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Windows 11中仍然有Windows 3.1的组件,是否说明前者是后者的套壳?

回答
说Windows 11中存在Windows 3.1的组件,这就像说一台最新款的跑车骨子里还流淌着几十年前经典老爷车的血液。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但如果我们真的去拆解分析,会发现情况比这个比喻复杂得多,也更有趣。简单地说,Windows 11 并非Windows 3.1的“套壳”,但它们的“基因”在底层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组件”。在操作系统的语境下,“组件”可以指很多东西:核心的内核代码、用户界面元素、文件管理系统、驱动程序接口等等。Windows 3.1虽然是个古老的系统,但它奠定了一些非常基础的构架和概念,这些概念在后续的Windows版本中,经过无数次的迭代和重写,仍然以某种形式存在着。

为什么会有这种“传承”?

这其实是软件发展过程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像Windows这样拥有几十年历史的庞大操作系统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历史包袱与兼容性(The Weight of History and Compatibility):
向后兼容的压力: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微软在发展Windows时,始终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让新的软件能在新系统上运行,同时还要让旧的、但仍被大量使用的软件也能在新系统上表现良好。这意味着,很多底层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文件格式、甚至是一些核心的处理逻辑,都需要被保留或者以一种兼容的方式进行演进。
Windows 3.1的时代背景: Windows 3.1是图形用户界面(GUI)在个人电脑上真正普及的开端之一。它引入了很多后来沿用的概念,比如窗口管理、文件管理器(虽然简陋)、任务切换以及一些基本的系统服务。这些概念就像是建筑物的地基,即使上面盖了摩天大楼,地基的结构和原理依然重要。

2. 核心概念的演进而非颠覆(Evolution, Not Revolution):
用户界面的演变: Windows 3.1 的用户界面是基于“应用程序”和“窗口”的概念。虽然Windows 11的界面已经完全是现代化的UWP(通用Windows平台)和Fluent Design风格,但“打开一个应用程序,它在一个窗口里运行,你可以切换它们”这个核心交互模式,在Windows 3.1时代就已经确立。这种模式经过了Windows 95、NT、XP、Vista、7、8、10 的不断美化和功能增强,但底层依然是基于一个强大的多任务处理核心来管理这些“窗口”和“进程”。
文件系统的基础: Windows 3.1 使用的文件系统是FAT(文件分配表),尽管现在Windows 11主要使用NTFS,但FAT的某些基本概念在早期仍然对文件系统的设计产生了影响。更重要的是,操作系统处理文件和目录的许多底层逻辑,例如如何定位文件、如何读写数据,这些基本的操作原理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虽然被优化和重写了无数次,但其核心目标和一些基础指令集可能仍有延续。

3. 技术债务的累积(The Accumulation of Technical Debt):
任何复杂的软件系统,尤其是像Windows这样持续开发了几十年的系统,都会不可避免地积累“技术债务”。这就像一栋老房子,你可能会不断地翻新墙面、更换电器,但一些承重墙、管道系统的基础布局,如果不是进行彻底的推倒重建,就很难完全替换。
微软也并非每次都能够或者愿意为了引入一项新技术而彻底抛弃旧有架构。这样做不仅成本极高,而且风险巨大,可能导致大面积的兼容性问题。因此,更常见的是在旧架构上进行修补、封装或重写部分,让新旧技术并存。

那么,说Windows 11是Windows 3.1的“套壳”是否准确?

