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7 年 11 月 5 日美国德州教堂枪击案,至少造成 26 人死亡?

回答
2017年11月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萨瑟兰泉(Sutherland Springs)第一浸信会教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枪击案,至少造成26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儿童。这起事件是美国现代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教堂枪击案之一,再次将美国社会关于枪支管制、宗教场所安全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推向了风口浪尖。

事件经过回顾:

犯罪嫌疑人身份: 枪击案的凶手是26岁的凯利·文森特·帕特里克·凯利(Devin Patrick Kelley)。他是一名退役的美国空军一等兵,曾因家庭暴力被军事法庭判刑。
作案方式: 案发当天上午11点30分左右,凯利穿着黑色服装,佩戴着战术防弹背心,手持半自动AR15步枪,闯入位于萨瑟兰泉的第一浸信会教堂。当时,教堂内正在举行礼拜活动,有近150名教众在场。
血腥屠杀: 凯利进入教堂后,开始疯狂扫射,向惊恐的教众泼洒子弹。他使用的武器是AR15突击步枪,射速快,杀伤力巨大。目击者和幸存者描述了现场的惨状,子弹横飞,鲜血飞溅,人们尖叫着四处躲避。
逃离与追捕: 在完成第一轮扫射后,凯利离开了教堂,继续在教堂外开枪。一位勇敢的教堂成员,斯蒂芬·威尔福德(Stephen Willeford),他是一名教师兼枪支爱好者,当时在家中听到枪声后,拿起自己的步枪赶到现场。威尔福德与凯利展开了枪战,成功阻止了凯利继续制造杀戮。
追击与死亡: 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在与威尔福德的短暂交火后,凯利驾驶车辆逃离。警方迅速展开追捕,最终在距离教堂约40公里处发现了凯利的车辆。在被警方逼停后,凯利在车内被发现死亡,死因疑似自杀。
遇难者: 死亡的26人中,包括了多名儿童,最小的遇难者年仅18个月大。教堂的牧师的女儿安吉(Annabelle Pomeroy)也在此次枪击案中不幸遇难。许多家庭在这一天遭受了灭顶之灾。

社会影响与讨论:

这起事件在美国社会引发了巨大的冲击和广泛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枪支管制: 这是最核心的争议点。批评者认为,美国宽松的枪支管制法律允许像凯利这样的有犯罪记录的人轻松获得强大的武器,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他们呼吁加强背景调查、禁止销售攻击性武器等。
2. 心理健康问题: 凯利有已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暴力史。人们质疑,为何他能够获得枪支,以及社会在识别和干预潜在施暴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方面是否存在不足。
3. 宗教场所的安全性: 教堂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社区中心,却成为了大规模枪击案的受害者。这引发了对宗教场所安全措施的担忧,包括是否应该允许携带枪支的信徒自卫,以及是否需要加强安保人员的配备。
4. 媒体报道的焦点: 媒体对事件的报道集中在遇难者人数、凶手的身份和动机、以及枪支管制问题上。但也有一些声音认为,媒体对凶手的过度关注可能会激励其他潜在的施暴者。
5. 社区的反应: 萨瑟兰泉是一个人口稀少的乡村社区,事件发生后,整个社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许多人自发组织起来,向遇难者家庭提供支持和捐款。同时,也有不少人通过祈祷、参与纪念活动来表达哀思和团结。
6. 政治立场的分歧: 在美国政治光谱中,枪支管制一直是高度政治化的议题。民主党人普遍支持加强枪支管制,而共和党人则倾向于强调拥枪权和个人自卫的权利,并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更重要的因素。这起枪击案并未能弥合这种分歧,反而可能加剧了矛盾。
7. 枪击案的“美国特有性”: 许多国际观察家对美国频繁发生的大规模枪击案感到不解,并认为这与美国独特的枪支文化和社会环境有关。

事件的后续:

搜集证据与调查: 执法部门对凯利的背景进行了深入调查,试图了解其作案动机和是否有同伙。调查显示,凯利与教堂的成员之间并无特殊联系,他可能是随机选择的受害者群体。
法律诉讼与赔偿: 遇难者家属提起了多项民事诉讼,指控美国空军未能妥善记录凯利的家庭暴力记录,导致他能够合法购买枪支。
纪念与反思: 此后,美国各地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悼念遇难者,并呼吁改变。然而,关于枪支管制的立法改革在美国国会层面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总结:

