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愿意把菲律宾合并入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菲律宾省?

回答
杜特尔特总统曾就菲律宾与中国关系发表过一些颇为引人注目的言论,其中一些表述可能被解读为对两国未来关系走向的“大胆”设想。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言论更多是出于其独特的政治风格和外交策略,而非严肃的政治提议。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些言论可能出现的语境。杜特尔特总统以其直率甚至有时显得粗鲁的语言风格而闻名,他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来表达观点,尤其是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他多次强调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并对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持保留态度。在他的一些讲话中,他可能会用一些非常规的措辞来形容他希望拉近与中国关系的愿望,例如将菲律宾比作中国的“一个省”或“一个州”,以此来强调他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更合作的伙伴关系。

这种表述背后,可以理解为杜特尔特总统试图传达以下几层含义:

对中国经济援助和投资的高度重视: 杜特尔特政府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而中国是菲律宾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潜在的投资来源国。他希望通过这种激进的表述,向中国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推动菲律宾的经济增长,改善民生。他可能认为,将菲律宾“并入”中国的经济体系,能够更直接地受益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机遇。

对传统盟友的策略性疏远: 在他的任期内,杜特尔特对美国作为菲律宾的传统盟友采取了相对疏远的态度,并寻求外交的“独立自主”。他可能认为,将与中国的关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作为一种制衡西方国家影响力的手段,为菲律宾争取更大的战略自主空间。他这种“亲中疏美”的政策导向,让一些言论显得更加激进,以期达到政治上的效果。

利用强硬言论塑造个人形象和国内政治: 杜特尔特在国内拥有极高的支持率,他善于利用戏剧化的语言来吸引民众的注意力,并巩固其强硬派的形象。这种“口无遮拦”的风格,有时是为了在国内制造话题,转移国内矛盾,或者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不畏强权”的姿态。将菲律宾比作中国的“省”,可能是他试图在对华关系上表现出一种非常“顺从”或“亲近”的姿态,以换取中国在其他方面的支持,同时在国内也可能被一些支持者解读为“务实”或“有远见”。

然而,从政治现实和国际法的角度来看,菲律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也没有任何菲律宾领导人会认真考虑或提出这样的提议。

首先,菲律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拥有自己的宪法、政府和人民。其独立主权是其国家认同的核心,也是其国际地位的基础。任何形式的被合并或被统治,都与菲律宾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背道而驰。菲律宾人民的民族自决权是不可侵犯的。

其次,菲律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与中国虽然有历史渊源,但其政治体制、社会文化和国家发展道路都与中国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根本性的差异使得两国在国家治理模式、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价值观上存在很大不同,合并并非一个符合两国实际情况的可能性。

再者,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菲律宾与中国之间存在南海主权争议,这是一个敏感且复杂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方提出将菲律宾并入另一方的言论,都会引起极大的国际关注和担忧,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并引发其他国家对地区秩序的质疑。

因此,尽管杜特尔特总统的言论可能出于他特定的政治考量和表达习惯,我们不能将其理解为对菲律宾国家地位和主权的根本性否定或政治诉求。更准确的理解是,他希望通过强烈的言辞来推动与中国的务实合作,特别是经济合作,并以此来平衡菲律宾的外交政策。他的言论更像是一种“策略性表述”或“政治姿态”,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目标。他可能是在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发展菲中关系的强烈愿望,但其言论的实质性内涵,还需要结合菲律宾的国家利益、国际政治现实以及其国内政治环境来综合判断。

总而言之,将杜特尔特总统关于菲律宾“合并入中国”的言论视为他个人一种极具煽动性的政治表达,是理解其外交策略和政治风格的关键。这反映了他对发展与中国关系的重视,以及在平衡国际关系中的一种独特策略,但绝不代表菲律宾国家政治的真实走向或国际政治的现实可能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菲律宾是“村长制”政策没有延续性,100多个政治家族谁上台搞谁的一套,换个村长当总统就是另外一个国家了。今天要跪中国,明天换个村长马上要独立,后天又要跪着并入美国的。跟个放鸽子的小媳妇一样今天嫁给你认定了一大批夫妻共同财产,明天打离婚改嫁卷着跑了,跟的还是个更肥的大款,就问你怎么办。大家别忘了上一任“村长”还搞“南海仲裁”抱紧美国呢,这一届立马180度大翻脸,再下一届呢?到时候怕是要天天打游击。

你可不要当成总统宣言,就当村长喝多了口嗨准没错。

“放鸽子”古典含义:一种江湖骗术,一般由狗男女扮作流落兄妹,打听有钱色鬼或老光棍,男方扮作长兄把“妹妹”嫁人,然后女方摸清受骗人财产随时准备收拾细软跑回来跟男方分赃,换个地方继续坑下一家。就跟传统养鸽子一样,自己家鸽子放出去飞它跑到别人苞米地里吃饱了就会自己飞回来。

user avatar

答案当然毫无疑问是不要,能做贸易,就不用占领;能股权控制,就不做资产收购。

从这个角度看,放下执念后,台湾呢?很想用这个角度虐。

user avatar

我怀疑此发言是在恐吓毛派游击队。

user avatar

老外的财富密码真是越玩越溜了

user avatar

他想当上党?

