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17年台湾《自由时报》报道「抢人偷技术没用,中国试产DRAM全败」?

回答
2017年,《自由时报》的一篇报道题为《抢人偷技术没用,中国试产DRAM全败》,这篇报道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篇报道,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报道的核心内容和意图:

指控中国半导体发展依赖“抢人偷技术”: 报道直接指责中国发展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产业的方式是“抢人”和“偷技术”,并且认为这种方式是无效的,最终导致“全败”。
强调台湾在DRAM领域的优势: 通过对比,报道意在突显台湾在DRAM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上的成熟度和领先地位,暗示中国短期内无法超越。
“全败”的说法: 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负面评价,暗示中国在DRAM领域尝试的所有努力都未能成功。

《自由时报》的背景和立场:

了解《自由时报》的背景和立场对于理解其报道至关重要。

台湾的亲绿营媒体: 《自由时报》是台湾一家主要的报纸,通常被认为是立场偏向民进党(即“亲绿营”)的媒体。其报道风格有时被批评为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和民族主义倾向。
关注两岸关系和产业竞争: 作为台湾媒体,它高度关注两岸关系,特别是中国大陆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对台湾构成的潜在影响。在产业竞争方面,尤其关注台湾优势产业(如半导体)与大陆的竞争关系。
可能的报道动机: 在2017年,中国大陆正大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其中包括DRAM领域,这被视为对台湾传统优势产业的挑战。《自由时报》的报道可能出于以下动机:
打压中国产业发展气势: 通过负面报道,削弱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取得突破的信心和国际影响力。
巩固台湾产业形象: 强调台湾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提升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价值感。
满足岛内特定政治光谱的期待: 迎合一部分民众对中国大陆发展模式的质疑和担忧。

报道的论据(据《自由时报》报道)以及可能的局限性:

《自由时报》的报道通常会引用一些信息来源,例如产业界人士的说法、分析师的评论等。据其报道,可能的论据包括:

“挖角”和“技术转移”的尝试受挫: 报道可能指出,中国大陆尝试通过高薪挖角台湾DRAM产业的技术人才,或者通过其他手段获取技术,但由于DRAM技术的高度复杂性和台湾企业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些尝试未能成功复制出成熟的DRAM生产线。
技术门槛高,短期内无法突破: DRAM的生产制造涉及极其复杂的工艺、昂贵的设备和大量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先进制程。报道可能强调,中国大陆在短期内缺乏足够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生态系统,无法快速跨越这些门槛。
供应链和人才问题: 即使挖到了一些人才,也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支持研发和生产,包括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以及具备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团队。报道可能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存在显著的短板。
市场竞争因素: DRAM市场竞争激烈,由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巨头主导。新进入者面临巨大的价格和技术压力。报道可能认为中国的新玩家在这些方面缺乏竞争力。

然而,对这类报道也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并考虑其潜在的局限性:

“全败”的说法是否过于绝对? 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一个项目的“失败”并不代表整个领域“全败”。中国大陆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巨大,即使在DRAM领域初期遇到挫折,也可能在其他领域或通过长期积累取得进展。
信息来源和客观性: 《自由时报》的报道风格可能存在片面性,信息来源是否全面、客观,是否受到政治立场的影响,都需要打个问号。有时为了达到特定宣传效果,可能会放大负面信息,忽略积极的方面。
信息滞后性: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2017年的报道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后续几年的发展情况。中国大陆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和努力一直在持续,并且在某些领域(如存储器芯片设计)取得了显著进步。
“抢人偷技术”的指控: 挖角人才在任何高科技产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关键在于人才的引进是否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将所有引进人才的行为都定性为“抢”和“偷”,可能过于简单化。

后续发展与反思:

