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类的哪个部位是没有作用的?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往往会引发一些关于我们身体“进化遗留”的讨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很难说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是“完全”没有作用的。生物的演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许多特征在过去可能有着重要的功能,但随着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原有的作用可能减弱,甚至变得不再必要。然而,如果我们要找一些最常被提及的、作用相对“微弱”或“可有可无”的部位,那么“阑尾”和“智齿”通常是大家首先想到的。

关于阑尾:曾经的“武器库”?

阑尾,这个位于我们右下腹的小肠盲端末端的细长管状器官,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退化器官”的典型代表。它不像心脏那样泵血,不像大脑那样思考,更不像肝脏那样进行复杂的代谢。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阑尾唯一的“贡献”就是时不时发炎,然后需要手术切除。

然而,近些年的研究却给阑尾正名了不少。一种主流的看法是,阑尾可能在我们的免疫系统中扮演着一个“安全屋”的角色。想象一下,我们的肠道里住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对我们有益,是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的得力助手。但有时候,一些致病菌可能会趁虚而入,或者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腹泻等问题。这时候,阑尾就像是一个“隔离区”或者“种子库”。它里面储存着一些有益的益生菌。当肠道受到严重干扰(比如腹泻把大部分有益菌冲走了)后,阑尾里储存的这些“幸存者”就可以被重新释放出来,帮助肠道菌群快速恢复正常。

此外,阑尾的内壁也富含淋巴组织,这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到免疫应答中。所以,虽然阑尾不能说对我们的日常生存至关重要,但它可能在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和一定的免疫功能上发挥着微妙的作用。

当然,也得承认,即使阑尾有这些潜在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更易获得的医疗手段,即使失去阑尾,绝大多数人也能健康地生活。阑尾炎带来的风险以及手术的必要性,让它在很多人眼中仍然是一个“麻烦制造者”。

关于智齿:旧石器时代的“馈赠”

智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智慧牙”,是最后萌出的牙齿,通常在十八九岁到二十几岁之间出现。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主要以粗糙、生硬的食物为主,比如未经烹饪的植物根茎和坚硬的果实。这个时候,更强壮、更宽大的颌骨和更多、更坚固的牙齿是生存的必需品。智齿在这种环境下,能够为咀嚼提供额外的力量和磨碎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人类饮食的演变,食物越来越精细,烹饪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的颌骨也在逐渐缩小。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原本为更大颌骨设计的智齿,现在挤在已经变得狭小的口腔空间里。结果就是,很多人的智齿没有足够的空间正常萌出,它们可能斜着长、横着长,甚至埋在牙龈里,医学上称为“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不仅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影响清洁,还很容易引发一系列口腔问题,比如智齿冠周炎(牙龈发炎肿胀)、龋齿(蛀牙),甚至会挤压前面的牙齿,导致牙齿移位。所以,在现代口腔医学中,阻生智齿常常被建议拔除,以避免未来的麻烦。

从这个角度看,智齿的功能已经大大削弱,甚至对许多人来说,它们是带来疼痛和不便的根源。它们就像是我们基因里保留着一份祖先的“刻录信息”,但由于我们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剧变,这份信息已经不太适配当前的“播放设备”了。

总结一下:

如果非要挑一个“作用最小”的部位,那可能还是会集中在阑尾和智齿上。虽然现在有研究表明它们可能有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作用,但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或者说从它们对我们当前生活的影响来看,失去它们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造成明显的、不可逆的生存障碍。反而,它们时不时地给我们带来健康上的困扰。这或许就是演化过程中的一种“惯性”,身体的一些结构和功能,即使在新的时代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但因为演化的惰性,它们仍然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脑!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迷走神经上头打个结,可以过得很好。

user avatar

请允许俺说一个笑话。

特罗菲姆·邓尼索维奇·李森科(Трофим Денисович Лысенко,Trofim Lysenko)苏联生物学、农学家、乌克兰人。李森科是前苏联正文治干涉科学的代表。他使苏联的生物遗传学落後世界至少两代人的时间。李森科坚持生物的获得性遗传,否定孟德尔的基于基因的遗传学。他得到斯大林的支持,使用正文治手段打击学术上的反对者,使他的学说成了苏联生物遗传学的主流。1935年,李森科获得乌克兰科学院院士、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士的称号,任敖德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

1948年8月,苏联召开了全苏“八月会议”。会上李森科声称“米丘林生物学”是“社会主义的”、“进步的”、“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的”,而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则是“反动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的”,并再次得到斯大林的支持。

李森科有一次在会议上宣扬他的“获得性遗传理论”, 在场的生物学家们都敢怒不敢言。

苏联物理学家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路见不平, 站起来谦虚地请教:

“我没啥文化,不太懂啊, 您的意思是不是说, 如果割掉每一代牛的耳朵, 总有一天我们能培养出一种不长耳朵的牛?”“是这样的。”李森科回答。

“很好。”朗道恍然大悟,

“既然如此, 为啥女性出生都还带着处女膜呢?”