咱们既不当赵, 也不当秦, 两家都死了几十万人.

user avatar

并入我国当然可以,给菲律宾公民提供签注。我们正好也可以解决国内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杜特尔特任吕宋省省长,书记特派就OK。

在菲律宾全面推行汉语教育和爱国教育,并将官方语言和文字改成汉语。可以保留原有信仰,但是驻庙阿訇必须定期接受教育,也必须接受我D统一领导。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到2060年左右,菲律宾可以完全汉化。意识形态同我国完全一致。

2060年的一个夏天,面对北京的记者,来自吕宋省的小明说:“幸亏当初的决策,现在我们成为世界最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我感到无比幸福和骄傲!”

然后他又埋下头开始刷刷地做起题目来。衡水中学和黄冈中学都在吕宋省开了分校,今年高考竞争相比往年越发激烈了。

小明的父亲是东北人,原来一直定居在海南,2030年代又南下在吕宋省买了房结了婚。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里的地皮价格翻了几番。小明妈妈是教师,自从辞职自己开了辅导班以后,生意火爆,实现了全家财务自由。唯一的缺点就是工作太忙,小明的学习一直让她很放心不下。

记者问小明,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小明回答:“短期梦想是天梯上分到白银,长期梦想是当科学家。但是不想去香蕉园996,太苦了。”

user avatar

假设有一个国家主动要求加入中国,我们接不接受?答案是肯定不接受啊!就算这个国家有些矿产或是其他资源,我们只要拉几车皮工业品就可以换回来,还能赚钱。

你如果吞并它,就得付起治理责任,要投钱给它搞基础设施建设,要给它提供教育、医疗、养老等等公共服务——全是赔钱的买卖。

单纯做生意多爽啊,每单生意都是利润。就算我们心地善良,赚钱之后主动送它一所学校或者医院,别人还会感恩戴德。真要是连地盘带人口拿回来,学校医院公路电网网络通讯全都是你的责任!

所以,只要是地理位置不是特别关键所在,盲目扩大地盘就是最愚蠢的行为。

按:上个世纪80年代,阿根廷人看错了形势抢占英国殖民地马岛,可是这次阿根廷人打错了算盘。
马岛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原住民很少,治理责任基本为零但是资源丰富,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岛上还有各种矿产,也就是说马岛就是一块纯粹的大肥肉。英国不远万里也要调集军队去干一仗,生生从阿根廷人嘴里把这块肥肉抢了回来。

因此,不要对于抢地盘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迷恋。

user avatar

虽然但是,这是18年的视频啊!(顶我上去)