2017年德州教堂枪击案是一场令人发指的悲剧,它不仅夺走了无辜的生命,也暴露了美国社会在枪支管制、心理健康以及暴力文化等方面的深层问题。这场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激烈辩论,但要找到根本性的解决方案仍然充满挑战。每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都让人们对美国的未来和社会的安宁产生深深的忧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来没想回答这个问题,截止11月6日,今年美国已经发生了52405起枪击案(Gun Violence Archive),每天大概发生多少,每个人可以有点B数了,这个问题肯定比anti gun-control想的严重多了。11月5日其实是一个非常“和平”的日子,美国仅仅发生了70起枪击案,除了Sutherland Springs 216 4th St,德州还发生了5起枪击案,所以现在要说枪击案不仅要加年月日州,都得加上地址了。当然,美国大型枪击案也是平均下来每天都有的,不过这一起还是很严重的,放到几年前也可以加上“史上”这个名号了。

不过看到有个宣传FAKE NEWS的 @SUTOP ,我就好好批判一番了,有必要让某些人有点B数,否则真以为持枪是什么好东西了。此人声称“芝加哥禁枪最严,不巧,这是全美枪支犯罪之都。”,这都是反复辟谣了两三年的FAKE NEWS了。

我不知道芝加哥巧不巧,不巧的是,芝加哥所在的Illinois不仅gun death不高,反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猜猜高于平均的都是哪些地方)。2013年,美国平均firearm death ratio是10.64(美国官方统计部门称为firearm),Illinois是8.67,我一个全国第12低的州怎么就搞出来一个gun violence captial了呢?难道你们都不先去政府网站看看数据,就真的没有B数?

另一个很巧的是,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曾经在2011年出版过“Violence-Related Firearm Deaths Among Residents of Metropolitan Areas and Cities — United States, 2006–2007 ”cdc.gov/mmwr/pdf/wk/mm6 。这里很详细的研究了美国各个都会区和城市的枪击相关的比例。可以自行欣赏美国最危险十大城市。虽然我们没有最新的全面对比的报告,毕竟CDC的枪支研究都被共和党国会立法给禁止了,但是我们知道芝加哥直到16年枪支死亡规模依旧保持在这个水平(毕竟Illinois一直都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这个仅有的全面对比报告很有代表性。

排名第一的就是印第安纳州的New Orleans,其枪击杀人比率是都会区和市区分别为62.1和24.1,而芝加哥则为11.6和6.0,也就是略高于平均水平9.7和5.2,此外芝加哥的枪支自杀率3.1和2.7低于5.0和4.7的平均水平,实际上整体的枪支相关死亡率还略低于全国各都市平均水平。最近几年,很多gun-control opponent 天天拿芝加哥当gun violence captial,岂不知这是拿起来巴掌打自己脸。芝加哥不过是因为是第三大都会区,人口众多天天出来,就被叫做枪杀之都,岂不知纽约、洛杉矶、芝加哥这三个人这么多,美国枪杀前三这十几年来就这三个。

这位还扯什么芝加哥冲顶是2016年,gun death了700个。请睁眼看看,700人gun death这个放在美国就是平均水平,2006年芝加哥市就是700人被射死了。对比一下,新奥尔良人口40万竟然200人被射死,这才是gun capital violence,你非要说人口是其15倍的的芝加哥枪支犯罪更严重,那是没有B数了。

某位反对禁枪的退伍军人称“芝加哥就是好例子,芝加哥是全美禁枪最严格城市之一。 但是却是全美国枪击案最高发地区。 2016年一年,芝加哥枪击死亡752人,受伤3000人以上,这远远超过了美军在伊拉克的伤亡率。 ”

这些论据能有多少含金量,动动脑子,有点B数。

自己看看想去哪里,深蓝浅蓝都在哪。

所以说Sir Isaac Brock真的是伟大的英国人,带领加拿大人民抗击美利坚侵略军。否则现在的加拿大治安能有这么好?


