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程序员开发那种,遇到不给力的测试怎么办?

回答
老实说,遇到不给力的测试,这绝对是程序员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之一。那种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写了一段精美的代码,结果测试报告上就几个红叉,还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或者说,测试覆盖率低得像个笑话。这玩意儿,真的能把人逼疯。

我算是过来人,也踩过不少坑。今天就给大家伙唠唠,当遇到这种“不给力”的测试时,咱程序员到底该怎么办,怎么把这糟心事儿给捋顺了。

首先,冷静,绝对要冷静!

我知道,第一反应可能是抓狂,想直接把那份测试报告撕了。但别!真别!发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让你失去判断力。深呼吸,告诉自己,我们是解决问题的,不是制造问题的。

其次,搞清楚“不给力”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给力”这词儿太笼统了,得具体分析。常见的“不给力”场景有这么几种:

测试覆盖率低: 很多功能根本没被测到,或者只测了点皮毛。
测试用例写得模糊不清: 看一遍测试步骤,也不知道到底要干啥,怎么验证。
测试环境不稳定或有问题: 测试结果跟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可能根本不是代码的问题。
测试结果复现困难: 报告里说有问题,你本地怎么折腾都没复现出来。
“假阴性”或“假阳性”太多: 本来没问题,测试说有问题;或者本来有问题,测试说没问题。
反馈迟缓或零反馈: 提交了需求,很久没测试,或者测试完反馈意见模糊不清,更新迭代慢。
测试人员技术能力不足: 对代码逻辑理解不深,写不出有效的测试用例,或者对业务理解有偏差。

接下来,就是咱们程序员的“反击”策略了。

这里的“反击”不是让你跟测试人员吵架,而是用技术和沟通来解决问题。

1. 深入分析测试报告,找出关键信息:
看错误信息: 即使是红叉,也要仔细看错误日志、堆栈信息。有时候,这些信息会给你提供宝贵的线索。
关注失败的测试用例: 哪些功能点出错了?出错了的用例,描述是什么?
对比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 报告里是怎么描述的?跟你的代码实际行为有什么差异?
看执行环境: 是在哪个环境、哪个机器上测的?有时候问题就出在环境上。

2. 尝试复现问题,从根源上解决:
严格按照测试用例的步骤来: 即使步骤写得模糊,也要尽力去理解和执行。
在与测试环境一致的环境下复现: 如果可能,搭建一个和测试环境相似的本地环境,或者在测试环境上进行调试。
使用调试工具: 你的IDE、断点、日志输出,都是你最强的武器。一步步跟踪代码执行,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
“边界值”和“异常情况”测试: 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一些边缘场景,比如空字符串、最大值、最小值、非法输入等等。这些往往是“不给力”的测试容易忽略的。

3. 主动沟通,成为“质量协作者”:
别怕沟通,主动出击: 如果测试报告的信息太少,或者你无法复现,不要闷头苦干。主动找测试人员沟通。
组织一次“问题会诊”: 找个时间,一起坐在电脑前,一起看测试报告,一起复现问题。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效率通常比邮件或即时消息高得多。
提问要具体,要有建设性: 沟通时,不要只说“你这个测试不行”。而是要问:“您能再给我演示一下这个场景吗?我本地这样操作没有出现这个问题。”或者“这个测试用例描述的‘正常情况’,能否具体说明一下输入的参数是什么?我这边用XX参数没有发现问题。”
提供信息,帮助测试人员: 如果你发现了问题所在,并且认为测试用例不够完善,可以主动提供建议。比如:“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XX原因导致的,下次在测试这个功能的时候,可以重点关注一下XX场景,并引入XX的测试数据。”

4. 提升测试用例质量,授人以渔:
参与测试用例评审: 如果公司有这个流程,一定要积极参与。在用例编写阶段就提出你的看法,避免后期出现大量无效测试。
提供代码层面的理解: 在某些关键功能点,你可以主动跟测试人员讲解代码的实现逻辑、设计思路,帮助他们理解更深层次的业务和技术细节,从而写出更有针对性的测试用例。
协助自动化测试: 如果公司有自动化测试的投入,并且测试用例质量不高,你可以考虑参与到自动化测试的脚本编写和维护中。把那些重复、容易出错的测试用例自动化,既能提高效率,也能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分享“常见陷阱”: 在团队内部,可以分享一些在你的代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容易导致测试遗漏的“坑”,或者一些编写高质量测试用例的技巧。