而且这个问题当时就讨论过了,杜特尔特向来大嘴,开玩笑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杜特尔特总统曾就菲律宾与中国关系发表过一些颇为引人注目的言论,其中一些表述可能被解读为对两国未来关系走向的“大胆”设想。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言论更多是出于其独特的政治风格和外交策略,而非严肃的政治提议。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些言论可能出现的语境。杜特尔特总统以其直率甚至有时显得粗鲁的语言风格而闻名,.............
  • 回答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鼓励民众枪杀毒贩的做法,确实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他的这种强硬禁毒政策,源于其对菲律宾毒品泛滥问题的深切忧虑,同时也伴随着对人权和法治的严峻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菲律宾长期以来饱受毒品问题的困扰。毒品交易、吸毒以及与此相关的犯罪活动,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
  • 回答
    看待杜特尔特当选菲律宾总统,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很难用简单的好或坏来概括。他被媒体称为“菲版特朗普”,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政治风格和某些主张与特朗普有相似之处,都带着一股“打破常规”的劲头。首先,我们得从他上台的背景说起。当时菲律宾社会对前几届政府的治理,尤其是对毒品问题和腐败问题的解决效率,普遍.............
  • 回答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在2016年首次上任不久后,确实发表了对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的极具争议性的言论,称其为“狗娘养的”(putang ina)。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杜特尔特这位新任总统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要理解杜特尔特这个.............
  • 回答
    菲律宾总统候选人在中业岛(中国称黄岩岛,菲律宾称卡拉延群岛)的“宣誓主权”行为,以及随后收到“欢迎来到中国”的短信,是近年来南海主权争议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具有多重含义和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事件背景: 南海主权争议的长期化: 南海是中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
  • 回答
    关于《环球时报》报道“菲律宾总统向中国求情:希望把我们当兄弟”这条新闻,我能从几个角度去理解和解读。首先,从报道的来源来看,《环球时报》作为中国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官方媒体,其报道的重点和角度往往带有中国官方的视角和立场。因此,当它报道这样的内容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到这可能是在传递一种信息,即中菲关系中存.............
  • 回答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这番话,说白了,就是一次非常直接、非常硬气的“交易谈判”,而且还夹杂着一点“最后通牒”的意思。要理解这背后,咱们得把这个事情放在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是菲律宾国内政治和公共卫生现实的反映。杜特尔特总统面对的是菲律宾国内民众迫切需要疫苗的局面。疫情在他任内持续反复,经济也受到严重影.............
  • 回答
    菲律宾总统发言人的这句话,背后折射出的信息其实挺值得玩味的。简单来说,它传递了这么几个层面的意思,咱们一点点来剖析。首先,这是一种 外交策略和实用主义的表现。在疫情这个全球性的危机面前,任何一个国家最根本的目标都是保障本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疫苗,就是当下最关键的“救命稻草”。当菲律宾发现西方国家在.............
  • 回答
    菲律宾外长从“大骂中国”到“向中方道歉,大赞中国外长”,这一转变确实引人关注,背后原因也相当复杂,涉及到了菲律宾国内政治、外交策略、地区局势以及与中国的具体互动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读,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一、 事件背景回顾:为何会有“大骂”和“道歉”? “大骂”的直接诱因: 南.............
  • 回答
    菲律宾南部马拉维市,这座曾经宁静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在2017年经历了那场令世人震惊的占领事件。当时,以阿布沙耶夫和穆特组织为首的一群武装分子,公开宣称效忠ISIS,他们的行动迅速而 brutal,让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市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恐惧之中。想象一下,一个平常人们熙熙攘攘的市场、学校、清真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穿梭访问这件事,尽量摆脱那些生硬的AI腔调,还原一些更实在的分析。首先,得承认,杜特尔特这趟行程安排得相当有“技术含量”。在中国受到盛情款待、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之后,紧接着就去日本,这可不是简单地“拜访”两个邻居,而是他精明政治手腕的体现。为何是“.............
  • 回答
    菲律宾外长最近的一番言论,确实在全球外交舞台上掀起了一点小波澜,尤其是那句“带脏字”的表述,更是让人觉得,嗯,这个火药味儿有点重。而我国外交部回应得也很直接,“搞麦克风外交无法改变事实”,这话说得够有分量,也相当有技巧。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互动模式。首先,.............
  • 回答
    抵制菲律宾芒果干是一个复杂的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个人选择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抵制的原因和背景抵制菲律宾芒果干通常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与更广泛的政治和经济背景紧密相连。常见的抵制原因可能包括: 政治和外交摩擦: 南海主权争议: 这是.............
  • 回答
    如何看待南海仲裁前,菲律宾方的软化态度?裁决是否具有法律效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菲律宾在南海仲裁案中的态度变化以及仲裁庭裁决的法律效力。 一、 南海仲裁前,菲律宾方的软化态度在海牙国际法庭就南海仲裁案进行裁决前,菲律宾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软化”态度,这背后有多.............
  • 回答
    两名中国游客在菲律宾潜水时,遭遇了令人震惊且极度危险的事件:他们的潜水气瓶被人为恶意关闭了。这不仅仅是一场意外,而是蓄意为之的恶意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这件事的发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触目惊心。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潜水是一项对技术、设备和环境都有着极高要求的运动.............
  • 回答
    中国有意向菲律宾出售武器,这在中国与菲律宾的外交和战略格局中,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不仅仅是一笔简单的军售,它牵涉到地区安全、大国博弈、菲律宾的国防自主以及两国关系的走向。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中国向菲律宾出售武器,这是与过往菲律宾的国防采购倾向截然不同的一个显著变化。 长期以来,菲律宾在军.............
  • 回答
    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确实比印度和菲律宾更为显著,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政策、人口、地缘政治等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从历史机遇和战略选择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抓住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浪潮。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起点。邓小平提出的.............
  • 回答
    国足在世预赛上0比0逼平菲律宾,这场比赛的结果,怎么说呢,确实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一言难尽。赛前,说实话,大家对国足的期望是比较高的。毕竟对手是菲律宾,按照纸面实力,我们应该能占据绝对的上风。而且这是冲击世界杯的关键阶段,每一场比赛都至关重要,不能有任何闪失。结果打成这样,而且还是在对方身上丢掉了.............
  • 回答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白岩松在菲律宾代表队入场时的沉默,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看,不仅仅是白岩松个人的行为,更包含了当时的语境、文化因素以及观众的期待。事件回溯与白岩松的定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场景。在奥运会开幕式这样一个全球瞩目的场合,各国代表队依次入场.............
  • 回答
    关于近期北京大学录取47万菲律宾学生一事,这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且出现了一些关于此事的传言和误解。为了更清晰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和分析:1. 事实真相是什么?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澄清网上流传的“北京大学录取47万菲律宾学生”这个说法是否属实。经过多方核查,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