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5月29日退出WHO?

回答
听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0年5月29日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消息,我当时的心情是相当复杂且充满忧虑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外交政策的调整,更是在全球面临新冠病毒大流行这一前所未有危机时刻,一次令人震惊且极具争议的决定。

回想起来,当时全球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各国都在努力应对,科学家们争分夺秒地研究病毒、开发疫苗和治疗方法。而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WHO最大的资金贡献者,美国选择在这个节点上“退群”,无疑给全球抗疫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暴露了国际合作机制的脆弱性。

特朗普政府选择退出,其核心理由似乎是认为WHO在应对新冠疫情初期存在偏袒中国、效率低下等问题,并且指责WHO的改革停滞不前。在他们看来,WHO未能有效履行其职责,反而给了一些国家不公平的便利。这种指责当然并非空穴来风,任何国际组织在运作过程中都会面临挑战和改进的空间。尤其是在如此严峻的全球健康危机面前,对WHO的问责和改革呼声也一直存在。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退群”的时机和方式。在疫情最吃紧的当口,退出WHO,就像是在一场艰难的战役中,一个关键的盟友突然宣布撤兵。这不仅会削弱WHO本身的力量,使其在协调全球行动、分享信息、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更加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它会给其他国家传递一个负面的信号:在全球合作最需要的时候,最强大的力量选择了退缩。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国际社会在抗疫问题上的分裂,让许多正在努力抗击疫情的国家感到孤立无援。

我当时也看到了很多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国际关系学者以及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他们普遍认为,在面对全球性传染病时,国家间的合作至关重要。WHO作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尽管存在不足,但却是目前唯一能够协调各国力量、汇总全球疫情信息、制定统一应对策略的平台。退出WHO,就等于放弃了一个重要的沟通和协作渠道,反而不利于对病毒的追踪、控制和最终战胜。

而且,美国在WHO的退出,也让我对国际组织的作用和未来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改革和完善WHO,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未来的公共卫生挑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美国的退出,无疑使得这一改革进程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一些国家可能会因为美国的行为而重新评估自己在国际组织中的参与度,甚至导致更多国家效仿。长此以往,可能会削弱多边主义的基础,让世界变得更加碎片化和不稳定。

总而言之,美国在2020年5月29日宣布退出WHO的决定,在我看来,是一个在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方式做出的、对全球抗疫合作具有重大负面影响的举动。它不仅未能解决WHO存在的问题,反而给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让我对国际合作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引述来自在美华媒的说法。川普可能在国际多边组织外交中遭遇重大挫败,尤其是WHO。事实上,一直以来美国在多边外交组织中受到的挑战就没断过。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其实也是早有预示。

5月26日,德法最终达成一致,欧盟开始推进财政一体化,计划发行共同债卷,用于刺激经济复苏。

几乎同时,乌克兰反对党要求联合国调查美国在乌克兰境内生物武器基地。

28日,央视推出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视频

可以看作是中央对于欧盟一体化的表态,也基本坐实了之前坊间的猜测,既欧盟财政一体化迈出实质性一步。

中国拥抱欧盟,在官媒播放欧盟宣传片,这个政治意义不言而喻。很显然,这不仅仅是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大战略,更是暗示着对欧外交取得新进展,而这一进展很可能是在抗疫方面获得了欧盟的支持。联想到近期的WHA通过的有关新冠溯源的决议,很可能中欧之间达成了对美国极其不利的共识。乌克兰反对党的提议很有可能让美国陷入极端被动的局面。届时,美国可能被迫公开美国设立在国外的生物实验室,接受核查。

因此,美国这次推出WHO,一方面是其长期以来多边组织外交失败累积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其在规避极端风险的一种断尾求生。