常见的反控枪理由有多种,有几种看起来还非常唬人,然而他们不会给你统计数据,不会用统计证明他们的说法。也就是说他们给你定性,而不是定量,日本也有枪击死亡,不代表日本控枪就失败了,这就是定性和定量的差别。

所以为什么NFA一定要游说共和党禁止CDC研究枪支影响,就是因为一旦研究,那么结果必然导向控枪。常见的反控枪理由如下:

(1)美国枪支近乎人手一枪,没法禁了。

首先,美国根本不是人手一枪。3%的持枪者持有了50%的枪支,持枪的家庭数量已经从1994年最高点53%降低到2016年的36%。大多数持枪者都是持有多只枪的,所以你可以发现枪支现在已经超过人口很多了。

所谓的著名的警察不负责保护人民的判决影响非常小,从1978年持枪家庭比例就高达51%,这个比例在之后的16年一直维持在50%以上,这个比例没有发生显著变化,90年代以后严重缩水了。而美国枪支持有量增长则是一直是维持相似的增长趋势,没有所谓的急剧增加。

反控枪派天天拿这个忽悠人也就忽悠下小年轻了,统计数据根本不支持所谓的判决影响说,持枪多枪杀就多。。。就这么简单,这时候实际上持枪问题反而形成了博弈,更需要引入政府来引导这个博弈问题。

在2012年美国枪支数量高达3.47亿只,最新数据表明2013年已经上涨到3.59亿。美国枪支每年产能高达1050万只,同时每年还要净进口120万,加上从墨西哥走私的数量约为国内市场的2%(1-4%),所以每年最大增长速度为1200万只。考虑到可能会浮动,平均速度设定为1000万,那么今年美国枪支数量则已经达到了3.9亿只。

也就是说不是人手一枪了,更准确的说法是人手1.25枪了。思考一个可怕的问题,1945年时美国枪支约为4700万,大概是人口0.35枪;到了1969年,伟大的林登约翰逊想要推动枪支控制法案时,全国枪支已经达到了10700万了,也就是人手0.5枪了。以后大有可能,人手2枪,人手3枪,现在美国有3亿枪,以后就可以有13亿枪,美国人赶不上中国人,可以美国枪赶上中国人。

如果川普完成他的剩下7年任期,美国就已经人手1.5枪了。随着本世纪末美国人口达到5亿,人手1.5枪的比例意味着美国枪支要超过8亿以上。如果略微再提升一点点比例,美国以后的枪支肯定是要超过10亿把的。可怕的是,现有美国的产能,可以确保美国到本世纪末,枪支的规模达到14亿左右。考虑美国如果提升生产效率,美国完全可以生产二十亿甚至三十亿。

如果现在不控枪,以后美国枪支一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问题越严重,就可以越安慰自己“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五亿、十亿、十五亿了,不可能控制了,我们完蛋了”。

林登约翰逊在1969年下台的时候,不会想到未来美国不会再有他这么伟大的“立法大师”了,他也不会想到还不到50年,美国的枪支数量就已经接近当年的4倍了。

你也不会想到未来的几十年,未来的枪支到底会恶化到什么程度。或许由于略微低0.5%的人口增长率,整体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会影响需求,但是如果以后美国搞出来六七亿把枪,我好不奇怪。

现在如果管控枪支生产和需求,起码可以保证以后不是人手2枪。正是因为枪多,更应该对枪支增长进行控制,尤其是从增长源头的生产工厂展开控制,大幅度压缩枪支生产。

如果产能压缩到200万,同时大幅度控制进口,那么每年枪支增量可以降低到300万。这个数量正好可以弥补1%的损耗,意味着枪支数量净0增长,进而导致未来几十年人均枪支持有率下降,然后制造出进一步控枪的环境。

从供给侧进行控制,可以立刻控制枪支增长问题,还可以顺手控制数十亿美元贸易逆差。而枪支产能的大幅度削减,将使得枪支价格从现在的一千美元提升到数万美元,进而控制需求。


2. 民主国家权力不够集中,没法控枪;地方州权那么大,没法控枪

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美国这么低效的行政能力也只配像国务卿暗示的一样“仅仅是第三大经济体了”。

