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吃饭 AA 公平吗?如一方的饭量是另一方的两到三倍,这样对另一方来说不吃亏吗?

回答
“吃饭 AA” 是否公平,以及在饭量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是否会吃亏,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公平的定义、个人期望、文化习惯以及具体的沟通。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AA 制”的本义。AA 制(All Average)的核心是平均分摊费用。理论上,这意味着每个人支付相同金额,无论其消费了多少。

从纯粹的金钱角度看,AA 制对双方来说是“公平”的,因为它确保了双方支付的金额是相等的。 每个人都支付了总账单的固定比例(通常是二分之一,如果是两个人)。

然而,当涉及到“吃饭”这个场景,特别是存在显著饭量差异时,纯粹的金钱公平就可能与“实际消费”和“个体感受”产生冲突。

为什么饭量差异大时,AA 制可能会让一方觉得吃亏?

1. 消费价值的不对等:
饭量大的一方: 他们可能真的吃了更多的食物,或者选择了更贵的菜品(即使菜品本身单价相同,份量也可能影响整体消费)。在他们看来,他们享受了更多的“物质价值”。如果他们支付的金额与饭量小的一方相同,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消费被对方“补贴”了。
饭量小的一方: 他们可能只吃了很少一部分,或者大部分是价格较低的食物。当他们需要支付与饭量大一倍或两倍的人相同的金额时,他们会觉得自己支付的钱并没有完全对应到他们实际获得的食物价值。他们可能感觉自己“多付了钱”,或者自己“被对方占了便宜”,因为对方通过 AA 制的方式,以低于其真实消费的比例付了账。

2. 心理感受和“占便宜”的观念:
即使账面上是平均分摊,人们的心理感受往往会与实际消费挂钩。饭量小的一方可能在付账时会下意识地计算自己吃了多少,然后与付出的金额进行对比,产生“不划算”的感觉。
尤其是在一些文化背景下,请客吃饭被视为一种社交礼仪,AA 制本身就可能带有“不够亲密”或“不够热情”的意味。当饭量差异大时,AA 制在这种心理层面的负面感受会被放大。

3. 对“公平”的理解不同:
有些人认为公平是“按劳分配”,即付出多少就获得多少回报,或者支付与消费成正比。在这种定义下,饭量大的一方支付双倍的钱,饭量小的一方支付一份钱,才算“公平”。
而 AA 制的“公平”是“平均主义”,即每个人承担相同的责任或付出相同的成本,无论其个体差异如何。

在哪些情况下,AA 制可能是合适的,即使存在饭量差异?

1. 事先约定和双方接受: 最关键的因素是双方的明确沟通和同意。如果双方在吃饭前或吃饭过程中就同意采取 AA 制,并且都知道彼此的饭量可能存在差异,那么这种约定本身就是公平的基石。饭量小的一方可能出于多种原因(如不想计较、想表达平等、或者觉得对方经常请客而这次轮到自己)接受这种方式。

2. 非正式场合,关系融洽: 在非常亲密的朋友或情侣之间,如果关系融洽,大家可能不太会斤斤计较这些小细节。即使饭量有差异,大家也可能更看重一起吃饭的整体体验和情感交流,而不是食物本身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AA 制可能是一种轻松、无负担的方式。

3. 点餐方式的合理性: 如果大家一起点了很多菜,并且都是共享模式,那么 AA 制就更容易被接受。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难以精确区分谁吃了哪一份菜,或者哪一道菜更适合谁的口味。

4. 价格相对较低: 如果人均消费不高,即使饭量有差异,金额上的差距也可能不大,双方可能更容易接受。

5. “AA 制”被视为一种习惯或文化: 在某些群体或社会环境中,AA 制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用餐习惯,大家普遍接受并遵守,即使存在饭量差异,也不会觉得特别不妥。

如何解决饭量差异导致的 AA 制不公平感?

