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美国称「别逼我走那一步」?

回答
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美国威胁“别逼我走那一步”,这背后牵扯到复杂的国家安全、经济利益以及盟友关系等多重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 事件的背景: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遏制与韩国的战略定位

美国的全球芯片霸权战略: 美国长期以来在半导体设计、制造设备以及软件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在先进工艺方面取得突破,美国认为这对其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构成了威胁。因此,美国推出了“芯片四方联盟”(Chip 4 Alliance),试图将日、韩、台等主要半导体生产国和技术持有国纳入其遏制中国芯片发展的战略框架。
韩国在半导体产业中的地位: 韩国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国,尤其在存储芯片(DRAM和NAND Flash)领域拥有绝对优势,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是全球重要的参与者。同时,韩国也在积极发展逻辑芯片制造,并已成为全球少数能生产先进制程芯片的国家之一。这种地位使得韩国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华关系: 尽管是美国的盟友,韩国与中国在经济上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供应链深度融合。韩国企业在华投资巨大,市场也非常广阔。因此,韩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需要平衡来自美国的安全关切和来自中国的经济利益。

二、 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的原因

韩国不愿向美国提供其在芯片制造方面的核心机密,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保护自身核心竞争力:
技术是生命线: 芯片制造技术,尤其是先进制程(如EUV光刻、先进的材料科学和工艺流程),是韩国半导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其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基石。这些技术是经过多年巨额研发投入和无数次试错才积累起来的,其核心的工艺参数、设备配置、材料配方等都属于高度机密的商业秘密。
避免被复制或超越: 一旦将这些核心技术机密暴露给美国,韩国担心美国(尤其是其本土企业)会利用这些信息加速自身的研发进程,甚至在某些领域复制韩国的成功模式,从而削弱韩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战略自主性: 韩国希望在科技领域保持一定的战略自主性,不希望将自己的“命脉”完全掌握在盟友手中,从而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政治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

2. 维护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中国不仅是韩国芯片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也是许多韩国半导体企业供应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部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韩国企业在中国有大量的生产设施和销售网络。
担心中国的反制措施: 如果韩国过度配合美国打压中国芯片产业,尤其是提供可能用于限制中国发展的技术信息,可能会招致中国政府的经济报复。这可能包括限制韩国产品进口、对韩国企业进行调查或制裁,甚至影响韩国在华投资的安全性。这种风险对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韩国经济而言是无法承受的。
不愿成为中美科技战的“工具”: 韩国不希望被夹在中美两国科技竞争的夹缝中,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这种立场可以理解为一种“战略模糊”或“经济现实主义”的考量。

3. 法律和商业道德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 韩国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在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合理的商业回报的情况下,要求企业交出其核心技术秘密,本身就存在法律和伦理上的争议。
商业契约: 许多技术合作和供应链协议都有保密条款。韩国企业无法随意向第三方透露这些信息。

4. 有限的合作意愿和界限:
“不主动、不拒绝、不后送”的策略: 韩国在配合美国在供应链安全方面的合作,更倾向于在不触及核心技术机密、不损害自身长远利益的前提下,提供有限的信息和合作。例如,可以分享宏观的市场信息、供应链的透明度信息,但不能涉及具体的工艺参数和技术诀窍。
谈判空间: 韩国可能希望通过不完全配合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谈判空间,以期在美国的压力下获得一些回报,例如技术转移、投资优惠、市场准入等。

三、 美国威胁“别逼我走那一步”的含义与潜在影响

美国之所以发出“别逼我走那一步”这样的威胁,显示了其在该问题上的决心和不容置疑的态度,其含义可能包括:

1. 强制性信息获取: 美国可能考虑动用其在国内法或国际影响力下的各种工具,强制要求韩国企业提供相关信息。这可能包括:
立法手段: 美国国会可以通过新的法案,授权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例如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要求外国企业在美国的业务中进行信息披露。
行政命令: 美国总统或相关部门可以发布行政命令,要求企业合作,否则可能面临制裁。
出口管制和制裁: 美国最常用的工具是出口管制和制裁。如果韩国企业拒绝合作,美国可能将其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限制其在美国的业务,或者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影响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2. 供应链的排他性构建: 美国可能准备将韩国企业排除在其主导的、排除中国的供应链体系之外,或者对韩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准入设置障碍。这意味着韩国企业可能会失去部分美国市场和客户,这对其经济将是沉重打击。