实际上控枪这种东西,根本用不到什么共产党,当然大多数人只知道共产党控枪。只要你的政府头脑清醒,能坚持推行政策,最后肯定能控枪成功。

印度在1959年第一次推出控枪法案,之后不断加强监管,直至现在是枪支法律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印度本身的枪支死亡事件2010-现在大概平均3000起以上,按照比例的话是美国的1/4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上世纪末枪支死亡率还高达16000人。

印度这么政府腐败、政治管理原始、低效民主制度,并且地方各邦权力极大(印度警察作用=0,也没说都要拿枪),属于典型的中央政府权威不足的国家,中央政府的执政党往往只能控制10个邦左右。这种情况下持之以恒的长期控枪,最后也能成功,印度现在是仅次于日本,和严格管控枪支的英国一个水平的低枪支死亡率国家。

所以说,很多人称去印度旅游不安全都是扯淡,至少国际各项数据显示,印度安全程度至少是和美国一个水平的,远远比不上欧洲某难民大国了,在美国读书的各位真的是辛苦了啊。

美国本身有没有能力做到,我想答案非常简单了,美国政府为什么不能持之以恒的管控枪支,这个原因心知肚明。例如CDC为什么最近20年关于枪支和犯罪率的关系相关研究都没了,为什么NIH没有相关研究啊,什么1996年的某些法案啊,某些扣除经费啊等等

3 宪法修正案保护

这个真的没话说了,南方也该独立了

4 美国地方太大了,大量地方地广人稀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国情在此,枪支相关死亡率分别是0.93和1.97,而美国是10.64/10万人。

5 持枪可以自卫,例如这次德州

Defensive gun use (DGU) 极少出现,你能看到这一次,从统计学意义上表明,小镇居民很幸运,2.9%的概率被抽中了,剩下97.1%可倒霉了。

FBI的UCR数据Expanded Homicide Data表明大概只有2.9%的人是所谓的自卫枪支使用,控枪组织引用道:每一个持枪自卫杀人的人(非执法人员)背后都有34人被枪击而死。当然NRA和其他拥护枪支使用的人已经批评FBI的数据是误导的,声称有激进控枪组织(radical anti-gun group)主张控枪,吆喝着FBI的报告低估了自卫持枪的比例,声称每年持枪自卫250万次。。。。



美国为什么不能控枪,原因其实非常明显。由于NRA等gun lobby每年大量经费游说共和党政府,导致政府一直无法通过全面控枪法案。所以在美国当前的政治气候下,既无法像印度、英国这些持续性的严格控枪,也无法像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制定合理标准提供比较安全的持枪环境。

即使是现在美国枪支如此泛滥依旧有很多可以采用的方法:大幅度压缩枪支产能和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控制枪支增长趋势,大幅度提高枪支价格,利用供求关系消灭需求;对自动和半自动枪支进行严格审查,对配件进行严格审查,在事实上控制大规模杀伤性枪支的蔓延,逐步将持枪类型限制到手枪;对持有多枪的持有者进行收缴,例如任何持有3枪以上的持有者政府出资回收多余枪支,增加枪支持有上限至3-5枪可以收缴高达1.1-1.8亿的枪支,大幅度降低枪支持有率。

令我匪夷所思的是,NRA也不过是有300万会员,整个千万级别枪支产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市场规模才区区300亿美元(整个军工航空航天产业约3000亿美元)对比下,竟然能有这么大能量左右立法。不管是立法禁止CDC进行支持或者促进控枪的研究,还是阻碍枪支管制立法,都很难想象动摇国会山的竟然就是这么个小行业。就连市场规模是其5倍以上的汽车行业,还是随便一个巨头都可以买下整个枪支产业的一百家企业的互联网行业,都看不出来能有本事能在国会如此兴风作浪,美国的游说政治毫无疑问放大了他所遇到的问题。

user avatar

这次抢手被开车路过的持枪者打跑的。这其实说明一个问题:教堂里面没有足够的枪,而且没有上膛。

我看某前美军整天以“只要能收回犯罪分子的枪我也支持严格禁枪”为开头,不断强调无法管制犯罪分子,所以应该人人有枪。(这里我之前有误解,他说支持随时持枪,我向这前美军道歉)

但是我上次问他,你只是支持有枪,但为何你不敢支持人人随时持枪呢?

