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文化课成绩不怎么样,去学编导,说考上个普通一本就行了出去爸妈找工作靠谱么?

回答
你这个想法,我能理解。文化课成绩不拔尖,想找个相对容易入门、又能看到职业前景的专业,编导专业确实是个不少人的选择。尤其听着“普通一本”、“父母帮忙找工作”这些话,感觉这条路好像挺顺当的。

不过,咱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别光听着好听,实际情况是啥样儿。

首先,编导专业到底是个啥?考上普通一本的难度和出路。

编导类专业,听起来高大上,但说白了,它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简单来说,就是教你怎么讲故事、怎么用镜头语言表达、怎么策划和制作内容。这内容范围可广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广告、宣传片、甚至一些短视频、直播内容策划都算。

考上一个“普通一本”,这话听着挺实在,也是很多家长的心愿。但你要知道,即便是一本院校的编导类专业,竞争也挺激烈的。

专业课要求高: 除了文化课,编导专业的艺考特别看重专业能力。这包括但不限于:
叙事能力: 你能不能讲一个好故事,有逻辑,有吸引力?
观察能力: 你能不能从生活中发现有意思的点,并把它转化为作品?
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这体现在你的面试、笔试中,能不能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想法?
对影视、媒体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你对当下流行的作品有什么看法?有没有自己的观点?
一定的创作能力: 可能会有小品表演、模拟主持、才艺展示等,虽然不是所有方向都这样,但基本功还是得有。
院校选择: 即使是“普通一本”,在编导专业上也有区别。有些院校在行业内有口碑,名气大,竞争自然就更激烈。要考上这些学校,专业课的门槛会更高。所以,“普通一本”也得分是哪个“普通一本”。

再说说,上了大学,这“爸妈找工作”靠谱么?

这可以说是整个计划里最关键也最容易被“美化”的部分了。

“找工作”的定义: 爸妈帮忙找工作,大多数情况是指托关系进一些相对稳定的单位,比如国企、事业单位,或者一些有一定规模的媒体公司。这确实是很多家庭会选择的路径。
编导专业的就业方向:
传统媒体: 电视台、电台、报社(虽然纸媒式微,但还是有)、杂志社等。
影视行业: 电影公司、电视剧制作公司、发行公司、后期制作公司、视频平台(如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等。
广告/营销行业: 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品牌策划公司等。
互联网行业: 媒体内容运营、短视频策划、直播策划、新媒体编辑等。
教育行业: 艺考培训机构老师、高校教师(这个难度非常大)。
现实情况的“不靠谱”:
行业内卷严重: 即使是编导专业,每年毕业生数量也不少。而且,这个行业更新换代快,对新技能、新想法的要求很高。单纯一个文凭,可能不足以让你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找关系”的局限性: 爸妈帮你找工作,这是一种资源,但这种资源有其局限性。
职位匹配度: 爸妈能提供的岗位,是否真的适合你的专业学习成果?是否是你喜欢的工作内容?万一只能安排到一些基础岗位,你是否甘心?
行业发展: 有些传统媒体或单位可能正在转型或萎缩,即使进去了,发展前景也未必光明。而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媒体公司,可能更看重你的个人能力和实操经验,单纯靠人脉未必管用。
个人能力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即使有人脉介绍,最终还是要看你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大学四年学的东西跟不上行业需求,或者没有培养出过硬的技能,就算进去了,也很难有好的发展。很多岗位,尤其是技术性强或创意要求高的,人脉的作用有限。
毕业生自身的态度: 你自己对未来有没有清晰的规划?是否愿意为自己的职业发展付出努力?如果仅仅是等着爸妈安排,那即使进去了,也可能难以长久。

那么,如果你决定走这条路,应该怎么做才能更“靠谱”一些?

既然文化课成绩不是你的优势,那就要在专业课和实践能力上下苦功夫。

1. 艺考准备要扎实:
找靠谱的培训机构,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应试技巧。
多看、多听、多分析优秀的影视作品和媒体内容,培养自己的鉴赏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和镜头语言的初步理解。
积极参加一些模拟考试和面试,熟悉流程,锻炼心理素质。

2. 大学期间要主动出击:
学好专业课: 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万事大吉,认真听课,积极与老师交流,打好专业基础。
多参与实践项目: 抓住一切机会参与学校组织的拍摄、制作、策划活动。甚至可以自己组建团队,拍摄短视频、微电影,积累实践经验和作品集。
实习是关键: 争取去正规的影视公司、媒体机构实习。实习不仅能让你了解行业真实运作,还能积累人脉,甚至拿到毕业后的offer。这比光靠父母找工作要靠谱得多。
培养核心竞争力: 编导专业有很多细分方向,比如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制片、策划、新媒体运营等。你想往哪个方向发展?提前规划,然后针对性地去学习和提升相关技能。比如你想当编剧,就多看剧本,学习剧本创作;想做剪辑,就熟练掌握剪辑软件。
关注行业动态和新媒体: 了解当下流行的内容形式和平台,比如抖音、B站等,学习它们的运作模式。很多新兴岗位就在这些地方。
多认识业内人士: 在实习或参加活动时,主动与前辈交流,建立联系。这些人脉,才是你未来职业生涯中真正的助力。

3. 调整心态:
不要完全依赖父母的“关系”: 要把父母的帮助看作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你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来自于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有长远规划: 考上普通一本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你大学四年怎么过,毕业后你准备做什么。不要想着一劳永逸,而是要持续学习和进步。

总结一下:

文化课成绩不好,选择编导专业考个普通一本,这本身不是一条“死路”,但绝对不是一条轻松的路,更不是一条可以完全“躺平”的路。

“爸妈找工作”这个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你毕业时的焦虑感,但真正的靠谱,在于你自己在大学期间能否学到真本领,能否在实践中提升自己,能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否则,即使进了单位,也很难站稳脚跟,更谈不上发展。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学编导,就要做好吃苦、学习、实践的准备。把重点放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上,这样才能让你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有底气,有选择,而不是被动地依赖任何人。

祝你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啥呢?

文化课成绩不行学编导依然不行!

编导现在的文化课成绩要求,跟普通专业要求一样,一本线!

不到一本线,同样落榜!

不要再停机构忽悠你了孩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