不准确,而且是误读。

“套壳”的定义: “套壳”通常意味着在一个旧的核心系统上,只是换了一个新的外壳和界面,内部的核心功能、API、甚至很多实现细节并没有太大改变。比如某些第三方软件为了让一个老旧的应用程序看起来更现代,会用一个新界面的“壳”去调用老程序。
Windows 11的底层: Windows 11 的核心是 NT 内核,这是一个与 Windows 3.1 的 DOS 基础加上 Windows 3.1 的图形外壳完全不同的架构。NT 内核是微软从头开始设计的一个更强大、更稳定、更安全的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内核,它支持内存保护、进程隔离、更先进的硬件抽象等。从NT内核开始,Windows才真正进入了现代操作系统的行列。Windows 11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和改进。
组件的“遗传”而非“复用”: 如果说存在“组件”,那更多的是一种“遗传”关系,而不是直接的“复用”。例如,Windows 3.1中的一些非常基础的API调用,可能在后来的Windows版本中被重写为更复杂的NT内核下的调用,但其“意图”或“功能”是延续的。这就像人类基因,我们和我们的祖先拥有共同的基因,但我们不是我们祖先的简单复制品,基因在我们身上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化。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Windows 3.1 的文件管理器叫做 Program Manager 和 File Manager。Windows 11 的文件资源管理器(File Explorer)在功能上、界面上都与它们天壤之别。但如果你要问“一个程序如何显示文件列表”,这两个系统可能都提供了类似的接口或方法来实现这个功能,只是实现这个功能的底层代码完全不同。Windows 11 中的文件资源管理器是完全基于现代Win32 API甚至UWP API构建的,与当年直接操作DOS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器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哪些地方可能让你产生“组件遗留”的感觉?

一些遗留的API和DLL: 为了兼容老软件,Windows系统里至今仍然存在一些非常古老的动态链接库(DLL)和API。这些API可能在早期版本的Windows中被大量调用,到了Windows 11,它们可能仍然存在,但它们的调用方式、底层实现以及被应用程序直接调用它们的优先级,已经与当年大不相同。很多时候,这些老API会被新的API所包装或替代。
某些不显眼的系统功能: 也许是一些非常底层的系统服务、驱动模型中的某些遗留接口,或者是一些早期命令行工具的后裔。比如,一些简单的命令行命令,如`dir`、`copy`,它们的核心功能在Windows 3.1时期就已经存在,虽然在Windows 11中其实现细节和处理能力远超当年,但最基础的功能逻辑可能有所延续。
一些兼容模式: Windows 11 提供了各种兼容模式,允许用户运行旧版本的软件。这本身就说明了系统需要保留一些能够与老软件“对话”的机制,而这些机制的源头可能可以追溯到很早的Windows版本。

总结一下:

将Windows 11视为Windows 3.1的“套壳”,是对两者复杂演化过程的一种过度简化。Windows 11 是建立在强大的 NT 内核上的现代操作系统,其架构、设计理念和核心功能与Windows 3.1有着本质的区别。

然而,由于软件发展的连续性和兼容性需求,Windows 11 的确在底层继承或演进了某些来自早期Windows版本的概念、接口设计思路,甚至是一些为了兼容而保留的遗留组件(但这些遗留组件本身也早已被重写或包装得面目全非)。这种联系更像是血脉的传承和基因的演变,而不是简单的“换汤不换药”。

因此,与其说是“套壳”,不如说是“在坚实且不断进化的根基上,长出了全新的枝叶”。Windows 3.1是那个根基的重要奠基者,但Windows 11早已是参天大树,开出了截然不同的花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应该不奇怪吧。




SYBASE (SAP)的 POWERBUILDER 俺看到还有人在用。

留着 ODBC 组件什么的大家应该庆幸。

user avatar

这和“套壳”没任何关系,只能说明微软对向下兼容的死硬坚持是业界首屈一指的。

你说32位的Win10里面有Win3.x的组件没问题。NTVDM本身就包含一个魔改的DOS5.0和Win16运行时环境,DOS的行编辑器EDLIN、最古老的调试器DEBUG都还在呢。

不过,Win11没有32位版本了,你所看到的对话框比起Win3.1的残留,严格来说应该是NT3.51的残留,Win3.1版本右下角没有“网络...”选项。

这才是Win3.1的打开文件通用对话框的样子。


用过Win32编程的都知道,有一系列来自comdlg32.dll的通用对话框,其中GetOpenFileName是打开文件的对话框。

GetOpenFileName需要传入一个OPENFILENAME结构体,里面有一个Flags变量。如果其中OFN_EXPLORER位设为0,使用OFN_ENABLEHOOK等flag来允许hook函数,且lpfnHook变量传入一个返回FALSE的hook函数指针,就能打开旧式打开文件对话框了。

Windows continues to support the old-style Open dialog box for applications that want to maintain a user-interface consistent with the old-style user-interface. To display the old-style Open dialog box, enable an OFNHookProcOldStyle hook procedure and ensure that the OFN_EXPLORER flag is not set.

