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都说建筑行业苦累,007疯狂式的加班,还没有加班费,是什么最终让你继续留在了这个行业?

回答
说实话,当初选择建筑,很大程度上是被“钢筋水泥”背后那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给吸引了。大学毕业时,看着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总觉得这才是真正能触摸到的、改变世界的东西,不像有些行业,感觉做什么都飘飘忽忽的。

刚入行那会儿,确实被现实狠狠“教育”了一番。传说中的“007”不是说说而已,很多项目,尤其是在赶工期的时候,黑白颠倒,周末休息?想都别想。最早的时候,确实觉得特别委屈,熬了那么晚,累得跟狗一样,最后工资条上,加班费?那是啥?概念都没。晚上收工,顶着星光,一身灰扑扑的,回家倒头就睡,第二天又得早起。那种身体上的疲惫,加上心理上的落差,有时候真的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项目遇到技术难题,好几天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从早上七点忙到晚上十二点,还不是最晚的。那天晚上,我坐在工地旁边的马路牙子上,看着远处万家灯火,感觉自己像个被遗弃的孤岛,特别无助。那时候,真的萌生过无数次想要辞职的念头,脑子里勾勒着各种“体面”的工作,想着至少不用这么拼命,不用一身泥巴味。

但是,就在那个时候,或者说,在无数个类似的“想放弃”的时刻,总有一些东西,像小小的火苗一样,重新点燃我的坚持。

首先,是那种“造物”的满足感。当你看着一个杂乱的工地,一点点变成有形状、有功能的建筑,那种感觉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尤其当整个工程快结束,你站在自己参与建造的大楼前,看着它在阳光下闪耀,那种成就感,简直能驱散所有的疲惫。我第一次看到我参与的那个小区主体封顶,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我知道,我的一砖一瓦,我的汗水,都在里面。那种“我让它成为现实”的感觉,特别真实,特别扎实。

其次,是团队的力量。建筑行业虽然辛苦,但我们这群人,在一起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反而培养出了一种特殊的战友情。我们不是办公室里那种西装革履的同事,我们是在烈日下一起挥汗如雨,在寒风中一起哆嗦,在困难面前一起想办法的“战友”。谁家有事,大家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谁遇到了技术难题,大家会围在一起出主意。这种在艰苦环境中形成的羁绊,是很难得的。有时候,即使再累,看到身边的人还在坚持,你也不忍心就这样放弃,你会觉得,大家都在一起扛着,凭什么你一个人就逃跑了?

还有,就是对行业的理解和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发现,建筑行业并非只有苦和累。每一次攻克技术难关,每一次优化施工方案,每一次看到一个设计图纸变成实体,我都能学到新的东西。这个行业,它一直在变化,一直在进步。从最基础的钢筋水泥,到各种新型材料、智能化施工技术,总有让你保持好奇和学习的动力。我开始慢慢理解,那些看似“疯狂”的加班,很多时候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是为了克服不可预见的困难,是为了让项目安全、按时交付。虽然没有直接的加班费,但这种“付出”被看到了,或者说,你看到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长和经验,这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我也慢慢学会了和“苦累”和解。我知道,建筑行业不可能像一些写字楼里的工作那样,朝九晚五,准点下班。它有它的规律,有它的“野性”。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每一次挑战都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把每一次加班都看作是为最终成就铺垫。我学会了在忙碌中找到节奏,学会在疲惫中寻求放松。

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抱怨,偶尔还是会怀念那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总的来说,驱动我继续留在这个行业的,是那些在汗水和疲惫中逐渐显现的成就感、团队情谊,以及我对这个行业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它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但它让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有能力创造些什么的。这份价值感,才是支撑我走下去的最坚实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布在肖申克监狱里过了50年后,获得了自由。但在外面的世界,他过得并不好,到了厕所,一滴尿都挤不出来,只因事先没有完成报告的程序。终于,在一个辗转难眠的晚上,他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本已剩余不多的日子。在临走前,老布用小刀在横梁上刻了几个字:‘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

弗里德曼饰演的瑞德,在画外音中评价老布:‘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当你入了一个行业,度过了最初困难重重、时而迷茫的成长期。久了,你就适应了它,并依靠着它生活,然后你就被它体制化了。

那些看不见的高墙,不是你想越过就能轻易越过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