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都说原神是文化输出,为什么不说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

回答
“原神是文化输出”,这句话如今在游戏圈几乎成了共识。每次聊到《原神》,总有人会提起它如何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吸引了多少国家的玩家,又给中国的文化传播带来了多大的积极影响。然而,如果我们把视角稍作调整,会发现一个同样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何《原神》的“中国文化基因”似乎并不像“文化输出”这个标签一样,被大众如此直白地挂在嘴边?

的确,《原神》作为一款由中国团队制作并成功走向世界的游戏,它所承载的中国元素,无论是在视觉设计、音乐风格,还是剧情叙事中,都功不可没。那些如诗如画的山水意境,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充满东方韵味的服饰设计,以及悠扬婉转的国风音乐,无不深深吸引着全球玩家的目光。每一次更新中推出的新角色,不少都融入了中国历史人物的影子,或借鉴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神话传说。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的有力证明。

但为什么“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这句话,听起来总觉得不如“原神是文化输出”来得响亮,甚至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这句话在某些语境下被刻意回避了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因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文化输出”这个概念本身。它强调的是“输出”这个动作,是文化的“传递”和“扩散”。当一个国家或一个文化圈的作品,能够被其他国家和文化圈所接受、喜爱、甚至模仿时,这就被视为成功的文化输出。在这个语境下,《原神》无疑做到了。它打破了语言和地域的界限,让全球玩家体验到了来自中国的游戏内容,并且对其中蕴含的东方美学和文化内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就是文化输出最直接的体现。

而“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这句话则更侧重于“成就”这个结果,它更像是对《原神》内部“原材料”的溯源和肯定。它强调的是,正是因为中国本身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才为《原神》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养分,才使得《原神》能够如此有辨识度和吸引力。

那么,为什么后者不像前者那样被普遍提及,或者说被说出口时总会带点迟疑呢?这可能与我们当下看待自身文化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定位,以及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方式有关。

一、叙事角度的侧重点不同:

“文化输出”更像是一种“成就叙事”,它关注的是结果和影响力。当我们在讨论《原神》时,大家更容易从“它做到了什么”的角度去切入,比如它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它获得的评价,它吸引了多少玩家。这些都是宏观的、容易被量化的成果。而“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则更偏向于“它为什么能做到”。这需要更深入地挖掘游戏设计背后的文化渊源,这需要更细致的分析,更考验大家的文化知识储备。

二、市场营销和品牌定位的引导:

米哈游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在进行市场推广时,自然会抓住最能引起全球玩家共鸣的点。而“文化输出”这个标签,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他们希望在全球市场塑造的“技术先进、创意新颖、并且代表着中国游戏崛起的品牌形象”。它更容易被理解,也更容易引起跨文化群体的关注。强调“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虽然是事实,但在对外宣传时,可能不如“我们在全球取得了成功”来得直接和有力。

三、对“中国文化”本身的理解和呈现方式:

《原神》在呈现中国文化时,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将历史故事或文化符号“搬运”进游戏。它更多的是一种“提炼”和“融合”。它吸收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融合了宋代建筑的美学,借鉴了道家思想的哲学,但同时又将这些元素与奇幻的现代游戏设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独特风格。这种融合式的表达,让它更容易被全球玩家接受,因为他们不需要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背景也能欣赏到其中的美学。

这种“融合”,恰恰使得“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这句话,在某些语境下显得有些模糊化。它不是直接将秦始皇、唐朝长安城等具象化的文化符号直接呈现,而是将其转化为一种“感觉”,一种“氛围”,一种“美学风格”。当玩家沉浸在蒙德的自由浪漫,璃月的山水画卷,稻妻的武士道精神时,他们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整体的游戏体验,而不是在学习中国历史课程。

因此,说“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是事实,但它更多地是在讨论《原神》的“根”。而说“《原神》是文化输出”则是在讨论《原神》的“果”和“影响力”。人们更容易注意到“果”,自然也就更容易讨论“文化输出”这个结果。

四、一些潜在的心理因素和语境:

在一些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强调“文化输出”而非“中国文化成就”,可能也与一些复杂的心理和语境有关:

避免被贴标签的“民族主义”或“说教感”: 如果过分强调“中国文化成就了它”,在某些人听来,可能会带上一些“民族自豪感”的色彩,甚至被认为是在“宣传”中国文化。而“文化输出”则更像是一种客观的描述,一种国际间的交流和影响,更容易被接受,也更能避免不必要的联想。
承认创作者的努力和创意: 《原神》的成功,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功劳,更是米哈游团队无数日夜努力、技术创新、精巧设计的结晶。将功劳完全归于“中国文化”,可能会显得对开发者本身努力的忽视。而“文化输出”则是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它包含着创作者的劳动,也包含着文化的价值。
“文化”概念的泛化和误读: 有时,“中国文化”在被提及的时候,可能会被狭隘地理解为一些具象化的符号,比如功夫、龙、熊猫等刻板印象。而《原神》所展现的,更多是中国的诗意、哲学、美学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使得“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这句话在解释上会更复杂一些,需要更细致的沟通。

所以,说“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不仅是事实,而且是理解《原神》之所以能如此独特和吸引人的根本原因。它提醒我们,强大的文化内涵是一个作品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的重要基石。