3. 盟友关系的“压力测试”: 美国此举也是在测试其盟友的忠诚度和配合程度。在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希望确保其盟友在其战略部署中扮演关键角色,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如果韩国无法达到美国的要求,可能会影响未来美国对韩的战略承诺和支持。

4. 对其他盟友的警示: 美国对韩国的态度也可能是在向其他盟友传递一个信号: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关键技术领域,美国不容许有“骑墙派”。这会增加其他国家在类似问题上的压力。

四、 韩国的战略选择与未来走向

面对美国的压力,韩国政府和企业将面临艰难的选择:

全面配合: 全面向美国提供技术机密,可能会暂时缓解来自美国的压力,但将严重损害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并可能削弱自身的长期竞争力。
坚决拒绝: 坚决拒绝可能导致美国采取报复措施,对韩国的出口、投资和技术合作带来巨大冲击,甚至影响到韩美同盟的稳定性。
寻求折衷和平衡: 韩国最可能采取的策略是寻求折衷和平衡。
提供有限信息: 在不触及核心技术机密的前提下,提供一些可控的信息,例如供应链的整体结构、风险评估等。
加强本土研发和技术独立: 更加重视本土的研发投入,努力提升在关键材料、设备和设计等领域的自主性,以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多元化供应链: 积极寻求在中国之外的其他市场和供应链节点,以分散风险。
与美国进行高层对话和谈判: 试图通过外交途径,争取美国在某些方面的理解和让步,例如给予韩国企业更多的时间和缓冲期。

总结:

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是其在全球科技竞争和地缘政治复杂格局下,试图保护自身核心利益、维护经济发展以及平衡与大国关系的必然结果。美国的威胁则反映了其在遏制中国科技崛起方面的坚定决心,以及对盟友供应链安全的高度重视。

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将取决于韩国能否成功地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履行盟友义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取决于美国是否会不计成本地采取极端措施,以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进一步演变。这场“芯片战争”无疑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表态不愿意提供的是韩国政府,可美国并没有要求韩国政府提供,而是生产地在韩国的企业提供。所以这个表态没啥用处。

至于这些芯片企业是哪个国家的?今年三星等韩国的各大芯片厂可是主动参与成立美国半导体联盟(Semiconductors in America Coalition,SIAC)的。遵守的是美国芯片制造法案,要的是美国政府一年500亿的补贴。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成立并加入美国联盟,产业规划跟从美国法律,补贴大头是美国政府的企业,韩国管得了吗?

user avatar

有讨论的价值吗?还不允许韩国象征性的抵抗一下了?人家也是有民意压力的好吧。

韩国该配合的会配合,该交的会交。美国当局给现政府上上眼药,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提供芯片机密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让三星和台积电把产能让出来、给美国汽车企业制造芯片、缓解美国汽车产业庞大的失业压力。第三季度美国车企有33%的产能下降,连带了数万工人被迫停工,拜登已经急了。

而美国说的“那一步”就是《国防生产法》:强迫公司给美国政府提供生产和库存信息,然后优先制造美国汽车产业所需的芯片。

最讽刺的是,国防生产法就是1950年朝鲜战争时为了给驻韩美军加速生产而颁布的。

9月底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给出的期限是45天,也就是11月初。韩国逃得掉吗?不可能的,只要美国驻军还在一天,哪怕不用国防生产法一样可以搞定你,回头韩国保守派明年上台,朝鲜日报头版头条还得歌颂拜登拯救了世界汽车产业。

不完整的国家就是这么可怜,爸爸要你死,你还得一边唱赞歌一边跳火海。


至于拜登政府本身,我在之前几个回答已经说的很明确:

保就业、降通胀,是他最大的经济目的。明年国会中期选举前,他必须在这两点中至少有一点有作为。

长期的画饼策略已经很多了,什么BBB政策、无限前沿法案,都是为了在美国拉更多实体就业和产业回流,本质就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

而短期政策里,经济数据必须要恢复好看,所以在物流业主要依赖海运和大洋彼岸神秘国度的情况下实在没辙,只能去压榨小老弟们了。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呀!

user avatar

公知:“我爸爸不是那意思,是为了世界”

user avatar

你别管人家是不是假的拒绝。起码已经公开发声拒绝提供机密给大鹰了。另一个角度看,大韩国已经尽力了,不是么?

