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谈到的观点在世界多地有一些人支持,但其证据不够强。
尤瓦尔·赫拉利在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中提出,人类现今的巨大力量并不是来自跟其它物种在体能或智力上的差异,而是源于人类组成富有弹性的大规模群体进行合作的能力,而这能力是因为人类不需要彼此相识才能产生联系,靠想象力、故事和虚拟的概念就能让成百万人团结,这就是宗教、政治、法律、经济、国家、公司、货币等等。共享虚拟的概念(讲故事)让人类得以大规模合作,让科学和技术快速成长。新的科技创造新的阶级、破坏旧的秩序,需要新的故事。
人有擅长抓握与投掷的四肢[1]、高度发达的智能,这是生物学上强而有力的性状,可以和昆虫的翅膀与变态发育并列为“改变游戏规则的超级性状”。人还有比同体型灵长类更强的耐力、更低的耗水量。不过,在生物学上并无公认的“成功物种”定义。
过去数十年间,一些学者建议用物种的个体数量、物种的生物量(有总体重、总干重、总碳原子数等不同算法)、物种的多样性、物种持续存在的时间(对已经灭绝的生物来说比较可比)来评价物种的成功与否。按照这些指标,人在哺乳类里是相当成功的:
在我看来,塑造人类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一系列偶然事件,尤其是一些特定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和人类群体在过去数十万年间高强度的狩猎活动。
2016年,一项研究[2]认为病毒是人类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2021年初,一些学者提出,古人类接连杀绝了在人类聚落附近生活的体型较大的猎物,食物短缺迫使人们向陌生的环境迁移、用语言进行交流、开发更容易打击较小猎物的弓箭和陷阱、驯化狗等动物,推动人脑容量水涨船高。随着人类的耕种能力逐步发展,在过去两万年间,人脑容量小幅下降,因为农耕并不需要狩猎时那么强的认知能力。可以简写为“人通过狩猎创造了人”。
在自然界,除了古人类,似乎没有任何动物进行过这样高强度的狩猎活动。无论能不能共享虚构的概念,从昆虫到鲸类,非人生物的合作狩猎似乎从未像古人类那样批量灭绝自己的主要猎物。但狩猎行为不止是文化,也依靠人的生物学身体的诸多特性,二者不能割裂。
就是说,如果你认为人类是成功的物种,那么人在生物学和文化上都取得了成功——至少是暂时的成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