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7 年 7 月起超 20 万人民币跨境交易需报告?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2017年7月起施行的关于超20万人民币跨境交易需要报告的规定,是中国外汇管理体系中一项重要的调整,旨在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这项规定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背景下逐步推进的。

下面我们将从政策背景、具体内容、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个人、企业、金融机构、国家宏观层面)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 政策背景:为何要加强跨境交易报告?

1. 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开放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深化,跨境资金流动日益频繁和复杂。既有鼓励合规的对外投资、贸易支付,也存在一些不合规、潜在的资金外流风险。
2. 防范金融风险: 跨境资金的异常流动可能引发汇率波动、资本外逃、洗钱、恐怖融资等金融风险。加强报告机制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
3. 国际监管趋严的大背景: 全球范围内,各国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都在趋严,特别是在反洗钱(AML)、反恐怖融资(CFT)方面,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换日益加强。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也需要与国际接轨。
4. 完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体系: 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高可疑交易的发现和报告能力。
5. 打击地下钱庄和非法资金转移: 超额报告的要求也意在给非法资金转移设置障碍,遏制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活动。



二、 具体内容:20万人民币跨境交易报告是什么?

这里的“20万人民币跨境交易”通常指的是境内机构和个人向境外支付或从境外收取引款,以及境内机构和个人从境内机构和金融机构获得或者向境内机构和金融机构支付,或境内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跨境人民币交易。

核心要点:

触发阈值: 单笔金额达到或超过20万人民币的跨境交易。
报告主体: 境内机构(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和境内个人。
报告对象: 通常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报告内容: 包括交易的性质、目的、收付款方信息、金额、币种等详细信息。
责任方: 办理跨境交易的金融机构负有初步审核和报告的义务,但最终的合规性责任仍在交易主体。
目的: 监测和统计跨境资金流向,识别异常和可疑交易。

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并非所有20万以上都要“批准”: 这是一项“报告”制度,而不是“审批”制度。合规的交易仍然可以进行,但需要如实报告。
并非只针对人民币: 尽管提到了“人民币跨境交易”,但实际操作中,对于外币的跨境交易同样存在类似的报告和管理要求。此处的“人民币”更多是强调了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管理。
持续和动态的调整: 外汇管理政策是动态调整的,具体报告的细节、流程、适用范围可能会随着政策的演变而有所变化。2017年的规定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但并非终点。
与银行卡、支付机构的关系: 对于个人而言,通过银行卡、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的跨境消费、汇款等,也可能包含在内,或者这些支付机构需要履行相应的报告义务。



三、 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项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正面效应,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和负面影响。

1. 对个人跨境交易的影响:

加强合规意识: 个人在进行大额跨境汇款(如留学学费、购房首付、大额赠予等)或接收境外款项时,需要了解相关规定,并配合银行提供真实、合法的交易信息和证明文件。
可能增加流程复杂度: 对于一些不熟悉流程的个人,第一次进行大额跨境交易时,可能会因为需要提供额外证明文件而感到流程复杂,耗时增加。
对小额、高频交易影响相对较小: 大部分日常的跨境消费(如网购、旅游消费),单笔金额通常远低于20万人民币,因此对这类交易的直接影响不大。
有助于打击非法资金: 对于一些试图通过个人账户进行非法资金转移的个体,这项政策会增加其操作难度和风险。

2. 对企业跨境交易的影响:

合规成本增加: 企业在进行跨境贸易结算、对外投资、利润汇回等活动时,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内部合规流程,确保所有跨境交易信息准确无误并按时报告。这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信息披露要求提高: 企业需要向银行提供更详细的交易背景和证明材料,例如合同、发票、董事会决议等。
对贸易便利性短期影响: 对于一些初次进行大额跨境业务或内部流程不完善的企业,初期可能会因为准备材料、信息不全而导致业务办理的延迟。
规范市场秩序: 长期来看,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打击利用跨境交易进行的偷税漏税、洗钱等行为,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对外投资的审慎性可能增加: 在某些情况下,大额对外投资的报告和审核,可能会促使企业在投资决策上更加审慎,加强尽职调查。
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合规化: 对于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的企业,此举也是在规范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使其更加健康有序。

