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提的这个问题很好,我甚至觉得应该让题主去经济学课堂当个托,因为每次讲博弈论初步第一课的时候,我都是拿题主这个例子来开头的。
有两种AA制,一是谁点的谁买单,大家各人吃各人的菜;二是大家一起点,最后加总平均。
第一种AA制只是一个运筹学的问题,相当于自己独立吃饭,权衡一下自己口袋里面钱,和菜品的好坏:龙虾很好,是不是有点贵了? 清炒芹菜倒是便宜,但是是不是很好吃呢?诸如此类的考量。所以不存在亏或者便宜,这里就不多说了,题主关心的,和我重点要说的都是第二种情况。
我们先假设男生和女生饭量相等,这个时候是不是就不吃亏了呢?其实不是,即便是男女饭量相等,这个时候依然是吃亏的,只不过男女都吃亏了。
比如说,男女两个人去吃饭,商量好平均买单。假如说男的不吃龙虾,女的不吃螃蟹。现在男的看到螃蟹价格 200元一份,而给男生带来的效用只有180元,那么显然男生在单独点的时候就根本不会点这道菜,但是如果采取AA制,男生其实只需要付100元(另外100元是女生来付的)就可以享受到对自己来说价值180元的螃蟹,那么男生这个时候就会点这份螃蟹;而女生也一样,假如龙虾给自己带来的效用是180元,而龙虾价格为200元,同样的道理,女生在单独吃饭的时候也不会点龙虾,但是在合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就会点,那么综合来看,是因为平均付费这个制度本身,让男女都点了自己平常一个人吃饭不会点的东西,双方都多花了钱。
那么有没有可能双方都约束自己呢,在一次博弈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假如男生点了螃蟹,而女生不点龙虾,那么相当于女生白白的损失了100元,而什么都没有捞到;而女生如果点了龙虾,则180-100=80, 女生还可以从龙虾这道菜上面赚回来80元。所以无论对方怎么做,自己点自己喜欢的这道很贵的菜总是划算的,虽然大家心理都明白,如果大家都不点,其实对大家都好。这就是囚徒困境——明明有些状态是好的,但是就是达不到。
所以即便是男女饭量一样,平摊饭费这个制度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会导致每个人都有动机点自己平常一个人吃饭不点的菜,从而让男女都多花了钱。
那么现在假定女生饭量是男生的一半,然后还是均摊花费,那么是什么情况呢?还存不存在囚徒困境呢?上面的例子要成立,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偏好,并且还要正好有一些偏好是自己有而对方没有的,这样有些菜可以自己独占而让其他人掏钱,才会出现囚徒困境。如果上面说的每一道菜大家点了之后,都吃一半,那么情况还好一些。拿龙虾做例子,如果龙虾每个人吃一半,那么龙虾只给每个人带来90的效用(我们就不考虑每一口的边际效用递减了……),而自己要付出的价格为100,女生其实这个时候并不会点龙虾,同理,如果女生也吃螃蟹,那么男生反而也不会点螃蟹了。
而在女生饭量是男生一半的前提下,问题变的更加严重了…… 我们来看看大家一起吃,也就是男女都吃龙虾和螃蟹的情况,又会怎么点呢?
男生会吃三分之二的菜,那么也就是说男生可以从龙虾和螃蟹上面分别得到相当于120元的效用,这个已经大于他付出的100了,而女生只能从中得到60的效用,所以女生无论如何都不会点。于是情况就变成,男生敞开胸怀的点了龙虾和螃蟹,然后自己分别吃了三分之二,得到了(120-100)*2=40元的净效用,而女生这边的效用为(60-100)*2=80元的净损失。饭量的不平等消除了囚徒困境——女生确实不再多点了,但是女生的情况变的更差了,因为这让饭量大的男方肆无忌惮的搭便车。
所以这个时候饭量小的一方受到了双重的不公平:
1. 给定一盘菜,自己只吃了三分之一,但是要付一半的钱;
2. 因为对方知道自己可以吃到一盘菜的大部分,由此而诱发的对方策略性的多点菜的行为;
那有什么能够制约饭量大的一方?当然是靠重复博弈下的声誉... 如果男女相亲,或者单纯的就是男生对女生有好感,有进一步发展的想法,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能从单次博弈的框架来考虑了,而是应该认为这是不定期的重复博弈(因为还有后续在一起吃饭的可能),只要有后续,女生有一万个办法让男生在第二次,第三次不爽(比如惩罚性冷战),这个时候男生虽然很想多点,但是考虑到这次吃饭肆无忌惮的多点会让后续的交往很困难,那么男生就会主动的少点来建立自己的声誉,以便于让女生在下一次还继续愿意出来吃饭,这个时候女生就不会被搭便车所困扰了。