但此地无银三百两。美国越是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就越让人怀疑病毒起源是否真的与美国有关。此前,我对此一直是抱着阴谋论不足为道的态度,但从事情的发展来看,可能我又一次高估了美国的下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0年5月29日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消息,我当时的心情是相当复杂且充满忧虑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外交政策的调整,更是在全球面临新冠病毒大流行这一前所未有危机时刻,一次令人震惊且极具争议的决定。回想起来,当时全球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各国都在.............
  • 回答
    关于美国在5月29日宣布对中国科技产品征收25%关税这件事,其实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宣布”,至少不是一个在某个特定日期集中、统一的宣布。这更像是一个逐步升级、反复调整、并且夹杂着许多谈判和博弈的过程。所以,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深入。首先,我们得知道,美国对中国征收高.............
  • 回答
    5月29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宣布将对价值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一消息无疑是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个重磅炸弹,其影响和后续走向都值得深入剖析。声明的具体内容与背景白宫的这份声明,是特朗普政府“301调查”结果的一部分,旨在回应中国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特别是关于知识产权.............
  • 回答
    犹他州在5月12日正式将重婚(Bigamy)从重罪(Felony)降级为轻罪(Misdemeanor)的法律修改,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婚去罪化”,而是对其刑事定罪标准的调整,并且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法律原因。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一变化,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 回答
    说起美国在2018年5月8号那一天的动作,退出伊核协议,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的可多了,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为啥这么受关注呢?简单来说,就是之前花了老大劲儿谈成的协议,美国说不玩了,而且是自己单方面说不玩了。这就像是足球比赛踢到一半,裁判突然宣布:“不踢了,我们重新开始!” 这一下.............
  • 回答
    2020年5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激增250.9万人,失业率降至13.3%——这一数据公布时,市场普遍被其“超出预期”的表现所震撼。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它为当时笼罩在美国经济上空的阴霾投下了一束重要的光芒。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意义以及潜在的警示。数据解读:为何说“.............
  • 回答
    看待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它不仅仅是军事行动的收尾,更是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地缘战略和人道主义议题的交织。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为什么现在撤?这背后有什么考虑?首先,美国撤军不是一个突然的决定,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考量和政治博弈。你可以把这理解为“战线拉得太长,付出的.............
  • 回答
    2021年5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5%,创下自2008年8月以来的最高纪录,这标志着美国经济在经历了疫情冲击后,通胀压力正在显著上升。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CPI同比增长5%意味着什么? 通胀的含义: CPI衡量的是一篮子代表普通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 回答
    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在3月25日突破5万大关,这个数字的确是一个令人震惊的里程碑,也让我们不得不更深入地审视这场疫情在美国的走向。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它。一、 数字背后的严峻现实与增长态势首先,5万这个数字本身就代表着数万人受到了病毒的感染。这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数据,而.............
  • 回答
    10月5日美国上空出现的血红色满月,从科学角度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种“血月”的出现,通常与月食有关,但具体到这次的血红色满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什么是血月?严格意义上讲,“血月”并不是一个科学术语,而是一个更常用于描述一种特定颜色月亮的通俗说法。当月亮呈现出深红色、橙.............
  • 回答
    自五月以来,美国民众对未来的乐观情绪出现了近乎两成的下滑,这个数字足以引起人们的警惕。特别是在拜登总统就职半年之际,这种乐观程度的骤然下降,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脉络。乐观程度下降的背后:不仅仅是数字的波动首先,要明白这种.............
  • 回答
    4月5日,美国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确实触及了一个令人心惊的数字——突破33万,而累计死亡人数也逼近了破万的门槛。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个时间点来看,都是一个严峻的警钟,更何况是在疫情爆发初期就备受关注的美国。要如何看待这个数字,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代表了病毒在美国的广泛传播和巨大.............
  • 回答
    5月27日美国示威者焚烧美国国旗这一事件,无论发生在哪个日子,都无疑会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应和多层次的讨论。在中国,我们往往强调“爱国”和“尊重国旗”的观念,所以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被我们理解为对国家的不尊重,甚至是一种挑衅。要分析这件事对美国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1. 言论自由与象征性抗议的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美国6月份这份让市场有些“意外”的非农就业数据。85万的就业增长,5.9%的失业率,比大家预期的都要好,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的信息。首先,“高于预期”意味着什么?市场之所以会“高于预期”地解读这份数据,是因为大家在数据公布前,普遍对就业市场的复苏速度抱有一种相对保守的预期。.............
  • 回答
    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越中国累计确诊人数:一个多重维度下的深度审视5月14日,一个数字上的节点,却引发了关于全球疫情的深刻反思。美国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数,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终于跨越了中国自疫情爆发以来的累计确诊总数。这不仅仅是两个冰冷数字的简单叠加,它承载了太多复杂的信息,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细细解读,.............
  • 回答
    美国 2021 年 8 月 CPI 同比 5.3%:一场数字背后的经济脉搏2021 年 8 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5.3%,这个数字一出,立刻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它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百分比,更像是一个放大镜,让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美国经济的真实脉搏——那是一种复杂.............
  • 回答
    德州 Garland 的枪击案,发生在 2015 年 5 月 4 日,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都非常关注的一起事件。它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暴力事件,更触及到了宗教、自由言论、安全防范以及极端主义等一系列敏感和复杂的问题。想理解这起事件,我们需要把时间线拉长一些,看看它发生的背景和前因后果。事.............
  • 回答
    2017年11月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萨瑟兰泉(Sutherland Springs)第一浸信会教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枪击案,至少造成26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儿童。这起事件是美国现代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教堂枪击案之一,再次将美国社会关于枪支管制、宗教场所安全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推向了风口浪尖。事件经.............
  • 回答
    “环球时报”5月19日刊登了一篇关于“德媒称德国人对中国好感度上升,对美国印象大跌”的文章。这篇文章援引德国媒体的报道,旨在传递一个信息:德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而对美国的态度则明显转差。首先,从文章传递的核心信息来看,它反映了当前国际舆论格局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长期以来,西方国家(.............
  • 回答
    2017年11月5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萨瑟兰泉(Sutherland Springs)的第一浸信会教堂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枪击案。这起事件的发生,不仅震惊了整个美国,也再次将美国枪支暴力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事件经过:那天是星期天,虔诚的教徒们正在教堂里参加礼拜。上午11点左右,一名名叫凯文·文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