3. 对金融机构(银行、支付机构)的影响:

尽职调查和审核压力增大: 金融机构作为报告主体,需要对客户的跨境交易进行更严格的审查,识别可疑交易,并按时向监管部门报告。这要求金融机构提升其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技术和系统升级: 金融机构需要投入资源升级其交易监测系统、客户身份识别系统和报告系统,以满足监管要求。
客户服务挑战: 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培训客户经理,向客户解释政策要求,协助客户完成报告,以减少因政策理解差异导致的服务纠纷。
风险控制能力要求提高: 能够更早、更有效地识别和防范洗钱、恐怖融资、资本外逃等风险,降低自身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

4. 对国家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加强资本流动管理: 有助于更有效地监测和管理跨境资金流动,稳定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防范系统性风险。
维护金融安全: 提高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的有效性,打击非法资金活动,有助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有序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坚实的安全保障,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誉。
可能影响部分短期资金跨境流动: 对于一些追求短期套利或规避监管的资金,报告门槛的提高可能会使其成本增加,或者选择其他更隐蔽的渠道,但这也正是政策希望达到的效果。
促进信息透明度: 交易报告的增加,也为国家统计和研究跨境资金流动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有利于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
与国际监管接轨: 提升了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合规性和透明度,有利于与国际金融监管的接轨和合作。



总结:

2017年7月起超20万人民币跨境交易需报告的政策,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跨境资金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

正面效应是主导: 它能够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打击洗钱和非法资金转移,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并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安全保障。
也伴随挑战: 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可能需要适应新的合规要求,增加一定的流程复杂度和合规成本。金融机构也面临系统升级和能力提升的压力。
长期价值大于短期阵痛: 虽然初期可能带来一些不便,但从长远来看,一个更加规范、透明和安全的跨境资金流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是有益的。

理解这项政策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它“报告”重于“限制”的本质,以及其防范风险和规范市场的根本目的。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跨境资金的管理和报告机制也将继续演进和完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个基本观点,人民币是会继续贬值的。

美元进入强势周期,17年加息预期强烈,非农数据靓丽,从数据上来说17年美联储加息2次以上是大概率事件,人民币破7也是必然事件,但是这个7怎么破,是震荡破,还是直接砸下去,央行必须要调控预期。

来让我们复习下基本知识

第一,短期汇率的决定因素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预期,预期影响即期波动。所以央行需要在一个可控的环境下贬值,从近期的政策我们也可以看出,央行是同意贬值的,并没有过多的干预,但是由于外储的持续降低(不代表外储数量出现危险),以及中国人民穷了几十年,口袋里终于有点钱了,尤其是百万级资产的中产,对财富保值的恐慌,在当前资产荒的前提下现在很多机构就是利用老百姓这种心理,比如忽悠投资保险美股等,(香港保险没有想得那么好,很多理赔和期限都需要自己认真调研,不要片面听从忽悠,包括美股一样,美股其实是非常不适合散户投资的,美国人本身很少投资股票都是机构来投资,同时美股已经连续创下历史新高,泡沫一点也不小)其实汇率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是不值得关注的,因为中国生产能力足够,本币已经可以买到绝大多数商品,与俄罗斯等资源国家贬值有本质性区别,不会出现物价飞速上涨,民生凋敝的情景,请警惕一些危言耸听的人,给老百姓制造恐慌是可耻的。没有任何人,尤其是普通老百姓可以在一个崩溃的国家里活得舒服。所以请警惕谣言。

第二,为何人民币会继续贬值?长期是否有贬值基础?