-----------------------------------更新一次:
哈哈,那些说答主注孤生的要失望了!答主在和妹子单独吃饭的时候,除非妹子坚决坚持(不让对方付就生气,感到受到侮辱),答主是开始就说好要全付的。为什么呢?当然不是因为我有进一步发展的想法,而是因为我希望用全付这个行为来购买一个隐含的权力:点菜权。这就是明晰产权的好处了,评论区有人让我用科斯定理来分析,我在实践中就是用科斯定理来做的!明确点菜权的归属是关键。如果大家说好了AA,那么根据我上面分析的囚徒困境,女生在预计到这个困境之后,就会对对方点的什么菜比较敏感,也就是说,不管表面上是谁点菜,那么点菜的权力必然是双方都有的。这样就会导致我不能随心所欲的点自己想吃的,给我带来很大的效用损失。
于是我就全部付了,这样的话,我点什么对方是无所谓的,这个对我很重要,以至于我可以用付掉对方的餐费来作为交换。这顿饭作为两个人之间的公共品,因为两人的其中之一(也就是我)的自发的贡献足够强(因为我对美食的偏好很高),而消弭了搭便车行为。并且更加策略性的因素在这里:
每个人的饭量都是有限的,我先点了之后,对方不可能不吃任何我点的东西,所以给定对方的饭量有限,那么当我把菜单交给对方的时候,对方的肚子还能剩下的容量就不多了,所以他/她能够在我点的菜的基础上再加的菜是有限的,那么我也限制了对方点很多我不喜欢吃的菜的概率。2016年的经济诺奖得主哈特提出过剩余索取权的概念,在这里其实点菜权就暗示着对方饭量的剩余索取权——也就是虽然我自己点我自己的菜,但是其实除掉你点的一些菜,你的饭量的一部分已经包含在我点的菜里面了。换句话说,这里我通过自己全付的方式,买到了对方“除了自己点的菜以外吃什么”这个权利。
评论区提到了很多假设比如:
边际效用递减有两个作用,对于第一类不公平而言,女生的情况会好一些,因为即便是自己只吃了三分之一,但是付一半的钱自己可能也没有那么亏了;但是对于第二类不公平,女生的境遇可能更差。因为在我初始的设定里面,如果女生饭量增加,那么可以制约男生策略性多点菜的行为,但是边际效用递减给了双方更强的激励去多点菜,因为“尝一尝”就可以获得挺大的效用了,于是搭便车情况减轻,但是囚徒困境变的更加的严重了。
如果菜和菜之间有互补作用,这个和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其实是类似的,也就是多尝几个菜,好过于单吃一个菜,那么很遗憾,囚徒困境会更加严重,因为大家都有更强的激励去多点菜。
-----------------------------------更新二次:
并不是只要AA都亏的。如果两个人饭量差不多,然后爱好非常接近,比如都喜欢螃蟹,那么这个时候第一类不公平和第二类不公平就都消失了,只剩下之前分析中忽略的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说,一盘螃蟹一个人吃会收获200的效用,而一盘螃蟹,两个人每个人吃一半,每个人可以收获120的效用(前几口总是最好吃的),这样就可以多点几个菜,每个人都收获更高的效用。
感谢各位厚爱,已经12k赞了。评论太多,也很有意思,在下不能一一回复,请各位见谅。
也感谢各位的批评指正。知乎是个高端知识问答社区,在下的答案旨在博各位一笑,让各位严肃认真之外放松一下,不足之处,请指教。
—————————————————————————
这是一个肮脏腐朽的社会!
前天,我去吃饭,我的碗里有10010颗米粒,然而!邻桌的碗里竟然有10086颗米粒!什么世道,我去找老板理论,竟然还被骂神经病!
还有昨天,我去剪头,上一个人有95270根头发,收25,而我只有27149根头发,也要收25!世态炎凉啊!我要求只能收我7.1422块,竟然被轰出去!
最气愤的是今天,就刚刚!我去便利店买套套,用完之后我就后悔了!人家18cm全用完的收一盒22,我只用了7.12cm也收22?我要退货!无耻!我打死你个奸商!
事情就是这样的警官,不是我的错,是这个社会太肮脏!
大家的讨论非常有趣,我也凑个热闹回答一下。
现有的诸多答案中,有一个问题大家没有涉及到,那就是:
经常出去吃饭的朋友应该都有这种感觉:一顿饭好不好吃,最关键的不在于菜的分量多少,而在于菜的种类多少。
举例说吧,在外面吃饭,多数时候桌子上点的菜都是不同的。假设5个人一起出去点菜,即使他们的口味再相近,也绝不会把同样的一盘菜点上5份,除非是去吃牛肉面、盖浇饭。如果人只在乎菜的分量的话,点什么菜应该没有关系才对,只要吃饱肚子就一样开心,不是吗?