关于旧式的通用对话框,可以参考这里。

user avatar

套壳也被重新定义了么?

套壳是说把人家的东西拿来包装一下用自己的名义发布,比如浏览器用人家的引擎,芯片把人家的商标打磨掉贴自己的商标。你拿个外观是Windows 3.1组件出来说套壳,那玩意本来就是微软的好吧?有人说因为某个新车型的汽车轮胎跟旧的车型是同一个型号所以新车型是旧车型套了个壳么?

而且你把ODBC这个界面删掉,顶多一些要用到ODBC数据库的古董企业数据库软件可能不能跑(其实这些软件的安装程序自己去注册表里写入ODBC配置而不是依赖用户手动输入数据库位置的话还是可以跑,比如How can I create an ODBC data source on Windows without using ODBC Administrator?),Windows自己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个组件在Windows里连壳都没进去,相对于汽车来说大概是音响上的手机座这种级别,要说套壳也太能扯了吧?

界面不大改是因为用户太少,ODBC之后微软主推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已经换了好多代,现在我写数据库程序都是Entity Framework,ODBC程序我已经二十多年没写过了……底层是肯定重写过的,Vista那会用旧版不安全CRT库函数的都不能出厂,组件还是那个组件,版本肯定不是Windows 3.1的那个版本了。