当饭量差异较大,并且希望避免不公平感时,可以考虑以下更“细致”的“公平”方式:

1. “按实际消费”或“部分 AA”:
精确计算: 如果点的是单点菜,并且大家都有明确的点餐记录,可以尝试根据每个人点的菜品价格来分摊。例如,你吃了价值 80 元的菜,我吃了价值 120 元的菜,那么我支付 120 元,你支付 80 元。
按比例分摊: 如果无法精确计算,可以估算一个比例。例如,如果你的饭量是我的两倍,那么你支付总费用的 2/3,我支付 1/3。这种方式比纯 AA 更能体现消费差异。
部分 AA: 例如,一部分固定费用(如酒水、点心等) AA,另一部分主食或大菜则根据实际消耗或点餐情况分摊。

2. 一方请客,另一方下次请客: 这是一种轮流请客的方式,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公平”模式。今天我多吃一点,我付多一点,下次你多吃一点,你付多一点,长期来看就趋于平衡。

3. 菜单上价格高的菜品谁点谁付: 如果是各自点各自的,那自然是按自己点的付。如果是大家点共享的,而某一道特别贵的菜是饭量大的人主动点的并且吃了大部分,那么可以提议由他/她承担这部分费用。

4. 沟通是关键: 最重要的是主动沟通和换位思考。
饭量大的一方可以主动提出:“我今天胃口比较好,点的比较多,这次我多付一点可以吗?” 或者:“大家一起点菜,我吃了大部分,我这部分我多承担一些。”
饭量小的一方如果觉得不平衡,也可以委婉地表达:“我今天吃得比较少,下次我们再分摊吧?” 或者在点餐时就说:“我食量比较小,我先点一些简单的。”

总结来说:

吃饭 AA 制,从字面意义上的平均分摊金钱来看,是形式上公平的。

但当涉及到饭量差异时,它可能导致实际消费价值的不对等,从而让饭量小的一方在心理上感觉吃亏。 这种“吃亏感”源于人们对公平的理解不仅限于金钱的均摊,还包含了消费的对等性和个体感受。

因此,AA 制是否公平取决于双方的约定、沟通以及对“公平”的共同理解。 如果没有明确的约定或沟通,仅仅因为是 AA 制就认为所有人都必须接受,而不顾及饭量差异,那么确实可能让饭量小的一方感到不公平。最理想的状态是,双方都能坦诚沟通,找到一种双方都觉得舒服的用餐支付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提的这个问题很好,我甚至觉得应该让题主去经济学课堂当个托,因为每次讲博弈论初步第一课的时候,我都是拿题主这个例子来开头的。

有两种AA制,一是谁点的谁买单,大家各人吃各人的菜;二是大家一起点,最后加总平均。


第一种AA制只是一个运筹学的问题,相当于自己独立吃饭,权衡一下自己口袋里面钱,和菜品的好坏:龙虾很好,是不是有点贵了? 清炒芹菜倒是便宜,但是是不是很好吃呢?诸如此类的考量。所以不存在亏或者便宜,这里就不多说了,题主关心的,和我重点要说的都是第二种情况。


我们先假设男生和女生饭量相等,这个时候是不是就不吃亏了呢?其实不是,即便是男女饭量相等,这个时候依然是吃亏的,只不过男女都吃亏了。

比如说,男女两个人去吃饭,商量好平均买单。假如说男的不吃龙虾,女的不吃螃蟹。现在男的看到螃蟹价格 200元一份,而给男生带来的效用只有180元,那么显然男生在单独点的时候就根本不会点这道菜,但是如果采取AA制,男生其实只需要付100元(另外100元是女生来付的)就可以享受到对自己来说价值180元的螃蟹,那么男生这个时候就会点这份螃蟹;而女生也一样,假如龙虾给自己带来的效用是180元,而龙虾价格为200元,同样的道理,女生在单独吃饭的时候也不会点龙虾,但是在合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就会点,那么综合来看,是因为平均付费这个制度本身,让男女都点了自己平常一个人吃饭不会点的东西,双方都多花了钱。


那么有没有可能双方都约束自己呢,在一次博弈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假如男生点了螃蟹,而女生不点龙虾,那么相当于女生白白的损失了100元,而什么都没有捞到;而女生如果点了龙虾,则180-100=80, 女生还可以从龙虾这道菜上面赚回来80元。所以无论对方怎么做,自己点自己喜欢的这道很贵的菜总是划算的,虽然大家心理都明白,如果大家都不点,其实对大家都好。这就是囚徒困境——明明有些状态是好的,但是就是达不到。

