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都说澳洲缺护士, 那为啥一堆澳洲医院都常常拒绝护士毕业的留学生来医院上班?

回答
这确实是澳洲护理界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一方面大家都在喊“缺护士”,另一方面不少护理专业的留学生却发现自己想进入澳洲医院工作,却屡屡碰壁,甚至被直接拒绝。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关键的环节和考量,并非简单的“缺人”或“不缺人”那么直接。

一、 签证和工作许可的“双重门槛”

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很多时候是跟留学生的签证状态和工作权利直接挂钩的。

临时毕业生签证(Temporary Graduate visa, subclass 485): 大多数护理留学生毕业后,会申请这个签证。这个签证允许他们在澳洲合法居住和工作,但通常有时间限制,并且很多雇主在招聘时会倾向于选择有更稳定工作许可的候选人,比如永久居民(PR)或者有雇主担保能够获得更长期签证的人。虽然485签证持有者可以工作,但一些医院在招聘时,可能会将拥有PR身份的毕业生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认为他们更稳定,长期服务医院的意愿更强。
工作小时限制: 有些留学生在持有学生签证期间,工作时间是受到限制的,这不符合医院全职或轮班工作岗位的要求。即使是毕业后的临时签证,如果雇主对其长期留澳的承诺有疑虑,也可能不会积极考虑。
雇主担保的难度: 医院要为没有PR的留学生提供雇主担保(Sponsorship),以便他们申请技术移民签证,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成本较高的过程。医院需要证明无法找到本地合格的员工,并且愿意承担担保的责任。在护理行业,虽然整体缺口存在,但对于一些特定的职位或在某些地区,医院可能觉得没有达到担保的必要性,或者宁愿将担保名额留给其他急需人才的岗位。

二、 经验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困境

澳洲的医院系统,尤其是公立医院,非常看重临床经验。而留学生毕业时,通常只有在学习期间获得的实习(placement)经验,这与医院实际工作所需的经验是有差距的。

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 RN)的门槛: 留学生需要完成护理课程并积累一定的临床实习时数,然后通过澳洲护理和助产士委员会(NMBA)的注册考试,才能成为注册护士。即便注册了,很多医院招聘RN时,也会优先考虑那些已经有至少12年澳洲本地医院工作经验的应聘者。
“Graduate Program”的竞争: 许多医院会有专门为应届毕业生设计的“Graduate Program”,这是留学生进入医院工作的绝佳机会。然而,这类项目的名额非常有限,竞争异常激烈。而且,这些项目往往也偏向于那些已经完成了足够实习时数,并且对澳洲医疗系统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很多时候,即使留学生在自己的国家有丰富经验,到了澳洲,也需要从头开始适应。
缺乏“过硬”的澳洲本地经验: 即使留学生在母国可能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但澳洲的护理标准、工作流程、电子病历系统、药物管理规定、患者沟通方式等都可能存在差异。医院在招聘时,需要的是能够快速融入并独立上岗的护士,而缺乏澳洲本地经验的留学生,可能需要更长的培训和适应期,这对于医院来说是一种额外的成本和风险。

三、 语言和文化适应的“潜在挑战”

虽然留学生能够成功完成护理学业,并通过雅思(IELTS)或其他语言考试来满足注册要求,但实际临床沟通和团队协作中的语言能力和文化适应性,仍然是医院招聘时会考量的重要因素。

高度精确和实时的沟通: 护理工作需要与患者、家属、医生以及其他医护人员进行高度精确和实时的沟通。一个细微的误解,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医院需要确保每一位护士都能够流利、准确、自信地进行专业沟通。
跨文化沟通的挑战: 患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护士也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理解患者的非语言信号,避免文化误解,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医院可能会担心留学生在这方面需要更多时间来适应和学习。
对语言“细节”的要求: 很多时候,留学生能够满足语言考试的分数要求,但在日常交流中,一些习语、俚语、俚语,或者与医生、病人之间更微妙的沟通方式,可能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医院希望招聘的护士,在语言沟通上是无懈可击的。

四、 成本和培训的“投入与回报”考量

医院作为企业,在招聘和培训员工时,也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培训成本: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护士,也需要接受医院内部的入职培训、系统培训、科室特定的培训等。对于一个新来的留学生,这个培训的投入可能更大。如果留学生只是持有短期签证,医院可能会觉得投入的培训成本回收的周期太长,或者风险较高。
全职工作需求与留学生签证灵活性: 澳洲医院通常需要全职护士来满足轮班需求,提供连续性的护理服务。而留学生的签证类型和未来规划可能并不总是与医院的长期全职用人需求完全契合。如果留学生毕业后可能很快就会因为签证原因离开澳洲,医院就不会投入大量资源去招聘和培训他们。