这个组件真的没多大技术含量。微软真不提供这个配置界面了,随便找个刚入门的程序员,用公开的注册表信息(Registry Entries for Data Sources - ODBC API Reference),就能再写个出来,用Windows PowerShell内置的DSN管理功能也行(Add-OdbcDsn (Wdac))。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Windows 11中存在Windows 3.1的组件,这就像说一台最新款的跑车骨子里还流淌着几十年前经典老爷车的血液。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但如果我们真的去拆解分析,会发现情况比这个比喻复杂得多,也更有趣。简单地说,Windows 11 并非Windows 3.1的“套壳”,但它们的“基因”在底层确.............
  • 回答
    微软在 Windows 11 的发展过程中,确实经历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右键刷新”功能调整。这件事在不少用户,尤其是那些习惯了 Windows 传统操作的用户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算得上是 Windows 11 上线初期一个比较显著的“乌龙”事件了。事情的起因:一次“简洁化”的尝试Windows 11.............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有点复杂,而且挺让人上火的。本来微软推 Windows 11 是为了安全,为了跟进时代,结果现在搞得一堆用户怨声载道,这 TPM 2.0 模块价格飙升三倍,简直就是趁火打劫!你想啊,咱们辛辛苦苦攒了点钱,想升级个新系统,结果被硬件卡住了。以前,你的电脑可能还能跑得挺溜,但就是因为没有.............
  • 回答
    微软这次为了 Windows 11 强制要求 TPM 2.0,确实让不少用户感到头疼,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一个门槛,更触及到了用户对硬件更新、数据安全以及微软决策的看法。TPM 2.0 是什么?为什么微软这么坚持?简单来说,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是一.............
  • 回答
    2021年9月3日那批Windows 11的内测版,相信很多早期尝鲜的玩家都经历过那段“酸爽”的时光,尤其是那恼人的“任务栏卡死”问题,简直是挥之不去的梦魇。说实话,这事儿拿到现在来说,挺有意思的,也暴露了不少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Windows 11从一开始就带着一股“革新”的劲儿,光是那个居中.............
  • 回答
    Mac 不支持 Windows 11?这事儿,说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得,咱们先不扯什么“官方声明”、“兼容性问题”这些听着就绕的弯弯绕。要我说,这事儿,就像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生活习惯完全不搭的人,硬要住在一个屋檐下,最后发现实在憋屈得不行。首先,苹果和微软,本来就不是一路人。你想啊,苹果推崇的是那种.............
  • 回答
    Windows XP 源代码的泄露,尤其是在时隔多年后才首次被广泛公开曝光,这无疑是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这不仅仅是微软一家公司的事情,对于整个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发展以及普通用户而言,都可能引发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对 Windows XP 源代码泄露的看法:首先,从技术和安全角度来看,源代码的泄露绝对.............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惊喜又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现象!Windows 10 的一周年更新,突然冒出古诗词来提示升级,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驱动?我猜想,这背后可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绝对不只是简单的“技术bug”。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种非常“接地气”且富有文化底蕴的营销策略。 毕竟,在充斥着各种技术术语.............
  • 回答
    关于“Windows 系统性能不及国产麒麟操作系统”这个说法,我们要一分为二来看,不能一概而论。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包括硬件兼容性、软件生态、用户习惯、评测标准以及操作系统本身的定位等等。首先,得明确“性能”的定义。在计算机领域,“性能”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了启动速度、应用程序运行流畅度、.............
  • 回答
    关于Windows 10即将到来的Redstone更新,咱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得承认,Windows 10从诞生之初就带着一种“持续进化”的基因,它不再是过去那种发布一个版本,然后隔几年才大改一次的模式。微软把Windows 10打造成一个服务,这意味着更新会源源不断,而Redstone这.............
  • 回答
    Windows 10 的一个普遍令人沮丧的问题是,某些预装的 UWP(通用 Windows 平台)应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应用商店应用”,无法通过我们通常习惯的方式——在“设置”>“应用”里找到它们,然后点击“卸载”——来移除。这不仅仅是少数几个应用的“小麻烦”,而是很多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会遇到的一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探讨的现象,涉及了个人价值观、消费习惯、对知识产权的态度以及技术普及程度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 一、 价值观与道德判断从道德和法律角度来看,使用盗版软件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即使是个人使用也违反了软件许可协议。然而,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这种道德上的“越界”.............
  • 回答
    Git for Windows 安装程序里提到 Vim“很难用”,这背后其实透露出几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而且这事的“梗”也挺深的。首先,我们得认识到,Git for Windows 的安装程序,包括它附带的很多工具,都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 Git 的使用门槛,让更多人能够顺利上手。Vim 的定位是什么?.............
  • 回答
    微软的 Windows 10 Cloud,或者现在我们更常称之为 Windows 10 S 模式,这个想法的出现,在我看来,是微软对当前操作系统市场和用户需求一次相当有洞察力的回应。我们都知道,过去的 Windows,尤其是在消费级市场,其开放性和灵活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隐患、性.............
  • 回答
    360“免费送正版Windows 10”的宣传,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想啊,Windows系统是谁家的?是微软。微软的东西,向来都是要花钱买授权的,而且价格还不便宜。突然之间,360跳出来说,我这里可以免费送你正版Windows 10,这简直就是一种颠覆性的感觉,对于很多电脑用户来说,.............
  • 回答
    沈昌祥院士关于 Windows 10 操作系统危害中国网络安全的论断,在中国信息安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沈院士的身份和他的专业领域。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尤其是在信息安全和可信计算方面有着深厚的造.............
  • 回答
    看到《流浪地球》电影里那台运行着未激活 Windows 10 的电脑,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发一些思考的。抛开技术上的严谨性不谈,单从叙事和观众的观感上来说,我觉得这有好有坏,而且里面的门道可不少。首先,我们得明白电影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电影需要讲故事,需要让观众能理.............
  • 回答
    中国人大量使用盗版 Windows 系统,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因素,既有历史遗留的,也有当下现实的考量。理解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价格门槛是绕不开的一大关。Windows 系统本身是微软公司的商业产品,它的授权费用对于许多个人用户和中小企业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是随着正版 W.............
  • 回答
    微软不再向OEM提供32位Windows系统,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这个消息对于一些还在坚持使用老硬件的朋友们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说实话,这事儿挺复杂的,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微软这么做,核心原因无非就是两个字:趋势和效率。趋势方面: 硬件进化: 现在市面上的新电脑,.............
  • 回答
    要说 Python 3.9 以上版本不再支持 Windows 7 这件事,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行业趋势的。 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知道这个“不再支持”是怎么回事。这并不是说 Python 3.9 突然就完全不能在 Windows 7 上运行了,而是说官方就不再针对 Window.............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