大家常说,有个笑话叫人无贬基

我觉得这并不好笑,首先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指得是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汇率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可能同时实现,这个是没错的,但是降低汇率的稳定性不代表必定贬值。人民币短期贬值是由于预期,利差减少,国内资产风险加剧等因素,但是长期汇率取决于国际贸易对商品的需求,国内商品价格,贸易壁垒,从国际贸易来看,中国经常账户仍然是大额顺差的情况下,长期确实没有贬值基础。所谓人民币破10,破20等言论可以歇一下了,人民币如果到10以后,其他国家就不要混了,市场会被中国商品冲垮掉的。不要忘记当初央行是强行压下汇率保持在8,后来被迫升值到6的。

第三,很多言论提及到M2数量,我们需要明确M2是怎样诞生的,他是我们手里的钱吗?不是,M2不是钱,从广义M2来讲,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是准备金和流通中通货,货币乘数则受到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人们持有现金的比例,定期存款比例等影响,这是基本的货币金融学概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M2是被创造出来的,由于老百姓储蓄率高远高于美国等国情存在,M2这种数字不需要和美国比较,另外基本的MV=PY,告诉我们在名义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由于中国企业主要靠银行间接融资,美国主要依赖债市股市直接融资,中国货币量高是正常的,不需要因为这个来说,看人民币这么多迟早汇率崩盘,同时我们还要知道,由于美国衍生品极度发达,衍生品同样可以进行类似货币创造的过程,看美国M2是不靠谱的,他的货币量远远不止这些,美联储早就不把M2当作货币政策目标。M3M4估计他们自己都统计不出来,所以拿M2是站不住脚的。资本外逃带来的基础货币减少会成倍的降低货币量,保持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进行经济改革又不产生预期心里是央行该做的,我认为央行最近的政策无可厚非,所谓关门打狗等言论,说实话,就个人换汇那点银子,央行真的不在乎。打击地下钱庄,非法洗钱各国都干。至于目前是否对出国旅游留学造成大的影响,我过一段时间就出国,亲测一下,有知道的可以通知我下。

第四,保资产价格还是保汇率。

这个东西很多人拿出来说房价这么高,汇率这么低随便出国就成富豪。这个有点想当然了,中国房价确实高,也是限于1.5线以上城市,中国几百个地级市,不是每一个都高,国内房地产增速下降确实拖累了经济增长,去杠杆是应当的,但是房价崩盘不会,任何资产在一定时期都会出现泡沫,道指连续创历史新高,我就不信美国现在经济有这么好,这泡沫也不小。泡沫怎么破,什么时候破,如何应对,是需要具体分析的,未来我们都将死去。我认为中国房价尤其一二线确实高,是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但同时也不要低估中国有钱人数量,虽然比例低但是人口基数大,我认为房地产会稳住,一二线已经达到了一个天花板,再高就是骗局了。未来十年我认为房地产不一定能跑赢通胀,只是猜测,这个需要实证分析。刚需还是需要买,第二套可以观望,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化不可逆,三大经济区的房子仍然是稀有,因为房子绑上了公共福利,当资源不够多的时候价格必须成为一种筛选手段。买不起北京房的人,就算房价崩盘你还是买不起。SO,做好自己工作就可以。现在的中国不会出现过去二十年一样抓到一个机会就可以暴富了,没必要惶恐,理性理财,稳健理财建议配置一些与H股甚至低于H股的A股蓝筹以年记持有,再买一些保本理财,配置一些美元存款即可。高于千万的全球配置不在我的考虑之内。老百姓还是干老百姓的事情。房价与汇率不是二选一的问题。相比于汇率我更认为房价要紧。

同时买美国房子也不是那么划算的事,税费物业费真的不少,如果在美国定居是很不错的,但是国内中产还是歇歇算了,祈祷下国内不要出大的变动,中产是变革中最容易被牺牲的人,SO,但愿国泰民安。

第四,人民币是否很危险?