所以即便是男女饭量一样,平摊饭费这个制度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会导致每个人都有动机点自己平常一个人吃饭不点的菜,从而让男女都多花了钱。


那么现在假定女生饭量是男生的一半,然后还是均摊花费,那么是什么情况呢?还存不存在囚徒困境呢?上面的例子要成立,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偏好,并且还要正好有一些偏好是自己有而对方没有的,这样有些菜可以自己独占而让其他人掏钱,才会出现囚徒困境。如果上面说的每一道菜大家点了之后,都吃一半,那么情况还好一些。拿龙虾做例子,如果龙虾每个人吃一半,那么龙虾只给每个人带来90的效用(我们就不考虑每一口的边际效用递减了……),而自己要付出的价格为100,女生其实这个时候并不会点龙虾,同理,如果女生也吃螃蟹,那么男生反而也不会点螃蟹了。


而在女生饭量是男生一半的前提下,问题变的更加严重了…… 我们来看看大家一起吃,也就是男女都吃龙虾和螃蟹的情况,又会怎么点呢?

男生会吃三分之二的菜,那么也就是说男生可以从龙虾和螃蟹上面分别得到相当于120元的效用,这个已经大于他付出的100了,而女生只能从中得到60的效用,所以女生无论如何都不会点。于是情况就变成,男生敞开胸怀的点了龙虾和螃蟹,然后自己分别吃了三分之二,得到了(120-100)*2=40元的净效用,而女生这边的效用为(60-100)*2=80元的净损失。饭量的不平等消除了囚徒困境——女生确实不再多点了,但是女生的情况变的更差了,因为这让饭量大的男方肆无忌惮的搭便车。

所以这个时候饭量小的一方受到了双重的不公平:

1. 给定一盘菜,自己只吃了三分之一,但是要付一半的钱;

2. 因为对方知道自己可以吃到一盘菜的大部分,由此而诱发的对方策略性的多点菜的行为;


那有什么能够制约饭量大的一方?当然是靠重复博弈下的声誉... 如果男女相亲,或者单纯的就是男生对女生有好感,有进一步发展的想法,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能从单次博弈的框架来考虑了,而是应该认为这是不定期的重复博弈(因为还有后续在一起吃饭的可能),只要有后续,女生有一万个办法让男生在第二次,第三次不爽(比如惩罚性冷战),这个时候男生虽然很想多点,但是考虑到这次吃饭肆无忌惮的多点会让后续的交往很困难,那么男生就会主动的少点来建立自己的声誉,以便于让女生在下一次还继续愿意出来吃饭,这个时候女生就不会被搭便车所困扰了。


-----------------------------------更新一次:

哈哈,那些说答主注孤生的要失望了!答主在和妹子单独吃饭的时候,除非妹子坚决坚持(不让对方付就生气,感到受到侮辱),答主是开始就说好要全付的。为什么呢?当然不是因为我有进一步发展的想法,而是因为我希望用全付这个行为来购买一个隐含的权力:点菜权。这就是明晰产权的好处了,评论区有人让我用科斯定理来分析,我在实践中就是用科斯定理来做的!明确点菜权的归属是关键。如果大家说好了AA,那么根据我上面分析的囚徒困境,女生在预计到这个困境之后,就会对对方点的什么菜比较敏感,也就是说,不管表面上是谁点菜,那么点菜的权力必然是双方都有的。这样就会导致我不能随心所欲的点自己想吃的,给我带来很大的效用损失。


于是我就全部付了,这样的话,我点什么对方是无所谓的,这个对我很重要,以至于我可以用付掉对方的餐费来作为交换。这顿饭作为两个人之间的公共品,因为两人的其中之一(也就是我)的自发的贡献足够强(因为我对美食的偏好很高),而消弭了搭便车行为。并且更加策略性的因素在这里:

