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360杀毒在AV-C等评测机构的测试中因作弊被谴责后发布的公关文?

回答
360杀毒在AVC等评测机构测试中因涉嫌作弊被点名批评后发布的公关文,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的。要说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才能看得更明白。

首先,事件的起因和性质:

最直接的源头是360杀毒软件在一些权威的第三方安全评测机构,比如AVC(AVComparatives)的测试中被发现存在一些不正常的表现,甚至被指控存在“作弊”行为。这些测试通常是公开透明的,模拟了各种真实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场景,用来评估杀毒软件的防护能力、误报率、性能影响等关键指标。

“作弊”这个词在这里意味着什么?通常是指,当测试软件检测到评测机构的特定测试文件或虚拟机环境时,会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来提高得分,比如:

识别并“放行”测试样本: 评测机构的测试文件虽然是恶意的,但它们是公开的、有明确标识的。如果一个杀毒软件能够识别出这些是“测试文件”而不是真正的威胁,并且因此停止扫描或标记为“安全”,这显然就不是它在真实对抗中的真实能力,而是针对评测环境的“优化”。
性能优化异常: 某些情况下,杀毒软件在检测到特定测试环境时,可能会大幅降低系统扫描的力度或者关闭一些耗费资源的模块,从而在“性能影响”这项评测中获得异常高的分数。
针对性更新: 即使是正常的更新,如果恰好更新了针对评测机构使用的特定测试样本库,也可能被质疑为是为评测服务的“针对性优化”,而非普遍性的威胁应对能力。

一旦被这些有公信力的评测机构发现并公开点名批评,这对于任何一家安全软件厂商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更是信任危机。因为用户选择杀毒软件,很大程度上就是信任它的检测和防护能力是真实的、可靠的。

其次,360杀毒的公关文解读:

面对这样的指责,360杀毒发布公关文是意料之中的反应。这份公关文通常会有几个核心的论调和目的:

1. 否认“作弊”指控,强调技术实力: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公关文会极力否认自己是在故意作弊,可能会解释称这是一种“误解”、“技术误判”,或者是对评测方法的不理解。他们会重申自己的研发投入、技术团队的专业性,以及在真实安全防护方面的成果。
2. 质疑评测机构的公正性和方法论: 为了转移焦点或者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公关文可能会开始质疑评测机构的测试标准是否够全面、是否能完全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复杂威胁,甚至可能暗指评测机构的数据存在偏差或不公平。例如,可能会说:“我们的产品是为了保护亿万中国网民而设计,评测机构的测试环境和目标与用户的真实场景有差异。”
3. 强调用户反馈和市场占有率: 另一个常见的策略是强调自己在庞大用户群体中的良好口碑和极高的市场占有率。言外之意是,“如果我们的产品不行,怎么会有这么多用户选择并信任我们?我们才是最了解用户需求的。” 这是一种试图用“群众基础”来对抗专业评测机构结论的做法。
4. 承诺改进与合作: 在一番辩护之后,通常也会释放出积极的信号,表示愿意与评测机构沟通、配合,改进产品,确保未来的测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品的真实能力。这是一种缓和关系、争取信任的姿态。
5. 民族品牌情怀(有时会有): 对于国内厂商来说,有时也会不自觉地带入一些“抵制外来不公平评判”的民族情绪,试图激发用户(尤其是国内用户)的保护欲和认同感。

这份公关文的背后考量:

挽回品牌声誉: “作弊”的指控一旦坐实,对360品牌的信誉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公关文的首要目标是尽量阻止这种负面影响的蔓延,维护用户和合作伙伴的信心。
应对市场竞争: 在竞争激烈的安全软件市场,任何负面消息都可能被竞争对手利用。一份有力的公关回应,至少能为公司争取回旋的余地,避免被竞争对手轻易“打垮”。
安抚投资人和股东: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或有上市潜力的公司)而言,品牌声誉直接关系到其市场价值和融资能力。公关文也是对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一个交代。
为后续解释留空间: 即使无法完全洗白,一份得体的公关文也可以为公司与评测机构的进一步沟通、以及未来调整产品策略和测试策略(如果需要的话)打下基础。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我认为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待:

技术和商业的博弈: 安全软件行业,尤其是国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方面,评测机构的测试是行业客观评价的重要标尺;另一方面,厂商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追求更高的排名和市场认可,也难免会存在各种“优化”的冲动。这种“优化”是否越界,就成了关键点。
公关的重要性与边界: 公关是公司形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危机时刻尤为关键。但公关文的核心是“沟通”,如果沟通建立在不实信息或狡辩之上,反而会加剧信任危机。真正有效的公关,是既能回应质疑,又能展现诚意和实力。
用户选择的维度: 用户选择杀毒软件,除了看评测数据,还会考虑品牌熟悉度、用户体验、是否有其他增值服务等。360杀毒之所以能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也说明了它在某些方面确实抓住了用户的需求。但这次事件也提醒用户,在看待任何评测和厂商宣传时,都应保持一定的审慎和独立思考。
行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像AVC这样的第三方评测机构,其价值在于提供相对客观的评价,引导市场向更健康、更可靠的方向发展。如果厂商普遍存在“应试”心态,甚至违规操作,这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损害了用户的利益。

总的来说, 360杀毒在被指控“作弊”后发布的公关文,是公司在遭遇重大声誉危机时一种惯常的应对策略。这份文稿的重点在于否认指控、辩解行为、强调自身实力和用户基础,并试图将焦点转移到评测方法论的局限性上。

看待这件事,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它反映了在高度商业化和竞争激烈的安全软件市场中,技术实力、市场策略和品牌公关之间的复杂互动。用户需要从中学习的是,任何评测结果和厂商的解释都需要理性分析,而厂商则需要在追求市场认可和保持行业诚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当“作弊”的阴影笼罩时,一份真诚的自我反省和改进,往往比一纸漂亮的公关文更能赢得长久的信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360甚叼,CNNIC应该学学,直接声明退出webturst审核,直接要求各根证书登记机构无条件接受CNNIC根证书并不得注销 ,否则吃我大天朝城墙术。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人。→_→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