否,人民币不是骗子货币,人民币在同其他货币比较时,目前来看是很稳定的一种货币,来让我们看看可爱的英镑欧元加元等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再来看看新兴国家货币稳定程度,加元几年贬值一半,英镑一天贬值百分之十这种事情要是放在我国,估计哭着喊着大清乙烷。请不要忘记人民币是从8升值来的,汇率的波动在人民币国际化面前是必须要放开的,中国老百姓和中国企业都必须要适应这种汇率波动,只有存在波动和风险的市场才会培养出具有风险意识的参与者,央行也在寻找一个度,如何渐渐放开又不大规模产生风险,我认为央行811汇改和现在要求申报,是正确的,单纯的撒手不管和单纯的全面管制都是一种极端,不要妄图一瞬间成为美国那种开放的经济体,我们生活在中国,中国已经是这样的国情,应该期盼一个立足于本国基础的政策,而不是单纯的看见别人怎么样就要求怎么样,美国成为现在的经济体,是上百年的资本发展,两三次大规模经济危机孕育出的制度和参与者,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还是稳一点的好,尤其是中产,稳定的社会老百姓才能安稳,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就跟要求TG下台一样,TG真的明年撒手不干了,我真害怕是否会出现一群军政府。SO,人民币并不危险,由于以前盯着美元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估,现在贬值是回复到一个正常状态,尤其在国内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刺激一下出口有利于改革,边贬值又边出台控制政策来影响预期,我认为是对的。没必要过分解读。

其他的想到再写,可能会再修改编辑一下具体内容。

最后结论,人民币会继续贬值,一年贬值百分之5到7左右吧,可以配置些美元资产,嫌麻烦不配置也可以,无所谓。房价不会崩盘,但会出现量缩盘整,短期控制外汇政策会趋严。央行会继续调整预期。流动性可能会收紧,债市泡沫有点大需要谨慎,债转股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未来去杠杆是重点。想出国早换汇,想旅游早换汇,蚊子再小也是肉,特朗普上台政策怎么变不好说,这两年国际局势有的看了,希望我们是坐在台下看戏的人,而不是唱戏的。闷声发大财才是坠吼的。虽然我不喜欢蛤但是这句话说得没错,安稳的社会政治局势才是人民幸福的保证。没人给我五毛钱,也没人给我五分钱,干粮没带。再见。

祝愿国泰民安。

补充一下,刚看到有说CDS的,CDS不是房价崩盘时候万能的保证。如果要用CDS来保证银行安全,谁来做对手盘,AIG前车之鉴。

果然后续央行继续显示对汇率的掌控力调整预期,政策都是一套套的

如何看待2017年1月4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爆涨近900点一度升至6.87? - 李文轩的回答 - 知乎

好像今天又继续拉升,虽然改变不了趋势但是可以有效的阻止做空。

user avatar

《大鲧治水记》

话说古代洪水肆虐,天下怨愤。天子尧不得不召集百官开会,大家一致推荐鲧去治理洪水。鲧是谁呢?禹的爸爸。据尧说,鲧的品行不好,做事情老是独断专行。但是洪水滔天没有办法,还是委任鲧来治水。



鲧本来是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的,因为他知道,当世之洪水不只是水,是由货币汇聚而成的洪流。


货币洪流因何而形成。鲧其实不是不懂,鲧只能懂了装不懂。原来是尧家里面为了灌溉自家良田,掘了五里宽的悬河之口,每年从悬河里面放出两天两夜的大水给自家使用,结果用力过猛冲到了别人家用来汇聚财富的蓄水池,才引发滔天洪水。鲧无法让尧帝不决堤放水,只好硬着头皮去治水。


鲧听猫头鹰和乌龟说,黄帝那里有一种宝贝叫做“息壤”,是可以随意增长的泥土,可以用来堵住洪水。于是,鲧设法从黄帝那里盗取了一个叫“息壤”的圣盒,打开之后才发现,原来息壤竟分四种:


一曰限购。

二曰限贷。

三曰严打。

四曰货币管制。


鲧先拿出限购之壤,立时规定,为免天降雨水积蓄成灾,每家每户限挖一个蓄水池,而且只能挖在自己村里,不许到邻村去挖。有的村子为了执行任务更彻底,规定只有结婚的家庭才能挖池子,单身狗只能坐等雨水,不许蓄水。