当你在教堂,在酒吧,在演唱会,在办公室,在机场,在车站在中小学里的时候,现有美国法律和惯例一定是限枪的。

这个时候,名义有枪而不实质能持枪,甚至连枪在五步之内都做不到,又有何保护作用呢?

如果枪只是保护自己家的,那么为何允许人合法把枪放在后尾箱,安全的带到公共场所很近的的地方呢?

你说是监管困难难以管制枪支携带,你自己前面说的“只要能管到犯罪分子”你就支持呢?

最后,我的看法:美国人拥有枪支合法,但是,要么,持枪全面合法化。幼儿园,演唱会,教堂,酒吧等也必须要求持枪合法,而且是上膛的枪合法在手,任何人包括酒吧商场幼儿园保安无权要求你放下手里的枪。

要么,虽然可以合法拥有枪支,但公众场所(这里含办公室和学校等)禁止任何形式携带枪支移动。哪怕你用保险箱装着放在卡车货柜内部锁死也不行。

允许局部持枪,同时在弱小人群区域(如幼儿园,商场,办公室)限制持枪,这是对民众最恶意的谋杀。

user avatar

2019年12月29日,德州再次遭到教堂枪击案,凶手闯进去刚开了两枪,5秒钟之内就被参加礼拜的普通群众击毙。

遗憾的是 第一个打照面的民众虽然持枪 但心软了 被罪犯击倒后不治。

————————————————-

首先谢谢 @LiangHao 邀请。

其次发现被挂了。 下面的语气也许有失尊敬,提前说一声。

这种事情发生后,我用脚趾头想都会知道会有一些自命不凡的人跳出来 说公民持枪没用 blah blah. 然后兜售似是而非的禁枪观点。 要知道,一些“白左”(我仍然不喜欢用左派,因为不少左派虽然意见不同,但是还是能好好说话的)的观点核心就是,我没有的,别人也不能有,我有的,你如果意见与我相左,也不能有。

正如小马在下面回复里提到的:

鼓吹禁枪的人最渴望枪击案(当然得与他自己无关)。

这种指着死尸说活该的说话风格,说实话,让我恶心。

我对枪支的态度是什么? 如果上我的基础枪支科普课的话,我所有的学生都会看到一个slide. 内容如下:

此观点仅代表我个人,不求他人同意 --

首先声明,我个人是支持严格枪支管理的。如果能真的保证罪犯的枪也都被没收,我也支持禁枪。但绝对不支持现行民主党挂羊头卖狗肉的,只许州官放火的哗众取宠的假禁枪(如:只追究即禁枪法案颁布日之后的枪支,对以前枪支既往不咎)要禁就宣布回收政策,过期出动军队,挨家挨户搜,搜到者严处!并严守边境,打击贩毒枪支相连之犯罪。如果做不到上面的,我则支持合法理智的公民拥枪,包括加强学校,商场等公共场合警力,或许可CCW。

亦强调枪非万能,望华人无论支持或是反对禁枪者,均能时时警醒,be aware of our surroundings,不沦为暴力犯罪之牺牲。

现在美国的枪支问题在哪里? 一方面对合法公民的枪支严加干涉,各种禁和ban, 并划定gun free zone. 一方面对犯罪分子手里的枪支基本上放任自流。 由于美国执法系统财政基于地方自治概念。 因此无法做到最需要警力的地方有足够的资金配置足够警力。(富区条子不去穷区,因为没人报销)。

请记住,我们联邦政府大楼是gun free zone, 因为我办公室旁边就有常驻一个SWAT team, 装备 各种武器。 如果一个教堂,电影院,学校没有同级配置,自称gun free zone 就是告诉罪犯,我们没有自保能力,随便来杀吧。

而犯罪分子, 不会遵守任何一个你们规定的禁枪法律。

德州这个事件是让人痛心的,一个500人小镇,教堂不可能雇得起全职持枪保安。 根据我德州朋友说,虽然教堂根据德州法律允许带枪, 但是如果教堂牧师根据法案 30.06 (禁止隐蔽携带枪支)和 30.07 (禁止公开携带枪支) 要求信徒不带枪,则是有法律效力的。 而很多牧师的确反对居民持枪进教会。。。 这个教堂情况不明,但是明显大家从未认为袭击会降临到这个 总人口500人左右的镇子上。

说持枪无用的, 打脸现在来了, 根据 Fake News CNN 报道, 此次袭击最初被制止是由于一名住在教堂附近的勇敢普通市民从自己家里带枪增援了教堂,对峙了袭击者, 并逼退对方。 才没能让伤亡进一步升级。

在此之后,让我们猜猜,德州民众会禁枪,还是每家买枪搞个军火库?