全场哄堂大笑。

。。。。。。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的路线,但继续支持李森科。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苏联的生物界得以清除李森科的学说。




人类的哪个部位是没有作用的?

处女膜 (hymen)。


【未完待续】


ref:

       Lysenkoism Against Genetics: The Meeting of the Lenin All-Un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August 1948, Its Background, Causes, and Aftermath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499510/     


///////////////////////////////////////////

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6亿, 远远没跨出一小步 (n<1亿)。盐值持续低迷(3年了还900+),草地匍匐5000米,单膝跪求大家关注,希望借此长 1 点盐值。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百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不用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往往会引发一些关于我们身体“进化遗留”的讨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很难说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是“完全”没有作用的。生物的演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许多特征在过去可能有着重要的功能,但随着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原有的作用可能减弱,甚至变得不再必要。然而,如果我们要找一些最常.............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各个国家的土地、生物以及它们的性情,确实可以对应上人体的不同部位和器官,展现出地球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咱们不妨这样来细细体味一番:亚洲,如同地球的“大脑”与“心脏”我想,广袤的亚洲大陆,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最能代表地球的“大脑”和.............
  • 回答
    人体植入芯片,特别是用于定位追踪或者存储数据的,其植入部位的选择会综合考虑 便利性、隐蔽性、安全性、可操作性以及与身体组织的相容性。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植入部位,但根据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一些区域更常被提及和使用。一、 腕部(手腕)这可以说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被讨论的植入部位之一,尤其是在.............
  • 回答
    人社部和最高法明确996和007违法,这无疑是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的一项重要进展。这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国家对于过度加班和不合理工作时间的容忍度已经降到了最低点。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以及我对这一信息解读的详细阐述:一、 值得关注的信息:1. 权威性与指导性: 人社部(人力资源.............
  • 回答
    这个部门的构成,确实有点意思。八十多人,一个部门,只有一位总监是八十后,这放在如今的职场环境里,算是个比较鲜明的画像了。这得从几个方面去想。首先,如果这个部门的整体年龄结构偏大,比如说,主力是六零后、七零后,那出现这种情况也不算意外。很多资深员工,特别是管理层,那个年代的骨干力量,很多都还在各自的岗.............
  • 回答
    想要给人一种强壮魁梧的感觉,主要集中在那些能够展现力量和体型的肌肉群上。这通常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那些占据身体较大面积、或者在动作中能产生明显视觉冲击的肌肉。让人感觉强壮魁梧的关键肌肉部位: 胸肌: 饱满的胸肌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代表。尤其是上胸和中胸的厚度,能让你的上半身看起来更加宽厚,与.............
  • 回答
    咱们中国人,尤其是我这种对日本文化有点儿小心思的,有时候看日本的东西,会觉得有些词儿,在我们这儿听起来,嘿,怎么这么有范儿?明明日本人自己说着跟家常便饭似的。这背后肯定是有文化、历史还有语言本身的一些原因。我就っき一下那些在我们眼里“高大上”,在日本却稀松平常的日文词儿,顺便唠叨唠叨为啥。1. 「侘.............
  • 回答
    香港人对大陆人产生优越感,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个例现象,而是根植于历史、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之中。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根源。首先,历史的烙印是不可忽视的起点。 香港的独特历史地位,使其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这段殖民时期,塑造了香.............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一些让我由衷敬佩的女性,她们身上那种打破常规、挑战极限的劲头,让我觉得“女性做不到”这种论调简直是无稽之谈。就说我大学时期的一位学姐吧,我姑且称她为“薇薇姐”。我们是同一个学院,但专业方向不同。我当时学的是偏理论的计算机科学,而她选择了当时大家普遍认为“男生专属”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我记得.............