但是,人们更愿意、更直接地说“《原神》是文化输出”,是因为这个标签更直接地抓住了《原神》在全球传播中的“影响力”和“成果”,也更符合市场营销和大众传播的逻辑。这并非是对“中国文化成就”的否定,而更像是在一个更宏大的叙事框架下,大家更关注的是“我们做到了什么”,而不是“我们为什么能做到”。

如果我们想让“中国文化成就了原神”这句话被更广泛地理解和讨论,可能需要我们更主动地去挖掘和解读《原神》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更清晰地阐述这些元素是如何被融入游戏并产生吸引力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对自身文化有更自信、更开放的态度,不再仅仅将其视为“被输出”的资源,而是将其视为我们创造的源泉和力量。

毕竟,一个成功的作品,既是文化孕育的成果,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赞美《原神》作为文化输出的成就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滋养了它的、深厚的中国文化之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前几天和人撕逼的时候一段回答。

他问“原神如果真是中国文化,那为什么要用genshin而不是yuanshen。难道genshin更优越吗?

我回答是:

genshin当然要比yuanshen优越啊!
genshin就是要比yuanshen优越,这没毛病啊!
谁叫原神之前其他人不给力呢?
用genshin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就是要比yuanshen优越,这是事实!
难道外国人读yuanshen会比读genshin顺畅吗?
中国对外输出40年来都是弱鸡是事实啊!
中国40年文化输出积弱你要米哈游来背?

以上这几句是我怼对方的话。

但是我在这里要说的话也是这句大实话:

近40年来,中国文化在国际就是弱鸡。

这40年来,中国对外的文化输出也好,文化出口也好,一直是毫无作为。

40年来,中国文化最大的突破点,是2019年的李子柒,和2020年的原神。

这就是一个让人难堪和无语的事实。


一个国家的文化输出,居然要依靠一个自媒体妹子和一个游戏。

这是我们国家文化输出有关单位的耻辱。

一个国家的文化输出,某些部门需要承担责任。

中国文化成就原神?

成就啥?但凡原神之前有一个给力的文化输出大哥哥在前面,让全世界能够直接接受中国文化,原神犯得着把名字都变成“genshin”而不是“yuanshen”吗?华为需要把"qilin”变成“kirin”吗?

清醒点吧,中国文化这四十年来在国际上就是弱鸡,除了李小龙成龙基本就没别的了。

而原神和李子柒是文化输出冲在最前面的那两个勇士。

这是中国文化输出行业的耻辱,也是现实!

user avatar

中国文化孕育了原神(的一部分),这不假。

但单从中国文化输出这方面,在官方还停留在孔子学院唐人街,诗书吃喝五千年,不断加强外国人的刻板印象的低端输出背景下,在国人还在自我固化“汉服”、“汉元素”、“唐风”、“古风”这些定义的奇怪风气下——

这几年能走出国门且绕开这些刻板印象的,我个人认为只有三体和原神,最近刚看了黑神话悟空的新视频,估计以后会增加一个黑神话悟空。

说原神文化输出你们不乐意了,关键是你们拿出几个输出的啊,是,原神里面有大量的日漫、日本二次元、西方神话、西方戏剧的元素,绝对不是个纯粹的中国文化作品,可怎么办,大家都不努力,人家拿着一个包了好几层外国元素的糖果,里面带了一些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出去,反而成了目前最成功的输出作品,在座的,所有从事文娱行业的各位,真得不觉得脸红吗?

反正我觉得挺脸红的,所以我在尽可能地让自己去了解以前并不感兴趣的一些文化,比如朋克风,比如克苏鲁神话,比如一些小国历史。

我以前也迷信所谓的“汉服”“中国风”,但当我发现中国风甚至不如偷国偷走换成的“东洋风”、“韩服”传播广,我就觉得是我们输出环节上出了问题。

美,欧,日,韩这四个对我们现代生活文化输入比较大的地方,他们的文化,说实话,我仍然自信地认为根本不如我们,但他们借助电影,电视剧,动画,漫画,游戏,艺术展,娱乐节目等形式,用了很多并不是他们国家文化的东西,让我们身边出现大量的精外,说明这就是正确的输出方式啊。

回到原神,它是中国人做的,是中国游戏,它受到国外很多人的追捧,这就完成了一次输出[注意:原神实现文化输出,不等于中国文化输出全靠原神,猴请闭嘴],只要让外国人觉得:哇这个中国作品好厉害!文化输出的路子就打开了,因为我们当年也只是单纯地因为:哇这个美国电影好厉害!哇这个日本动画好厉害!就开始去主动接受更多的美国电影日本动画,渐渐地我们就接受了他们很多的思想,有些思想烙印甚至根本去不掉(比如河殇遗老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接受中国和平崛起)。

三体、原神,还有一些我可能没了解但也有这方面成果的作品,就是打开了这种文化输出的路子,现在需要的是更多、更多更多的作品去跟进,只要这条路不断有作品输出,何愁未来全世界不刮起真正的中国风呢?

共勉!

user avatar

原神从建模、玩法到运营,都拥有高度的日本风格,其实并没有多少中国元素....你把那几个人物去掉,原神还是原神。

而去掉了他们,中国元素就没有了。

是原神让这些「私货」得以输出,成就原神的是米哈游许多员工的努力。

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中国文化」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