最后老话重弹,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宪法持枪权朋友眼里已经是很左的人了。 :-P 我个人认为枪支是需要大量培训且门槛应该很高的管制物品,但是,我同样尊重宪法和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既然严禁没有任何现实条件,那么努力让大家进行不禁的培训就更合适。 因此数年来一直坚持定期的免费科普,以及非常低收费的进阶教育。以达到华人社区对这个问题进行理性个人选择的目的。 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身在美国朋友可以先看我文章(按我在本文提供的顺序),再决定自己是否持枪。 而其他朋友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美国是无法禁枪的这一问题:

O编辑总结:禁枪为什么在美国不现实 (二)

O编辑总结:禁枪为什么在美国不现实(三)

O编辑总结:如何应对美国警察

O编辑总结:禁枪为什么在美国不现实(四)

O编辑总结:为什么禁枪在美国不现实(一)

最后我重复引述一下自己教课里最常说的一句话:

我们在支持拥枪权同时一定要强调枪非万能,望华人无论支持或是反对禁枪者,均能时时警醒,be aware of our surroundings,不沦为暴力犯罪之牺牲。

望所有在美华人/留学生幸福,安全

user avatar

枪手Devin Kelley,Antifa成员,曾宣誓要发动新的内战(存疑,需cross check)。


情况就是这样。

printf ("=========分割线========== ")

上面那个源似乎并不可靠,所以我修改成了存疑,需要进一步核实。下面的消息源基本可以多方查证了。

信息大概是枪手曾作为保镖,前美国空军(被除役和降级?),已婚,使用半自动步枪作案,与常去该教堂的部分人或有关联。

看调查进一步深入之后再来更新吧。

user avatar

这让我想起了两件事情:

1、在几年以前,美国的枪击案伤亡程度还没有现在这么密集的时候,有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就为美国持枪政策辩护:这保证了人民有反抗专制、反抗政府暴政的权力

2、也是几年前,日本国有化钓鱼岛、美国海军来南海、菲律宾搞仲裁的时候,面对着中国互联网上被激发的朴素爱国情绪,有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就说:一个连小偷都不敢呵斥的民族,却发誓跟美国兵血战到底?


而这次,在持枪文化盛行的德州,一个拿枪的美国人干掉了26个美国人。

那么,如果不搞双重标准,按照部分公共知识分子的上述两个逻辑,是否可以得出下面的推论?

一个人人拥枪却面对一名独狼枪手付出如此高交换比的民族,却自吹能够反抗拥有千枚核武器、11艘航空母舰、上百架F-22战斗机的美国政府?


=========补充=========

关于街头小偷这个问题,我觉得玄处的答案还是解释的比较清楚的:

这有什么难理解的?
战场上,是有组织的军队对抗有组织的军队。这是组织对组织。
而当个人面对小偷,是无组织的个人对抗有组织的犯罪团伙。这是个人对组织。个人一般来说是不会有力量去同组织对抗的,你要跑的慢,很可能接着就被捅刀子。
反过来说,假如是组织对个人,比如说一个落单的小偷被一群乡亲们逮住了,你放心,这时候就连最懦弱的人,都敢冲上去踹两脚。
所以,还是要加强两学一做啊: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

为什么有些人连街头小偷都不敢呵斥,却发誓跟美国兵血战到底?


其实这也间接说明了:美国个体拥枪对反抗暴政(高度组织化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政府和军队)基本没有用处。美国人的子弹更多只能是射向自己的同胞,也就是和他们大致处于相近阶级地位上的平民们,因为这些人才是他们日常能接触到的。

user avatar

我发现这事怎么看已经一点都不重要了,貌似已经出现了川粉和川黑互黑,这比关注这个案子更重要。

以前美国死个人网上就迫不及待点蜡烛,今夜都是xxx。

现在看来大家也都麻木了,还是黑川普(希拉里、奥巴马、共和党、民主党、TG)更实在吧。

恩,就是这样。

user avatar

枪击者是Devin Patrick Kelley


军队的文件显示此人在2014年被军队开除。

dishonorable discharge是不能合法购买武器的,换言之,就算是以现在的标准看,这也是一起非法持枪罪了。

然而凶手搞到枪了吗?