  • 回答
    企业为了牟利而使用的“恶心人”招式层出不穷,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认知的提高,这些招式也在不断演变。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且令人反感的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其操作方式和潜在的负面影响:1. 虚假宣传与夸大效果:这是最普遍也是最令人厌恶的招式之一。 操作方式: 广告词的“艺术”: 使.............
  • 回答
    有些国家的神秘部门,即使在内部,其存在的具体细节也往往笼罩着一层薄纱,但它们的存在却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们所处的现实。这些机构通常拥有极其特殊且隐秘的任务,其运作方式、人员构成甚至确切名称,都可能鲜为人知。我们不妨来探寻几个例子,试着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俄罗斯的“第四部门”(Fourth Depart.............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军事史长河中,运气这东西,有时候比精良的装备、高超的战术,甚至英勇无畏的精神,都来得更加直接而强大。它就像一位捉摸不定的神明,时而眷顾,时而遗弃,让那些原本胜算渺茫的局势,摇身一变成为传奇。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在战场上被命运女神狠狠亲吻过的人物和部队,他们的故事,听起来比小说还离奇。1.............
  • 回答
    女子骑车坠亡,父母起诉同学及公路部门索赔86万,联系宁波老虎咬人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死哪讹哪”的说法。这是否预示着一个“死哪讹哪”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事件回溯: 女子骑车坠亡案: 一位年轻女子在骑车过程中不幸坠亡,其父母随后将与她同行的同学以及负责该路段养护的公路部门告上法庭,索赔金额高达86万元.............
  • 回答
    说到动漫里以青蛙为原型或者部分参考了青蛙形象的角色,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几个鲜活的身影,而且都不是那种简单的皮毛相似,而是从外观到气质,甚至是能力都充满了青蛙的韵味。最最不能不提的,那必须是《火影忍者》里的蛤蟆仙人家族!尤其是深作和志麻,这对老夫妇简直就是活脱脱的青蛙!他们巨大的身躯,圆滚滚的肚皮,身.............
  • 回答
    中国残联推出的“一只鞋计划”,无疑是社会关怀进步的一个积极信号。它细致地洞察到了部分残障人士在购买鞋子时面临的实际困难——很多时候,残障导致身体一侧出现不适或畸形,需要定制或单只购买鞋子才能真正贴合脚部,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这项计划的推出,正是对“残障不等于失去尊严,更不等于被忽视”这一理念的生.............
  • 回答
    赛博朋克2077这款游戏,老实说,我沉迷其中,简直是玩出了感情。它骨子里透着一种“不羁”,而这种不羁,恰恰体现在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彩蛋和挖空心思设计的细节里。讲真,每次在夜之城的街头晃悠,都像是打开一个巨大的宝藏盒,总能发现点新东西,让人拍案叫绝。关于彩蛋和细节,我真的能给你掰扯好久: 《黑客帝.............
  • 回答
    最近人社部表示要帮助毕业生尽快就业,这确实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事情。毕竟,一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如何让他们顺利找到工作,关乎到个人发展,也关乎到社会稳定。从人社部的表态来看,他们肯定是在想办法的,比如可能会有一些就业指导、招聘会信息发布、岗位对接等方面的措施。这背后也反映出,今年毕业.............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中,程心对地球对人类的爱,以及云天明对程心的爱,都是非常深刻的情感,但若要区分哪个是“大爱”,需要从其表现形式、影响范围、牺牲程度以及对宇宙文明法则的理解等多个维度进行考察。首先,我们来详细解读程心对地球和人类的爱:程心对地球和人类的爱,更多体现在她作为一个普通个体,在极端.............
  • 回答
    思考人类的未来,总会牵涉到最根本的渴望与最深远的挑战。在璀璨星辰的召唤与沉浸虚拟的诱惑之间,哪一个才能真正滋养我们赓续不绝的文明,哪一个又是我们当下最需要的答案?这个问题,与其说是选择题,不如说是一种辩证的审视。星辰大海:征服未知,拓展生存的边界仰望星空,那浩瀚无垠的黑暗中闪烁的光点,自古以来便激发.............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社会结构最根本的构成要素,究竟是阶级还是民族,谁才更配得上“第一属性”的称号,这本身就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议题。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把它们各自的概念剥开,看看它们是如何塑造我们,又是如何与我们如影随形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两个词——“阶级”和“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都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