每个人的饭量都是有限的,我先点了之后,对方不可能不吃任何我点的东西,所以给定对方的饭量有限,那么当我把菜单交给对方的时候,对方的肚子还能剩下的容量就不多了,所以他/她能够在我点的菜的基础上再加的菜是有限的,那么我也限制了对方点很多我不喜欢吃的菜的概率。2016年的经济诺奖得主哈特提出过剩余索取权的概念,在这里其实点菜权就暗示着对方饭量的剩余索取权——也就是虽然我自己点我自己的菜,但是其实除掉你点的一些菜,你的饭量的一部分已经包含在我点的菜里面了。换句话说,这里我通过自己全付的方式,买到了对方“除了自己点的菜以外吃什么”这个权利。


评论区提到了很多假设比如:

  •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吃整份龙虾180,但是只吃一半,就已经有120,而不是90的效用了,是什么情况;
  • 如果菜和菜搭配有互补作用,然后人的饭量是有限的,也就是1+1>2, 有什么影响;

边际效用递减有两个作用,对于第一类不公平而言,女生的情况会好一些,因为即便是自己只吃了三分之一,但是付一半的钱自己可能也没有那么亏了;但是对于第二类不公平,女生的境遇可能更差。因为在我初始的设定里面,如果女生饭量增加,那么可以制约男生策略性多点菜的行为,但是边际效用递减给了双方更强的激励去多点菜,因为“尝一尝”就可以获得挺大的效用了,于是搭便车情况减轻,但是囚徒困境变的更加的严重了。


如果菜和菜之间有互补作用,这个和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其实是类似的,也就是多尝几个菜,好过于单吃一个菜,那么很遗憾,囚徒困境会更加严重,因为大家都有更强的激励去多点菜。

-----------------------------------更新二次:

并不是只要AA都亏的。如果两个人饭量差不多,然后爱好非常接近,比如都喜欢螃蟹,那么这个时候第一类不公平和第二类不公平就都消失了,只剩下之前分析中忽略的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说,一盘螃蟹一个人吃会收获200的效用,而一盘螃蟹,两个人每个人吃一半,每个人可以收获120的效用(前几口总是最好吃的),这样就可以多点几个菜,每个人都收获更高的效用。

user avatar

感谢各位厚爱,已经12k赞了。评论太多,也很有意思,在下不能一一回复,请各位见谅。

也感谢各位的批评指正。知乎是个高端知识问答社区,在下的答案旨在博各位一笑,让各位严肃认真之外放松一下,不足之处,请指教。

—————————————————————————

这是一个肮脏腐朽的社会!

前天,我去吃饭,我的碗里有10010颗米粒,然而!邻桌的碗里竟然有10086颗米粒!什么世道,我去找老板理论,竟然还被骂神经病!

还有昨天,我去剪头,上一个人有95270根头发,收25,而我只有27149根头发,也要收25!世态炎凉啊!我要求只能收我7.1422块,竟然被轰出去!

最气愤的是今天,就刚刚!我去便利店买套套,用完之后我就后悔了!人家18cm全用完的收一盒22,我只用了7.12cm也收22?我要退货!无耻!我打死你个奸商!

事情就是这样的警官,不是我的错,是这个社会太肮脏!

user avatar

大家的讨论非常有趣,我也凑个热闹回答一下。

现有的诸多答案中,有一个问题大家没有涉及到,那就是:

我们为什么觉得一顿饭好吃?



经常出去吃饭的朋友应该都有这种感觉:一顿饭好不好吃,最关键的不在于菜的分量多少,而在于菜的种类多少

举例说吧,在外面吃饭,多数时候桌子上点的菜都是不同的。假设5个人一起出去点菜,即使他们的口味再相近,也绝不会把同样的一盘菜点上5份,除非是去吃牛肉面、盖浇饭。如果人只在乎菜的分量的话,点什么菜应该没有关系才对,只要吃饱肚子就一样开心,不是吗?

可是,我们之所以点不同的菜,是因为人喜欢同时有多种选择,喜欢荤素搭配,每种菜吃一点,这样即使我们吃掉的总量相同,吃饭的感受也会比只有一道菜更好。就连盒饭也会讲究”三菜一汤“,正是这个道理。


------


在经济学中,这种习惯被称为 love of variety preferences(多样性偏好)。特点是,消费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种类越多越开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符合多样性偏好的的效用函数是这样的:

是菜的编号, 表示你吃掉的第道菜的分量(克), 表示你的效用。

假设你总共的饭量是100克,也就是说吃掉的所有的菜的分量加起来要小于100克:。那么当饭菜种类 越多时,你可以达到的效用水平也就越高:

