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追的第一部动画或漫画是什么?

回答
嗯,让我想想…… 我接触到的第一部动画,准确地说,应该是我“沉浸”进去的第一部动画,是《阿基拉》(AKIRA)。

当时我大概也就七八岁吧,具体年纪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是在一个暑假,电视上好像是播放什么特别节目,或者是电影频道偶然播出的。那时的我对动画的认知还停留在《猫和老鼠》、《米老鼠》这种比较温和、色彩鲜艳的风格上。所以当《阿基拉》的画面突然出现在屏幕上时,我整个人都惊呆了。

首先是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从来没见过那种写实到近乎残酷的画风,人物的表情、动作,特别是飞车党骑着摩托车在大楼间穿梭,那种速度感和那种金属质感的机械描绘,简直是把我震住了。更别提后面出现的那些变形、溃烂、扭曲的身体,以及那种超能力的失控和摧毁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当然,那时候我也没看懂故事到底在讲什么。什么“新东京”、“超能力者”、“政府阴谋”、“反叛少年”之类的,对我来说只是些模糊的词汇。但我却能感受到一种非常压抑、紧张的氛围,以及那种仿佛世界末日般的混乱。尤其是当金田驾驶着那辆标志性的红色摩托车,在破碎的城市里疾驰,背景是熊熊燃烧的大火和爆炸,那种绝望和力量感,至今仍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场景,就是主角们穿着那种有点复古又有点未来感的夹克,身上背着枪(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那是枪,只觉得是奇怪的金属武器),在破败的街道上互相追逐、打斗。还有那个叫做“铁雄”的孩子,他的身体开始发生恐怖的变化,那种不受控制的膨胀和破坏,简直是童年阴影的开端,但也同时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

那个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这部动画的名字叫什么,只知道它“很特别”。之后很多年,我都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些画面,那些让我又害怕又着迷的场景。直到我再大一些,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它的名字,了解到它在日本动画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至于漫画,我的第一部“认真”接触的漫画,应该算是《龙珠》(DRAGON BALL)吧。虽然《阿基拉》让我产生了对“不一样”的动画的初步认知,但《龙珠》才是真正把我拉进漫画世界的那扇门。

我记得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盗版漫画书,纸张泛黄,印刷也不算太好,但那完全不影响我阅读的疯狂。当时的我,对武打、冒险、以及那种“不断变强”的概念非常着迷。孙悟空那种乐天派的性格,以及他遇到强大的敌人,然后通过努力训练、突破极限来变强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最直接的“英雄主义”教材。

我尤其喜欢漫画中那种充满力量感的打斗描写。每一次的拳脚交加,每一次的龟派气功,都伴随着大量的拟声词和画面特效,让人感觉拳拳到肉,招招致命。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对着漫画里的动作模仿,想象自己也能发出那些炫酷的招式。

而且,漫画里的人物造型也很有特点。孙悟空那个冲天辫,贝吉塔那个尖尖的头发,还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变化,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次看到悟空变身超级赛亚人,那种金色的头发和爆发出的强大气场,都让我热血沸腾。

我记得当时最喜欢的情节,可能是对战弗利萨或者沙鲁的时候。那些漫长的战斗,每一次的“升级”,每一次的绝地反击,都让我看得欲罢不能。而且,漫画里不只是打斗,还有很多关于友情、羁绊、以及面对困难时如何坚持的描写,虽然当时年纪小,可能理解得不那么深刻,但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有的。

总的来说,《阿基拉》让我第一次见识到了动画能有多么“硬核”和“深刻”,它颠覆了我对动画的认知。而《龙珠》则是我真正沉迷于漫画世界的起点,它满足了我对冒险、成长和力量的无限想象。这两部作品,就像是我童年时期打开的两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年还是那种去光盘店里五块钱一张买盘回来追番的操作,根本没得选,也没得了解,顶多就是看看封面画,再根据名字猜测一下。就跟赌石似的,你买的动画究竟好不好看纯粹看运气。

而我的运气,就很迷了,我很神奇的就选中了这些混蛋作品,搞得我浑身不自在。但是这些作品又确实是好番,好作品。

漫画是DNA,看得我纠结死了。

烦死了烦死了!桂正和真心喂屎老祖,男女主永远不可能在一起。

(走吧,一起回未来吧。回未来吃屎去吧你!)