然后鲧又拿出“限贷”之壤,规定挖蓄水池只能家人一起挖,不能找周边人帮忙。


可是两剂息壤一出,天下人发现原来蓄水池成了稀缺商品,原本没有想挖坑的人,也一起赶快来挖,于是几年之后,鲧发现地上的坑更多了,蓄水池积得满满的,而且还奇货可居,成了华夏国的硬通货。尧帝下来视察,看到有如此多的蓄水池,不理解自己有决堤的河水灌田,别人只能挖池子积蓄雨水,反而觉得这一座座池子好像堰塞湖,对华夏国有危险。于是命令鲧打击不正之风,鲧只好拿出第三个息壤:“严打之壤”。开始彻查谁家的蓄水池建设不合理,谁家的池子还敢卖高价,都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另外,在雨量最充沛,积水效果最佳的几个村子,干脆搞土地稀缺,严控挖池子的数量。鲧一时以为得计。


华夏国人此时忽然发现,周边有个国家“西夷”。家里不但雨水充沛,而且土地广大,挖池子成本很低,于是开始花钱委托西夷人帮自己挖池子。尧帝知悉后,怕有一天华夏国的钱都被西夷国赚走了,又把鲧叫过去狠狠骂了一顿。


鲧只好放出最后一个大招:货币管制。严令华夏国人不许汇钱给西夷国人,更不可到西夷国挖池子。


于是乎,华夏国开始有人到西夷国开杂货铺,承诺要挣西夷国的钱回报华夏国;更有华夏国人花费巨资购买西夷国的珍宝,其实所谓珍宝本不值钱,只是抱着交易的明目,把钱偷偷换出去而已。一时之间,各种计策纷至沓来。


息壤之土已经用完,而洪水九年也没堵住,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死前不甘心,嘴里呢喃了一句:尧帝在上,鲧无能,可是你家的大河放水可是放了九年……。一句话没说完,祝融手起刀落,鲧卒。

太史公有云:

华夏国给了人民挣钱的手段,却没有给人们保存财富的途径。每年固定时节的华夏国大水,侵蚀着百姓财富。挖池子,只是百姓没办法中的办法。华夏国百姓牺牲了青春和爱情,牺牲诗与远方,没日没夜攒钱挖池子,不过为了抵御洪水,才采取了“池本位”。洪水是汝之洪水,华夏国百姓只是受害者,受害而不让抵抗,一旦“池本位”被禁止,只能变成“西夷币”本位,引发更剧烈的货币和百姓逃亡。大鲧劳而无功,华夏国也受尽洪水苦难。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

“相信凯撒”(inCaesarwetrust)