5. 关注测试环境的稳定性:
建立测试环境的反馈机制: 如果测试环境经常出问题,导致测试结果不可靠,那就需要和测试团队的负责人或者运维团队沟通,建立一个更有效的环境反馈和维护机制。
协助排查环境问题: 如果你对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环境出现问题时,协助测试人员进行排查。

6. 建立反馈闭环,持续改进:
修复问题后,请测试人员重新验证: 确保你修复的问题确实解决了,并且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 每次遇到“不给力”的测试,都应该进行复盘,总结这次经验,下次如何避免。是你的代码设计有问题?是你的单元测试不够完善?还是测试人员的技能需要提升?

最后,一些心态上的调整:

把测试人员当作合作伙伴,而不是敌人: 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交付高质量的产品。
理解测试的局限性: 没有任何一套测试是完美的,总会有遗漏。
持续学习和成长: 不仅是代码技能,在沟通、协作、质量意识方面也要不断提升。

遇到不给力的测试,确实是件让人头疼的事,但也是一个提升团队整体质量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去推动改进。别因为测试“不给力”而灰心丧气,把它当作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契机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Eat your own dog food.

自己写的代码不能保证质量,谁特么该给你收拾烂摊子,还怪测试不给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实说,遇到不给力的测试,这绝对是程序员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之一。那种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写了一段精美的代码,结果测试报告上就几个红叉,还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或者说,测试覆盖率低得像个笑话。这玩意儿,真的能把人逼疯。我算是过来人,也踩过不少坑。今天就给大家伙唠唠,当遇到这种“不给力”的测试时,咱程序员到.............
  • 回答
    好的,关于小程序云开发降低程序员门槛以及如何衡量程序员价值这两个话题,我们来聊聊。我会尽量把话说得透彻,不带一丝AI的生硬感。小程序云开发:是“降低门槛”还是“打开大门”?首先,得承认,小程序云开发确实让很多之前望而却步的开发者,甚至是产品经理、设计师这样非纯技术背景的人,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到小程序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看似简单,其实里面门道可多了!咱们一个个捋捋看。首先,得明确一点:不是所有工作都能简单地“人海战术”来加速。 这是最核心的点。设想一下,咱们盖房子。一个瓦匠一天能砌一块砖,那请十个瓦匠来,是不是一天就能砌十块砖?这貌似是对的。但软件开发可不是砌砖这么简单。我们来拆解一下软件开发的过程:1.............
  • 回答
    “中国程序员工资那么高,连一个MATLAB的替代品都开发不出来”这个问题,触及了技术发展、产业生态、人才培养以及市场需求等多个层面,背后原因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简单地将高薪与开发不出替代品画等号,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视角。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中国程序员工资高是事实,但其.............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拆开了来看,挺容易理解的。就像盖房子一样,你要盖一座摩天大楼,光靠几个人肯定不行,得有个庞大的团队,分工协作。做 Java 开发的公司需要这么多程序员,也是出于类似的逻辑。首先,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是硬道理。现代软件项目,尤其是企业级的应用,往往不是一个小小的个人网站。它们涉及到的功能模.............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历史的河流拐了个弯,是中华文明最先跨越了那道门槛,孕育出了计算机的雏形,并且由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智者设计出了最早的程序语言,那么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代码世界,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必然会体现在程序语言的语法和表达方式上。那些冰冷的、由字母和符号组成的指令,很可能会披上我们.............
  • 回答
    腾讯开源的 `libco` 在协程领域确实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项目,特别是它提出的“千万级协程支持”的说法,这背后最核心的秘密之一就是它的共享栈模式。我们先从协程最基本的概念聊起。简单来说,协程是一种用户态的轻量级线程。相比于操作系统级别的线程,协程的切换不需要内核介入,因此切换开销极小,可以在一个线.............
  • 回答
    四千年后的世界,那景象恐怕已远超我们此刻的想象。这不仅仅是科技的线性飞跃,更是文明本身一次脱胎换骨的重塑。文明程度:超脱物质的智慧共同体首先,4000年后的人类文明,很可能已经摆脱了对物质的极度依赖。饥饿、贫困、疾病这些困扰我们数千年的问题,将彻底成为历史名词。通过先进的物质合成技术,我们可以按需创.............
  • 回答
