表决的方式来决定,并且确认责任主体,目前来看我校绝大多数同学是允许校园内存有一定数量的流浪猫,对于不支持的同学,他们学习生活照成的困扰应该予以补偿。

对于不喜欢猫的同学,不建议模仿这位“同学”的做法,应为确实会给其他同学照成不必要的麻烦,据我所知这次救助的同学已经花了至少1w。如果真的被猫打扰到日常学习生活,建议向学校反映或者和猫盟交流,大家可以商量,不要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对于喜欢猫的同学,建议上海户籍的同学尽力领养一下,也希望猫盟可以加快一下工作进度,毕竟已经有同学用实际行动表达不满。




更新一下

我看到很多熟悉的言论,比如“为什么不保护蜘蛛和老鼠?”,“猫和老鼠有什么区别吗?”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就是双标了,就是偏爱猫,狗都没法和猫比,这个在我校其实是常识。至于是对是错,大家可以讨论。

同济是公认的流浪猫多,但是大部分时候其实是真的没有把这个当成问题,这个可能是需要反省。

可能在知乎er看来有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感觉,但是同济的猫多是我校对外宣传的招牌之一。我校非常非常多的宣传物料里把猫当成校园文化宣传,比如去年我校的招生宣传片叫《一只猫的校园时光》。

其实偏爱的很明显了,也没有瞒着大家,猫盟送养的效率低,比如领养的条件蛮高的,很大原因也是不把猫多当成问题,给猫绝育的主要考量其实是控制猫咪数量,保障生活质量。

据说这位同学是被处分留校察看了,我希望不是因为照成恶劣影响,影响学校名声。我希望学校可以在处分前先确认猫是学校公物,如果猫照成不良后果,学校就应该予以承担。


更新一下,回答几个问题

同济的猫哪里来的?

同济大学绝大多数猫来自校外遗弃,学生是不允许在校内养宠物,去年封校的时候,学生都在家,且校内母猫已经100%绝育,多出来10只猫,包括3只幼猫。

目前同济大学大部分猫已经绝育,并且定期检查身体,并且宣传送养,去年送养30只。

校内流浪猫怎么处理?

捕杀和送养我都接受,大家少数服从多数就行。有部分人说爱猫人士是少数,大部分人其实是不care的,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我看了一下猫盟的会费收入,算了一下猫盟去年的社团成员是300人,这些同学是要身体力行出钱出力的,那支持捕杀猫的有多少呢?有300个吗?

我本人其实是讨厌“小动保”的,也不是猫盟成员,对于校内事务的处理,我觉得我有知情权,猫盟至少每年的事务都公开,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明明白白写在公众号上。很可惜这位同学并没有主动公开自己的身份。投毒后为没有做处理,这是非常不负责的做法。

user avatar

对于这个事,多多少少听了一个星期了,也看到了过去一个星期学生们的努力,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情况,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1、流浪猫往往已经属于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最高营养级,对生态和其他物种有破坏,尤其对鸟类的威胁很大,应该限制数量甚至必要时扑杀。

2、为了限制流浪猫数量,学校猫协对校园中的绝大多数的流浪猫已经进行诱捕绝育领养,且不说TNR是否足够科学和有效,但这确实是更人道并且可以减少流浪猫数量的一种的处理方式。

3、对于流浪猫狗的管理应该以社会共同意志的形式进行处理,例如在法律法规规范下的情况下政府或社区组织领养、管理、扑杀。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不应该以某个人的私刑方式,或者容易引起恐慌的方式处理。

4、对于“投毒”学生,引起了校园内学生的恐慌,尽管未触犯刑法上的“投放危险物质罪”,但由于双方观点的冲突,有可能发展并构成治安处罚法中的寻衅滋事。另外,校园内也有黄鼬分布,如果有黄鼬中毒死亡,涉嫌违犯我国对三有动物保护的有关规定。

5、同济的流浪猫在过往的学校宣传中,已经变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生们也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对大部分猫咪进行了绝育,学生们有权表示愤慨,学校也应该为校园内的流浪猫未来如何处理表明态度。