可是,我们之所以点不同的菜,是因为人喜欢同时有多种选择,喜欢荤素搭配,每种菜吃一点,这样即使我们吃掉的总量相同,吃饭的感受也会比只有一道菜更好。就连盒饭也会讲究”三菜一汤“,正是这个道理。
------
在经济学中,这种习惯被称为 love of variety preferences(多样性偏好)。特点是,消费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种类越多越开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符合多样性偏好的的效用函数是这样的:
是菜的编号, 表示你吃掉的第道菜的分量(克), 表示你的效用。
假设你总共的饭量是100克,也就是说吃掉的所有的菜的分量加起来要小于100克:。那么当饭菜种类 越多时,你可以达到的效用水平也就越高:
就不再往多了算了,大家应该懂我的意思了。
------
所以说,我们吃饭的时候,最大的限制往往不是钱包,而是我们的饭量。再有钱的人也不可能有两个胃,所以从每个人的角度说,多吃几种菜,每种菜少吃一些,往往比吃一种菜吃到饱要更爽。
这样,当两个人一起吃饭时,即使你的饭量只有对方的二分之一,不代表这顿饭就亏了。毕竟,和你自己单独吃相比,虽然你吃的量减少了,但是品种多了呀!
用上面的效用函数举例子,假设你们点了两个菜,每道100克。你的饭量是对方的二分之一,每道只吃了33.33克。你的效用是:
还是比自己一个人点一个菜的时候, 要开心的。
当然,这个也要有限度——假如你的饭量是对方的99分之一,你每道菜只吃了一克,你当然不爽了:你的效用只有,好可怜。
------
最后想谈谈题目所说的『公平』。其实,一件事是否公平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同样多的菜,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吃下肚子带给他们的开心程度也是不同的,更何况菜与菜之间的差距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那么大。所以,与其和别人比较谁吃的多,谁吃的少,怎样最公平,不如只是放平心态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和自己一个人吃饭相比,和他/她在一起吃饭,是不是更开心了呢?
毕竟,没人陪伴的时候觉得孤单寂寞,有人陪伴了却还想要追求什么公平,这不是自己找不开心吗?
------
你问我和你一起吃饭值不值得。
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 张爱玲
公平啊。
你搞错了一个事情,这里公不公平的判断标准是参与吃饭的那两个人,而不是你。不管你加不加恋爱,这个前提,只要参与吃饭的两个人觉得公平,那就公平,跟你没有关系,而事实上只要他们选择了AA,就证明a是他们所认可的公平方式。
所谓AA是指两个人凑钱一起吃顿饭。而不是两个人各买各的饭拼在一起吃。这还是有区别的。一个的本质是一起吃一顿饭,而另一个的本质是两人各吃各的饭,只不过凑一块儿。
另外绝对的公平并不是大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成本和收益是有个比的。比如AA能让大家感觉到公平就可以了,根据饭量来精确测量的公平,并不是大家所追求的目的。按照你的逻辑,那你还可以不断的细化下去,我虽然饭量大,但我吃的全是馒头米饭,你虽然饭量小,你专捡桌子上的肉吃,那也不公平呀………这么不断的细化是没完的。而很明显愿意在一起分享一顿饭的人,并不希望在这种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要不然他们就各吃各的不就完了吗?何必多事儿呢?
所以一句话回答你的问题就是。会像你这么在意这个公平问题的两个人就不会选择在一起吃饭。
不公平。但是如果你要讲公平,就得事事讲公平,不能只在某件事上讲公平。
饭钱按饭量大小分,很合理。那么男生去火车站接女生一次,女生也要去火车站接男生一次。男生陪女生逛街两小时,女生也要陪男生打Dota两小时。男生给女生送三百块的口红,女生也要送男生三百块的游戏光盘。一分不能多,一分不能少。因为:
部分的公平就是不公平。或者用句大家更熟知的话,就是“有的人比另外的人更公平。”只占便宜不吃亏,这不叫公平,叫欺负人。
既然题主说不累,当然可以试试。
我自己是不建议搞得这么锱铢必较的,正如其他答案都说了,琐碎是爱情的敌人。
当你在感情中想到的不是他/她在你身边这件事本身会给你带来多大的愉悦,而是开始算计各自花了多少钱的时候,还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千万不要吃饭,麻烦各位只避开饭点去约喝奶茶/咖啡,就没有那么多的破事了。
约会时去约吃大餐简直是主次矛盾都搞不清楚,非常不机灵。
还有女同胞们,即使他要吃大餐,麻烦你说"不,我喜欢喝奶茶咖啡,我们去星巴克/瑞幸就可以了"。
如果参与聚餐分钱的各位,吃饭的目的是为了生存,类似于战乱年代,大家分一个窝窝头,或粮食短缺环境下的凭票配给,那么就确实应该按照饭量来计算对价。
那么,大家聚餐是为了饿不死么?
同理,大家穿衣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遮羞避寒么?大家穿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光脚走路么?
所以我们也看到了,46码的鞋,和36码的鞋,哪怕用料差很多,价格也并没有区分。
我凭本事吃下去的饭,你凭什么跟我算钱???有本事你也吃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