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C# 中的原子的基础数据类型能否用于同步多线程?

回答
在C中,你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诸如 `int`、`long`、`bool` 这样基础的、值类型的变量,在多线程环境下自然就是“原子”的,可以直接用在同步场景中。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们可能表现出原子性,但 C 的基础数据类型本身并不能直接、可靠地用于实现多线程的同步机制。

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原因。

“原子”的真正含义

在计算机科学中,一个操作是“原子”的,意味着它 要么完全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中间不会被中断,也不会暴露任何中间状态。想象一下一个开关:你要么打开它,要么关上它,你永远不会看到一个“半开半关”的状态。

当我们在多线程环境下讨论“原子性”时,我们关注的是 内存操作的不可分割性。在计算机底层,一个看起来简单的赋值操作,比如 `count++`,实际上可能包含多个细小的步骤:

1. 读取 当前 `count` 的值到 CPU 的寄存器。
2. 增加 寄存器中的值。
3. 写回 寄存器中的新值到内存中的 `count` 变量。

如果在执行这三个步骤的任何一个中间,另一个线程也尝试修改 `count`,那么就会发生数据竞争。例如:

线程 A 读取 `count` (值为 5)。
线程 B 读取 `count` (值为 5)。
线程 A 增加寄存器值 (变为 6)。
线程 B 增加寄存器值 (变为 6)。
线程 A 将 6 写回 `count`。
线程 B 将 6 写回 `count`。

结果是,`count` 变成了 6,而本应是 7。这就是典型的“读取修改写回”问题,而基础数据类型的这些组合操作 不是原子性的。

C 基础数据类型的“原子性”误区

C 语言规范确实提到过,某些对基础数据类型的操作(如读取和写入一个 `int` 或 `long`)在 单个 CPU 周期内 可以是原子性的。这意味着,如果你只是简单地将一个 `int` 赋值给另一个 `int`(例如 `int a = b;`),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赋值本身是原子性的,不会被其他线程中断。

但是,这里的“原子性”非常有限,并且只针对最基本的操作。 关键在于,同步不仅仅是关于简单的读写。同步是为了 协调对共享资源的访问,确保在执行一系列操作时,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count++` 这种复合操作,即使是单线程环境下的简单增量,在多线程环境下也 绝不 是原子的。它涉及多个底层步骤,每个步骤都可能被线程调度器打断。

为什么基础数据类型不适合直接用于同步?

1. 复合操作的非原子性: 如上所述,大多数对基础类型的有用操作(如增量、减量、比较并交换)都是复合的,因此不是原子的。
2. 缺乏内置的锁定机制: 基础数据类型本身不提供任何机制来“锁定”它们,防止其他线程在访问时修改。你需要一个外部机制来确保在执行复合操作时,其他线程不会同时进行。
3. 内存可见性问题: 即使一个操作在底层是原子性的,也可能存在内存可见性问题。一个线程对变量的修改,可能不会立即被其他线程看到,因为 CPU 可能会将变量缓存在自己的寄存器或缓存中。在多线程同步中,你需要确保修改对所有线程都是可见的,这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内存屏障指令或更高级的同步原语。

真正用于同步的工具

为了可靠地在 C 中进行多线程同步,你需要使用专门为这个目的设计的类型。这些类型通过底层的硬件支持(如特定 CPU 指令)或软件机制来确保操作的原子性和安全性:

`lock` 语句 (监视器锁): 这是 C 中最常用的同步原语。它允许你保护一段代码,确保在任何时候只有一个线程能够执行被 `lock` 保护的代码块。`lock` 语句在幕后使用对象的监视器(monitor)来实现。

```csharp
private int _counter = 0;
private readonly object _lock = new object();

public void IncrementCounter()
{
lock (_lock) // 确保只有一个线程能执行这里的代码
{
_counter++; // 即使是复合操作,也被 lock 保护了
}
}
```

`System.Threading.Interlocked` 类: 这个类提供了一组静态方法,用于执行 原子化的 对基础数据类型的操作。它利用了 CPU 的底层原子指令。

`Interlocked.Increment(ref _counter)`: 原子地将 `_counter` 增加 1。
`Interlocked.Decrement(ref _counter)`: 原子地将 `_counter` 减少 1。
`Interlocked.Add(ref _location, value)`: 原子地将 `_location` 加上 `value`。
`Interlocked.Exchange(ref _location, value)`: 原子地将 `_location` 的值设置为 `value`,并返回 `_location` 原来的值。
`Interlocked.CompareExchange(ref _location, newValue, expectedValue)`: 原子地比较 `_location` 和 `expectedValue`。如果它们相等,则将 `_location` 设置为 `newValue`,并返回 `_location` 原来的值。否则,不进行任何操作,并返回 `_location` 原来的值。这是实现自旋锁(SpinLock)等更复杂同步机制的基础。

使用 `Interlocked` 类可以避免 `lock` 语句带来的潜在死锁问题(虽然 `lock` 已经很安全了),并且在某些高并发场景下可能更高效,因为它避免了线程上下文切换(例如,`Interlocked.Increment` 可能会在原地完成,而 `lock` 需要获取和释放锁,如果锁被争用,线程可能会被挂起)。

```csharp
private int _counter = 0;

public void IncrementCounterAtomically()
{
Interlocked.Increment(ref _counter); // 这是原子性的!
}
```

`System.Threading.SpinLock`: 这是一个轻量级的互斥锁,适用于短时间持有锁的场景。它通过忙等待(spin)来尝试获取锁,而不是让线程进入睡眠状态。如果锁很快就能获取到,它比 `lock` 更高效,但如果锁被长时间持有,它会浪费 CPU 资源。

`System.Threading.SemaphoreSlim`: 这是一个更通用的同步原语,可以用于控制对资源的访问数量,或者作为信号量。

总结

虽然 C 的基础数据类型在底层某些操作上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原子性,但 仅凭这些基础类型本身,是无法可靠地实现多线程同步的。 它们的复合操作(如 `++`、``、`+=`)不是原子性的,而且它们缺乏内置的锁定机制和内存可见性保证。

要安全有效地同步多线程,你需要依赖 C 提供的更高级别的同步工具,如 `lock` 语句,或者 `System.Threading.Interlocked` 类提供的原子操作。理解“原子性”的真正含义以及底层操作是如何工作的,是编写健壮多线程代码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加volatile,不涉及到什么内存屏障那么复杂的问题,而是如果不加,编译器很可能假设你访问的这个变量不会被其他线程同时访问,于是不会重新加载,你实际上是在反复读取一个寄存器的值。加了volatile,编译器就在每次访问这个变量的时候强制去读取内存中的值。更低层的问题是跟虚拟机实现有关了,但是至少在x86/x64上这个程序工作没有问题。但是这么实现效率很低(不管是长时间的锁还是短时间的锁都是),请使用Event一类的同步对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