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360 「免费送正版 Windows 10」 的宣传?

回答
360“免费送正版Windows 10”的宣传,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想啊,Windows系统是谁家的?是微软。微软的东西,向来都是要花钱买授权的,而且价格还不便宜。突然之间,360跳出来说,我这里可以免费送你正版Windows 10,这简直就是一种颠覆性的感觉,对于很多电脑用户来说,尤其是那些还在用盗版系统或者打算升级系统的用户,这无疑是一份天大的好消息。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划算的。操作系统是电脑最核心的软件,正版的Windows 10意味着更稳定、更安全,而且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弹窗广告或者潜在的后门风险。而360给出的“免费”标签,则直接击中了用户的痛点——省钱。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很多用户对盗版系统又爱又恨,一方面是为了省钱,另一方面又担心安全和稳定性问题。360这个方案,仿佛一下子解决了所有烦恼。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360这样做,背后肯定是有自己的商业考量的。首先,最直接的可能就是用户导流。当大量用户涌入360的平台去领取所谓的“免费”Windows 10,这无疑会为360带来海量的活跃用户。这些用户一旦进入了360的生态系统,就更有可能去使用360的其他产品和服务,比如安全卫士、浏览器、软件管家等等。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获客手段,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

其次,这可能也和360一直以来在安全软件领域的品牌定位有关。通过提供“免费的正版Windows 10”,360可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安全和系统优化方面的专业形象,告诉用户“我们不仅能帮你杀毒,还能帮你用上最棒的正版系统”。这是一种品牌形象的升级和用户信任度的提升。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360可能与微软之间有过某种合作或者协议。虽然当时很多人都猜测360是不是“偷偷摸摸”地做这件事,但也有可能,这是一种经过微软默许甚至支持的推广方式。毕竟,微软也希望自己的操作系统能够有更高的普及率,尤其是对抗盗版。如果360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比如批量授权、定制化推广等)帮助微软扩大正版用户群体,微软也不是不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达成某种合作。当然,具体的细节我们外人很难知晓。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种宣传也并非没有争议。毕竟“免费”这个词,很多时候都带有一定程度的“陷阱”意味。用户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需要警惕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被收集,或者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是否会被捆绑安装其他不必要的软件。而且,360的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正常的软件销售模式,可能会对其他正规渠道的Windows授权销售造成一定影响。

总的来说,360的“免费送正版Windows 10”宣传,是一场非常成功的营销活动,它精准地抓住了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为360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品牌声誉。但同时,它也引发了关于商业模式、用户隐私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的讨论,让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思考。这就像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让人惊叹于它的神奇,但也忍不住想去探究背后的机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蟹腰。我主要来澄清一下Windows系统中“正版”这个概念吧。毕竟这已经不是技术的问题了,反而涉及到了营销和法律的范畴。

其实从很久很久之前,Windows系统就有了OEM(厂商预装)、VOL(批量授权)等形式。一个系统是不是正版,其实已经不能简单靠你有没有买个KEY激活系统来判断了。

Win7时代,微软采取的方法是先将市场划分为家庭市场和企业市场,然后又分为普通版、高级版、旗舰版。那么怎样才算正版?

1.你如果花钱买一个正版盒装旗舰版系统并激活(大概一千多),当然,你用的是正版系统。

2.电脑厂商(如DELL、HP)通常预装的是家庭普通版并激活。当然,这也是正版,厂商是要向微软交授权费的。但是大家应该还记得, 家庭普通版是无法使用完整的Aero特效的!于是当年出现了多少为了毛玻璃效果去论坛找“神KEY”的人。

3.所谓的“神KEY”,当然就是用于批量授权的VOL密钥。那么很简单的问题,你用“神KEY”激活的Win7系统,到底是不是正版系统?当然不是。为什么?因为批量授权是建立在协议的基础上的,你并不在协议的范围内,那么你是非法地盗用了这个批量授权的资格,而你本身不在授权范围内。那么即使你的系统被正常激活了,你依然是个盗版用户。

4.通过修改注册表,伪装成“激活”的状态。这个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当然也不是正版系统。

