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韩国 2017 年出生人口只有 35.8 万,出生率 7‰?

回答
韩国2017年35.8万的新生儿数量和千分之7的出生率,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数字。它不仅仅是统计报表上的两个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和挑战。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数字确实低得惊人。 35.8万,意味着在整整一年里,平均每天出生的婴儿还不到一千个。要知道,韩国是一个拥有超过5000万人口的国家,这个出生率放在全球来看都是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千分之7的出生率,简单来说就是每1000个人中,只有7个新生儿。这离维持人口世代更替所需的2.1的生育率(即每个女性一生平均生育的孩子数量)相去甚远,甚至远低于维持人口数量稳定的2.0的水平。

为什么会低到这个地步?这背后是一系列相互交织的社会经济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这些因素在韩国尤为突出:

高昂的养育成本和教育压力: 这可能是最被提及也最直接的原因。在韩国,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父母需要投入的经济成本是天文数字。学区房、各种私立补习班(“学院”)、课外辅导,这些都是“标配”。家长们普遍认为,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就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输在起跑线上。这种“不能输”的心态,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即使有了孩子,也可能只生一个,或者干脆不生,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无法承担这种“高质量”的养育责任。

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 韩国社会以其“内卷”著称。从升学到就业,竞争都异常激烈。年轻人普遍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工时普遍较长,而且很多企业实行的是“长工时、低福利”的模式,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结婚生子意味着要分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甚至需要放弃一些职业机会。尤其对女性而言,生育往往意味着职业生涯的中断,重返职场也面临诸多障碍,这种“牺牲感”让很多女性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

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 大城市的房价一直是许多国家年轻人面临的难题,在韩国更是如此。为了给孩子一个相对好的居住环境,很多家庭需要背负沉重的房贷。结婚、买房、生孩子,这三者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是难以同时实现的人生目标。生活成本的不断攀升也让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不敢轻易承担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

晚婚晚育和不婚不育的趋势: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独立性的增强,她们在婚姻和生育问题上的自主权越来越大。许多女性不再将婚姻和生育视为人生必选项,她们更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生活品质的保障。结婚年龄推迟,生育年龄也随之推迟,这自然会影响到整体的生育率。同时,“低欲望社会”的讨论也并非空穴来风,一些年轻人对未来缺乏期待,对结婚生子这种传统的人生路径也提不起兴趣。

性别不平等和家庭责任分配不均: 虽然韩国社会在表面上倡导男女平等,但在实际家庭生活中,女性承担的育儿和家务劳动比例仍然远高于男性。很多女性认为,即使生了孩子,她们也需要辞职或减少工作时间,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而丈夫的支持往往不足。这种不公平的劳动分担,让女性对生育感到心力交瘁。

政府政策的局限性和效果不彰: 韩国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到低生育率的严重性,也出台了不少鼓励生育的政策,例如育儿补贴、产假、陪产假等。然而,这些政策在很多情况下被认为力度不够,或者在执行层面存在一些问题,无法真正解决根本性的社会经济压力。比如,即便有育儿补贴,也难以覆盖高昂的教育和生活成本。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低生育率”的恶性循环。 年轻人面临的压力越大,生育意愿就越低;生育率越低,社会对年轻人的生育压力就越不容易缓解,因为整体出生人口少了,但个体家庭的育儿负担却依旧沉重。

看待这个数字,我们不能简单地责怪年轻人“不负责任”或者“自私”。 相反,我们应该看到,这是整个社会结构性问题在个体选择上的集中体现。韩国政府、企业、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文化都需要反思和调整,才能为年轻人创造一个更友好的生育环境,让生育不再是个人巨大的负担,而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和希望。

总而言之,韩国2017年的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是一个信号,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告诉我们社会需要深刻的变革,才能应对人口结构失衡带来的长远挑战。这不仅仅是韩国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也面临类似的困境,它提供了一个值得我们借鉴和警惕的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前两天在山东二孩的答案里提到,山东二孩数量多是因为县域经济发达、大城市吸引力弱。所以山东人民可以在县城生活,在房价几千块的环境里放心生二孩。


韩国可以认为是个相反的例子。

韩国五千万人口,有一半生活在首尔都市圈,出现这么低的出生率一点都不奇怪。

中国可与之类比的是长三角地区,这一地区同样约五千万人口(按照设想中的“上海大都市圈”来看),其中一半人口在上海,而长三角的生育率还不如韩国。

不过中国很大,长三角的劳动力缺口可以靠不限量供应的外地移民填补,韩国就没办法了。中国朝鲜族去韩国的不少,但他们的生育率比韩国人还低,总不能靠金将军输出人口吧。


现在发达国家里总和生育率能达到2左右的,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

1.以色列

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总和生育率是3.5,在东亚人看来已经是天文数字。

(知乎穆黑畏之如虎的维吾尔族,总和生育率也刚过2而已。)

