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反转成什么样,其实和我以下内容无关。武汉就是这样。
#####
我湖北人。
大学武汉读的。
武汉的亲戚一大把。
我负责任的说:
武汉市只要是做那种批发生意的,而且有点钱的,年纪在45岁以上的,10个有8个就是坑蒙拐骗起家的。
我可以负这种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责任。
注意打击范围:批发生意。45岁以上。
湖北老乡你别和我杠。我自己家亲戚做小生意的多的很,我比你清楚多了。
可能有人要问:做批发生意没好人了?
几乎没有。
但是,这不是说湖北人坏人多。
而是,湖北的经商环境极其恶劣,标准化模式化的劣币驱逐良币场景。
正经做生意的除非很早之前就做起来了,而且已经做强做大了,跳出了劣币圈子,独善其身了。
好人活不长。
坏人赚小钱。
不坑蒙拐骗,你就做不下去。
象这种白沙洲市场,就是一个批发市场。
别和我犟,我武汉的亲戚几十人,一半是做生意的。
我小时候寒暑假,大学节假日,就是和亲戚们一起的。
好人在这种环境里面,不说坑蒙拐骗,最最起码也要连哄带悠。极度聪明的,事业基本可以做得很大,因为独领一群操蛋玩意的风骚。要么那种老好人没什么头脑的,又下不了狠心坑蒙拐骗的,被挤兑得混个日子,成不了事。
这种用玉米顶运费的,应该是属于一般人,各种偷奸耍滑,各种歪门斜道,能占的便宜那不可能不占,但是你要是能死磕,他们也焉了,属于绝大多数,赚点小钱钱。
有坏心的,那就是黑心烂肝的队伍了。这种要么早些年赚到了大钱,要么就是搞太狠把自己作死了。
我自己做面料生意的时候,从来不做武汉的生意。
但是,武汉的面料生意造就一大批千万富翁。
武汉的面料生意没有足码的,没有足秤的。市场公认的,专业名词叫:空加。
就是,他找你买货,他叫你在他得货物上标注额外的米数或者重量。
你卖给她100米,他把钱付给你,然后,他会叫你在他的面料上标注110米,他的话就是:你给我空加10米。
等于他这个货卖给别人是按照110米计量。他都懒得自己改米数。
当然,这种不耽误我赚钱,也无关我的声誉,我是无所谓的。
问题是,武汉人做生意,付2次现金之后,就开始挂帐。
挂帐有人挂成了千万富翁,也有人挂成了老赖。
哎,武汉,不是一个有商业氛围的城市。
######
为什么要划分45岁年龄段呢?
有武汉原住民说这些做生意的都是外地的。
没错,确实都是外地的。这些人早年间带着讨生活的目的来到武汉,竞争异常激烈,内卷极其严重,不心狠手辣不丧良心真的很难立足,所以,这些人一半基本可以定性为稀烂班子,另一半是恶人不敢做,好人也当不了。
譬如说我舅舅,就是典型的恶人不敢做,好人也当不了,心也不够狠,所以也没有赚大钱,混个生活,但是,你要说他淳朴老实吧,那是毫不沾边。你敢信他后备箱背个共享单车拉回老家,说过年回来可以骑一骑,后备箱盖不住还费老大劲用绳子绑,我表弟鄙视得要两人大吵一架也劝不动。
他们基本都是早些年湖北其他县市去武汉谋生的人,但是,这些人在武汉已经长的有30年,短的10多年,已经在武汉有车有房了,除了说话是非标准汉腔,其他已经完全融入武汉了。他们普遍是45岁以上。
评论区里面一句话非常客观:45岁以上的武汉人是一个世界,35岁以下武汉人是另一个世界。
非常魔幻。
做生意如果超过50岁,夹个非标汉腔,你就抱头鼠窜吧,你基本毫无悬念得会怀疑人生。
年轻的夹一个非标汉腔,威胁小一点,但是依然要警戒级别提到最高,好坏各一半吧。
去武汉,远离非标武汉话的中老年生意人,你别管他开奔驰还是桑塔纳,你也别管他风度翩翩还是体贴周到,你更不要管他说话说到你心坎里了还是你屁股上了,这都是百里挑一万里挑一的人精中的人精,万人坑里爬出来的神仙,你哈佛大学剑桥学院毕业的,在他面前就跟三岁小孩一样。惹不起你总躲得起吧。
重灾区就是汉口。懂得自然懂。
你看看武昌,大学林立,哪哪都是年轻人,和北上广深无异。
拥抱年轻人就好了。年轻人的武汉,可以比肩北上广深,毫不逊色。
论人口质量,武汉的高校出名的有30多所,每年大量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武汉,构成了全新素质的武汉人口,所以不要看我吐槽武汉,武汉能够发展增速非常抢眼,完全依赖于新时代的武汉优质年轻人。
我唾弃的是:一半左右已经被社会淘汰的但依然有余毒的老一代武汉外来人口。
这一部分中老年人是武汉的毒瘤,武汉乱七八糟的事情基本上毫无悬念的就是他们包的场,拉黑他们,拥抱年轻人,武汉的潜力无限,北上广深汉毫不夸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