我再次重申,白宫这要求,不会对半导体产生大的影响。甚至,没啥影响。

只要台积电不提供,大鹰就无可奈何

user avatar

最后的疯狂。

今天,我们聚会,谈到我们每年都是诺贝奖最大的观众群体,有人喷粪美国每年出很多诺贝尔奖,美国创新能力强。

劳资真的掀了桌子。

我问:世界上除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它们科研是不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慢慢落后?

对方不得不说:是的。

我说:难道这些国家的科研体系也都有问题?美国的体系跟他们有什么不同?

美国之所以能保持科研创新能力,是因为全世界都用美元,而美国自己可以印美元。美国有强大的资金笼络世界各国人才。

美国科研领先,是因为美国比别国有更多的钱投入研发。别国都要用劳动挣钱,美国只需要在银行系统里加0。

所以,美国的科研体系并没有什么先进。

同理,美国的企业做生意,航母开道。美国的大豆玉米你必须买,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玉米就旺一年衰一年。美国的天然气你欧洲必须买,不然就制裁你,不让你往别处买。所以,美国的东西不愁卖,所以,同样的买卖,美国的企业赚暴利。别国的相同企业只能饱一阵饥一阵。所以美国的企业有很多的钱去搞研发。

另外就是,美国企业可以。就像通用看上了法国的阿尔斯通燃气技术,就可以直接抢过来。你不给,抓你的人,冻结你的业务。

德国的企业能抢吗?日本的企业能抢吗?我们的企业能抢吗?

所以,没有必要神话美国的企业创新能力。根本就不是美国的科研体系有多么先进。

说白了,文明点的时候,用美元优势抢;饥渴极了的时候,直接用暴力抢。


不过,说来说去,美国能抢的也没几个了,芯片可能就是最后一项了。

user avatar

其实韩国比日本人刚一些,小日本对美国言听计从,根本不像一个发达国家的样子。

user avatar

这就是我说的,对抗美国,不是对美国一家,而是要对抗整个美国主导的西方世界。

我们比中美的制造业,说美国搞空心化了。进入军备竞赛和冷战。我们可以造更多的武器。

实际上,美国领导的整个西方世界的生产力都是美国可以控制的。

如果美国和中国进入激烈对抗。

我们发现自己买不到原料了,也买不到西方国家供应链的产品了。

你手机产量本来是第一。

但是冷战起来,美国政府一个命令,美国的高通,台湾的MTK和韩国三星都不能卖给你芯片。美国的苹果要把生产线搬到印度。

美国的美光,日本东芝,韩国的三星和LG,不能给你储存芯片。

你以为自己可以产储存芯片,结果进口的设备被锁死。以为可以自己产屏幕,上游材料设备被卡脖子。各种外围芯片和元器件就更没有了。

最后,你发现你就是撕破脸不承认所有专利,你都造不出手机。

手机造不出来大不了不用。

但是芯片造不出来,汽车,机电产品造不了,就影响生活了,

而且,大量原材料都没有了,只有几个西方世界之外的盟国可以进口。工业还能造什么就难说了。

自己从头开始造轮子,搞内循环,建立一套只用本土和盟国技术与资源的工业。

花大钱可以建起来。但是成本高,无法进入西方市场竞争,只能自产自销。

所以要避免新冷战和对抗。要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发展。让美国处于搞冷战伤敌1000,自损800的状态。

让美国利益集团不允许美国搞对华冷战。

user avatar

1、这话是美国商务部长说的,且原话是:如果他们不愿意提交数据,我们还有其他办法,我希望我们不要走到那一步。没有题目描述的那样夸张。

2、并且美国商务部长这话不是针对韩国一家,美商务部长说的是“他们”,也就是说除了三星,还包括台积电等相关企业。

3、美国商务部长在美国机构权力排名中大概是第十一位,不但在总统、副总统、众议院议长、参议院议长、国务卿之后,而且在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司法部长、内政部长之后,甚至在农业部长之后。所以商务部长说的话基本没啥大的影响。如果这话是美国国务卿或者国防部长、司法部长说的,那就另当别论了,可能真的很严重。