看看 知友@刘翔熙 关于控枪的说法,现在对非法枪支的查处已经是这副样子了,还想控枪?

先把市面上现存的非法枪支都控了,再来打合法枪支的主意吧。

控来控去不就是反复折腾守法公民么。

zhihu.com/question/6770


Facebook的账号之前被人发现含有极左恐怖组织Antifa相关内容,并发现此人声称要“引发内战”



现在其FB账号已被紧急删除。

又见到了一有枪击就嚷嚷禁枪的了。

真是极端左派拿着枪去屠杀;“温和”左派说枪支是坏东西,我们要禁枪。
呵呵,教堂枪击多少次了,怎么左媒不嚷嚷这是“Hate Crime”了?
芝加哥禁枪最严,不巧,这是全美枪支犯罪之都。

不如退一步说,左派们先把自己的枪禁了再来看看有没有必要“禁枪”吧。


拿中国做对比的快算了吧。
中国美国的治安环境从根本上不一样,中国建国以来搞了若干次运动,严打20年才保持枪地下流通,美国怎么搞?
另外,这种案件指望警察就等着凉了吧。
毕竟这是离城市30英里的suburb,警察局离犯罪现场远得很,案发十分钟了才赶到。

说持枪也没有用的洗洗睡吧。
此教堂为禁枪区域,所以犯罪者才可以单枪匹马闯入开展屠杀,因为在场之人都没有枪。
毕竟对犯罪分子何来“守法”一说?

tmz.com/2017/11/05/texa

阻止伤亡进一步扩大的是当地一名闻讯赶来的持枪居民,与凶徒展开对峙,并开车追捕凶手。凶手死在被追途中。

我等着接下来的调查吧。

还有,BLM(BIE)已经定义成恐怖组织了,Antifa什么时候在全国范围内定义成国内恐怖组织啊?

user avatar

主要原因还是美国民间枪支太少。 如果现场有一半的民众带着枪,惨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建议美国政府大量采购枪支,当做福利免费发放给民众。 还可以学习中国的共享单车模式,在公共场合设立共享枪支发放点,确保每个公民随时随地手边都有枪支可用。