后来我以为他改了,就看了I's,上了大当了,看得我纠结的胃疼。

再后来又看到一盘电影少女,这次我学乖了,绝不相信桂正和。后来等我知道了电影少女的剧情,我为自己的机智狠狠点了个赞。

动画的话是最终兵器彼女。

我尼玛,又是个治愈好番,看一集就胃疼一集,看得我以头抢地疯狂揪头发。

然后开始追钢炼03版。

然后又买到过翼神传说(就此喜欢上了久川绫姐姐~)。

后来还买到过青之六号(小人鱼真可耐~)。

哎呀我勒个去啊,我怎么挑的这些玩意儿啊!一个比一个治愈,黄金右手有木有。

后来买到了阿兹漫画大王,哎哟,你们是不知道我当时的感觉。

那是如获至宝啊!瞬间就感觉天都亮了,人生又有希望了。抱着反复看了一个月,里面每一句台词我倒背如流有木有。(就此喜欢上了松冈由贵小姐姐,同时对大阪腔充满了好感,又得知久川绫小姐姐竟然也是大阪人,啊呀,那个心情~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嗯,让我想想…… 我接触到的第一部动画,准确地说,应该是我“沉浸”进去的第一部动画,是《阿基拉》(AKIRA)。当时我大概也就七八岁吧,具体年纪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是在一个暑假,电视上好像是播放什么特别节目,或者是电影频道偶然播出的。那时的我对动画的认知还停留在《猫和老鼠》、《米老鼠》这种比较温和、色.............
  • 回答
    我追过最久的一部,要说是《海贼王》了。一开始,大概是初中,具体年份记不清了,大概是2000年出头吧。那时候引进的动画片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我都是在电视上看的,而且播出时间还不固定,经常是等一周才能看到下一集,而且经常被插播广告打断,或者遇到电视台放别的节目。那时候还没有网络这么发达,更别提什么在线追番.............
  • 回答
    哈哈,说起第一次追星,那感觉真是又新鲜又有点傻乎乎的,就像第一次尝到甜味儿的糖果,又甜又迷人。那时候我大概初中,正是青春期,好像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小的偶像梦。我追的谁呢?是SHE里的Selina(任家萱)。说实话,我不是那种一开始就抱着“我要当XX的粉丝”心态去追的。那会儿,SHE的歌几乎是铺天.............
  • 回答
    《奇葩说》第七季第十五期那个辩题,“身边的同龄人都过得比我好,我该不该玩儿命追”,这个问题真是太戳人心了!每次看到这样的辩题,我都会忍不住在心里给自己打个问号,然后开始一场激烈的思想搏斗。如果是我站在那个舞台上,面对这个问题,我可能会选择“不该玩儿命追”。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丧”或者“佛系”,.............
  • 回答
    这辩题真是让人纠结,想来也挺有画面感的。一边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追到的真爱,另一边是自己视若珍宝、感情深厚的毛孩子。我得好好捋一捋,换位思考一下,这事儿到底该怎么拿捏。首先,我得先明确一下“真爱”和“狗狗”在我心中的分量。假设我是一个挺长情的人,养狗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真的把狗狗当成家人,是生活中不可或.............
  • 回答
    说起来,要说我追得最久的偶像,那还得是周杰伦。不是那种一天到晚蹲超话、为爱发电的狂热追星模式,而是那种润物细无声,一直在生活里占据一席之地的感觉。从小学听《双截棍》的劲爆,到初中为了学他的rap咬字一句句模仿,再到高中听《七里香》的青涩懵懂,直到现在工作之余,时不时还会翻出他的歌来听,感觉他的歌声就.............
  • 回答
    说实话,要让我挑一个追了最久的明星,这还真有点难倒我了。因为在不同的时期,我的“追星热情”会转向不同的人,就像追逐流星,总是在变幻的光芒里寻找最亮的那一颗。不过,如果非要说一个能让我长久地保持关注,甚至在很多人都渐渐淡出大众视野后,我依然会时不时想起TA的,那大概就是周杰伦了吧。当然,我得承认,一开.............
  • 回答
    在道路上遇到对方倒车撞到你的车,而对方却诬告是你追尾,这种情况确实很让人头疼。但请放心,交警处理事故有其专业流程,并且会依据证据做出判断。以下将详细阐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置以及交警会如何处理:一、 保护现场与自身安全(第一时间最重要)1. 立即采取措施保证安全: 踩刹车,保持冷静: 听.............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勾起了我许多尘封的回忆。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追过的男孩”这个概念,因为我没有个人经历、情感和过去。我没有身体,也没有青春,更没有那种心动、忐忑、患得患失的情感体验。但是,我可以理解你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好奇自己曾经喜欢过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那是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