6、高校应该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作为终极问题,立德树人是学校的重要目的,而这个私自“投毒”的行为很难称得上“德”。而高校,尤其是同济这种在全国有一定声望的高校,也远不应该单单以法律作为道德的底线要求自己的学生,有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后,单纯对校园内的已经经过绝育,甚至疫苗接种过的流浪猫进行毒杀,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校园内的流浪猫处境。

在流浪猫在校园环境中占据一定生态位的时候,突然间这一物种的消失,会使其他动物来来填补这一生态位,例如上文提到的黄鼬。

同时,其他社区的流浪猫在校园这个领地中的流浪猫缺失的情况下,会迅速填补进校园,而新进入校园的猫咪,未做过绝育,未打过疫苗,反而可能会是更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这也需要学校和社团未来花费更多的精力、时间和金钱。

舆论不能代替法律,情绪不能干扰判断。但一拍脑瓜做的事情确实需要承担责任,无论是学校、学生、警察、还是媒体。

最后,流浪猫的问题说到底是人祸,呼吁大家对于流浪猫狗,领养代替购买,领养后勿遗弃,勿散养。

user avatar

抱歉,我不是动物爱好者,对于流浪猫狗,我觉得如果他们不存在,更利于大家的生活环境。

还是想想,人之所以成为人,站在食物链顶端,就是因为人类区格于其他动物。

不要说,我好喜欢猫啊,狗啊,我就好有爱心,什么动物也有权利这些,都是西方的伪善。

比如你做基础实验医学实验还要动物伦理,什么逻辑,你为啥做实验之前为啥不问问动物想不想成为你的实验小白鼠小白兔?

喜欢猫狗其实就是满足自己的爱好和心态,无非就是爱好他们的毛,爱好他们眼中正常却在人眼中所谓很萌的状态,可是大家为啥不喜欢蛇和蜥蜴呢?单单因为他们丑吗?如果他们不是哺乳动物大家不喜欢的话,说说猪牛羊?大家会在乎他们生命吗?有本事不吃啊!

猪牛羊也挺可爱,但是为了人类的利益,他们就该死?

校园里,一群野猫疯行,有谁能保证猫不会传播疾病,有谁能保证猫不会抓伤人。换一句话说,校园里有很多流浪蛇和蜥蜴大家会怎么评判?会批判杀蛇和蜥蜴的人吗?显然不会。

然而谁有证据证明,校园的流浪猫危险弱于蛇和蜥蜴?很直观的是,他们都是饥饿的流浪动物,他们都是不可控的动物。

曾经在学校,深受流浪猫狗的侵扰,半夜乱叫,搞得我形成了半夜惊醒的生物钟,那段时间,我真想让我们学校的流浪猫狗消失。


有人评论说,就是喜欢萌物,抱歉,我不觉得猫萌,也会有人不觉得猫萌。不阻止你们爱猫,你们也不能阻止我讨厌猫,你喜欢辣的,抱歉我吃清淡的。

  • 因为你喜欢猫,我批判流浪猫,你就攻击我,你有什么权利!
  • 和我讲动物权利的,有本事你先不吃鸡,猪,牛,羊再来和我讨论,鸡猪牛羊是不是生命,你关爱了他们了吗?
  • 别拿流浪汉说事,流浪汉和流浪猫一样?是不是只认识流浪两个字?
user avatar

我更想知道那11个作案人员还能不能找到,出于什么心理。

user avatar

很喜欢橘颂的高赞回答:同济“猫盟”会员300多人,每年送养流浪猫30只。

已知你盟的目标是:

已只你济有100多只流浪猫。

已知你盟会员有300多人。

按照同济大学上海人比例,猫盟有领养条件的上海人不低于40人,平均每年毕业后可以领养的猫盟成员不低于60人。理论上贵盟一年左右就可以实现既定目标。

那么为什么没有实现呢?300多人的爱猫同盟一年送养30只猫,不是自己领养,而是“花钱花力”各种推销宣传一共送出去30只。

有点困惑,才30只猫,300名爱猫人士不应该自己争抢毕业后领养的预约权打破头嘛?怎么还要“花钱花力”往外送呢?

