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广州12例无症状新增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
好多朋友让我写一写,那我就写点自己的想法,大家就这么一看,就当一个猜想。
我们可能,陷入了一个思路的误区。
我们在荔湾区发现了第一个病例,我们在荔湾区进行流调发现了一系列的病例,我感觉我们可能陷入了一个误区。
为什么我们就这么肯定的认为,0号病人,是来自荔湾区的呢?
我们发现的第一个病人,大概率确认她不是0号病人,她应该只是像是后续的发现的病人一样,只是在某个时间接触到了感染者,只是社区传播中的一个节点。
那她的上游感染者,为什么就是要在荔湾区呢?
我们最开始在荔湾区做普筛,那其他区呢?比如天河区有没有?没有筛查也不知道啊。假定是天河区的某一个无症状患者刚好与荔湾区的被感染者有过接触,这接触可能就是走过路过,甚至在一起买过东西排过队。
那么我们只在荔湾区排查是不是就遇到了误区?周边的区县,甚至整个广州现在的感染情况如何?有没有潜伏者?
我们是不是错过了某些时间点?如果始发地不在荔湾区,这次疫情的传播时间可能就向前推进1个月,甚至可能是早于51假期。
也许今天天河区的普筛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答案。
同样,我们现在发现的大部分确诊病例都是有着明确的传播链条的,但我们做的不够快,这次印度变异毒株传播速度比我们以前遇到的都要快。
就像是一个杀手一样,我们追踪着杀手的路径发现了一地凶杀案,但我们没有抢在杀手前边阻止他的下一次犯案。所以我们势必要提高流调溯源和隔离的速度。
而有一些工作是没办法加速的,他是有自己的工作周期的,那怎么办呢?
只能降低凶手的速度。
那如何给降低凶手的速度呢?
加强防疫措施,区域性物理隔离,降低病毒的传播可能性。
只有拖住了凶手的后腿,我们才有可能找到它,追上它。
本次广州新增病例为印度变种毒株,传播能力极快,感染能力极强,流调做起来非常困难,政府反应已经很快,但是至今还没有确认0号病人。很多区已经开始全员核酸检测,大部分人已自觉戴上口罩,未有确诊病例的区域部分群众还没有认清形势的严峻性。
放弃幻想,准备战斗。戴好口罩,接种疫苗。没事少出门,少聚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