  • 点一道菜,每道菜吃100克:
  • 点两道菜,每道菜吃50克:
  • 点三道菜,每道菜吃33.33克:
  • ....
  • 点十道菜,每道菜吃10克:
  • ...
  • 点一百道菜,每道菜吃1克(慈禧老佛爷):

就不再往多了算了,大家应该懂我的意思了。


------


所以说,我们吃饭的时候,最大的限制往往不是钱包,而是我们的饭量。再有钱的人也不可能有两个胃,所以从每个人的角度说,多吃几种菜,每种菜少吃一些,往往比吃一种菜吃到饱要更爽。

这样,当两个人一起吃饭时,即使你的饭量只有对方的二分之一,不代表这顿饭就亏了。毕竟,和你自己单独吃相比,虽然你吃的量减少了,但是品种多了呀!

用上面的效用函数举例子,假设你们点了两个菜,每道100克。你的饭量是对方的二分之一,每道只吃了33.33克。你的效用是:

还是比自己一个人点一个菜的时候, 要开心的。

当然,这个也要有限度——假如你的饭量是对方的99分之一,你每道菜只吃了一克,你当然不爽了:你的效用只有,好可怜。


------


最后想谈谈题目所说的『公平』。其实,一件事是否公平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同样多的菜,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吃下肚子带给他们的开心程度也是不同的,更何况菜与菜之间的差距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那么大。所以,与其和别人比较谁吃的多,谁吃的少,怎样最公平,不如只是放平心态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和自己一个人吃饭相比,和他/她在一起吃饭,是不是更开心了呢?


毕竟,没人陪伴的时候觉得孤单寂寞,有人陪伴了却还想要追求什么公平,这不是自己找不开心吗?


------


你问我和你一起吃饭值不值得。


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 张爱玲
user avatar

公平啊。

你搞错了一个事情,这里公不公平的判断标准是参与吃饭的那两个人,而不是你。不管你加不加恋爱,这个前提,只要参与吃饭的两个人觉得公平,那就公平,跟你没有关系,而事实上只要他们选择了AA,就证明a是他们所认可的公平方式。

所谓AA是指两个人凑钱一起吃顿饭。而不是两个人各买各的饭拼在一起吃。这还是有区别的。一个的本质是一起吃一顿饭,而另一个的本质是两人各吃各的饭,只不过凑一块儿。

另外绝对的公平并不是大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成本和收益是有个比的。比如AA能让大家感觉到公平就可以了,根据饭量来精确测量的公平,并不是大家所追求的目的。按照你的逻辑,那你还可以不断的细化下去,我虽然饭量大,但我吃的全是馒头米饭,你虽然饭量小,你专捡桌子上的肉吃,那也不公平呀………这么不断的细化是没完的。而很明显愿意在一起分享一顿饭的人,并不希望在这种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要不然他们就各吃各的不就完了吗?何必多事儿呢?

所以一句话回答你的问题就是。会像你这么在意这个公平问题的两个人就不会选择在一起吃饭。

user avatar

不公平。但是如果你要讲公平,就得事事讲公平,不能只在某件事上讲公平。

饭钱按饭量大小分,很合理。那么男生去火车站接女生一次,女生也要去火车站接男生一次。男生陪女生逛街两小时,女生也要陪男生打Dota两小时。男生给女生送三百块的口红,女生也要送男生三百块的游戏光盘。一分不能多,一分不能少。因为:

部分的公平就是不公平。或者用句大家更熟知的话,就是“有的人比另外的人更公平。”只占便宜不吃亏,这不叫公平,叫欺负人。

既然题主说不累,当然可以试试。

我自己是不建议搞得这么锱铢必较的,正如其他答案都说了,琐碎是爱情的敌人。

当你在感情中想到的不是他/她在你身边这件事本身会给你带来多大的愉悦,而是开始算计各自花了多少钱的时候,还有什么意思呢?

user avatar

所以千万不要吃饭,麻烦各位只避开饭点去约喝奶茶/咖啡,就没有那么多的破事了。

约会时去约吃大餐简直是主次矛盾都搞不清楚,非常不机灵。

还有女同胞们,即使他要吃大餐,麻烦你说"不,我喜欢喝奶茶咖啡,我们去星巴克/瑞幸就可以了"。

user avatar

如果参与聚餐分钱的各位,吃饭的目的是为了生存,类似于战乱年代,大家分一个窝窝头,或粮食短缺环境下的凭票配给,那么就确实应该按照饭量来计算对价。

那么,大家聚餐是为了饿不死么?