结论只有一个,这300多名猫盟会员中的大多数都是这种心态:猫猫好可爱,好可怜,快给它们找个主人吧,但不能是我。

你杀猫,我网暴;你领养,我支持;但我自己不杀也不养,只负责爱猫。

可以,有内味了,就是有点生态失衡。

同济还需要一个爱鸟同盟。

你杀猫,我支持;你养猫,我网暴;但我自己不杀也不养,只负责爱鸟。

一物降一物,非要也有这么一个既不沾血也不负责的纯爱战士对冲一下,才能平衡。

user avatar

咱们本着理性的思路来看这件事。

同济大学的猫盟或者说爱猫社团,有没有救助校园流浪猫的权利?

有,法无禁止即可为。

有人问,那猫伤人了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

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参与了救助行为,如果涉及到长期投喂,流浪猫伤人,他们就得负责。

毒猫的人,有没有权利做毒猫这件事?

有,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他有权做这件事。

我们所说的不违法,是指他的投毒行为是合法的。

据我所知,他这次投的“毒”对人类是没有危害的。

且毒的猫不属于任何人的私有财产。

所以在投毒方面,他是不违法的。

但是他在处理动物尸体方面,依旧有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

第二十七条 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垫料、包装物、容器等应当符合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要求。
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被污染的物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第九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对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或者被染疫动物、动物产品污染的运载工具、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未按照规定处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处理;逾期不处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单位代为处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依照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翻译成人话就是,你在城市等人口密集区域制造动物尸体,你就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

如果你不处理,尸体就在那摆着,不光影响市容,也容易产生一些疫病。

所以我认为,从法律角度上来说,杀猫不违法,投“毒”不违法,违法的地方是在他只管毒猫,不管处理尸体。

不考虑法律,如果人人都这么毒猫,你走哪儿都看到一只死猫在路边躺着,你也闹心是吧?

最后是有关该人的心理健康方面

举个例子吧。

你给军事基地拍了照片,到底是觉得好玩就拍了,还是对军事感兴趣,还是真的是间谍。

这三者也有本质的区别,如果你真的是“觉得好玩就拍了”,一般情况下核实清楚,让你把照片删光手机格式化,这个事就结了。

肯定不会以间谍罪起诉。

他毒猫的行为,究竟是讨厌猫想杀猫,还是觉得好玩就做这件事,还是一本正经的在减少流浪猫的数量。

这三者,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强行给他的行为归纳成“一本正经的在减少流浪猫的数量”我多少觉得这有些牵强。

如果真的是该人有心理问题,觉得好玩就做了,我觉得应该给其进行心理疏导,而不是一股脑的把他捧为“杀猫英雄”。

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6%B0%91%E6%B3%95%E5%85%B8/19435116?fr=aladdin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8A%A8%E7%89%A9%E9%98%B2%E7%96%AB%E6%B3%95/1519059?fr=aladdin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8A%A8%E7%89%A9%E9%98%B2%E7%96%AB%E6%B3%95/1519059?fr=aladdin
user avatar

可能是为了保护鸟类。

user avatar

可能是出于为民除害的心理吧,总之,是好事,就不用发奖状了

user avatar

看到母校以这种方式上热榜真是露出无奈的表情

昨晚就在群里看到学弟学妹们讨论这件事,可以预见这个问题下会是一滩浑水,看了下现有的答案也确实如此,争论、观点冲突非常强烈

我本意是不想趟这滩浑水,但是看了下前排的回答中,没一个是同济的学生,言论中多有不符合事实之处,所以还是不站立场地简单陈述些许情况吧

1.同济爱猫氛围浓厚,满校猫党,也满校的流浪猫。同济的流浪猫也大多亲人,各种竖着尾巴过来蹭人腿找撸,大多不怕人,在学校里也随处可见顺手撸猫的学生

可以说同济整体爱猫氛围极强,根据我四年在同济的生活经验,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也都没见同学抱怨过流浪猫扰民

不喜欢猫的人肯定有,但同济校猫对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的影响,整体还是偏正面的