而以色列哈瑞迪犹太人(正统派)的总和生育率是6.5,相当于中国大陆五十年代的水平。靠着他们的努力,以色列全国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中一枝独秀。

如果中国用这种模式,那就需要保证有一亿左右的人,过着传统儒家宗族生活,从小不用上学在家读《弟子规》,十几岁结婚每家生出七八个来。

想想就知道这不可能。

2.美国/法国

早在十年前,拉丁裔就超过黑人,成为美国第二大族群,占美国六分之一人口。美国儿童中,拉丁裔已经占到四分之一。

这也是川普急着要修墙的原因。

法国穆斯林人口达到8%,欧盟最高。FN之类的极右政党也已经活跃起来。

现在中国汉族新生儿比例降到89%,很多人就已经感到危机四伏。如果像美国主体族裔(非拉丁裔白人)那样,新生儿比例降到54%,估计修的就不是墙而是焚尸炉了。

3.瑞典/冰岛

北欧是较为少见的生育率翻升、跳出低生育陷阱的例子。其他几个北欧国家总和生育率也超过1.7,这和北欧社会民主主义独特的福利模式、家庭政策有关。

北欧有同居法保护非婚姻的男女固定关系,男女平权方面已经走到世界前列。

更不用说这些国家还有完善的公共托育政策,也就是0-3岁小孩廉价就近的托育。女性能放心大胆地生完孩子去上班。

这是一种自由市场实现不了,必须靠国家才能实现的东西。

(不知为什么,忽然想到 @马前卒 的社会化抚养。)

但对于中国这种“公立幼儿园都要靠关系才能挤进去”的现状来说,讨论这个太科幻了。


此外还有几个特例,比如爱尔兰的总和生育率向来在欧盟数一数二,但为什么会这样,我还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比较牵强的原因,就是爱尔兰宗教虔诚、文化保守。


这些经验对中日韩来说都是不适用的。

如果东亚国家不能找到一种新的模式,就只能慢慢等死了。

user avatar

全世界开民智的国家都要面临一个问题:

当人民通过互联网发现有钱人的生活是这样的以后,他们就都不想生孩子了,怎么办?