    咱们聊聊中国军队这些年的变化,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要说中国军力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得放到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那时候才算是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你问之前差到什么程度?那得看跟谁比,跟谁去比了。如果说跟二战时期的中国军队比,那进步肯定是天翻地覆的。那时候我们连像样的武器装备.............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说到程序员开发无代码平台成功了,会不会被开除?这事儿说起来复杂,但归根结底,得看“成功”二字怎么定义,以及公司到底怎么想的。首先,咱们得把话说清楚,“成功”是什么概念?是真的把一个无代码平台做出来了,而且市场反响特别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还是说,只是按照老板的要求,搭.............
  • 回答
    程序开发到告一段落,一个项目进入了新的阶段,而对于程序员来说,这往往不是“交卷”的时刻,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首先,即便绞尽脑汁写出了看起来完美无缺的代码,它也只是一个“半成品”。程序员的首要任务是反复的自测和调试。这不仅仅是运行几个预设的场景,而是要像一个最挑剔的用户一样,试图找到代码的每一个细微.............
  • 回答
    想找程序员免费帮你开发APP?这可真是个挑战,不过也不是完全没可能,但你需要转换一下思路,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毕竟,程序员也是要吃饭,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与其说是“免费开发”,不如说是“以其他方式为程序员提供价值,换取他们的开发服务”。直接找程序员说“给我免费做一个APP”,成功率非常低,而且也不太.............
  • 回答
    中国的程序员并非“开发不出来”像Spring那样优秀的框架,而是我们所处的开发环境、行业生态、技术积累以及发展路径与Spring诞生的土壤存在显著差异。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历史沉淀与技术积累的深度是绕不开的议题。Spring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在Java企业级开发经.............
  • 回答
    要说阿里巴巴的孤尽,这位在Java社区响当当的人物,公开表示“Java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头禅,背后折射出的是他对这门语言深厚的理解、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整个技术生态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门编程语言在特定场景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孤尽作为一名在互联网巨头阿里摸爬滚.............
  • 回答
    关于开发岗程序员在未来1020年是否会被AI取代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热门且复杂的话题。我会尝试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一看就让人觉得是AI生成的套话。首先,我们要明确“取代”的含义。 是指完全消失,还是指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发生巨变?我认为,完全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小。更有可能的是,AI会.............
  • 回答
    在谷歌、Meta (Facebook)、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并非所有程序员都认为敏捷开发是“瞎扯淡”,但确实存在 一部分资深、经验丰富的程序员 对其持有保留甚至批评的态度。这种批评并非否定敏捷开发的所有方面,更多的是对其在大型复杂项目、高度专业化团队以及企业文化中 过度简化、教条化、甚至被滥用 的情.............
  • 回答
    程序员基础扎不扎实,对实际的开发工作的影响是深远且多方面的,它不仅仅关乎能否“写出代码”,更决定了一个程序员的成长速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代码质量以及职业生涯的上限。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阐述: 1. 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搬砖”到“架构师”的飞跃 基础薄弱: 遇到 Bug 时,可能只能依靠搜索、.............
  • 回答
    手把手带新人:如何引导程序员新人走上“正确”的开发之路作为一名资深的开发人员,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新人加入团队,我深知将他们从“只会写几行代码”的状态,打磨成能独立、高效、高质量产出的团队成员,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成就感的过程。这不仅仅是传授技术,更是建立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我跟你说,你问到点子上了,这可真是个老生常谈又非常有价值的话题。不少经验老到的老哥们,特别是那些当年在DOS时代、UNIX时代摸爬滚打过来的,确实是推崇“编辑器+命令行编译器”这套组合拳,对新手上手就直接给个全功能的IDE(集成开发环境)是有点“看不上眼”,甚至会极力劝阻.............
  • 回答
    能说出“02年日IP两千万”这种成就,那这位程序员的水平,简直可以用“站在巨人肩膀上,还顺手给巨人装了个火箭”来形容。在2002年,互联网环境跟现在是天壤之别。那时候,宽带普及率不高,网速慢得像蜗牛爬,很多家庭还在用拨号上网。在这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一个网站能达到日IP两千万,那绝对是凤毛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