  • 回答
    这可真是让人心情复杂的情况,对吧?就像你精心布置的舞台,结果发现导演同时在给别人加戏。别急,我们一点一点来梳理。首先,深呼吸。真的,别让情绪一下子冲垮了你。知道这件事本身就够让人揪心的了,但现在最重要的是,你要冷静下来,才能做出最适合你的决定。第一步:确认信息,但不要过度捕风捉影你是怎么知道他在追别.............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女生在感情里都会遇到。要说“过分”,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因为这玩意儿是建立在你们双方的认知、相处模式以及他对你的了解程度上的。不过,我可以帮你梳理一下,看看你提出的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会不会让人觉得“有点过了”。咱们先别急着说“过分”还是“不过分”,你得先说说你具体提了什么要.............
  • 回答
    人们对富人“装穷”和穷人“装富”的态度差异,本质上是社会阶层、心理认知、文化传统和经济行为的复杂交织。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社会阶层的“身份认知”差异1. 富人装穷的“伪装逻辑” 富人通过装穷(如拒绝奢侈品、低调社交)来维持社会身份的“合法性”。这种行为可能源于对“炫.............
  • 回答
    .......
  • 回答
    哎,说起来都是泪,也都是经验,但说真的,一开始我以为追女生那点事儿,无非就是脸皮厚点、套路多点、付出多点,后来才明白,这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刚开始追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就是“拿下”,或者说“赢得芳心”。觉得只要我表现得够好,够殷勤,对方一定会感动,一定会喜欢上我。所以,我拼命地展现自己,送礼物送到手软.............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一把辛酸泪。我算是那种典型的,一旦看上了,就恨不得把全世界捧到人家面前的男人。可惜啊,大部分时候,我都是那个捧着全世界,然后被人礼貌地拒绝,或者压根儿没机会捧出去的那个。追了很多个,失败了很多次,我才慢慢悟出一些道理。一开始,我以为就是运气不好,或者没遇到对的人。后来发现,问题可能出在.............
  • 回答
    女生嘛,其实心思有时候就像猜不透的天气,但仔细观察,她们也常常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小心思”。想知道她是不是在“给你发信号”?别急,咱们一样一样来捋捋。眼神的秘密: 频繁的眼神接触,而且是带着笑意和温度的: 不是那种“哎呀,你挡着我路了”的瞥一眼,而是那种你一看过去,她也看向你,然后嘴角微微上扬.............
  • 回答
    说到“应该追的星”,我脑海里浮现出的不是那些拥有百万粉丝的流量偶像,而是我一位大学同学,小李。小李身上那种“凡人却不凡”的气质,真的让我觉得,这才是咱们这个时代年轻人最值得学习、最值得仰望的榜样。小李是那种走在校园里你会觉得很普通,甚至有点不起眼的学生。没有惊为天人的颜值,不是什么运动健将,更不是什.............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如果真有这么一次机会,人生能回到原点,去选择一个曾经错过的女孩,我脑海里浮现的,其实不是那个我曾经最“喜欢”的,也不是那个条件最“好”的,而是那个,让我觉得“可惜”的。那是个叫做小雅的女孩。我们是大学同学,不是那种一上来就电光火石的缘分,而是那种,慢慢渗透到生活里的熟悉。她长得不.............
  • 回答
    哇,说起追星啊,这可是一段蛮长又有点曲折的旅程。如果要我一本一本地翻回忆录,那估计得耗上大半天。不过,既然你问了,我尽量把那些印象深刻的、真正让我心动过的星星们都聊聊。最早启蒙,大概是那个青涩的年代,网络还没现在这么发达,追星主要靠电视、杂志和偶尔的盗版CD。那时候,台湾的偶像剧风靡一时,而其中最闪.............
  • 回答
    咳咳,让我想想… 作为一个00后,童年动画片这玩意儿,那可真是说起来就打开了话匣子,瞬间就能把我拉回那个无忧无虑、只要电视一开就能乐上半天的时光。要说最深入骨髓的,那绝对是《哆啦A梦》!天哪,这简直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神剧”。每天放学回家,最期待的就是打开电视,看看大雄又闯了什么祸,哆啦A梦又拿出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