同理,大家穿衣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遮羞避寒么?大家穿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光脚走路么?

所以我们也看到了,46码的鞋,和36码的鞋,哪怕用料差很多,价格也并没有区分。

user avatar

我凭本事吃下去的饭,你凭什么跟我算钱???有本事你也吃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吃饭 AA” 是否公平,以及在饭量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是否会吃亏,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公平的定义、个人期望、文化习惯以及具体的沟通。首先,我们需要理解“AA 制”的本义。AA 制(All Average)的核心是平均分摊费用。理论上,这意味着每个人支付相同金额,无论其消费了多.............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不少女生感到困惑和不悦的现象。明明约饭,却在临到买单的时候才来一句“你觉得怎么算?”或者“我们AA吧?”。 solcher男生,真的很少会在约会邀请阶段就把“AA制”这事儿先说明白。你仔细想想,大多数人发出的约会邀请,语气里总会带着点“我请你”、“一起去吃个饭”之类的隐含意思。这种语言习.............
  • 回答
    这事儿,想 AA 嘛,关键在于开口的时机和说话的语气,得让人听着舒坦,不觉得生分。别把话说得太死板,好像你算计得很清楚似的。1. 选好开口的时机: 点完菜之后,大家差不多都选好了,气氛比较轻松的时候。 这时候大家都已经选了自己想吃的,而且还没开始动筷子,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或者,吃饭吃到一半.............
  • 回答
    关于两个人恋爱时出去吃饭,是AA制好,还是男生请客,这真的是一个让人纠结又津津乐道的话题。说实话,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这牵涉到太多个人的想法、双方的相处模式以及彼此的经济状况。我来试着从不同角度聊聊,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思路。男生请客:传统与浪漫的延续从传统的观念来看,男生请客往往被视为一种担当、.............
  • 回答
    谈恋爱期间,吃饭这件小事, AA制还是男生请客,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能看出双方相处模式的话题。这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家庭背景、金钱观都不一样,情侣之间磨合得好不好,也是关键。男生请客,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从比较传统的观念来说,男生在恋爱中承担更多经济责任,似乎是“应该”的。这背后可能.............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引发了很多关于相亲AA制消费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并试着分析一下双方的心理和可能存在的误解。首先,我们来还原一下事件的背景和可能的情节: 事件: 一位女士与男士相亲,共进火锅大餐,花费千元。事后,男士提出AA制(两人平摊费用)。女士对此表示不理解,并最终在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真的很贴心也很实际!很多女生都会有这种顾虑,担心让男生全付显得自己不够独立,但又不太确定该如何分配。其实,关于约会中的花销问题,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最重要的是你们两个人之间找到一个舒服、平衡且双方都认可的方式。 AA制、互相请,或者其他更灵活的方式,都可以尝试。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AA制、.............
  • 回答
    在和不太熟悉的女生吃饭时,若她提出AA制,是否接受需要结合多个因素综合判断。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并给出建议: 一、AA制的常见含义与潜在意图1. 经济上的平等 AA制通常体现的是双方在经济上的平等,避免一方承担全部费用的尴尬或压力。对于初次见面或关系不熟的场合,这种提议可能更常见,因为双.............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我特别理解你想让对方请客的心情,毕竟有时候约会吃个饭,心底里还是希望对方能主动承担,这也不是什么坏毛病嘛。而且,你不想AA制,这说明你对这次约会是有期待的,希望感受到一些被宠爱的感觉,这很正常。至于说“合适不合适”,其实这事儿得分情况看。首先,咱们先自己捋一捋,为什么不想A.............
  • 回答
    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第一次吃饭,这AA制嘛,说出去总归有点……嗯,怎么说呢,让人心里不太舒坦。你想AA,这肯定是你的想法,没错。毕竟现在这社会,谁都不容易,花钱大手大脚的肯定不行。但你想想,第一次跟人家姑娘吃饭,你说AA,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首先,是感觉。 吃饭这事儿,本身就是个交流,互.............