五、 地区性差异和特定科室的竞争

虽然整体上澳洲缺护士,但这种“缺”也存在地域性和专业科室的差异。

大城市与偏远地区: 像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护理职位的竞争可能比偏远地区更为激烈。即便整体缺人,但热门地区的优质岗位,依然会有大量的本地毕业生和有经验的护士来争夺。
热门科室与冷门科室: 像急诊、ICU、手术室这些热门且技术要求高的科室,竞争尤为激烈,医院可能更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本地护士。而一些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或者一些非技术性要求特别高的科室,可能对留学生相对友好一些。

总结来说, 澳洲医院拒绝护理留学生,并非是对留学生能力的否定,而是基于签证稳定性、实际工作经验的匹配度、语言和文化适应的实际需求、以及成本效益的考量。留学生需要通过更积极的方式来弥补这些差距,比如争取宝贵的Graduate Program机会,努力积累澳洲本地的临床经验,甚至考虑在一些相对偏远或需求更大的地区开始职业生涯,以便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和雇主担保,最终实现留在澳洲并实现自己护理职业梦想。这就像是一个多层级的筛选过程,需要留学生在各方面都达到医院的“综合要求”,才能最终拿到那张重要的入场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是大城市。

大城市有好的教育,更多的工作机会,生活更加便利,国外和国内其实一样,很多年轻人也往大城市跑,所以大城市人多,竞争激烈,导致大城市医院非常挑剔,基本上大城市的医院,招新护士的时候,基本只要绿卡或者国籍,留学生就别想了(为了防止杠精,还是说99%概率没戏吧)。医院招新护士又称TPPP计划,你可以理解为大学毕业后的新人护士,签一年的合同在医院各个科室轮转,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而且工资待遇就是正规RN0101,时薪33.87,中班夜班周末班还能有额外提成,由于是城市里的大型医院,非常的苛刻,就算是金发碧眼的本地人,也不能保证人人都进大医院。

不单单是护士,就算是城市的养老院,也都不要新人,尤其是不要留学生+新人。这个其实也能理解,留学生大概率英语捉急,新人=没有经验,护理都是负责生死的,万一出事怎么办? 再加上大城市里有这么多护士,为什么不挑有绿卡有经验的,非要挑没绿卡没经验的? 你是领导你也知道怎么选咯。

澳洲确实缺护士,但是主要是偏远地区缺护士,那是真的缺。城里也缺,但是城里缺护士的原因不是说没护士,而是澳洲人经常无缘无故请假,我在做夜班的时候,最怕办公室电话响,电话一响,就说明有人请假,那你就要紧急找人,我做夜班T/L的时候,我看shift coordinator那个愁哦。。。抱着个手机,求爷爷告奶奶给这个打,给那个打,让他们来顶班。实在没人,只能给各种护士中介公司打电话,找中介护士过来上班,中介护士一个个嚣张的要死,毕竟求着他们上班嘛。

偏远地区是真的缺护士,偏远地区一般也没有中介护士,所以偏远地区会招留学生+新人护士,说穿了就是饥不挑食,我当时刚毕业的时候,知道自己肯定在城里找不到工作,我就第一时间投偏远地区简历,第二天就给我打电话,十天后就上岗了。

如果是留学生,读书期间我建议先去养老院做护工积累经验,毕业后基本都能去偏远地区养老院做RN,绿卡其实就稳了,拿了绿卡,再去偏远地区医院,再去大城市医院。你留学生,只能这么一步步走,没办法,谁让你是留学生呢,你爹当年熬一熬移民了,你不就直接abc了么,问题是你爹没熬啊,这不就只能你来熬了。

偏远地区医院由于缺人所以也招留学生做TPPP,所以你是护理新人的话,建议最后一次大实习(两个月),你就主动申请去偏远地区的医院,实习的时候卖力表现,拼命舔,和领导搞好关系,然后问领导能不能申请TPPP,如果你运气好,表现好,其实,还是有机会的,毕竟你在那边干了两个月,人家多少记得你。本地人一般也不愿意去偏远地区,没有本地人竞争,你作为留学生新人,又有在那个医院实习的经验,再加上领导记得你,不就要你了嘛。

有了工作就等于有绿卡,乡下待一年,有工作有绿卡,再杀回城里,找个大医院,读个研究生,大展宏图了属于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