4、在美国如今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关键期,美国不会严重打击韩国这个盟友。须知,美国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是中俄。尤其是我国,简直是美国的最大敌手。韩国,就在我们家门口,是围堵我国的绝佳地理单元。美国在韩国有驻军,且美国对韩国军队有战时指挥权。所以你觉得美国能对韩国有多大伤害,也就是说说、闹闹罢了。

5、所谓“走到那一步”的办法,大概率就是可能会导致三星未来在参与由美政府主导的公共采购项目中受到限制。换句话说就是三星等企业对美出口缩减,仅此而已。这也是韩国经济研究院的主流看法。

6、结论:我们还在被“卡脖子”呢。没必要过多的关注美韩商务摩擦,毕竟人家再怎么闹还是一家人。以五十步笑百步没有意义,反倒不如多想想自己,怎么尽快制造出光刻机,解决芯片卡脖子的问题。只有自己强大,才能不被别人所控制。

user avatar

哪一步?把鼠明博高木惠子一派的人不惜任何手段,包括军事苦迭塔手段搞进蓝色桌面当带统勇吗?

还是只以美国商务部能用的手段去逼迫这些财阀半导体托拉斯服软?

user avatar

只有我意识到,

尽管韩国三星等集团股权大多数归华尔街,

尽管韩国的进出口构成很容易被金融收割,

尽管韩国有美国驻军,

尽管韩国政界不敢违逆美国,

尽管韩国舆论唯美是从,

但在这样的限制下,

韩国三星已经坚持了比髮国马克龙更久的时间,

而对于后者而言这些限制几乎不存在,

此时此刻法国人已经默默吞下被毁约的恶果,

而韩国人已经坚持到了开始逼对方下狠话的地步,

吗?

user avatar

美国已经不再掩饰他原始野蛮凶残的本性——

美国商务部长直言,“如果他们不愿意提交数据,我们还有其他办法,我希望我们不要走到那一步”。

明抢了属于是……


在我看来,这何尝不也是一种黔驴技穷。如果真的有能耐,根本用不着把这种丑话说得这么直白(其实这个威胁也还是在想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此外,美国此举无疑也在昭示他们即将彻底跌落“神坛”(某些人的灯塔)。

美国:希望我们不要走到那一步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2838052363911168
视频来源:小央视频


不过,韩国有今天也怪不得别人,那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吧!



(这个问题完全还可以深挖,不过我的“主业”不是这一块儿的,主要来分享素材+抛砖引玉,深度剖析还是留给更专业的答主来吧)

user avatar

韩国人好歹还是挣扎了一下,台湾人呢?

库存、订单信息是企业机密,交出去了,企业的产能、客户信息就被人家掌控了,接下来就将 失去定价权。这些还都是次要的, 美国这么不要脸地 抢这些信息就图个乐吗?

美国这么干,有两方面的后手。

一方面,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通过接下来对这些半导体企业进行长臂管辖,限制产能或者要求拒绝接受某客户订单,打击某些半导体产业尚不完善的对手。

另一方面,就是吃这些半导体企业的市场份额了,就是侵吞韩、台半导体产业。美国在要求韩台交机密信息的同时,也在要求这些企业到美国去投资建厂,三星、台积电在美投资建厂 这些事都在搞。实质上就是美国在抢这些地区的产业,交库存、订单信息只是一个开端而已,接下来 要求交出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而且交出的越多被美国人掌控得就越深,也就越无力反抗,最终韩台会失去相关产业,届时昂撒人连口汤都不会给。

美国在特朗普时期顶多算是打打秋风,拜登现在开始是吃大户喽!在欧洲刚刚吃掉法国潜艇的大订单,现在就开始揩亚洲富裕地区最富裕的油水产业。

最后说一下台湾,台湾现在最为重要的就是半导体产业,但DPP就这么轻易地在卖,美国要求在美建厂,台积电就去建了,要就交机密信息也就交了……可以想见的是,接下来台积电就不再是台湾的了,DPP这是在出卖台湾人民的利益啊。


回复评论区的某位朋友说的“明明就是防止大陆抢台积电”:

