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郊冷库相关人员作为本轮疫情的核心防控对象,从疫情一开始就已经接受了反复多次核酸检测。但是这么多管控人员,在连续十几天的时间里反复核酸检测都没有测出来。
而且连续几天新发病例,几乎全都是多次核酸检测都阴性的“核酸逃逸”病例。
扩散到外地的,也基本都是两次核酸都阴性。
只是我个人的感觉,有点异样。
(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人员用的基本是鼻拭子,没有检测敷衍、捅不到位的问题。)
这就要说一下核酸检测的原理:核酸检测测的是“排毒”过程,也就是病毒在潜伏期过后,在体内初步复制完成,开始经由口咽或直肠向外界排出病毒。此时用荧光定量PCR才可以测出残留的病毒残骸。潜伏期是测不出核酸的。
因此如果病毒的潜伏期/核酸窗口期延长,不论是自然状态还是人为的,甚至像HIV一样能到一个月的窗口期,那对于高度依赖核酸检测的现有防疫模式,将会是很大的威胁。
但是单轮疫情的病例数太少了,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很难做,只能从这个诡异的数据,来间接推测潜伏期是不是出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