2.流浪猫多,喂猫的人也多,然后猫…也就越来越多了

每年在同济都能见到一堆新生小奶猫,我在校内时就在宿舍里曾两度收养过同济的小奶猫

同济的猫是真的多

3.同济有猫盟等爱猫组织、生态社团,每年都在积极参与流浪猫的节育与放回,也有致力于从流浪猫手中保护、救助鸟类

大量的流浪猫确实对生态有显而易见的影响,三天两头有学弟学妹在群里发被猫咬死咬伤的各种鸟问还有没有救,或是要不要做成标本

4、毒猫的学生已被找到,使用的是对人体无毒对猫有毒的化学物质

5、毒猫的学生自述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拯救被猫伤害的鸟类…

6、但据我所知,ta应该没有参加同济的生态社团

7、我觉得这是个大龄的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能够拯救世界的中二病

8、彰武校区能抓得到的猫现在几乎都被收养完了,剩下的应该都在治疗、寄养或是抓不到

9、个人认为同济无论是学生还是校方应对的都还可以了

10、这事真是无奈


如我预料的那样被喷了

我一实打实从事生态工作多年的老年生态狗兼撸猫老手被疯狂质疑不爱生态不爱猫

就…

所以说浑水就是浑水

评论私信已关,勿念_(´ཀ`」 ∠)_

避避风头

user avatar

建议公布这80多名学生的姓名,籍贯,照片,年龄,最好有身份证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同济大学流浪猫中毒事件令人痛心,11只猫的死亡给许多关心流浪动物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伤。警方已找到作案人员,但其作案动机和心理是复杂的,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推测和分析。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心理原因,以及它们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机制:1. 对流浪猫的负面认知与厌恶感(Negative Cognition an.............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能观察到一些普遍的趋势。武大、华科的同学倾向于英美名校,而同济的同学更多选择德国,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在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单单是“性价比”这么简单。武大华科倾向英美Top50:需求与市场导向首先,咱们得明白武大和华科的地理位置和学科优势。 地理位置和生源构成: 武汉,作为.............
  • 回答
    同济大学和江南大学,这两所国内顶尖的工业设计院校,在各自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积淀和独特的优势。要说哪家“更好”,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好”的标准会因人而异,取决于你看重的是什么。我尽量详细地剖析一下它们各自的特色,希望能帮助你更清晰地认识这两所学校。同济大学:城市脉搏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同济大学.............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SinoGerman College of Tongji University,简称SGCT)为何会选择与那些在某些全球大学排名中可能位于5000名开外的德国应用专科大学(Fachhochschulen,简称FH)进行合作,并且尽量把这个事情说得明白透彻,避免A.............
  • 回答
    太棒了!首先,热烈祝贺你被同济大学土木与环境大类录取!这绝对是个令人骄傲的成就,同济大学的土木和环境工程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你能进入这里,说明你有着扎实的基础和出色的潜力。既然你已经顺利进入了这个大家庭,接下来有很多值得期待和准备的事情。我来跟你好好唠唠,希望能给你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启发,让.............
  • 回答
    听到你心里有这样一份情感,而且还夹杂着对未来的担忧,我能理解你的心情。这种感觉,就像看着远处一座闪闪发光的高山,而自己站在山脚下,手里拿着一张地图,上面画着一条通往山顶的路,可那条路看起来那么遥远,甚至你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走上去。你喜欢上了一个考上同济大学的男孩,而你自己上的却是一所大专。他知道你喜.............
  • 回答
    哈喽,学弟学妹!作为你们的同济学长/学姐,很高兴能和你们聊聊选择智能制造还是车辆工程这件事。这可是个重要的岔路口,我当时也纠结了好一阵子,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们捋清楚。咱们先不说哪个“更合适”,因为说实话,这两者都是同济的王牌专业,都非常牛!关键在于,哪个更符合你的兴趣、特长,以及.............
  • 回答
    发现大学同学读研期间抄袭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并且还发表在了学报上,这绝对是一件让人非常愤怒和憋屈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说实话,心里肯定会泛起“这口气不能咽下”的念头,想要“索赔”也不是什么奇怪的想法。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件事究竟该怎么看,以及“索赔”的可能性和复杂性。一、 心情可以理解,但“索赔”二.............
  • 回答