这个世界终究要有80%的人当穷人,

就算现在,立刻,80%的穷人丧心病狂全部自杀,

剩下的20%当中,还是有80%的人会变成穷人……


现实是,在互联网发达到给大多数人民开启了眼界以后,没有人想当穷人了。

穷人们甚至开始抗生物延续后代的本能……


换句话讲:全世界只允许20%的有钱人开启智慧。

否则就会不稳定。

聪明人越多,越不稳定。

国家只有强大到了能通过对外殖民和割韭菜来保持全世界最有钱的20%的人可以满足自身绝大部分国民数量的时候,开启民智才是不会破坏结构稳定的。


然而,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的时候,为了更高的生产力,提前一步做了这个事情。

并且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为了竞争,通过互联网极端加速了人民的智慧成长。

于是,这个问题就来了,而且越来越严重。

大多数权贵资本面对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往信息里面参屎,

减速人民智慧成长的过程以割韭菜。

比如,咪蒙是永远不会被屏蔽的……

继续说下去要出事,意会一下就好。


僵尸来了,要保护好你的脑子,别的没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2017年35.8万的新生儿数量和千分之7的出生率,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数字。它不仅仅是统计报表上的两个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和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数字确实低得惊人。 35.8万,意味着在整整一年里,平均每天出生的婴儿还不到一千个。要知道,韩国是一个拥有超过.............
  • 回答
    关于韩国2017年疑似军事政变未遂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相当敏感和复杂的话题,而且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需要强调的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凿的、被官方证实或广泛接受的证据能够明确指出在2017年韩国发生了一场“未遂军事政变”。然而,这个说法之所以能够流传开来,并且在一些讨论中引起关注,主要源于当时韩国国内.............
  • 回答
    韩春雨的论文撤稿事件,尤其是2017年8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正式撤销他2016年发表的《NgAgo基因编辑》论文,无疑是中国乃至国际科学界当年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把它放到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去看,并拆解其关键点。.............
  • 回答
    2017年1月日本召回驻韩大使,这一事件是当时日韩关系紧张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具体导火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看待的角度。事件的背景与导火索:要理解日本召回驻韩大使,需要回溯到2015年底签订的《韩日慰安妇协议》。 《韩日慰安妇协.............
  • 回答
    韩国历史教科书的修订一直是其国内政治、社会和民族认同争议的核心议题之一。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历史事件的重新叙述,更深刻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在历史记忆、民族主义情感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博弈。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韩国教科书修订的历史背景1. 制度性框架 韩国的历史教科书需经过教育部的.............
  • 回答
    韩国素媛案罪犯在家中遇袭,被陌生男子拿钝器打破头的事件,无疑触动了社会公众对于正义与复仇、法律与人性的复杂神经。围绕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事件本身与可能的解读 事件回溯: 素媛案罪犯赵斗淳(Cho Doosoon)在假释期间,于2022年12月在家中遭遇不明身份的袭击,.............
  • 回答
    韩国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最低月薪约为10800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但要全面理解它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基本事实与换算说明: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10800元人民币的数字是根据当前的汇率(约1元人民币兑换185韩元)进行的粗略换算。2024年.............
  • 回答
    韩国市民团体制作以韩国春节为主题的海报,并将其与联合国“Chinese Lunar Calendar”(中国农历)的说法相对抗,这一事件反映了韩国社会在文化认同和历史归属上的敏感性,以及在国际场合争取话语权和话语权的努力。要详细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事件背景与导火索: .............
  • 回答
    关于韩国网友称江疏影是韩国名字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和看待:1. 事实的辨析:江疏影是中国的名字,并非韩国名字。 名字来源的根本性差异: 江疏影的名字,无论是“江”姓还是“疏影”这两个字,都完全是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汉字词汇。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数千年的历史,而“江”姓也是一个非.............
  • 回答
    如何看待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议题,涉及历史、民族认同、文化归属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此事,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尹东柱其人及其历史地位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尹东柱(윤동주, Yun Dong.............
  • 回答
    看待韩国民众不顾疫情禁令举行大型集会,以及首尔市长劝市民解散遭围攻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复杂性。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疫情下的禁令与集会诉求: 在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为控制疫情传播,通常会实施不同程度的社交距离措施,包括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集会。然而,总会.............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如何看待韩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升迅速?目前韩国的疫情怎样了?”这个问题,我将为您详细解答。韩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升迅速的原因韩国近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迅速上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新变异株的传播优势: 奥密克戎亚变异.............
  • 回答
    韩国首尔市政府日前发布的「元宇宙首尔五年计划」,标志着首尔市迈出了拥抱下一代数字时代的关键一步。这项计划旨在将首尔打造成为一个拥有全面虚拟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元宇宙首都”,其影响将是多方面且深远的,涵盖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城市治理等各个层面。计划的核心内容与愿景:「元宇宙首尔五年计划」的核心是构建一个.............
  • 回答
    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美国威胁“别逼我走那一步”,这背后牵扯到复杂的国家安全、经济利益以及盟友关系等多重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遏制与韩国的战略定位 美国的全球芯片霸权战略: 美国长期以来在半导体设计、制造设备以及软件等领域占据主导地.............
  • 回答
    关于韩国渔民发现32条腿章鱼的事件,专家提出“可能遭辐射变异”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这件事,包括章鱼的生理特性、变异的可能性以及辐射对其影响的科学依据。一、 事件的描述与初步分析 事件本身: 韩国渔民在东海(根据新闻报道)捕捞到一条拥有32条触手的.............
  • 回答
    韩国的 N 号房事件,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这起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一起单纯的犯罪,它更像是一面照妖镜,狠狠地撕开了隐藏在网络匿名背后,人性最阴暗、最丑陋的一面。要理解这起事件的“大”,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首先,事件的规模和性质触目惊心。N 号房,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恐怖的意味,它指的是一.............
  • 回答
    韩国海警近期在黄海海域与中国渔政船发生摩擦的事件,可以说是一次比较典型的海上执法冲突,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韩两国在海洋权益、渔业管理以及国际法适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关系。要理解这次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细致地梳理一下:事件的背景:临界水域的渔业争端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次事件发生在中国和韩国都主张.............
  • 回答
    韩国“世界”号运载火箭发射:一次自主化探索的重大跨步韩国今日计划发射其自主研制的“世界”号(Nuri)运载火箭,这无疑是韩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其迈向独立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此次发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尝试,更承载着韩国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参与国际航天竞争的雄心壮志。“世界”号的诞生:技.............
  • 回答
    韩国政府考虑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下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从韩国的立场、其可能面临的影响以及更广泛的国际背景来看,我们可以多角度地审视这一动态。韩国的立场与考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韩国为何会走到这一步。韩国一贯奉行相对务实和灵活的外交政策,其国家利益的考量往往是决策的核心。.............
  • 回答
    韩国火炮营18门K9自行火炮密集摆放同时开火的场景,用“作秀”来形容,确实触及了许多人观看此类画面时的第一感受。这种高度集结、同步轰鸣的场面,即便不懂军事的人,也能感受到其震撼力。但要细究这背后究竟是纯粹的“作秀”还是有其军事考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聊聊。首先,从视觉冲击力这个最直观的层面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