从2017年至今,中国大陆在半导体存储器领域的发展确实经历了波折。例如,福建晋华(与联电合作)在DRAM项目上曾遭遇技术和法律纠纷,被指控侵犯美光知识产权,导致项目停滞甚至受挫。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自由时报》报道中关于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担忧。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在NAND闪存领域(如长江存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且在DRAM领域,一些企业仍在持续投入和探索。这说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是复杂且多维度的,不能简单地用“全败”来概括。

总结来看,看待2017年《自由时报》的这篇报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 认清其媒体立场和报道意图: 了解该报的政治倾向,认识到报道可能带有一定的宣传和政治目的。
2. 审慎评估其论据: 对其“抢人偷技术”的指控和“全败”的结论,应结合其他信息来源进行比对和分析,避免全盘接受。
3. 认识到DRAM技术的复杂性和挑战: 承认DRAM产业的技术壁垒确实很高,新进入者面临巨大挑战,这使得中国大陆在此领域的突破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4. 关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长期发展态势: 《自由时报》的报道可能揭示了中国在发展DRAM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但不能因此否定中国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长期发展中的努力和部分领域的进步。
5. 强调技术自主和合法引进的重要性: 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其他国家,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时,都需要走技术自主创新和合法引进相结合的道路,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总而言之,这篇报道是特定时期、特定媒体视角下的一个观察,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大陆在DRAM领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但其“全败”的结论可能过于武断和片面。理解这样的报道,需要结合多方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军老传统了。

当年解放军都过长江抵达南京城了,南京街头广播还在放“长江防线,固若金汤。。。”

挖鼻

user avatar

当年没有国产机顶盒芯片的时候ST独占风骚一个片子定价摆明就是大写着“就是坑你有种别买”. 两千零几年机顶盒刚出来的时候一个机顶盒的价格现在来看不可理喻. 家里有在地方宽带电视相关半国企工作的,一个半国企每次见到ST的销售都跟孙子一样. 那年代不是说你买多少片而是销售方告诉你我只给你多少

后来海思媒体部开始搞机顶盒芯片,逆工程了几片ST芯片照葫芦画瓢,造出来的指标烂的要命说句不好听的看了那性能你都觉得养帮猪都比这帮孙子有用. 最可笑的是这么烂的片子居然还挂牌开始卖了.

理所当然没人买,神乎其神ST居然开始降价了.

再后来运营商机顶盒随便送,小米华为这些机顶盒小几百甚至100以下满大街是.

现在,说到机顶盒芯片,智障才去买ST的片子.

后来听老板说起媒体才知道当年海思根本就没打算把机顶盒当成个正经项目,之所以去做这个只是想混水摸鱼扰乱市场打破ST的垄断. 换句话说我这个片子就是烂性能就是差但是我就是便宜,压着你降价. 结果一不小心莫名其妙把ST基本挤出国内机顶盒市场..

回到正题,我是搞Serdes的,存储这块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很明显现在三家独大而且有潜规则一起调价. 那么就算现在国内DRAM技术落后为了打破垄断也要做出一个DRAM,哪怕这指标丑到天崩地裂. 但是有跟没有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异. 做出来了就有谈判的筹码做不出来你就活该被宰.

另外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的半导体从业人员数量到质量已经不是15年前可比. 所以个人来看还是很乐观. 毕竟像海思这种7年前连3.125G XAUI都做的狗屎一般到现在几十Gbps 的Serdes指标轻松过模版不得不说弯弯们开心就好

user avatar

当年柯达胶卷在前苏联一盒好像卖一百元,而在中国,却始终不敢卖到三十元一盒,因为中国有乐凯,尽管中国乐凯不如柯达胶卷,但中国乐凯可以说替中国人省钱了,
当年电视都是外国货,尤其是日本的,那时拥有日本电视是备有面子的事,直到长虹电视出世,(长虹就是那个专门生产军用雷达的长虹) ,电视价格直接暴跌,九十年代农村都买的起,
而几年前有京东方也是这么干的,尽管卖一块显示屏赔许多钱,但是在国家补贴下,他(京东方)赔一元,老百姓就能省下两元到三元,现在京东方终于实现盈利并快要成为液晶老大了,说实话,乐凯和长虹电视、京东方都有资格得到感动中国奖。