不谈城市谈楼市都是耍流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年7月起施行的关于超20万人民币跨境交易需要报告的规定,是中国外汇管理体系中一项重要的调整,旨在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这项规定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背景下逐步推进的。下面我们将从政策背景、具体内容、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个人、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二章第十三条,并尽量用一种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它。第二章第十三条说了啥?这条规定说得是关于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和初加工。简单来说,它明确了谁可以做这事,以及怎么做。核心内容包括: 谁可以做? 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从事中药.............
  • 回答
    福岛核电站三号机组底部确认烧穿:深度解析与多重考量2017年7月20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从遥远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传来——三号机组的底部被确认存在烧穿的迹象。这并非独立的偶发事件,而是201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和海啸所遗留的,一场仍在持续的、极其复杂的核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又一个严峻挑战。要理解这一.............
  • 回答
    2017年7月12日,那一天对于很多B站(哔哩哔哩)用户来说,无疑是充满沮丧和困惑的一天。我至今还记得,不少人习惯性地打开B站,准备观看自己心心念念的某部外国电影或电视剧,结果却发现,它们静静地躺在“已下架”的列表里,或者干脆连搜索结果都消失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信任的商店突然告诉你,很多你喜欢.............
  • 回答
    2017年7月2日,本应是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辉煌,然而,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却遭遇了令人扼腕的失利。那一天,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期待着长征五号能再次成功地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然而,随着一声巨响,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出现异常,最终未能完成既定任务。这次.............
  • 回答
    2017年7月,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降至9.2%,这个数字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解读。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把它放在当时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一、 M2增速放缓的背景与原因解读首先,要明白M2增速放缓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反映了经济运行和金融管理层面的一.............
  • 回答
    2017年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对叙利亚沙伊拉特(Shayrat)空军基地发动了这次导弹袭击,这无疑是当年地缘政治格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事件的背景与起因:这次袭击的直接导火索,是发生在2017年4月4日的叙利亚伊德利卜省汗谢胡恩(Khan Shaykhun)镇发生.............
  • 回答
    2017 年 1 月 23 日,三星电子在韩国首尔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了导致 Galaxy Note 7 手机多起爆炸起火事件的根本原因。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三星一次艰难的自我剖析,也是全球科技行业对产品安全性和供应链管理的一次深刻反思。三星在发布会上指出,导致 Note 7 爆炸的.............
  • 回答
    韩国2017年35.8万的新生儿数量和千分之7的出生率,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数字。它不仅仅是统计报表上的两个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和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数字确实低得惊人。 35.8万,意味着在整整一年里,平均每天出生的婴儿还不到一千个。要知道,韩国是一个拥有超过.............
  • 回答
    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的1786万人减少了63万人,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中国人口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复杂变化。要全面看待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策层面:全面二孩政策的初步影响与挑战 政策目标与初步成效: 2016年是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因此20.............
  • 回答
    2017 年 12 月 10 日,中兴网信研发负责人张建新从公司办公楼坠亡,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刻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起个体的悲剧,更是折射出高科技行业普遍存在的压力、焦虑以及对人才的关注与保障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事件本身与已知细节: 时间.............
  • 回答
    关于“北漂小伙电瓶车剐蹭奥迪,被车主索赔1万元后自杀”这条新闻,我们应当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个体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件概述及细节回顾: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年轻的“北漂”男性,因为骑行电动车不慎剐蹭了一辆奥迪汽车.............
  • 回答
    2017年,《自由时报》的一篇报道题为《抢人偷技术没用,中国试产DRAM全败》,这篇报道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篇报道,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报道的核心内容和意图: 指控中国半导体发展依赖“抢人偷技术”: 报道直接指责中国发展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
  • 回答
    2017年6月9日,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失踪,这一事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章莹颖失踪案的细节、搜寻过程、司法审判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值得我们详细回顾和审视。案件背景与章莹颖的身份:章莹颖,1990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是一名优秀的.............
  • 回答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力波与LIGO的辉煌成就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Thorne),以表彰他们在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的决定性贡献。这一奖项不仅是对这三位科学家的.............
  • 回答
    2017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并实现了6.9%的同比增长,这一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下的韧性和活力。要深入理解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里程碑的意义:总量突破与发展阶段 总量意义: 80万亿元人民币,意味着中国经济的“.............
  • 回答
    2017年11月28日,北京警方发布的关于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通报中指出“未发现有人对儿童实施侵害”,这一通报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通报本身的内容、公众的反应、事件的后续发展以及对整个事件的看法。一、 北京警方通报的内容与背景 通报的核心内.............
  • 回答
    2017年10月1日夜间,美国拉斯维加斯市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枪击事件,成为美国现代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之一。事件发生在拉斯维加斯大道(Las Vegas Strip)上的曼德勒湾度假村(Mandalay Bay Resort and Casino)对面的“音乐在麦田”(Route 91 Harv.............
  • 回答
    2017年10月1日加泰罗尼亚地区公投的结果,是西班牙近几十年来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其影响深远且复杂,至今仍在发酵。要详细看待这次公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一、 公投的背景:历史遗留与民族认同 历史的渊源: 加泰罗尼亚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其自治权在历史上曾受到西班牙中央政府的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中国生育率低于预期的这件事。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背后牵扯着很多社会、经济和个人层面的复杂因素,也给国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要说2017年生育率低于预期,咱们得先明白几个概念。生育率,最常用来衡量的是总和生育率(TFR),简单来说,就是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的孩子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