大陆若真有心要“抢”,那么台湾的这些动作都是多余的,你交信息就能守得住?美军就能为你们站台?其次,大陆 要台积电 有远比“抢”更高明的手法,再者只要台积电别投靠美国,大陆大可放心的将台积电放在台湾,甚至有可能会向台湾半导体行业投资。

这位评论区朋友的说法我在ptt论坛也看见过,我不想多说什么,大陆这边能够将台湾视若己出,美国人会把你们当自己人吗?真统一了,我们有必要将台积电迁到大陆吗?多说一句,台积电迁到美国去了,可就回不来了喽,台湾人民可即难加入又分不到利益。DPP就这么将台积电交出去,看看台积电的历史,不胜唏嘘啊。想当年,成立台积电时,那些人也是从民族利益角度出发的,资本既不是私人资本也不是外资啊。

真心希望海那边的朋友能够清楚,那座岛对美国来说是军事死地,对PLA来说是囊中之物。美国是绝不会在那个岛投入任何利益的,阿富汗他们都能放弃何况那座岛?美军还会为那座岛流血?DPP 不过是美国人的买办代理罢了,你们军售买到什么了?不都是垃圾嘛,你们买到了安全承诺了吗?就大陆这个实力,地球上能给你们安全承诺的就一处,并且绝不是那个屡次出卖盟友的美国,何况你们连盟友都不是。

user avatar
“我希望我们不要走到那一步”

哪步?不妨把话说明些.jpg

今天这个局面,对于2019年还在猜“美国优先”会造出多少孽的普通人来说,已经是难以想象的“那一步”了。

现在要干嘛?

你有那么多步,快走啊。

咋现在威胁别人都不说具体内容了?

“我还没编好,你给我等着!”

我就喜欢看代价在别人身上的加速主义,越快越好。

我也想顺便见识见识韩国的“民族自尊心”是什么程色的。我是真好奇!

1958年,2200万人口的韩国,有30万是服务驻韩美军的性工作者。对于近2.7%的女性构成的国家级大窑子,韩国政府还鼓励美军多在她们身上花钱。东北亚漂们仗没打赢,嫖到是嫖赢了。还有那些为美军提供的“临时婚姻”的女性,不仅提供性生活,还有成套的房子有家具。服役结束会把这套女人房子转让给新兵。

对,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我就想看看他们自尊起来能抗美国几步。说该国以器官立国也有失偏颇,韩国确实努力过。但该国确实给美军做过事实层面的国家级大窑子,并且让其驻军存在至今,让人不免会想,如果美国最终的那步,是动用“驻韩嫖客”的话,你打算怎么办?


我不是不怕这些事会延烧到中国,最终目的里肯定不会便宜咱。

但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应该记得这些激进的长臂管辖议题骤然出现在孟晚舟回国前后。长臂管辖耗不住中国大陆,就赶紧去切狗腿的肉。美国在政治上“打舵调头”的姿态非常明显。

有些压力只要抗住了好,他们会找另外的替代品来做他们政治大方向的替死鬼。当时的坚持,确实有用。

当时要是妥协,现在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了。

最好的状况不是考验通过,而是不被考验。

user avatar

就美帝在韩国驻军而言,三星肯定是逃不出手掌心的。

道德上谴责美帝并没有什么卵用,一个国家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这还有天天赞美民国时期,要不是TG救了中国,我们现在比韩国还不如。

user avatar

没事,就算三星和海力士都无了,韩国也不过就是从人均3万美元变成2.5万。

再不济,中国的猎头公司可不是傻子。

而且韩国人内卷程度也就那样。

道路是自己选的,投美还是投共?

三星在西安的工厂,第三期投资是不是可以加加速了?

在苏州的工厂,是不是可以多检查检查,有没有做的不到位?