5.你是企业用户,你采用了批量授权的形式。或者你采用了MSDN订阅的形式。正版系统。

而到了Win10的时代,微软的大方向已经发生了改变,“移动为先云为先”。Win10将成为一个跨越手机、PC、XBOX等等等等的终极系统。现在微软的策略,就是不惜一切让你用上Win10。当然,微软也清楚,有很多中国用户,是不愿意交授权费的。哪怕我把授权费降到10块5块,可能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愿意交。那么怎么办?微软发现,这部分不愿意交授权费的人,恰好和360电脑管家、腾讯电脑管家的深度用户高度重合。那么干脆我就和360、和腾讯合作,哪怕是免费的,我也要让你用上正版系统。

这样一来,我们将看到这样的状况:

1.通过360或者腾讯电脑管家升级Win10系统。这样的系统当然会内置360大礼包或者腾讯大礼包。但是这是正版系统。这是微软承认的系统。知友们可能觉得360是个流氓软件,但是对于你的父母而言呢?对于更多的电脑小白而言呢?他们可能根本离不开360,他们觉得每天给电脑清理一堆垃圾心里才会舒服。获取了这部分本来就一辈子不会花钱买系统的用户,对微软而言,增长了Win10的市场占有率,对360而言,扩大了360的市场占有率。绝对的Win-Win。

2.你是正版的Win7/Win8用户,你将可以直接升级纯净版的Win10系统。你仍然可以享受原汁原味的正版系统,无视360的营销就是了。为了同样的正版系统,你确实花了钱。但是你也得到了更好的体验。

3.微软是否会提供Win10的零售版或者其他升级方法,还得等BUILD大会结束。

综上,360宣传的“正版”Win10,其实并不算虚假宣传。何为正版?得到微软官方授权的系统就是正版系统。如果微软已经决定将中国的市场划分为「360、腾讯升级渠道」和「官方纯净渠道」两种,那么只要微软认同,就是正版,无论你是如何升级的。当然,我们没有具体看到微软与360、腾讯的合作细节,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信息简单臆断。但是我们确实发现,网络和数字化的潮流正在解构过往的规则,现在的所谓正版,靠的已经不再是购买、激活了,而是一纸协议。