考虑到部分民众没有受过射击训练,也可以考虑向他们发放简单易用的手雷、RPG、炸弹背心等反恐装备。

这样一来,不但能全民皆兵打击恐怖分子,更能向世人展示民主政府的自信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年11月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萨瑟兰泉(Sutherland Springs)第一浸信会教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枪击案,至少造成26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儿童。这起事件是美国现代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教堂枪击案之一,再次将美国社会关于枪支管制、宗教场所安全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推向了风口浪尖。事件经.............
  • 回答
    2017年11月5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萨瑟兰泉(Sutherland Springs)的第一浸信会教堂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枪击案。这起事件的发生,不仅震惊了整个美国,也再次将美国枪支暴力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事件经过:那天是星期天,虔诚的教徒们正在教堂里参加礼拜。上午11点左右,一名名叫凯文·文森.............
  • 回答
    2017年11月28日,北京警方发布的关于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通报中指出“未发现有人对儿童实施侵害”,这一通报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通报本身的内容、公众的反应、事件的后续发展以及对整个事件的看法。一、 北京警方通报的内容与背景 通报的核心内.............
  • 回答
    2017年11月9日,关于朋友圈无法发表包含“携程”和“虐童”字样的新闻,确实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对于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背后折射出了平台内容审核机制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以及在特定事件发生时,网络信息传播所面临的种种限制。首先,我们得明白,微信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交平台,其内容审核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它.............
  • 回答
    2017年11月5日(美国时间),美国德克萨斯州萨瑟兰斯普林斯第一浸信会教堂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枪击案,造成26人死亡(包括袭击者本人),另有20人受伤。这起事件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再次将美国国内枪支暴力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事件的发生经过:当天上午,阳光明媚,教堂里挤满了正在进行礼拜的教友。袭击者凯.............
  • 回答
    2017年11月29日晚,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16级学生群里突然炸开了锅,一封关于助学金评选内幕的匿名信像一颗炸弹一样,瞬间搅乱了原本平静的校园氛围。这封信的出现,无疑给正在进行的助学金评选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不少同学感到震惊、愤慨,甚至有些迷茫。信的内容直指助学金评选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比如“.............
  • 回答
    关于 4415/4416 次列车于 2017 年 11 月 10 日停运这件事,想必很多常年乘坐这条线路的旅客,尤其是居住在沿线小城镇的居民,都会感到一阵怅然若失。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列车班次调整,背后往往牵扯着交通格局的变化、客运需求的转移,以及最直接的,影响着许多人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节奏。首先,我.............
  • 回答
    2017年10月11日晚,武汉市发布了《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这项政策的发布,无疑是当年武汉户籍改革领域的一件大事,其核心内容就是大幅放宽了落户的门槛,这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动因:要理解这项政策,需要先看看当时的宏观背景。2017年.............
  • 回答
    2016年的“鹰狮”与歼11A在中泰联合军事演习中的表现,确实是一场值得深入剖析的空战“对话”。要理解双方的胜负,不能简单地看比分,而要结合演习的背景、参演机型、训练科目设置以及双方飞行员的实际发挥。2016年中泰联合军事演习:歼11A与“鹰狮”的空中博弈首先,我们得明确这次演习的核心目的。中泰联合.............
  • 回答
    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的1786万人减少了63万人,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中国人口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复杂变化。要全面看待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策层面:全面二孩政策的初步影响与挑战 政策目标与初步成效: 2016年是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因此20.............
  • 回答
    2017 年 12 月 10 日,中兴网信研发负责人张建新从公司办公楼坠亡,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刻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起个体的悲剧,更是折射出高科技行业普遍存在的压力、焦虑以及对人才的关注与保障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事件本身与已知细节: 时间.............
  • 回答
    关于“北漂小伙电瓶车剐蹭奥迪,被车主索赔1万元后自杀”这条新闻,我们应当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个体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件概述及细节回顾: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年轻的“北漂”男性,因为骑行电动车不慎剐蹭了一辆奥迪汽车.............
  • 回答
    2017年,《自由时报》的一篇报道题为《抢人偷技术没用,中国试产DRAM全败》,这篇报道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篇报道,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报道的核心内容和意图: 指控中国半导体发展依赖“抢人偷技术”: 报道直接指责中国发展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
  • 回答
    2017年6月9日,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失踪,这一事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章莹颖失踪案的细节、搜寻过程、司法审判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值得我们详细回顾和审视。案件背景与章莹颖的身份:章莹颖,1990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是一名优秀的.............
  • 回答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力波与LIGO的辉煌成就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Thorne),以表彰他们在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的决定性贡献。这一奖项不仅是对这三位科学家的.............
  • 回答
    2017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并实现了6.9%的同比增长,这一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下的韧性和活力。要深入理解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里程碑的意义:总量突破与发展阶段 总量意义: 80万亿元人民币,意味着中国经济的“.............
  • 回答
    2017年10月1日夜间,美国拉斯维加斯市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枪击事件,成为美国现代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之一。事件发生在拉斯维加斯大道(Las Vegas Strip)上的曼德勒湾度假村(Mandalay Bay Resort and Casino)对面的“音乐在麦田”(Route 91 Harv.............
  • 回答
    2017年10月1日加泰罗尼亚地区公投的结果,是西班牙近几十年来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其影响深远且复杂,至今仍在发酵。要详细看待这次公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一、 公投的背景:历史遗留与民族认同 历史的渊源: 加泰罗尼亚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其自治权在历史上曾受到西班牙中央政府的压.............
  • 回答
    2017年7月起施行的关于超20万人民币跨境交易需要报告的规定,是中国外汇管理体系中一项重要的调整,旨在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这项规定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背景下逐步推进的。下面我们将从政策背景、具体内容、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个人、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中国生育率低于预期的这件事。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背后牵扯着很多社会、经济和个人层面的复杂因素,也给国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要说2017年生育率低于预期,咱们得先明白几个概念。生育率,最常用来衡量的是总和生育率(TFR),简单来说,就是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的孩子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