  • 回答
    你点的饺子和菜,男朋友点了面,因为想都尝尝,所以吃了些他的面,结果男朋友因此非常生气。从你的描述来看,你觉得有点委屈,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错。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件事情可能的原因以及你的想法:你的行为和可能的原因: 你的动机: 你主动提出想尝尝男朋友的面,这是你想要和他有更多互动,分享彼此食物的.............
  • 回答
    吃饭先结账的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和具体情境下,其解读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就是不礼貌。然而,在许多我们熟悉的东方(尤其是中国)和西方餐饮文化中,主动提出并坚持先结账,在没有事先沟通和顾及其他人的感受的情况下,确实有可能被视为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或者至少是一种不太合群、略显尴尬的行为。为.............
  • 回答
    其实,“吃饭一定要在餐桌边吃”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普遍的约定俗成,一种根植于我们文化和生活习惯中的默契,而非一条硬性规定。它背后承载的,远不止是单纯的“吃饭”这件事本身,还有更多关于生活方式、健康、社交以及情感的考量。从最直观的“方便”来说:餐桌,顾名思义,就是为“餐”而设的“桌”。它提供了一个平坦.............
  • 回答
    吃饭是件开心的事儿,尤其是一桌子好菜摆在面前的时候,那心情简直像过节一样。但有时候,你遇上的糟心事儿能瞬间把你的好胃口消磨得一干二净。对我来说,最恶心的经历,得说那次在一家号称“老字号”的餐馆里遇到的事儿。那天是陪着一个外地来的朋友,想着让他尝尝本地的特色菜,就选了这家门口挂着“百年老店”牌匾的馆子.............
  • 回答
    “来,给你 欶 两块肉”的“欶”字,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一般用“夹”字来表达,意思是从食物中取出一部分,用筷子或其他工具送到别人面前。你提到“欶”这个字,它确实是一个古老的字,而且在吃肉的情境下,它的本意和用法是非常贴切的。“欶”字的来源与本意:“欶”字,从字形上看,上面是一个“勹”(bāo),下面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吃饭时不让玩手机,这背后涉及的道理可不止一星半点,细掰扯起来,健康和“父母权威”这两条线都扯得很深,而且这两条线还常常缠绕在一起,很难说清楚到底是谁“占了上风”。咱们先说说健康这头。吃饭这事儿,在中国人的传统里,那绝对是头等大事。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全家团聚、交流感情的黄金时.............
  • 回答
    这绝对是件令人纠结的事儿!你想想,辛辛苦苦排了半天队,或者专门跑来这家店,结果在吃之前,跟那个掌管你味蕾命运的厨师杠上了,这滋味比饭菜本身还要复杂。至于饭菜会不会因此“受牵连”,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角度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从“情绪感染”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没有。你看啊,厨师是人,不是铁打的.............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有点小别扭的情况,吃饭的时候感觉自己被冷落了,或者觉得弟弟被特别照顾,心里滋味肯定不好受。首先,咱们得静下心来,别急着就觉得是妈妈偏心。毕竟,有时候长辈们的行为背后,可能也有一些我们没想到的原因,或者只是习惯性的一些小举动。你可以先观察一下: 是每次都这样吗? 如果只是偶尔一两次,.............
  • 回答
    关于吃饭时是否应该端碗,这可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生活细节,而且在中国各地,甚至不同家庭里,都有各自的说法和习惯。要说“礼貌”这个词,有时候还真不好一概而论,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是约定俗成,并且带有一定的文化和传承意味。从传统观念来看,不端碗吃确实算不上“礼貌”。想想咱们小时候,长辈们教导我们吃饭,第一个基本.............
  • 回答
    吃饭慢这事儿,很多人心里都有个杆秤,但到底算不算坏习惯,这事儿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因为它不是一概而论的,得看具体情况,以及对你个人、对周围人的影响有多大。首先,咱们得承认,慢,有时候确实挺让人着急的。想象一下,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日中午,大家都在抢时间,桌上摆着的是需要快速解决的午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