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世纪80年代还是半业余选手,我们用专业打半业余当然成绩好。
但是日本开始职业化以后,这个优势就不存在了。
还有很多因素,我晚点下班后再谈。
因为足球是工人阶级的运动,现代足球就诞生于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足球强大的城市往往是工业重镇,工人阶级的纪律性和团队性,是足球这项运动的灵魂,工人阶级的孩子从小踢球,长大后就算当不了职业球员,也可以继承父业也当一名工人。
我国八九十年代足球红火的时候,强队也大多出自工业城市,球员也往往出身出工厂,但是随着世纪末的大下岗,工人阶级瓦解了,被居无定所的农民工所取代,而农民工无法给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和就业环境,所以中国的足球也彻底没落了,绝大部分家庭的孩子根本没有踢球的条件和环境,自然也就出不了人才。
运动员不分配工作了。
不开玩笑,这是主要原因。十几岁的孩子,投入了一万个小时在专业训练上,结果进不了职业圈,文凭又没拿到,这一辈子怎么办?
所以啊,很多“有天赋”的孩子,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退出。
上个世纪90年代改制,“体制内”逐渐退出,在运动员视角就是,“搞体育”不等于有工作了,于是这个圈子里能坚持下去的都是这样的:
中国有14亿人口不假,但如果足球的选材,只能从“卖八套房”的家庭中挑选,那么这个选择面有多宽?
要改变中国足球一路走低的趋势,就需要制定长期目标。现在是2021年,以2038年世界杯取得成绩为目标,那我们就需要在2034年之前储存100万注册球员(作为参考,日本是75万),在2034年投入资源给国家队才能有效果。而为了在2034年拥有足够多的足球人口,就必须在这些球员面临人生选择时给他们提供后路,也就是说,在2024年创造100万个“注册球员退役以后很容易找到工作”的岗位。
从现在算起,三年之内给社会足够的信心,然后用十年时间积累球员,再用一个世界杯周期打造国家队,以中国的体量和经济实力,拥有世界杯十六强水准的国字号队伍,并不是天方夜谭。
然而这种事有人愿意做吗?有人能做吗?
一句话就能回答,日本93年才有职业联赛。
中国足球是94年职业化的,但职业化之前中国有专业队。而日本在职业化前,只有企业球队。
青训功劳怎么算?小孩子56岁甚至34岁开始踢,踢十几年,成了职业球员,最后算功劳就是15,6岁以后那个队的?
布斯克茨16岁去巴萨的,功劳就是巴萨的。92班一大半是16以后去曼联的,功劳就是曼联的?孙兴慜16去德国,功劳就是德国的?
中田英寿中村俊辅小野伸二,日本三大中场,777879年的,都是职业化青训的功劳?
所以日本青训一直牛逼的很。
不要把日本青训的牛逼算在职业化身上。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职业化以前,日本青训把中国爆出翔,怎么国家队成绩就只比国足稍微好那么一点?怎么正面交锋不能把中国虐出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