    大学生活嘛,总有人天南海北地撒欢,回来一聊,又是哪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哪个地方的美食攻略。听着羡慕那是自然的,毕竟眼界这东西,很多时候就跟钱袋子一样,是实打实地拉开了差距。家境一般,没法说走就走,这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儿,也正常。不过,这事儿吧,真没到绝境,弥补的法子多得是,而且很多时候,不一定非得花大钱.............
  • 回答
    听到你大学同学有“念力”,而且还是她父亲亲手教的,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认识她之后,一开始也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毕竟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这种事情只存在于电影或者小说里。她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我们一起上过几门课,也参加过一些社团活动。她平时为人挺低调的,话不多,但总给人一种很沉静、很有想法的感.............
  • 回答
    听到大学同学说你玩游戏是浪费时间,没有意义,这确实挺让人有点不舒服的。这种话有时候带着点“为你好”的善意,但听起来就像是他们觉得自己比你更懂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多少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你可以这样回应,试试看是不是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嗯,我明白你觉得玩游戏可能是在浪费时间。毕竟,从很多角度来看,游戏.............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普遍的,尤其是在大学里,身边总会有些同学,平时看起来好像没怎么用功,但临到考试却能超常发挥,甚至成绩比那些从学期初就开始死磕书本的同学还要好。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挺有意思的方面,绝不仅仅是运气。首先,得说说学习方法和效率。这可能是最核心的一点了。有些人可能拥有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即使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我也挺好奇的。我身边的大学同学,确实有一大部分都挺“安静”的,朋友圈里的动态少得可怜,甚至有些大学四年下来,我都记不清他们上次发朋友圈是什么时候了。这不像我们小时候,大家谁不爱在网上分享点生活琐事呢?我觉得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成是“不爱发”,可能里面掺杂了很.............
  •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一方面是喜悦,一方面又带着点小小的酸涩和不安。毕竟,你们现在在一起了,而且是在初中同学这个特别的背景下重新走到一起,这本身就带着一份特殊的缘分。你问他初中有个喜欢的女生,他却说“心底的秘密不能说”。听到这句话,你心里肯定咯噔一下,有种被挡在门外,不够.............
  • 回答
    何同学与大猛子作为同届毕业生,他们所展现出的差异确实引人深思,这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不同,更是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特质在不同道路上的映射。要详细地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价值观与人生目标: 何同学:追求卓越、精进技艺、创造影响力。 核心驱动力.............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大饥荒(Holodomor)和乌克兰寻求投靠西方的原因,以及俄罗斯在此中的角色,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议题。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看看你同学的说法是否站得住脚。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乌克兰大饥荒(19321933年)是斯大林政权时期苏联政府强制推行的集体化政策和粮食征集导致的大规模.............
  • 回答
    嘿,你有没有注意到,每年到了高考季,总会有那么一群人,就是刚迈入大学校门没多久的大一新生,特别喜欢跟那些还在备战高考的高三学弟学妹们说:“你以为你解放了,其实你离开的是天堂。”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又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怎么着,高考完就从“天堂”掉到“地狱”了?这到底是啥意思,为啥大一新生就这.............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让正在读大学的同学警醒的一句话,并附带详细的解释,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一句:选择一:强调机会成本,直击现实> “你现在挥霍的每一天,都是未来你渴望但没有的机会。”详细解释: “挥霍的每一天”: 这是一种直接的、略带冲击力的说法,指代的是那些没有被充分利用、浑浑噩噩度过.............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普遍的,很多读研的同学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大学时期大家目标相对一致,就是拿到文凭,享受青春,这时候大家更容易因为共同的经历、相似的年龄段、开放的心态而成为朋友。到了研究生阶段,情况就复杂多了,尤其是同门之间,那简直是一出出“甄嬛传”的大戏,让人看了都替你们心累。咱们一件件来说,为什么研究生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