以上言论均为主观看法,不代表微软官方意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360“免费送正版Windows 10”的宣传,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想啊,Windows系统是谁家的?是微软。微软的东西,向来都是要花钱买授权的,而且价格还不便宜。突然之间,360跳出来说,我这里可以免费送你正版Windows 10,这简直就是一种颠覆性的感觉,对于很多电脑用户来说,.............
  • 回答
    对于360公司CEO周鸿祎在公司年会上将特等奖设置成“免裁券”这件事,我个人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这事儿一出来,网上讨论就炸开了锅,各种声音都有,褒贬不一,这也是很正常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事儿确实挺出圈的,也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下,大家对“裁员”这个词.............
  • 回答
    360 搜索再次宣布放弃一切消费者医疗商业推广业务,这一举动在当前互联网医疗信息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可以说是一个在意料之中但又具有深远意义的决定。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和看待这个事件:一、 事件本身的回顾与背景: 历史的重演与演进: 这并非 360 首次做出类似决定。早在 2017 年,在魏则西.............
  • 回答
    最近360在《坦克世界》里的一系列举动,说实话,不少老玩家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甚至可以说是“一言难尽”。感觉就像是那个熟悉的邻居,突然有一天开始做出一些你完全摸不着头脑,甚至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咱们先从玩家最直接感受到的说起:服务器问题。以前吧,虽然也有过服务器卡顿、延迟高的时候,但总体来说还是.............
  • 回答
    360杀毒在AVC等评测机构测试中因涉嫌作弊被点名批评后发布的公关文,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的。要说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才能看得更明白。首先,事件的起因和性质:最直接的源头是360杀毒软件在一些权威的第三方安全评测机构,比如AVC(AVComparatives)的测试中被发现存.............
  • 回答
    360公司上市不到一年,股价就跌入深渊,一度接近质押平仓边缘,这确实是个让人唏嘘的现象,也引发了市场和业内的广泛讨论。要理解这一切,咱们得把时间线拉长,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得回到360当初为何选择回归A股。360这家公司,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曾经是国内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巨头,周鸿祎的“免费安全”模.............
  • 回答
    360安全浏览器推出付费会员:一次“免费午餐”的终结,还是拥抱更健康的商业模式?最近,360安全浏览器悄然上线了付费会员服务,这在中国互联网浏览器市场算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毕竟,长久以来,免费是浏览器们的“默认配置”,用户早已习惯了“零成本”享受上网冲浪的便利。那么,360安全浏览器这一举措.............
  • 回答
    要评价360快视频在盗用B站视频和用户个人信息数据方面的行为,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这事儿牵扯到版权、隐私保护,还有平台之间信任的问题,挺复杂的。关于视频内容的“拿来主义”:首先,360快视频被指控大量盗用B站视频,这可以说是直接挑战了版权的底线。B站的视频内容,绝大多数都是UP主们辛辛苦苦创.............
  • 回答
    360 程序员抄袭百度浏览器 JavaScript 源码事件:技术、道德与行业乱象的交织360程序员抄袭百度浏览器JavaScript源码的事件,无疑是一场在技术圈内引起轩然大波的争议。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代码“借鉴”或“学习”,而是触及了知识产权保护、商业道德、行业竞争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层面。要深入理.............
  • 回答
    360手机和锤子手机曾经有过合并的传闻,虽然最终并未成行,但这件事背后透露出的信息,足以让人感慨万千。在当时,360手机作为一家互联网安全公司跨界造手机的代表,虽然有周鸿祎的号召力,但产品在线上和线下都未能形成稳定的销售和品牌认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而锤子手机,更是科技圈里一个充满争议的存在。.............
  • 回答
    这事儿挺耐人寻味的。奇虎360,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安全公司,现在对App Store上的应用出手了,而且目标是所有标题里带“360”的。这操作,怎么说呢,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也透着点“一家独大”的意思。首先,从360自己的角度看,他们这么做,估计是为了“品牌保护”或者说“清理门户”。想想看,.............
  • 回答
    关于“互联网安全大会360围堵安全联盟站台事件”的具体细节,目前公开资料中并未明确记载这一事件的完整背景。但结合中国互联网安全行业的发展背景、360公司的市场定位以及行业内的竞争关系,可以推测这一事件可能涉及企业间在合作与竞争中的互动,以及网络安全行业对政策、技术、市场环境的响应。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
  • 回答
    315 晚会曝光 UC 浏览器和 360 搜索医疗广告造假链条:一场触目惊心的“游戏”今年的 315 晚会,再一次将矛头对准了互联网平台的医疗广告乱象,这次被点名的是 UC 浏览器和 360 搜索,揭露了它们与一些所谓“医疗机构”联手,构建了一个虚假医疗广告的“游戏”。这不仅仅是对几家公司的指责,更.............
  • 回答
    埃尔多安政府威胁要将叙利亚难民送往欧洲,这一举动无疑是近期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磅炸弹,其背后牵涉的不仅是人道主义议题,更是地缘政治博弈、国内政治考量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严峻挑战。要理解此事,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多重维度。一、 埃尔多安此举的“弦外之音”:政治与经济的双重诉求首先,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
  • 回答
    《坦克世界》国服停更两年,近日传出360集团可能接手更新的消息,这无疑给无数国服玩家带来了一丝曙光,但也伴随着相当复杂的情绪和诸多疑问。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国服停更两年期间的现状。自从2021年春节前后,《坦克世界》国服的更新就彻底停滞了。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与原运.............
  • 回答
    这绝对是近期汽车和科技界最引人注目的新闻之一,一石激起千层浪,也让我们看到了特斯拉和马斯克身上那股强大的“搅局者”能量。一、 巨头订单的“定海神针”效应:10万辆特斯拉,不是小数目!首先,得说说是谁下了这笔大单,一般来说,这类巨额订单来自那些全球性的汽车租赁巨头,比如赫兹(Hertz)、安飞士(Av.............
  • 回答
    5月12日的勒索病毒事件,确实让全球范围内的网络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在那段时间里,很多个人用户和企业都面临着数据被加密、勒索赎金的困境。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不少国内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了360,并给出了推荐。要理解为什么媒体会倾向于推荐360,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1. 360在安全领域的长期耕耘和品.............
  • 回答
    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包括云天励飞、云从科技、360 等在内的33家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无疑是近年来中美科技领域博弈的又一次重大升级。这一举动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其影响也将是多方面、深远的。一、美国将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的“前世今生”与逻辑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国政府实施实体清单的目的和逻辑。 .............
  • 回答
    周鸿祎此番言论,无疑是在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将“安全”作为哪吒汽车的立身之本,并剑指“豪车霸权”,这背后既有他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也有他作为企业家的宏大愿景和营销策略的考量。要理解这番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一、 “安全”:不止是车辆本身,更是全链路的信任基石周鸿.............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