反正现在nvidia的显卡,高通的soc,都指望着你三星哦。

后续会怎么样不好说。不过对于一个年营收两万亿人民币的公司,知乎诸位替他操心,有点过头了。

user avatar

有一招棋路叫死中求活,现在韩国最有希望的一招险棋就是立刻转头和中国合作死磕芯片设备。以此获取谈判筹码:如果你美国再逼我,我就转头和中国合作。

美国此时具有垄断优势,中国在做的事情是打破垄断。韩国是美国垄断的受害者,单从这一层面的利益关系看,韩国有足够的理由转头和中国在芯片上合作。

实际上韩日和台湾省都不是没有高人,也不是没有想到这一步,很多韩日台的芯片人才都跑到大陆这边在帮大陆搞国产芯片,梁孟松这种的就不说了,光是前几天中芯国际刚点亮的28纳米产线就用了大量的韩日的二手设备和整个的团队,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大陆给的太多了,但是这也恰好证明了大陆搞国产芯片是顺应大势,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当然还有第二条路就是韩国学中国自研去美化芯片制程,这个工作实际上并不是没有在做,虽然三星用的是ASML的光刻机,但三星的7纳米制程也是自研的,美国英特尔研发的7纳米技术路线不同。

当然就这件事来说,美国当然也知道这么做是把韩国往中国方面推,但现在美国这么做也没问题,因为战略优势就是拿来用的,这时候不用以后可能就没机会用了。既然是对抗那就应该无所不用其极,随着牌局渐渐进入尾声,现在已经不是保留底牌的时候了,现在是打出底牌的时候。