想起一部电视剧《李卫当官》,李卫为了把江南盐商偷的税给交上来,直接绑了一个盐商,结果,把铁板一块(狼狈为奸)的盐商给惹毛了,纷纷关门暂停售卖,惹的百姓怨声载道,无奈放之,一个八爷党的小官直接上报奏章弹劾,想把李卫给拉下来,八爷听到后,直接把他叫来,说:你是不是参了李卫一本,那小官承认并把李卫闹乱盐商市场说了,八爷无奈道:你知不道,在李卫之前,有三位派出去的高级官员,非但一事无成,相反他们不是因为女人,就是因为金钱虚荣,全部上了盐商的当都拉下马了,现在,都在监狱等着问斩呢,而你的弹劾奏章等于直接告诉皇帝,李卫正在办正事,只是用的计策不对而已,”那个小官这才恍然大悟。


而这个台霉估计也没想到他自己成了那个八爷党的小官,他的报道恰恰告诉了我们,国家正在搞芯片、存储,她虽然失败了,我相信用不了两三年,国家一定会成功,一定。

————————

以上编辑于2017年9月30日。




我们成功了!!!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忽然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叫做《对抗比尔盖茨的阴谋》,里面讲过一些在微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对手,比如当初的网景,IBM,甲骨文,太阳微系统等等,这些当年赫赫有名的公司除了IBM彻底转型,甲骨文专注企业市场,其他的都死掉了,在与微软对抗的时候,他们或许赢了很多次,但最终都耗不过微软,输过一次就彻底输了,要么倒闭,要么转战领域。原因很简单,微软的体量很大,有钱,只要愿意做,可以容忍一个项目十年不赚钱,耗时间都能把对手耗死。中国相比较台湾,韩国,日本也是这样,体量大,又有钱,只要方向对,那就是钱的事情了,而钱对于中国来说,不是问题。


一年追不上就两年,五年追不上就十年,一次打不过就打十次,反正皮厚血多回复快,这才是最可怕的,不骄不躁不气馁,专心的盯着你打,不死不休,这种感觉,大概看过《勺子杀人狂》这部短片的人会深有体味。

user avatar

俄罗斯轮盘赌——

怼脑门

扣动、击发

每次清脆空击,都值得某某庆贺——大难不死

而兔子们只劳耐心 再扳机

user avatar

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不是说的很清楚吗?

——我认为,对我们来说,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军队,或者一个学校,如若不被敌人反对,那就不好了,那一定是同敌人同流合污了。如若被敌人反对,那就好了,那就证明我们同敌人划清界线了。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那就证明我们不但同敌人划清了界线,而且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


评论区有人问这句话的出处,特此补充:

《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著作选读》(战士读本),第421——422页

user avatar

我就是睿力员工,我咋不知道我们公司试产失败?

公司有保密规定,我只能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请稍安勿躁,静候佳音!

评论区发生了有趣的事?

user avatar

这两个厂本来就没有听说过,到底怎么做的,谁也不知道。


紫光的可能砸得起钱。


DRAM工艺不算复杂,量产没那么难的。

user avatar

失败了?

哦,这个世界上如果有蓝色毛爷爷解决不了的问题

那就是红色毛爷爷能解决


用丁院士怼柴静的话说,就是中国人也是人,我们也想过好日子

所以我们不能光在血汗工厂里挣那一两千的工资

我们也想正一个月好几万

这就要我们搞科研,产业升级咯········


至于你们····你们又不肯回我们大东亚共荣啊不是,大东亚和谐圈,又不肯去死,真的好让人为难啊···


特喵的三星炸弹七爆炸赔死了,直接涨价电子元件,轻松赚了回来


这就是产业升级后的爽生活······


谁不羡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