user avatar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何况你本身都是我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美国威胁“别逼我走那一步”,这背后牵扯到复杂的国家安全、经济利益以及盟友关系等多重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遏制与韩国的战略定位 美国的全球芯片霸权战略: 美国长期以来在半导体设计、制造设备以及软件等领域占据主导地.............
  • 回答
    “素媛案”主犯赵斗顺日前再次登上韩国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原因是他近日向法院提交了多份请愿书,其中不仅声称自己醉酒记不清犯罪事实,还反复表达了“恳切地希望一定要和受害者见面”的诉求。这一系列举动,再次触碰了韩国社会公众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愤怒、质疑和不安。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赵斗顺的核心辩词——“喝醉酒.............
  • 回答
    韩国“啃老”现象的严峻性以及老龄化社会下这种趋势是否会成为必然,这是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我看来,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的,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症候群。“啃老”现象的普遍性与根源:首先,韩国314万“啃老”这个数字确实触目惊心。这里的“啃老”并非简单的经济.............
  • 回答
    韩国警方就前首尔市长朴元淳的死因调查结果和后续处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警方在调查后认为朴元淳没有他杀嫌疑,并决定不对其遗体进行尸检,这一决定引发了许多疑问和争议。警方为何得出“无他杀嫌疑”的结论?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警方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根据韩国警方通报,他们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现.............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日本制裁韩国,而美国在这件事上选择不介入,这背后可能有什么考量。首先,得把时间线拉回到2019年夏天。那阵子,日韩关系突然进入了“寒冬”,日本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收紧了对韩国出口的三种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管制:氟化氢、氟聚酰亚胺和光刻胶。这三种东西,对于韩国在半导体制造这个核心产业上至关.............
  • 回答
    这场比赛,真是让人五味杂陈。赛前谁能想到,世界冠军德国队,竟然会以这样一种令人扼腕的方式,在小组赛阶段就黯然离场?0比2输给韩国,这个比分本身就足够刺眼,更别提那背后所折射出的种种问题了。首先,从比赛本身来看,韩国队虽然实力上可能不及德国,但他们展现出的那股拼劲、那份韧性,却是德国队所缺乏的。整场比.............
  • 回答
    如何看待三星掌门人李在镕被韩国检方提起不拘留起诉?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三星集团会长李在镕(Lee Jaeyong)被韩国检方提起不拘留起诉,这是一个备受瞩目且极具复杂性的事件。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位商界巨子的法律纠纷,更是牵扯到韩国经济命脉、政治腐败、家族企业治理以及社会公正等诸多层面的议题。要深入理.............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F组的首轮小组赛,韩国队以0:1的比分惜败瑞典队,这场失利对于韩国队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为他们的小组赛征程蒙上了一层阴影。赛前,虽然普遍认为瑞典队的实力在韩国队之上,但韩国队也并非没有机会。他们拥有着孙兴慜这样在欧洲顶级联赛效力的核心球员,年轻的黄熙灿也展现出了不俗的.............
  • 回答
    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赛场上,那场桃田贤斗0:2不敌韩国小将许侊熙的比赛,至今仍然让很多喜欢羽毛球的观众心头萦绕着难以言喻的情绪。要知道,桃田贤斗当时的风头正盛,可以说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是金牌的最大热门。这场失利,与其说是“爆冷”,不如说是“震撼”。赛前的高度期待与桃田的“光环”当时,桃田贤斗身上.............
  • 回答
    潘基文先生选择不竞选下届韩国总统,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意外但又可以理解的决定。作为联合国前秘书长,他拥有国际舞台上的丰富经验和崇高声望,这使得他在韩国国内的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他的这一表态,无疑为韩国政坛的下一轮角逐增添了新的变数,也引发了外界对他本人以及韩国政治格局的深入思考。从潘基文先生的角度来看,.............
  • 回答
    韩寒投资路上的“坑”:一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韩寒,这个名字在中国公众视野里占据了很久的位置,从作家到赛车手,再到创业者和投资人,他身上总是不乏话题。然而,在投资这个领域,韩寒的经历似乎并不如他在其他领域那般顺风顺水,甚至可以说,他在这条路上遭遇了不少坎坷,被不少人戏称为“稳赔不赚”,屡屡成为“被割的韭.............
  • 回答
    看待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对“韩方质疑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裁判”的回应,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大使馆说“专业机构评判,这种臆测极不负责”,这话说得挺硬,也挺有针对性的。首先,咱们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捋清楚。北京冬奥会上,短道速滑比赛出现了一些判罚争议,尤其是一些韩国选手被判犯规,导致成绩受.............
  • 回答
    这件事在电竞圈里算得上是有点意思,说起来也挺有代表性的。咱们就聊聊Faker在韩服排到TES上单晴天,然后因为晴天的战绩不佳,引出的一系列反应,以及大家是怎么看待的。事情的起因:一场普通排位赛的“意外”首先,得明白这是在韩服排位赛。韩服作为职业选手们练习、保持手感的重要场所,大家在里面碰到谁都不算稀.............
  • 回答
    看待《致大V韩寒:你可以衣食无忧,但千万别教年轻人不焦虑》这篇文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文章的标题就抛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直接指向了韩寒,并表达了一种“警告”的意味。这预示着文章的内容可能会对韩寒的某种言论或态度提出质疑,并试图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阐述“焦虑”在年轻人成长中的作用。文章的逻辑和.............
  • 回答
    刚开始接触日语或韩语的初学者,尤其是那些对音韵学完全没有概念的人,面对汉字(中文)的音读时,往往会经历一个相当有趣且充满挑战的过程。这就像是在一个熟悉的母语世界里,突然闯入了一个带着陌生面孔的表亲,你可以辨认出它的血缘关系,却又无法立刻准确地叫出它的名字。初遇汉字音读: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对于许多以中文.............
  • 回答
    韩寒的这番言论,用他一贯的“韩寒体”风格,抛出了一个相当具有挑衅性和争议性的观点:“刷手机看短视频获得的营养不一定比看一本糟糕的书要差。”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意图以及潜在的辩护和反驳。一、 理解韩寒的言论:可能的语境和意图首先,我们需要尝试理解韩寒说这句.............
  • 回答
    韩国历史教科书的修订一直是其国内政治、社会和民族认同争议的核心议题之一。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历史事件的重新叙述,更深刻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在历史记忆、民族主义情感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博弈。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韩国教科书修订的历史背景1. 制度性框架 韩国的历史教科书需经过教育部的.............
  • 回答
    韩国素媛案罪犯在家中遇袭,被陌生男子拿钝器打破头的事件,无疑触动了社会公众对于正义与复仇、法律与人性的复杂神经。围绕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事件本身与可能的解读 事件回溯: 素媛案罪犯赵斗淳(Cho Doosoon)在假释期间,于2022年12月在家中遭遇不明身份的袭击,.............
  • 回答
    韩国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最低月薪约为10800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但要全面理解它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基本事实与换算说明: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10800元人民币的数字是根据当前的汇率(约1元人民币兑换185韩元)进行的粗略换算。2024年.............
  • 回答
    韩国市民团体制作以韩国春节为主题的海报,并将其与联合国“Chinese Lunar Calendar”(中国农历)的说法相对抗,这一事件反映了韩国社会在文化认同和历史归属上的敏感性,以及在国际场合争取话语权和话语权的努力。要详细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事件背景与导火索: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